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摊青摊多久最好?一般来说,茶摊青的时间越长,茶叶的品质越好。但不同的茶叶品种,摊青时间也不一样。比如绿茶,一般是早上10点左右开始摊青,下午午4点左右收摊。而红茶,通常是下午4点左右收摊。这样一来,就有人问了,为什么不能早上摊青,晚上收摊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题。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有3点。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咱们接着往下看。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早上摊青。
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今年的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最为寒冷的严冬过去,春天还会晚吗?
一首《春雪》,道尽人间对春的期盼。
同样是雪,春天的雪和冬天的雪,却是完全不同的。
初雪降临时,人们诧异于冬天的悄然降临。
冬天无需迎接,只需度过,买新衣,盼新年。
而春天,则是饱含着人们对于生机,对于春意的期盼。
春雪降临,寒冷依旧,却昭示着温暖的降临,春天的到来。
同样是雪,含义大有不同。
而我们日常喝的寿眉,也是如此。
虽然都叫做寿眉,但在滋味上,却有着巨大差异。
并不是所有的寿眉,滋味都一样。
《2》
什么是寿眉,和贡眉有什么不同吗?
每每提及寿眉,便有许多茶友冒出疑问。
其中被提及最多的,便是寿眉和贡眉的区别。
在坊间,有说寿眉和贡眉是同一种茶。
也有说寿眉和贡眉,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茶。
那么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
其实,两种说法都不算错,只是不够严谨,容易让人混淆。
在开始的时候,贡眉与寿眉,确实是一家人。
至于贡眉,不过是等级较高一些的寿眉而已。
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而在2018年的5月之后,新的白茶国家标准对贡眉重新定义。
这时候的贡眉,指的不再是等级高一些的寿眉。
而是指用民间所说的“菜茶”所制作的茶叶,和制作寿眉的树种不同。
至此,贡眉和寿眉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从此各走两路。
至于民间,还有很多人改不过来,继续将贡眉寿眉混为一谈。
这才使得不少新茶友将寿眉和贡眉弄混,一头雾水。
《3》
寿眉不止在秋天采摘,春天也有
说到寿眉,很多茶友心中会出现“粗茶婆”这个名字。
“粗茶婆”是寿眉的诨名,朴实无华,但是亲近好喝。
在秋白茶季里,几乎全是寿眉的天下。
秋寿眉的采摘,在产量上,占据了当年白茶总产量的大部分。
而秋寿眉,更是茶友耳熟能详,常接触的一种茶。
不过,寿眉采摘不止在秋天,春天也有。
春寿眉的采摘,紧接在白牡丹之后,是春茶三姐妹的幺妹。
既然生长在春天,春寿眉的风味特点,自然而然带有春白茶的风骨。
细长的芽头,小巧可爱,三四片的嫩叶,一点儿也不显得粗犷。
甚至,春寿眉的叶片和秋寿眉的叶片相比,还有些显得娇憨。
春寿眉的干茶颜色,以绿白为主。
而秋寿眉的颜色,根据采摘时间,略有不同。
靠近初秋采摘的茶,茶叶体内的胡萝卜素、花青素更多,且受阳光影响,颜色偏向于五彩。
越是临近秋末,天气就越冷,白昼越短,寿眉的颜色,就绿的越是纯粹。
至于口味上,春寿眉的白毫较多,又是茶树积累了许久的内质所成。
在滋味上,偏向于鲜爽,花香馥郁明显。
再说秋寿眉,虽然在白毫的数量上,略逊一筹。
但秋寿眉条形比春寿眉要来的阔大许多,内质的丰厚,也是丝毫不弱人后的。
尤其是秋寿眉中的多糖类和果胶类物质,能够让秋茶一喝下去,便有明显甜润且稠滑的包裹感。
春秋寿眉,品类相同,滋味上却带着自身季节所赋予的基因。
《4》
寿眉的散茶和饼茶,滋味又是不同
散茶和饼茶,指的是白茶形态。
散茶,是白茶最为原始的状态。
从枝头上才采下一芽三叶,或是一芽四叶的白茶嫩梢。
将寿眉茶青摊晾在水筛上,进行萎凋。
之后,又给萎凋的白茶,实施最后的干燥环节。
整个过程,没有人对茶叶的外观横加干涉。
而寿眉散茶的成茶,也是放任自由,未经雕饰的模样。
但饼茶不同,需要在散茶的基础上,进行加工。
为了更好的塑形,先将白茶稍稍蒸软,整个过程不会很长。
之后,要进行包揉、压饼等工序。
而在制作茶饼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鲜爽物质散失。
这时候,寿眉饼茶的口味相对散茶,会变得更加的醇熟。
而经过了压饼之后的寿眉饼,也有部分的内质溢出,从内里到达表面。
身处寿眉饼表面,直接和氧气发生反应,使得饼茶的转化速度稍快一些。
在汤水的呈现上,寿眉散茶的滋味,更为灵动鲜活。
像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露水还未全部干透,迎面吹来的风。
带着水汽和植物的精华,清润而空灵。
而寿眉饼的茶汤,就更为柔和一些。
从一开始,便少了许多条条框框,平易近人。
那饱满的汤水,像是温泉水一般,轻轻包着舌头,以温暖抚摸唇齿,浆感更为充足。
《5》
经过陈化之后的寿眉,香气滋味有很大区别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白茶的储存时效很长,并不需要在短期内饮用完毕。
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白茶内质反而是在增长的。
陈化之后的老寿眉,至少经过了三年的储存时间。
在这三年及以上的时光里,新寿眉到老寿眉的蜕变,就在于内质的累积。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寿眉内质的累积,也从量变发生了质变。
老寿眉的内质,比新茶来的更加丰厚。
而这样的丰厚感,是能够真实展现在汤水里的。
喝茶的时候,用舌头充当秤杆,可以掂一掂茶汤的重量。
老寿眉的汤水,更有往下坠的趋势,主动的滑下喉咙,顺滑至极。
《6》
有老茶客,喝白茶的年份已经很久了。
但是除了寿眉之外,再也没有喝过其它的白茶。
问他:为什么只喝寿眉,而不尝尝别的白茶。
答曰:贪多嚼不烂,光是寿眉一种茶,想要喝懂它,就已经很费功夫了,哪有精力喝别的茶?
这话说的,不无道理。
很多人想要将茶喝懂,于是五湖四海的搜罗好茶。
所有茶类,都有涉猎。喝茶时间也不短,可就是喝不懂。
其实是急功近利了些。
喜欢一件事,就是要花时间去了解它,琢磨透。
三心二意,自然得不到真情回报。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519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苏轼的诗词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