盖碗茶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茶叶直接投放在茶碗中,再盖上碗盖,热水注入茶碗,让茶叶在温度和水量的控制下慢慢泡开。这种饮茶方式有着独特的三大好处和坏处。首先,盖碗茶具有独特的香味和浓郁的茶味。盖碗茶的茶叶在封闭的环境下泡制,茶叶的香气更容易被保留住,水分和茶味更易融合,从而使茶汤更加浓郁,口感更加鲜活。其次,盖碗茶有助于茶叶的均匀泡发。由于茶叶直接投放在茶碗中,泡制过程中茶叶与水的接触更加充分,茶叶更易于均匀泡发。这种泡发方式有助于提取茶叶的有效成分,使茶汤更具营养和滋味。最后,盖碗茶便捷省事。相比于传统的泡茶方式,盖碗茶不需要使用茶壶和茶杯,只需要一个茶碗和热水即可。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泡茶的时间和精力,还方便携带,适合于生活忙碌、出行的人群。然而,盖碗茶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茶碗中没有过滤器,茶叶的残渣会直接进入口腔,对口腔健康不利。其次,盖碗茶无法对茶叶进行回冲,茶叶无法充分展开,影响口感。最后,盖碗茶的水量和温度较难把握,容易对口感产生影响。综上所述,盖碗茶的三大优点是:独特的香味和浓郁的茶味、茶叶的均匀泡发以及便捷省事;而其缺点主要在于茶渣进入口腔、茶叶无法充分展开以及水量和温度难以把握。
一:盖碗茶具有什么三大好处和坏处
粗陶盖碗怎么样
粗陶盖碗怎么样,粗陶茶具顾名思义也就是用陶土制作而成的茶具,粗陶茶具本身内外壁都具有一定的气孔率,拥有质朴自然的外表,手感上来来说也比较的温润,以下分享粗陶盖碗怎么样?
粗陶盖碗怎么样1粗陶茶具对身体的好处
健康体质
使用优质的粗陶所制成的茶具,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其中也有一部分的粗陶,里面是含有众多的天然铁质的,这一类的营养物质具有平衡人体酸碱度的好处,并且有利于人体弱碱性的健康体质形成。
减肥消脂
优质的粗陶茶具中具有非常多的营养元素,这些营养物质具有给身体源源不断地充分补充的好处之外,也有一些物质具有燃烧脂肪,帮助大家减肥瘦身的好处,因此想要减肥的人群,不妨试试用粗陶茶具烧水泡茶。
净化水质
水质不好,直接进入人体的话,会产生一定的害处,但是如果使用粗陶茶具烧水泡茶的话,大家就会发现,水质会有一种被净化的感觉,具有让水质更加鲜甜的好处之外,加上水质中的细菌也被粗陶茶具分解了,用粗陶茶具可以对身体来说,是越来越有益的。
粗陶茶具对身体的害处
大家在购买粗陶茶具的时候,一定要观察粗陶茶具的釉料是否优质,没有釉料的粗陶茶具会使用得更加放心,但是如果是在粗陶茶具的釉料是较为低劣的品质,釉料中的重金属就很容易会渗入到粗陶茶具中,容易产生对身体有害处的重金属残留以及在体内沉淀,还会有导致细胞癌变的害处。
粗陶盖碗怎么样2如何选择盖碗?
挑选盖碗时,材质上,白瓷为基础。紫砂与粗陶做成的.盖碗,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没有上釉,毛孔粗糙。内在的毛孔,如同海绵那样。
瓷质盖碗泡茶,有很多好处。
首先,它表面光滑,不像粗陶那样表面坑坑洼洼,摸起来有颗粒感,人人都能接受。其次,它的釉面光滑紧密,不吸香,不吸味,能让茶汤的滋味得到完整保留。能让试茶、品茶的人,感受到原汁原味,没有被修饰过的茶汤。
它的内壁颜色以白为主,以瓷白色作为背景,便于观察干茶与汤色。当你在泡茶时,还能辅助你辨别一款茶的品质。
且,瓷质细腻,摸起来接近刚剥壳的鸡蛋,不易积下茶渍茶垢,便于清洗。可以说瓷质,尤其是白瓷,才是盖碗选购入门的基础!
选盖碗时,容量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110毫升,才是标准。泡岩茶是投茶8克,而红茶是投茶5克。
除此之外,盖碗的器型也很重要,扁身,滚圆,阔口,模样看起来像矮胖娃娃,敦厚可靠。
这样的盖碗放在茶桌上,因底盘足够稳,可以稳稳当当放置。且阔口的设计,便于投茶。
粗陶盖碗怎么样31、泡茶用瓷器好还是紫砂好?
