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有丰富的饮食文化,而客家擂茶是众多风味食品中的特中之特。但是,在不同的地方,擂茶也有不同的做法,江西省兴国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这里的擂茶可别有一番风味。
在兴国,客家女子都是做擂茶的“高手”。她们先把绿茶泡软后,放入特制的擂钵里,加入茶油、甘草、生姜、八角,以及炒熟的芝麻、花生、黄豆等佐料,然后用擂槌慢慢地捣碎成糊状,这称为“茶泥”。食用时可直接取茶泥冲入开水,也可以放入水中煮开。不用多久,一碗碗热气腾腾,芳香四溢的擂茶便摆到了客人面前。当然,喝茶进还要配以油炸茶点,如煎薯包、芋包、茄子包、辣椒包等等。擂茶,不仅能饱肚充饥,还有解渴消署祛寒的保健作用,一碗碗色、香、味俱全的擂茶让人喝得不愿停口。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喜欢喝茶的人,喝茶的种类也有很多,例如:铁观音、普洱、茉莉花茶、红茶等等。但是擂茶也是我们茶文化中的组成部分。
擂茶是哪里的特产
擂茶在中国华南六省都有分布,保留擂茶古朴习俗的地方有:湖南的桃源、临澧、安化、桃江、益阳、凤凰、常德等地,广东省的揭西、清远、英德、陆河、惠来、五华等地;江西省的赣县、石城、兴国、于都、瑞金等地;福建省的将乐、泰宁、宁化等地;广西的贺州黄姚、公会、八步等地;台湾的新竹、苗粟等地。 另外,在江西省丰城市下辖的荷湖、罗山、蕉坑、铁路、洛市、秀市等地(即当地所称的河东地区),也有擂茶的习俗,不过至今不清楚其流传的开始时间。其制作方法比客家人的擂茶简略了许多,各地擂茶制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选择差别较大。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为客家擂茶和湖南(非客家)擂茶两大类。?
擂茶的功效和作用?
擂茶具有祛热解暑,驱寒健脾,疏肝理肠,润肠通便,补肺益气,助脾长肌,理气调中,止咳化痰,通血脉,提神醒脑,清肝明目,滋阴壮阳之功效。 擂茶常用的材料包括米糠、五谷粉、绿茶粉、花生、芝麻、南瓜子等,都对身体有很多益处,能保护心血管健康。 另外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煺,满腹舒畅。 春夏季节天气湿热,人们通常会选用嫩艾叶、薄荷叶或天胡荽等配料;秋季天气干燥,人们通常会选用金盏菊花、白菊花或金银花等配料;冬季寒冷时,人们通常会添加桂皮、胡椒、肉桂子或川芎等配料。
擂茶的起源?
擂茶别名[三生汤],据古书记载.相传三国时代的张飞带领官兵进攻武陵时,官兵将士都感染瘟疫无力作战,当时有位草药医师前辈,有感于蜀君纪律严明,便奉献祖传的除疫秘方,以生茶生姜生米共同磨成煳浆后煮熟而饮用,结果是汤到病除,擂茶之名便由此相传下来.目前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客家人及移民,以及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区的民众皆有饮擂茶的习惯.在台湾地区则以新竹.桃园.台北.花莲.美浓....等地区的客家庄仍然保留这种美味文化.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纯,香气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一般推测,擂茶之所以成为客家饮食,可能是因为擂茶的主原料『米仔』和茶叶等材料轻巧容携易带、且食用方便,不易长米虫,为客家人逃难中发展出的特殊饮食。
擂茶属于什么茶
擂茶起源于古代中原,南迁流传至广东、湖南、江西等一带,又名三生汤,是一种特色食品。主要流传于广东汕尾市、益阳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于汉、盛于明清,擂茶是一种特色食品,它一般是由大米、花生、绿豆、茶叶、生姜等为原料,然后用擂钵将其捣烂成糊水,用开水冲,再加上炒米,清香可口的擂茶就做成了。
一曲客家擂茶谣,被作词人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将客家人热情好客的文化完美的融入在擂茶里,洋溢着幸福快乐!
