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绿茶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区别绿茶中投法,下投法,上投法的冲泡方法?

茶百科 2023-12-02 13:41:07

绿茶上投法和下投法是在泡绿茶时常用的两种不同的投法。上投法是指将热水一次性倒入茶叶中,使茶叶充分浸泡,并从上往下冲洗茶叶,以充分释放茶叶的芳香和味道。而下投法是指先将少量的热水倒入杯中,再把茶叶放入杯中,再轻轻将余下的热水倒入杯中,使茶叶能充分展开。这两种投法在操作过程中的主要区别在于水的倒入顺序和茶叶的接触方式。所以,选择合适的茶叶投法取决于个人的口味偏好和茶叶的种类。无论是上投法还是下投法,在泡茶过程中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以确保最佳的茶叶品质和口感。

一:绿茶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区别

1、绿茶的冲泡方法有三种,即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

2、上投法即先注水至茶杯七分满,再投茶,此方法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如茶芽细嫩的毛尖、碧螺春等;

3、中投法即先注水至茶杯的1/3处,再投茶,待茶叶舒展开来后再注水,此方法适用于干茶条索纤细的绿茶,如西湖龙井、安吉白茶等;

4、下投法即先投茶再注水,此方法适用于干茶外形大小匀整且直而不弯的绿茶,如太平猴魁等。

二:绿茶的上投中投下投法

绿茶正确冲泡方式如下:

1.选水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茶汤的品质,古人曾云:“茶性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

古人的茶书,大多论及用水。 “首选山中之水,其次江中之水,再次井中之水” ,终不过是要求水甘而洁,活而新。

一般来说,以山泉水为佳,洁净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则要视地下水源而论。至于雨水和雪水,以当今环境污染之重,恐怕没人敢喝了。

2.水温

绿茶用水的温度,应视茶叶质量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以80℃~85℃左右为宜。茶叶越嫩绿,水温越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

(此外需说明,高级绿茶用80℃~85℃的水温,通常是指讲水烧开后再冷却至该温度;若是处理过的无菌生水,只需烧到所需温度即可。)

3.茶叶用量

茶叶用量,并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来说,冲泡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严格的茶叶评审,绿茶是用150ml的水冲泡3g茶叶。

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这完全决定于个人的习惯。初学者可尝试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茶汤浓度。

4.茶具的选择

冲泡绿茶,比较讲究。可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普通人家使用的大瓷杯和茶壶,只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

玻璃杯比较适合于冲泡名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等细嫩绿茶,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特别是一些毛尖类,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然后徐徐下沉,如春笋出土似金枪林立。上好的采花毛尖,可三起三落,极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艺馆,会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

三:绿茶中投法,下投法,上投法的冲泡方法?

在平时的绿茶推送中,总能看见类似的贴心提示:

“建议使用上投法,水温低一些,85℃为宜,可以更好地体验甘露之鲜美。”

可是往往当下记住了,泡茶时候又迷糊了。

“要用上投法,还是下投法来着?”

没关系,等看完这篇,明白此中规律、其中原理后,以后泡茶肯定不会纠结了

01

上、中、下投法,分别怎么泡?

首先来看看,各种投法的泡茶顺序。

上投法:先注水至七分满,再将茶叶放入。

下投法:先投茶到杯中,再倒水至七分满。

中投法:又称“三明治法”,先注水1/3,投茶浸润,后再注水。

很多茶友遇到绿茶,一味地用一种方法随性冲泡,很容易就糟蹋了小嫩芽的清爽鲜甜。

所以,在了解各种投法之后,还要了解冲泡对象,是个什么脾气。

02

不同的投法,跟毫毛的多少有关

在研究这个话题之前,听过一种“重心论”。

「像碧螺春、径山茶这种卷曲形的,因为浮起来之后重心下沉,会自然下坠,所以更适合上投法。」

看起来很有道理,但相关性不强。

虽然重心朝下的茶,确实沉得快,但不代表用上投法就能泡得好喝,这是两回事。

其实规律是这样的:毫毛多的绿茶,最好用上投法。

原因有二:

一是毫毛一旦用水冲击,容易让茶汤浑浊,俗称“毫混”。

二、特别是早春的一些细嫩芽茶,用上投法,让毫毛自然流落,汤清味甜,喝起来更鲜爽。

不至于一两泡后,就没了滋味儿。

03

需要考虑工艺因素吗?

要考虑,这两者也有关系,举个例子。

同样是西湖龙井,手工炒制与机制的,手工炒的就是沉下去更快一些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做过多次小实验。

△来自半山里茶空间

这里要考虑的是:茶叶的紧结程度、以及形状。

所以,要是遇到了很难泡开的茶,不妨摒弃下投法,试试中投法,可能会有更惊艳的效果~

保姆级别的中投法示例

1.温杯后,注水1/3,再备一个公道,晾凉一部分沸水(之后有大用)

2.稍等半分钟,投茶2.5克,刚好能覆盖表面一毫米。

3.稍稍转动玻璃杯,让茶叶浸润。这也是嗅茶香的好时机,可别错过了

4.然后再注入凉至90度左右的水,到七分满。

茶叶被水流冲得上下窜动,好好欣赏一番后,就可以享用啦~

简单来说,中投法可以通过软化和浸泡茶叶,加快茶内质析出,使得香气、茶汤更为立体饱满。

04

跟采摘标准之间的关系

采摘时间早的名优绿茶,氨基酸多,味鲜,用上投法温柔对待,是妥帖的。

而一些采摘时间相对晚,叶质相对老的茶,则需要用突出香气的下投法

因为高温、高冲可以激发茶香,让芳香物质大程度地挥发。

总结一下,强化记忆

上投法,适合茶叶毫毛多、茶形细嫩的绿茶,比如碧螺春,这样就不会破坏了茶形、氨基酸。

下投法,适合茶形较大、芽叶较大的绿茶,比如六安瓜片,这样可以更好的泡出茶味、茶香。

而中投法,则比较合适茶形紧结、扁平的绿茶,通过软化和浸泡茶叶,加快茶叶内质的析出,使得茶叶能迅速出汤。

对应上自己的需求,是要喝鲜?还是喝茶香?就知道要用什么投法啦~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579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