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刘文新豪赌一馆一店经营模式

品茶 2023-11-26 14:36:54

刘文新豪赌一馆一店经营模式

信阳人杰地灵,从商者甚多,其中从事茶叶和餐饮行业的尤其多。因为地利之便,信阳盛产毛尖,连大文豪苏东坡都留下了“淮南信阳第一”的赞誉。

刘文新就是一个将茶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信阳商人。信阳人吃苦耐劳、精明能干的特质在他身上显露无遗。当年那个15岁就开始挑着担子卖鸡蛋的少年没想到,20多年后自己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茶商。然而,较之茶商的身份,他更喜欢做“信阳毛尖的复兴者”。

刘文新小档案

【身份】

河南文新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出生日期】1972年6月5日【血型】不详【星座】双子座【爱好】喝茶、游泳、聊天、爬山【创业格言】爱拼才会赢

辍学少年开始贩卖鸡蛋

卖鸡蛋让刘文新吃了不少苦,也没赚到多少钱,然而他却学到了做生意的诀窍,视困难为一种人生历练。

刘文新老家所处的信阳县(如今的平桥区)肖王乡,曾经十分贫穷,当时即有“信阳北大荒”之称。刘文新兄妹7人,日子过得自然是捉襟见肘。于是,排行老六的刘文新初中没有毕业便辍学在家,14岁就成为家里的劳力。

时隔20多年,刘文新回忆起当时情形,十分感慨:“当时家里有10多亩地,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犁田耙地,自己站在耙上压耙。当时我就想:这一辈子要像父亲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吗?”

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辍学一年之后,刘文新怀里揣了300元钱,跑到信阳市贩卖鸡蛋。“先在农村收鸡蛋,然后运到市里。”每天早上天没亮,刘文新就骑着自行车带着一筐鸡蛋从信阳县往市里跑,一个鸡蛋赚5厘钱,最多的时候赚2分钱。如果不小心,骑车摔倒,一个月就白干了。

因为卖鸡蛋利薄,刘文新中午基本上不敢在市区吃饭,忍饥挨饿到晚上骑车回家。有时候实在忍不了,就买一个烧饼,就着凉水充饥。

这样辛苦了一年多,刘文新才赚了百八十块钱。不过,对他来说,这段特殊的经历磨炼了自己,也让他更加向往农村之外的世界。

也就是从那时起,刘文新学到了做生意的诀窍:“每件事都用心去做,就没有什么困难。”时至今日,他从来没有“记恨”过困难,却总是将困难看做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

信阳古为楚地,颇多楚风,因此,信阳人精明之气,犹如楚人。精明的刘文新遇到卖茶叶的姐夫,就算计开了:卖一个鸡蛋才赚5厘钱,而卖一斤茶叶则能赚1块钱,而且不用担心因为翻车而“鸡飞蛋打”。“无论安全性还是收益率,卖茶叶都比卖鸡蛋强。”20多年后,刘文新如是说。

20岁的茶庄老板

当别人还在街头摆摊时,精明的刘文新揣着来之不易的500元钱,走进茶叶市场,成为最年轻的茶庄老板。

虽然信阳盛产茶叶,但肖王乡并不是茶叶产区,刘文新从小就没有见过茶叶。不过,他还是毅然扔下了鸡蛋筐,挎起了茶叶篮。刘文新在信阳市租了房子,每月要交30元的房租,又从家里拿了一床被子,“连铺带盖”。

谈起往事,刘文新笑着说,那时候“只关心吃饱,穿暖都顾不上”。他大冬天站在街头卖茶叶,外裤里面只有一条薄秋裤,脚上穿着一双运动鞋却没有袜子,上身穿得稍厚些,也不过是褂子里套了一件线衣。

这就是当时刘文新“闯世界”的行头,他的手脚因此被冻得稀烂。晚上回到出租屋,刘文新烧一壶热水,泡着辣椒串子,用来烫烫冻坏的脚,“以毒攻毒”。含着两行热泪,他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再回到农村。”

