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云南古茶树数量和产量多少云南古树茶产量占比

小小茶农 2023-11-30 20:37:42

云南古茶树数量和产量多少的标准。云南古茶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它们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上,这些古茶树大多是野生的,因此在采摘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心。云南的古茶树种类繁多,有很多都是我们现在已经发现的,比如滇红、普洱茶、大叶种等等。但是在这些古茶树中,有一种古茶树的名字特别拗口,它就是云南大叶种茶树。这种茶树是我国最古老的茶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之一。

一:云南古茶树数量和产量多少

云南古树茶被消费者持续追逐已成常态,在消费偏好、资源稀缺、资本进入等因素作用下,古树茶已然成为普洱茶的热点。
云南有古茶树91万亩、约5400万株,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和野生茶树群落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古茶树是云南茶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
云南古茶树分布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分布广阔,全省16个州市中13个有古茶树;二是密集分布于“一流域二山脉”,即澜沧江流域、哀牢山脉和高黎贡山南端,其中澜沧江流域的古茶树资源占全省90%以上,集中在澜沧江流域大理至西双版纳区间。

二:云南古茶树数量和产量排名

1、老班章

老班章茶的地位,在云南普洱茶中好比大红袍、铁观音在福建乌龙茶中的地位。老班章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

特点:茶气霸道,苦味入口即化,嘴里持久甘甜且香气高远,袅袅不绝,茶汤一入口,强烈的香气就贯穿始终。与香气同样强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强大阳刚。但这种苦多集中于舌面,瞬间化开后两颊生津,水路顺滑,回甘,喉韵处处彰显个性。

2、曼松

真正的“曼松贡茶”产量并不多,严格意义上的“曼松贡茶”古树屈指可数。倘若你花高价买到正宗“曼松贡茶”,那就要恭喜你,很有茶缘。每年曼松贡茶产量极为稀少,根据当地老百姓说年产不过10来公斤在普洱中是顶级精品。

特点:甜润,喝的时候口里很甜,喉头很甜,茶气足而暖,只要喝一点点,身体就会发热,是其它茶山远远比不上的。

3、冰岛

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种植范围主要是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它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郁,非常独特,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

特点:冰岛古茶兼具东半山茶香高味扬、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及西半山茶质量气强之长,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入口苦涩度低到几乎没有感觉,但香气咄咄逼人,古茶应有的冲击力会从舌根缓缓向前延伸。香甜的茶汤会从口腔上颚一直弥漫到整个鼻腔,经过喉咙会有丝丝凉气。冰岛茶的力量总体来讲集中表现在舌面的中后部,两颊生津不断。

  

4、刮风寨

刮风寨古树茶(气,香,味,韵)都具有,基本代表了好普洱茶的高标准。有的茶友说茶气足,是指苦味,这是不可接受,也是片面的。气,更应该体现在内,就是喝下茶后整个身体感觉有点微热,当然不是全部都有。无法用一个科学数据来衡量。

茶气是指,在品饮时,丹田手足微微生热发汗,甚至有如练气功时得气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普洱茶真正迷人之处,在于内气;而内气,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的程度也不尽一样,但对内气的深入探讨,似乎从中医理论更能解释清楚。

特点:甜醇中含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而含蓄,喉韵绵延悠长。尤以后期变化之美见长,新茶初品甜味当先,喉韵深,香气足,后期变化汤水厚实,滋味饱满,苦底和涩味退去,陈香之韵渐出。

5、昔归

昔归位于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古树茶树龄约200年,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

特点: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6、麻黑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麻黑茶又是易武普洱茶中最具韵味的茶。普洱茶之所以有今天的名气,麻黑茶功不可没,特别是在生茶领域独树一帜。

易武茶的灵气在于后期陈化中回生,通俗的说就是“越放茶气越足”,整个茶底韵的指标在上升目前茶友的认知是易武茶温柔,这是表象的,因为现在的研究表明,明前春茶不温柔;柔是因为茶料偏春尾,或是夏茶,或是混杂的茶。后期陈化后依然是淡,这或许就是目前易武茶的写照吧因为大家都想做便宜的易武茶,所以近几年没有出过什么经典的麻黑茶。