用盖碗或者是用紫砂壶泡茶我觉得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一方面看个人使用习惯,另一方面从茶叶的特点,想要体现茶叶哪方面的侧重点。
从冲泡的角度来看盖碗一般都是标准的器型和容量,冲泡时方便闻香和观察叶底,从而方便大家微调冲泡手法,加深个人对茶品状态的理解,因此相对于壶更容易上手,从品饮的角度来看白瓷材质的盖碗对茶品无口感加持,茶品的优缺点都会被盖碗全面暴露,所以在对茶品评测时使用盖碗居多。
但是,紫砂壶能提升茶品整体的滋味,冲泡时还能压住老茶的异味杂味,会用壶的高手能扬长避短把茶泡的更好,所以说从品饮角度看紫砂壶和盖碗各有优势,还有,从茶的品类来说,一般泡乌龙茶用盖碗会比较多一些,乌龙茶的高香,口感,叶底等等方面在盖碗冲泡中会有全面的体现。而冲泡普洱,尤其熟普时候,用紫砂壶会多一些,主要为了体现熟普的口感,滋味,
2、喝茶,储水用什么器皿好?水缸还是粗陶?
无论是水缸还是粗陶,只要泥料好,烧制过程没有问题,就可以达到软化水质的效果。软化的水泡茶,能让茶叶本身的甜润更好的呈现在茶汤中,喝茶是及其考验水质好坏的,茶圣陆羽曾经对天下水做了一个排名,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因为泡茶的水必须满足五点:清、活、轻、甘、冽,满足这五点水,水质要软,这样泡茶的时候,茶水才能色香味俱佳。
如果水质硬,含有过多的矿物质成分,茶水就很容易出现沉淀物,茶汤的颜色、香气也会遭到破坏,俗话说八分茶遇十分水,茶亦十分;
而十分茶遇八分水,茶只八分。可见水的好坏直接影响茶的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江河湖海、雨水雪水露水、自来水,我们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水,那么,哪些水适合泡茶呢?山泉水:无污染山区的天然泉水,处于流动状态,经过砂石的自然过滤,比较干净,是最佳泡茶用水,即古人所说的“活水”。
但现在这样天然的山泉水已经不多见了,值得注意的是,山泉也分软质和硬质水。软质为佳,井水:井水属于地下水,与山泉水一样受到地层环境影响,一般深井较少受地面污染,比浅井好,一般可用。蒸馏水:人工制造的纯水,水质绝对纯正,但对茶汤的品质无增减作用,泡茶效果并不优于其他水质,而且成本高,不适宜做日常泡茶用水,
矿泉水:矿泉水是采自地下深层流经岩石并经过一定处理的饮用水,以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显著特征,对人体新陈代谢有益。
对于泡茶而言,最好选择合适的软水类矿泉水,自来水:生活中最常见的莫过于自来水,由于自来水含氯,不适合直接取用泡茶,雨水和雪水:古人称它们为“天泉”,但现代空气污染严重,雨水多为酸雨,雪水中含有诸多杂质,两者皆不宜用于泡茶。
二:盖碗茶具有什么三大好处呢
盖碗茶,不单止只是人们喝茶的一种工具,经过上百年的文化熏陶,更加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盖碗茶,实际上蕴含着“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所以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的意思。
三:盖碗茶具有什么三大好处和功效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
丨
《1》
小的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功夫茶。
只是看到电视剧里,富贵人家的桌子上,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只茶碗。
花纹精致,豪气十足。
若是有客人来了,一声“上茶”,仆人就会心领神会地端出好茶招待。
不过,这个“茶碗”有点特别,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
而穷苦人家或者劳动人民喝茶,都是用又破又旧的粗陶碗,甚至都喝不起茶。
从那时起,就对阶级差距,产生了第一个印象。
后来才知道,原来它叫盖碗,现在基本上不用来喝茶,而是改成泡茶了。
记得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这样写道:
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的确是好茶。
看来,鲁迅先生也喜欢用盖碗,和我们现在一样。
这样说,倒不是要蹭人家的流量,村姑陈的脸皮还不会厚到这种程度。
但我的的确确是喜欢用盖碗的,而且一不小心就喜欢了十几年。
直到现在,依然如故。
《2》
有一次去外地,偶遇了一位江苏的茶友。
他对村姑陈带来的一套盖碗茶具,很感兴趣。
虽然只是最朴素的白瓷盖碗,但在平时不怎么接触功夫茶的人看来,仍然很新鲜。
我跟他介绍说,在福建,茶馆茶庄都是用盖碗泡茶。
有更贵重的,更精美的,器型大小都不一样的,而自己这只是最基础款。
而对方则说,在他们那里,向来是用紫砂壶的。
但听闻了村姑陈科普的,关于紫砂壶和盖碗分别对泡茶有什么影响后,他如梦初醒。
果断在某宝上买了一套茶具,包括盖碗、公道杯和几只品茗杯。
可没过几天,就收到了他发的消息。
一小段文字,以及一张配图。
内容大致是说,盖碗太烫太烫了,连续用了几天,已经把拇指烫起泡了,好疼啊!!你是怎么做到面不改色地用它泡茶的?