从1989年沿街摆摊卖茶叶开始,这个从小没有见过茶叶的穷小子与茶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毛尖是信阳人的骄傲,连苏东坡都说过“淮南茶信阳第一”。记者接触到的不少信阳商人,喝茶必喝“信阳毛尖”,甚至走亲访友都以毛尖为礼物。

不过,1989年的时候,刘文新可能还不知道信阳毛尖中有如此深厚的文化,不过,这个挎着茶叶篮子的年轻人明显觉得这比卖鸡蛋轻松多了。那年冬天结束的时候,刘文新用流着血水的手数着两个多月赚来的300多元钱,热泪盈眶。“那时候,才觉得自己能够改变命运。”刘文新说。

1992年,信阳市政府举办“第一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同时专门投建幸福路茶叶市场,对外招租门面。不过,习惯了在街头摆摊的茶叶贩们并不看好茶叶市场,20岁的刘文新则第一个走进茶叶市场,以每月500元的租金租下了市场上的第一批门面房,成为茶叶市场里最年轻的茶庄老板。

让信阳毛尖

有叫响全国的品牌

“接触毛尖时间越长,就越觉得毛尖就是我的命,我要用一辈子来做毛尖事业。”

刘文新当时没敢把这个决定告诉家里人,因为500元在当时几乎是家里一年的收入。他租下门面房后,就到乡下向茶农收购茶叶,然后再卖。本来以为是一场冒险投资,结果却是“有惊无险”,开张后生意异常红火,第一个月就开始赚钱了。这时候,刘文新才敢告诉家里人自己在干啥。

茶叶市场人气也越来越旺,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刘文新也在竞争中变得越来越精明,对茶叶、对市场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同样是茶庄,当人家还在用报纸包装茶叶时,刘文新就用塑料薄膜包装;当别人跟着用塑料薄膜时,刘文新就到广州加工彩印塑料袋;当其他茶商也采用塑料袋时,刘文新店里又摆出了彩印金属盒。他总比同行先行一步。

此外,刘文新还投建了信阳第一个专业保鲜库,将茶叶装满了冷库。后来其他商家的高级茶叶都卖完了,只能到他的茶庄来批发。因为茶庄的茶叶质量好,价格也翻了一倍,即使如此,还是销售一空。

1995年,只有一家茶庄的刘文新又不满足了,想着偌大一个茶叶产业,那么出名的信阳毛尖,却没有一个叫响全国的品牌。于是,他成立了信阳文新茶叶有限公司,并将“文新”作为企业的商标。“把自己的名字作为商标,实际上也是一种冒险。不过,接触毛尖时间越长,就越觉得毛尖就是我的命,我要用一辈子来做毛尖事业。”刘文新说。

成立“文新公司”之初,刘文新仍旧采用之前的收购方式:到乡下收茶叶,然后再贴上“文新”的商标卖。没过多久,刘文新就觉得这样不能保证质量,于是开始和茶农合作,投入技术和肥料,开发自己的茶叶基地。

在销售渠道上,时至今日,绝大部分信阳毛尖的生产商走的仍是代理商路线。而刘文新觉得,唯一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只有自己的直营店。于是,从1995年到2000年,信阳地区的文新直营店已经达到8家,成为当地颇有影响的茶叶品牌。2000年,刘文新又开始在郑州等地投建直营店。

豪赌“一馆一店”

经营模式

刘文新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在茶庄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又打起了开茶馆的主意,“摸着石头过河”居然成功了。

刘文新的努力很快使得“文新茶叶”在信阳毛尖中脱颖而出。然而,刘文新是一个“爱折腾”的人,他将眼光又瞄向了茶馆。与销售茶叶的茶庄相比,茶馆的利润更高,而且延伸了茶产业的链条,刘文新决定再次冒险。

2006年,资产超过千万元的刘文新决定“一掷千金”,豪赌“一馆一店”经营模式,在郑州市金水路黄金地段投建了占地200多平方米的文新茶艺馆,楼下即是文新茶庄。

这一年,刘文新奔走于信阳、郑州之间。通常是早上在郑州,晚上回信阳。这一年,他一下子瘦了9公斤。文新茶艺馆建成后,成为信阳茶界在郑州经营面积最大,也是郑州市区目前最大的茶叶、茶艺经营场所。