特点:麻黑的茶气和香味没有刮风寨的高扬,醇厚饱满,汤色黄亮,柔中之美,所以算是易武茶中的老二排行。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汤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

7、那卡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寨子以出产品质上好的古树茶而被人们所认识。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

那卡茶在大范围划分上属于勐海勐宋茶区,勐宋茶区的乔木老树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著名。那卡茶没有“布朗山”的苦更没有“帕沙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嫩。

特点: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8、弯弓

弯弓是这几年才被人们渐渐地认识,长时间的沉寂,让这片茶树躲过最疯狂的抢采,留住了那悠远的古韵。弯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区的核心区域。

特点:汤色金黄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饱满,独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较好,回甘生津一直延续,喉韵绵延悠长。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9、老曼峨

老曼峨寨可以说是整个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当地人将老曼峨乃至整个布朗山茶区从老曼峨引种繁衍的茶称为苦茶。这里也有一些与苦茶相对应的甜茶,据说不苦,一般都被村民留着自己喝。

老曼峨的苦茶由于奇苦,由此充当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众多茶厂和茶商在生产加工普洱茶饼时,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

特点:条形肥壮厚实、紧结显毫、汤色剔透明亮、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绵长和清爽。

  

10、困鹿山

困鹿山是无量山的一支余脉,海拔1410米-2271米之间,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几里,东西宽数里。山中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

特点:香气浓郁且稳实,苦涩感易化,滋味甘甜且醇厚鲜爽,茶汤内含物丰富,性质稳定,后劲较强,喉底生津明显而韵味足。

三:云南古树茶产量占比

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冰岛湖岸风光。 周顺明供图

采茶女在澜沧江畔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邦东村昔归寨忙麓山茶林劳作。

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邦东村昔归寨内一家茶庄的招牌。

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茶树王”。

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冰岛老寨内,村民和制茶师正在进行熟茶就地发酵试验。

扫码观看精彩视频

起风了,白云翻过滇西南道道山坡,爬到林间树上的枝丫。几十年上百年长成的古茶树,叶尖上冒出片片新芽,像绿色细浪,一波拱一波。

汽车在云南省临沧市群山间打转,从山脚盘旋至山头,从山头再到山脚,不时有几辆外省市车辆超过。我们来路不同,目标却一致——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冰岛老寨。在喝茶人心目中,这里是普洱茶之一——勐库大叶种茶、古茶的核心区。正值春茶采摘时节,收茶人、采茶人、慕名而来的寻茶人,挤满了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山头。

一片小小的茶树叶,已经成了临沧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这里每个乡镇都种茶,去年全市茶叶总产量13.6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03亿元。难得的是,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临沧人保持了定力。临沧市市长张之政说,没有品牌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品牌是临沧茶的灵魂。

那么,临沧茶如何打造品牌?古茶山如何成为茶农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本报

“我们这里家家户户会制茶,都因为古茶树挣了钱”

冰岛老寨,傣语意思是“长满青苔的地方”。如今,这里正满眼苍翠、茶香四溢。操着各地口音的收茶人,在茶山上不停转悠。寨子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晒茶、制茶。

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党支部书记周顺明喊了一声:“老张!”一位老者从茶地直起腰来,两下跳到路上,揉揉手里的杂草,笑着说:“支书,带人来收茶?大家注意弯腰杆喔,保护一下茶树。”

老张名叫张余华,是冰岛村冰岛老寨村民。从1961年在老寨出生,他就没长时间离开过老寨。

老张曾经恨这地,地里种得再多,收成就那么一点。“我16岁回家务农,农忙时从天不亮干到天黑,最后家里还是不够吃。年景不好的时候,还要跟亲戚借粮。”

老张又爱这地,地里长着很多几百年的古茶树,这是全家的摇钱树。“以前,靠着这点茶叶,人背马驮到集上,只能换点盐巴、换点米。现在,一年卖茶能挣几十万块钱。建房子、买车子、送娃娃上学,都靠这些古茶树了。”

说到这,老张懊恼地摸了摸脑袋。“我家收入在村里算少的,最高的人家有几百万元的。”原来,七八年前他把古茶树承包给外地茶商,还要过两年才到期。他为此不时念叨:“亏大了啊!”