图片上,是两根被烫红的手指头,模样有些吓人。
其实,刚开始学习用盖碗泡茶,谁还没被烫过几次呢?
滚烫的开水倒进去,马上就要让它倒出来,对新手来说,是非常考验技术和心理承受能力的。
村姑陈和李麻花学泡茶那会儿,砸过、摔过的盖碗,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还有几次,被沸水烫到痛不欲生,差点对盖碗产生心理阴影了。
好在,见过风雨,才能看到彩虹。
一次又一次地挫折,重复了成百上千次的出汤动作,才真正学会了使用盖碗泡茶。
《3》
所以当有人问,为什么同样是用盖碗泡茶,同样是用沸水,别人没事,受伤的总是自己?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熟练度。
因为不够熟练,所以极不容易泡好一杯茶。
再加上内心紧张,导致手指僵硬不够灵活,常常会“翻车”。
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泡茶不需要太精巧的手艺,也不要太繁复的技巧。
注水,出汤,就简简单单两步。
所以,真正爱茶的人,只要花时间去练习,一天泡一碗茶,注水出汤10次。
一个月就累积差不多30碗茶,注水出汤的次数,也超过300次了。
只要是手部功能没有问题的正常人,并且在有兴趣的前提,都能很快上手。
但除此之外,导致盖碗烫手的因素,还和盖碗的器型、容量、厚薄,以及泡茶者的握盖碗方式有关。
比如,很多人在选购盖碗时,只注意到了花纹,并没有
一个不烫手的盖碗,必须是碗沿宽的。
碗沿宽,就意味着我们手与碗身的距离远,能够更好地隔绝热量。
出汤的时候,就算碗里都是沸水,温度极高,只要手指不碰到碗身,就不会接触到热量。
伸出大拇指和中指,分别握住盖碗碗沿的左右两边,只会觉得温温热热的。
彼时,趁机快速倒出茶汤,就不会被烫到手。
与此同时,碗沿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为茶汤引路。
让它可以顺利地从盖碗落入公道杯里,合并成一股规整的水流,从开口固定位置,全部流进公道杯里,而不会四处乱窜。
反之,没有碗沿的盖碗,就失去了这两个功能。
一方面,握在盖碗边缘处,会直接感受到沸水滚烫的热量,难以端起来,更难以出汤。
在犹豫的过程中,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便错过了最佳出汤的时机。
由于坐杯太久,通常茶汤浓酽苦涩,口感不好。
另一方面,茶汤倒出时,杂乱无章,东一股西一股,不仅会弄湿茶席,还会烫到手指。
出现这种情况,太糗了。
是以,在挑选盖碗的器型上,要首选有碗沿的,宽碗沿的,而不要选没有碗沿的。
《4》
再比如,有些茶友对大容量的盖碗,情有独钟。
150毫升、200毫升,甚至更大,就是年代剧里用来喝茶的那种盖碗。
摆在桌上,的确很霸气。
而且,这种盖碗的泥料,通常做得比较厚实。
美其名曰,能够保温。
可到了实际操作就会发现,又笨又重,极其鸡肋。
况且,泥料厚重的盖碗,非但不会帮助我们防烫,反而会抑制盖碗散热,让它变成一个烫手山芋。
试想一下,手里握着一个盛放开水和茶叶的盖碗,自重很重,还无比滚烫。
就连平稳地端起来,都很费力气,更别提能灵活翻转手腕,完成快出水了。
所以,还是建议新手从标准容量的盖碗用起。
110毫升左右的盖碗,尽量选材质轻薄一些的,方便散热,轻巧灵活,更利于操作。
再再比如,手握的位置有误,也会造成烫手。
正确的握盖碗方式,业内叫“三指握碗法”。
用自己的大拇指和中指,握住盖碗的碗沿处,食指搭在盖钮上,起固定作用。
反过来说,错误的姿势,就是让手直接触碰碗壁的外层,那里直接被沸水浸泡着,热度可想而知。
另外还要注意,注水的时候,不要太满,与碗沿平齐即可。
若是没有给手预留足够的位置,一抓上去,就碰到了滚烫的水温,不烫手才怪。
《5》
不烫手的盖碗,都是相似的。
宽碗沿,容量适中,材质轻薄,能让绝大多数人轻松学会使用。
而烫手的盖碗,各有各的不同。
对于老茶客而言,由于身经百战,即使面对不称手的盖碗,也能调整手法,尽量减少失误。
当然,每个老茶客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盖碗。
但新手经验有限,试错的机会多,烫手的几率也大。
既想享受盖碗带来的优势,又不想让自己被烫成红酥手,还是买适合自己的器型,不断练习吧。
要问捷径是什么,无他,唯手熟尔。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584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银壶到底适不适合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