2007年11月在文新茶艺馆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文新仍有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忐忑,其中既有一掷千金的豪气,又有孤注一掷的悲壮。“我把全部身家都赌在这种模式上,成功了,文新有更大的发展;失败了,我只有从头开始。”他当时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

一年之后,同样在文新茶艺馆,坐在记者对面的刘文新显然已经是“过了河,走到了岸上”。

刘文新已经成为信阳茶商中的一个传奇,这个初中没有毕业的穷小子,而今已经身家千万,同时还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文新茶叶有限公司也已经成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年产各级信阳毛尖30多万公斤。

刘文新常说,自己以毛尖为生命,不仅将自己的水墨头像印在了文新茶叶包装上,更是时时刻刻以“名茶复兴者”自勉。虽然初中就辍学了,刘文新对茶文化却相当熟悉,并依靠自学获得了大学文凭,现在在读MBA。

如同大部分少年不读书的成功人士一样,刘文新对来到文新兼职的大学生青睐有加。这些学生临走之际,刘文新会据其工作时间和工作表现发放不菲的助学金,同时像邻家大哥一样,鼓励这些大学生好好学习,“如果能再回文新,将给予更好的待遇”。

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介绍

公司下辖四个分公司、五百零八家专卖店、二十二家茶馆、两个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和一条国内最先进的信阳毛尖机械化、清洁化生产线,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了318个代理经销商,现有员工376人,党员75人,团员145人,是我市率先成立党、团支部、工会等组织的民营企业。十多年来,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刘文新的带领下,坚持创新经营机制,发展名茶产业的理念,实施“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做到生产基地、市场营销、名牌战略协调发展,走上了品牌化、标准化、绿色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轨道,实现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公司建有生态有机茶园基地,与6000多户茶农签订了保价收购合同。
公司的主导产品“文新”牌信阳毛尖,有36个系列,300多个品种。文新牌信阳毛尖在1997年的中国国际茶会上荣获金奖;1998年的中国国际茶文化交流会上荣获中国公认名牌产品;1999年河南省重点保护产品;2001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一级绿色食品,产品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02年取得有机茶认证; 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和 河南省著名商标, 取得了茶叶类首批QS认证,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6年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2007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绿茶评比大会上荣获最高金奖、中国(郑州)国际茶业博览会茶叶质量评比金奖、中原地区茶叶畅销品牌并获得省质量监督局颁发的企业标准良好行业“AAA”认证;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盛弘杯”绿茶评比一级、特级金奖;在2009“恒天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会上“文新”牌信阳毛尖再次荣获金奖。
2002年公司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和重点保护的非公有制企业; 2003年被评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级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文明号,2006、2008、2009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九峰杯’茶叶行业十佳茶企业”。2009年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AAA信用等级企业。公司总经理刘文新也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中国茶叶行业十大经济人物。
2009年9月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占地120余亩,集茶叶精制加工、精细包装、深加工、仓储、现代化物流配送于一身的文新茶叶新科园的开工建设,实现了文新公司发展的又一次跨越。
文新公司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中央、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文新人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计划在2015年前实现五个一:即一是打造一个驰名中外的茶叶品牌;二是成为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三是年销售收入5.8亿元;四是实现税利5000万元;五是带动10万户茶农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茶王刘文新的励志故事

  17岁那年,不愿意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一辈子的刘文新突然意识到“应该为自己闯出一片天”,于是怀揣着父母凑的300元钱,走出了乡村,到城市寻找自己的人生。

  没有多少人会想到,河南信阳“茶王”刘文新在小的时候没有喝过茶,甚至都没有见过茶叶。17岁那年,茶才走进了他的生活,茶事业就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17岁那年,不愿意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一辈子的刘文新突然意识到“应该为自己闯出一片天”,于是怀揣着父母凑的300元钱,走出了乡村,到城市寻找自己的人生。

