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饼普洱制作方法:1、准备好所需食材。红茶、普洱茶、牛奶、炼乳、奶粉、白砂糖。将红茶用开水泡开,然后放入冰箱冷藏备用。牛奶倒入碗中,加入炼乳,加热至沸腾,然后倒入奶粉,搅拌均匀。2、将白砂糖倒入碗中,加入奶粉,搅拌均匀。3、将奶粉倒入奶锅中,加热至沸腾,然后倒入炼炼乳,搅拌均匀。4、将牛奶倒入模具中,冷却至常温。5、将冷却好的面团取出,放入冰箱冷藏一晚上,第二天取出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一:铁饼普洱制作方法
1.蒸开:
如果是蒸开,一定要在一个月内喝完,蒸开的茶香损失快。
而且不是一次全蒸软,而是蒸1分钟,撬一层,再蒸一分钟再撬一层。蒸的时间长了,损失茶香。
一般都是沱茶压的比较紧,才用蒸开的方法。常年喝普洱的人,还没见到饼砖用蒸的呢。
2.茶针撬开:
这里说的是茶针,不是茶刀,茶刀不好用,要用茶针。
对于开砖,给你介绍一个比较有特色是方法,适用于250克的标准砖。一个砖拆成40块,正好适合150CC上下的盖碗和壶,如果大杯泡,对投茶量要求很宽松,这个量也很合适。
a、把茶砖平置,在茶砖侧面1/2位置,横向水平扎一圈孔,茶针于茶砖侧面保持垂直,并且全部扎入;
b、扎完一圈孔后,把茶针随便找几个孔再插入,然后上下活动,最终把茶砖分成上下两片。
c、取上步的一片茶砖,还是水平放置。然后从茶砖上按横三纵四扎出分割线
d、沿分割线将茶砖掰成小块
二:铁饼普洱制作过程
名称:财神青饼(下关)
产品形制:饼形(铁饼)
产地:云南
茶类:普洱茶(生茶)
年份:2019年
投茶量:8克
冲泡器具:盖碗(150毫升)
冲泡水温:100℃
干茶:乌绿微褐尚亮,松紧适度,有白毫略微带有梗,初嗅干茶青、烟味略显。
醒茶器:醒茶3分钟,再嗅干茶香气不显
洗茶 5″ 出汤。静置2分钟
第一泡,15″ 出汤,汤色浅黄较清亮。冰糖甜较显,微涩能化,喉韵虽有但较微弱。杯底香气较弱且留存时间较短。
第二泡, 7″ 出汤,汤色渐深,茶汤厚稠度一般,水路较细,略微压舌感,微苦涩能化但较慢些。生津感不强且持续较一般,口腔里隐隐有果香滞留时间较短。
第三泡, 7″ 出汤,汤色加深,黄中微微泛红,有略微烟香,茶汤厚度渐升,涩感渐强,略微有酸感。苦尾子滞留时间较久。
第四泡,7″ 出汤,涩感持续,且渐广,化的慢。约4分钟慢慢化开。微苦感渐显,回甘较弱。
第五泡,15″出汤,汤感略微转薄
第六泡, 30″出汤,
第七泡,60″出汤
第八泡,120″出汤,有略微水味。
叶底:整体嫩度较高但柔韧度较一般,有些许陈料
总体而言:这款铁饼水路较细,前段、中段冰糖甜较显,口腔里隐隐出现复合果香,生津、回甘虽有但较弱且较不快。涩感较明显且滞留较长。中后段苦感渐显,苦底化的较慢。总体汤质稍显单薄,虽有些许陈料,但汤色仍偏红些,耐泡度较一般。可能后期转化空间比较有限。
三:铁饼普洱茶
普洱茶的饼、砖、沱都是紧压状态很硬,怎么把它拆散?下面为您介绍:拆茶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些压得较松的饼茶,徒手就可以拆散。方法是轻搓饼茶的边缘,散落的茶就够一泡,还能维持饼茶的外形,对于有散面的茶就用手瓣取,能得到成分均匀的茶叶;对于压得较紧的普洱茶,可能使用茶刀来拆茶是最便利的,现在压制的饼茶、砖茶一般来说都不会太紧,拆开都不困难,注意不要扎到手就行了。沱茶因其形状和工艺的原因,有些会很结实,不易拆散,这时候更要注意一边施力一边撬动。方法是将普洱茶刀,从茶饼(砖、沱)的侧面,慢慢插入茶饼的边缘,稍微用刀划几下,表面的就会掉下来。来回摇晃茶刀,并慢慢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普洱茶刀慢慢得插进普洱茶饼里。普洱的饼的厚度一般不厚,所以千万不要用蛮力!这里很容易伤到手的。因为你不知道茶刀会不会从茶饼边上穿出来,扎进你的手里。所以,一定要左右摇晃,慢慢插进去。这样,就可以撬开普洱了。你可以将左右移动的范围加大,像把1饼普洱横向剖成2片圆形的茶饼一样(拿着普洱刀,沿着茶饼,兜一圈)如果拆开了,那么剩下的用手直接掰就行了。如果没有拆开,那么你可能撬下来的是一小块,小块也没关系,因为经过这么一弄,普洱其实就有点松了。之后就是重复上述动作。把普洱茶刀从边缘断面插进去,撬开来。记住,越是接近中心,普洱就越是压得紧。所以,要“农村包围城市”,慢慢从边上弄开。把普洱刀插入茶饼,也要小心滑掉,戳到手。每撬下来一块,就试试,是不是可以用手来掰开普洱了。如果手可以掰了,用手掰吧。一般处理成这样的小块就行了,要喝的时候,再掰碎。如果中间那块实在太硬,掰不开,就先放着好了~等到你把弄下来的喝完了,它也就松到可以用手来掰了。反正,一定要胆大心细,不要用蛮劲。普洱刀虽然不开锋,但是很尖,安全为主,不要破坏了品茶的情趣。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554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明前西湖龙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