“我们这里家家户户会制茶,都因为古茶树挣了钱。”周顺明在冰岛村工作已经14年了,见证了村民从种玉米、荞麦转种茶树,从刀耕火种、收入微薄到挣钱住新房、开小车的过程。

冰岛村现有百年以上的古茶树2.6万棵。它们是何时种下的?村里最老的人也说不清,只知道这里海拔、气候、土壤、降雨量,都很适合茶树生长。根据史料记载,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双江勐勐土司派人从易武古茶区寻得200余粒古树茶籽,在冰岛培育成功了150余株。冰岛古茶自此成为云南大叶茶正宗。

随着生态茶、古茶不断受追捧,村里茶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700多亩增至现在近1万亩。“村民种茶赚了钱,更知道要维护好‘冰岛茶’这块牌子。”周顺明说,这里的茶树不需要打农药,我们全是人工除草,施肥就用一些农家肥,保证了冰岛茶的原生态。

“冰岛老寨茶香气以花果香型为主,茶味经久耐泡、回甘生津,口感特别好。”有着20多年茶龄的老茶客李强从山东来到冰岛,每年他都会不远千里来到这儿定制茶叶。他认为,冰岛茶价格不断攀升,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追求美好生活的印证。

“严格茶叶采摘标准,是村民加入合作社的‘硬杠杠’”

因为茶叶脱贫致富的,还有普洱茶另一张名片——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邦东村昔归寨。

“头顶忙麓山,脚踏澜沧江”,是昔归寨的真实写照。这里的傣族和彝族、布朗族,世代以种茶为生,近些年因为古茶树、栽培型古茶园而声名鹊起。

扛着一大袋新摘的茶叶,66岁的昔归寨村民魏大伍兴冲冲走进忙麓山古树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叶初制所。作为合作社成员,他家的茶叶基本都送到这里。

经历过上世纪50年代末的饥荒,魏大伍对如今的好日子十分珍惜。“那时候茶叶也不贵,才一两角钱一斤。村里卖茶都通过人背马驮。我背100斤茶叶,走几十公里到市里卖,也就能挣十几个工分。现在你看我,光种茶一年就能收入近10万元钱,盖了2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宽敞得很。”

忙麓山古树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贵,同时也是临沧市团茶工艺非遗传承人。在他的带领下,包括魏大伍在内的15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如今,合作社一年纯收入100多万元,每个成员每年分红近10万元。

王贵说,严格茶叶采摘标准,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产量稳定,是村民加入合作社的“硬杠杠”。他从合作社成员手里收来茶叶后,用传统工艺蒸软,再用新布包捏成团晾干,贴上自己设计的包装,保证了昔归古茶的品质和卖相。

同时,作为昔归茶叶协会负责人,王贵为维护昔归茶品质也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在村口设了读卡站,茶叶许出不许进,号召大家规范采摘,不能施肥、打农药,每年还组织村民参加茶博会等,推介茶叶。”

“2007年以前,茶叶占邦东乡村民收入30%都不到,现在乡里成立了七八十个茶叶合作社,茶叶收入占村民收入的80%。在昔归寨,村民95%的收入都来自茶叶。”邦东乡乡长杨绍查说。

古茶山,正成为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走在长满古茶树的忙麓山间,木栈道建起来了、摄像头装起来了,粘蝇板代替了杀虫剂。杨绍查说,这都是为了保护昔归茶这一生态品牌。临翔区正在开展“昔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同时鼓励区内企业积极申请使用公共品牌,相信以后“昔归茶”这块牌子会更亮。

“茶叶要提升品质,必须创新。如果试验失败了,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因茶而富的临沧茶农,有了研发创新品牌的更多底气和魄力。