客家擂茶是中国保留下来最为古老的茶道之一,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2014年11月,客家擂茶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擂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关于擂茶起源在民间有多种不同的说法。闽有“居建阳县的畲族雷大爷创始擂茶”的传说;湘有“诸葛亮麾下进军湘中遭遇瘟疫,一老妪制擂茶祛疾”的故事。也有说是广东揭西河婆镇南关城老妇人何婆售卖的街边小吃。据史书记载,擂茶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盐茶衍变而成,始于黄河以北,客家祖先把它带到赣南,一直流传至今。
擂茶风俗在中国华南六省都有保留,保留擂茶古朴习俗的地方有:广东省的揭西、普宁、陆河、清远、英德、海丰、陆丰、惠来、五华等地;湖南省的安化、桃江、桃源、常德、益阳等地;江西省的全南、赣县、石城、兴国、于都、瑞金等;福建省的将乐、泰宁、宁化等地;广西的贺州黄姚、公会、八步等地;台湾的新竹、苗粟等地。
客家人热情好客,客家擂茶是客家人最普通也是最隆重的一种待客礼仪。无论是婚嫁喜庆,还是亲朋好友来访,即请喝擂茶。
擂茶有三宝:擂钵、擂棍(用山楂树或茶油树干制作)、捞子(竹篾做成的筛子)
擂茶的制作材料:绿茶(老茶树新叶,嫩芽最佳)、花生(生或熟)、芝麻(生或熟)、生姜…等等。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爱好或季节气候的变化分别加入薄荷、甘草、艾叶、陈皮、金银花等中草药材。
客家擂茶传统的做法有好多种,这里讲两种简单的做法:
一种做法是将备好的材料按顺序放进擂茶钵用擂茶棍将其研磨成粉末,再倒入适量的开水即可。
另一种做法是将备好的材料按顺序放入擂茶钵用擂茶棍将其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清水,再倒入锅中煮开即可。
研磨顺序:茶叶放芝麻花生…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
图片客家擂茶还有一种叫油茶(生茶)的做法稍微复杂一些,油茶一般是泡饭吃。
随着科技的进步,粉碎机的出现,再加上快节奏的生活,一些地方升级了客家擂茶的做法。
现代做法:直接将准备好的材料放入粉碎机打成粉末,再冲开水加盐即可,这种做法直接把原来的“擂茶三宝”淘汰了,虽然简单又方便,但失去了客家擂茶原有的灵魂。
喝茶在中国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客家擂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当中的一朵奇葩,它的特色在于围绕擂茶怎么喝,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喝法,客家擂茶可以当水当饮料解渴喝;可以泡炒米子喝;或者炒几碟小菜,搞点小吃(米程,花生,沙琪玛,爆米花…)边吃边喝,也可以直接泡饭喝。
尽管客家擂茶的做法喝法在不同的地方有所不同,但人们喝客家擂茶通常有一个习俗。如果说你喝饱了或者不想喝了,那你把手上这碗留着先别喝,等到人们吃好喝好快要散场的时候,你再一口喝完,告辞!不然主人会不停地给你加茶,你喝一口她就给你加一口,你喝半碗她就给你加半碗,生怕你没喝饱。
其实客家擂茶的喝法并没有太多讲究,不需要像品茶那么多规矩。客家擂茶最重要的是吃好喝饱,聊得开心。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男女老少聚在一起,边喝边聊,你笑笑我,我笑笑你,气氛融洽,甚是热闹。
客家擂茶在一些地方被客家人取了一个好听的名称叫“茶花会”,就像一场娱乐文化交流活动,人们在唠嗑家常的同时分享着快乐。
擂茶的主要功效有:生津止渴,防风祛寒,开胃健脾,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润肤美容。
由于作者阅历有限,有可能遗漏一些和客家擂茶文化与历史相关的,重要的,关键的素材。今后将持续更改修正,直到能够完整准确的记载客家擂茶文化与历史为止。
让我们手牵手一起走,传承和发扬光大客家文化!