  来到信阳市,刘文新最早干的行当是提着篮子贩卖鸡蛋,每天去乡下收鸡蛋,然后到市里卖。

  这个行当并不好做,不久后,他接触到了茶叶,于是他从一个“鸡蛋郎”变成一个“茶叶郎”,在路边摆起了小摊卖茶叶。只是,日子仍然艰苦。最苦的时候,冬天因为没有厚衣服和袜子,每天晚上回到住处,刘文新只能拿辣椒水反复地搓洗手脚,让冻疮不至于那么痒,他才能安然入睡。

  这样的苦日子他过了3年。3年里,他攒下了属于自己的1万多元。看着那笔“巨款”,刘文新仿佛看到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时,刘文新碰到一个机遇。“那时信阳市开了一个茶叶市场,茶贩们有机会在市场里开自己的茶叶店,就不用在路边摆摊了。”可是这样的好事没人敢尝试,“因为他们怕投资的钱打水漂。”

  20岁刘文新算了一笔账:开个店面租金每月要500块钱,加上水电等其他费用,一个月要1000多块钱,而自己3年辛苦赚来的钱也仅够维持一年,如果开不好,那自己全部的积蓄就泡汤了。

  不过瞅准了商机的刘文新咬了咬牙,还是下定了决心开店。“我看准的一是来店里的顾客消费水平高,二是店面的位置很好,人流量会很大。”

  “没想到茶叶店生意很火。”他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刘文新爱琢磨。在广州看到人家用塑料袋包茶叶,而自己所在的信阳还是用旧报纸包,他就把塑料袋引入到自己的.茶店。

  当别人向他学习也用塑料袋包装的时候,他又开始去杭州学习铁盒包装。当再有人效仿的时候,他又琢磨开了礼品盒包装。在茶叶市场,刘文新总是领先别人一步,产品也总是比别人高一个等级,生意自然也比别人好。

  走进茶世界以后,刘文新总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开茶店,第一个注册商标,第一个开茶艺馆,第一个开创一店一馆的模式……

  当然这条路他走得并不容易,他笑言每天自己都会碰到各种困难,但每天他都会乐观地化解掉那些困难。

  2006年,刘文新在郑州开始打造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茶艺馆,这在国内都是罕见的。“那个时候家里人不支持,怕有风险,毕竟七八百万的投入不是小数。”

  顶着重重压力,刘文新把茶艺馆建成了。这一次,他没能延续20岁时的辉煌。

  “郑州喝茶的氛围没那么浓厚,好多人来一次就不再来了,他们总觉得花钱喝茶好像不怎么值得。”茶艺馆一度生意惨淡,甚至面临倒闭。几个月下来,刘文新因为着急瘦了18斤。

  他并没有放弃。经过调查,刘文新开始改变思路,在茶艺馆里加上了餐饮服务,让人们在喝茶的同时可以吃饭,吃完饭还可以买茶叶送人,这样迎合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茶店开始转危为安。

  现在的刘文新不仅有茶店和茶艺馆,还建起了自己的茶叶加工园区和科技园区,配备了宾馆、物流等产业,让茶叶真正成为一条产业链。

  刘文新说,他把茶叶当生命,这辈子他只做茶叶这一件事,他希望能把茶产业做得更大。

刘文新与朱耀辉谁厉害

刘文新与朱耀辉在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的专长和成就,很难直接比较谁更厉害。总体来说,刘文新在茶叶领域拥有一定的优势,而朱耀辉则在酒业领域表现出色。以下是具体比较:
1. 茶叶领域:刘文新是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的董事长,拥有近千家店铺,是本地的大网红,经营状况良好。这表明刘文新在茶叶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商业成就。
2. 酒业领域:朱耀辉是信阳市鸡公山酒业的董事长,成功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小酒厂经营得风生水起。他与网红张大炮联合直播带货,企业销量大增,业绩逐年递增。这表明朱耀辉在酒业领域也有出色的经营能力和市场洞察力。
综上所述,刘文新和朱耀辉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果非要说谁更厉害,这取决于个人兴趣和领域的偏好。如果关注茶叶领域,刘文新的表现值得肯定;如果对酒业有兴趣,朱耀辉的成就值得关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77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