在冰岛寨,去年11月,拉祜族“90后”小伙罗改强和来自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制茶师黄永平合作,投入90万元的原料,首次尝试熟茶就地发酵试验。面对父母家人的强烈反对,罗改强不改初衷:“茶叶要提升品质,必须创新。如果试验失败了,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在高海拔、低气温的冰岛寨就地发酵,能极大减少茶叶中有益物质的损耗,这也是黄永平喜欢挑战的高难度工作。两人因此一拍即合。

发酵期45天,每一天对两人来说都很难熬。黄永平说:“刚开始下堆时,温度起不来,就像东西放在冰箱里一样,凉凉的。为了确保成功,我们什么办法都想了,湿度不够就加湿,温度不够就加温。”

最终,试验获得成功。今年,两人还计划在冰岛研发制作红茶。

茶农自发从事研发创新,十分难能可贵。据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介绍,去年,包括临沧茶在内的“普洱茶”公共品牌价值达64.49亿元,仅次于西湖龙井。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守着品牌“睡大觉”。

“现在云南茶企业呈现小、散、乱、弱状态,和茶产业进入成本低、产能过剩有关。一些企业注重商标注册,不注重品牌打造,最后出现‘商标千千万、品牌寥寥几’的局面。”云南一名茶叶专家说,商标可以变成品牌,但是要经过一段时期的打造。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近年来出现一些炒作现象,导致临沧古茶价格虚高。冰岛、昔归等地很多茶农、干部对此十分担忧。王贵坦言,“树怕剥皮,人怕出名”,茶价涨得太猛,并不符合茶农的长远利益。

张之政说,临沧市将进一步规范茶叶市场和销售方式,同时充分发挥茶叶协会作用,建立标准体系和信息追溯系统,提升信誉度和品牌影响力,确保临沧茶货真价实。

扫一扫茶饼上的二维码,从茶叶采摘到生产、加工的全过程都能实现质量追溯。据介绍,云南茶叶评价监测溯源中心正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完善全过程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今后,高端茶还将做到“一饼一码”,突出唯一性,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相关专家认为,维护、擦亮临沧茶、云茶品牌需要多方携手。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理念,技术上要确保传统加工工艺不失真;同时鼓励企业创新,研发更多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新茶品。各级政府要做好茶行业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可以委托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第三方参与其中。消费者要理性,选用适合自己的茶叶。

“为了下一代人,再难办,我们也要做成这件事”

有了房子、车子和票子之后,如何更好发挥临沧古树茶强大的品牌效应,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成为临沧人思考最多的问题。

今年4月初,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在临沧市调研时说,打造绿色有机茶叶示范基地,增强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附加值,走出一条茶旅融合、绿色发展新路子。

以茶兴旅、整体规划,打造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落,是临沧保护好古茶树资源、确保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冰岛,一个集品茶、养生、加工、古茶树保护、多民族文化体验、热带风情田园风光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养生小镇正蓄势待发。在昔归,以“游百里长湖、品昔归茗茶、登威武雪山、观沧江云海、赏万亩红花”为主题的绿色生态旅游小镇同样在推进之中。

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村民们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这几年,周顺明带领冰岛村民种植复原树、美化村容容貌,把牲畜赶出寨子。动员大家搬出冰岛老寨,也是周顺明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下一代人,再难办,我们也要做成这件事。”

“接下来,我们会着手清理忙麓山里的‘两违建筑’(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让古茶园恢复清静。”杨绍查决心很大。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更大力度发挥行业协会、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王贵的想法不少。“我们正着手和一些大公司合作,提升合作社管理、营销水平,提升临沧古茶的品质和知名度,也希望获得政府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只有合作社做强做大了,昔归古茶的产品附加值才会更高,品牌影响力才会更大。”王贵说。

四:云南现有的古茶树数量

茶树出现自然更新后,即进入衰老期,经过几次反复更新,树体便渐渐趋于死亡。持续时间,人工种植情况下,经济生产年限一般只有40—60年;自然生长、无人看管、刺激小的“荒芜”、“丢荒”茶树,可达数百年。

真正意义上的古树茶,树龄应在300年以上。

综上所述,可以界定出人们常说的“老茶树”,应是树龄在30年以上的茶树。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550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