擂茶,就是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原料放进擂钵里研磨后冲开水喝的养生茶饮。
客家擂茶茶艺表演讲解词
客家人日常生活中,擂茶即是其主食之一,也是待客之佳肴,在客家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美味。而且其制作方式古朴典雅,充分表现了客家人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传承。
看,今天贵客到访,热情的客家人将用独特的擂茶来招待他们。
一、介绍用具
1、擂钵,内壁有辐射波纹,能使钵内的各种原料更容易被擂碾成糊。
2、擂棍,擂棍必须用有药用的山茶树或山苍子树的木棒来做,擂制过程中,擂棍磨损的成分与擂茶配料一同食下,发挥『擂茶』的保健效用。 二、涤器——洗钵迎宾
年轻的客家姑娘用热水烫洗擂棍和擂钵,再将水倒掉。 三、打底——投入配料
1、这是茶叶,它能提神悦志、去滞消食、清火明日; 2、芝麻,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3、花生,有长生果之称,常食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4、陈皮,它能理气调中,止咳化痰;
5、甘草,它能润肺解毒;
6、薄荷,它清凉芬芳,能祛风提神。
配料可随时令变换,春夏湿热,可采用嫩的艾叶、薄荷叶;秋日风燥,可选用白菊花、金银花;冬令寒冷,可用桂皮、胡椒。还可按人们所需,配不同料,形成多种多样多功能的“擂茶”。 四、细擂——各显身手
“擂茶”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表演,技艺精湛的人在擂茶时无论是动作,还是擂钵发出的声音都极有韵率,让人看了拍手称绝。同时在擂的过程中,也可邀请客人参与其中,体验擂茶的乐趣。
五、冲水——水乳交融
最后用刚烧开的水冲进擂茶钵,边冲边搅,香气扑鼻。 冲好了,汤色浓郁,水乳交融。 六、敬茶——敬奉琼浆
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纯,香气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 七、品饮——如品醍醐
擂茶一般不加任何调味品,以保持原辅料的本味,所以第一次喝擂茶的人,品第一口时常感到有一股青涩味,细品后才能渐渐感到擂茶甘鲜爽口,清香宜人,这种苦涩之后的甘美,正如醒醐的法味,它不加雕饰,不事炫耀,只如生活本身,永远带着那清淡和自然,却让人品后无法忘怀。
当然,对客人体贴入微的客家人怕初次品饮擂茶的客人喝不惯擂茶,今天特地为大家准备了白糖和盐供你调饮。
“莫道醉人惟美酒,擂茶一碗更深情。美酒只能喝醉人,擂茶却能醉透心”愿今天的擂茶能给各位留下美好的印象。
月光仔、月嬷嬷,喊你下来食擂茶。擂茶喷喷香,配老姜。老姜辣,配莙荙。莙荙咸,配菠菱。菠菱呛,配苋素梗。苋素梗里通彤彤红,杨梅树上挂灯笼、挂灯笼。
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答礼
客家常年居住在深山僻壤地带,客人较少,但每逢有客人到来,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走进哪一家,主人都会立即取出茶米,泡一杯浓茶敬上。客家人称茶叶为茶米,将茶与米等同看待,说明他们对茶的重视程度。客家人一则自己饮茶成癖,二则以茶待客成俗。来客进门先敬茶,品尝一番后才开始拉家常或谈正经事。
客家人喜住土楼,群体观念特强,一家有事,邻里都会伸手帮忙,仿佛是自家的事似的。各家各户之间礼尚往来,亲密无间。他们又极文明,凡被接受帮忙的,或被祝贺的,户主总要寻找一个适当的机会,邀请有关人员到家里来,请他们喝茶,并作为一种答礼。因此,形成了特有的客家答礼茶文化。喜庆答礼则是通过客家特有的擂茶形式来表达。
每逢来客,客家人必先泡一杯浓茶敬客,这是敬客。答礼请茶则不是这样,有他特殊的习俗,是客家特有的答礼茶文化。需要答礼的项目很多,诸如婴儿满月、老人做寿、小孩上学、子女入仕、病人康复、一场虚惊、儿子结婚、女儿出嫁,等等,都要设茶答礼。通常是以擂茶形式答礼,才算答厚礼。
擂茶用茶叶、生姜、大米制成。制作很讲究,先将3种原料放在陶制的擂钵或青石打就的擂臼中,再用山楂木或油茶木制成的擂槌,反复捣磨成糊浆。再拌入韭菜、陈皮、番薯粉丝、粳米粉干和适量的盐,加水在大锅里煮成稀粥状。食用时,再撒上一些香料,诸如油炸花生、炒大豆、炒芝麻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75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北人不解岩茶
下一篇: 芳香飘溢话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