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分为六大类,计有:
一 、绿茶,为未发酵茶叶,品种包括龙井、碧螺春、珠茶、毛峰等。
二 、黑茶,为重发酵茶叶,品种包括普洱、六安等。
三 、青茶(乌龙茶),为半发酵茶叶,品种包括铁观音、福建乌龙、台湾乌龙、大红袍、武夷水仙、凤凰水仙等。
四 、红茶,为全发酵茶叶,品种有祁门红茶。
五 、白茶,为轻发酵茶叶,品种包括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等。
六 、黄茶,为轻发酵茶叶,品种有君山银针。
当茶农到茶场拣选高质毛茶后,即进入制茶阶段,按照茶类作发酵、焙火等后期工序。一般来说,茶叶色素越浅,代表它的发酵程度越低。
简单的泡茶方法包括以下四个程序:一、用沸水暖茶壶和茶杯;二、将茶叶放入壶,用沸水作温润泡(即加入沸水,随即倒去);三、再加入沸水入壶,沸水温度和浸泡时间视乎茶叶特性;四、将茶汤倒入茶杯,趁热奉客。
未发酵及轻发酵的茶叶须以量小、水温低及浸泡时间长为泡茶原则,宜采用玻璃杯或瓷器为用具。半发酵及全发酵的茶叶则以量多、水温高及浸泡时间短为原则,用具宜采用紫砂茶壶;因紫砂茶壶具保温及吸味的作用,故每一个茶壶最好只用来泡一种茶叶,方便它吸收一种茶叶味道。
茶叶倘以适当方法储存,保用期可长达一年,方法是先将茶叶放在密封的罐内,不让它受潮湿及热气,并且避免给太阳照射。此外,亦可以将之放于雪柜的蔬菜格内,并与味道浓烈的食物隔离。那么就算一年后再拿出来,茶叶的味道容或较淡,但品质应该没问题,可以放心饮用。
茶艺基本知识如下:
一、3分钟教你读懂泡茶的正确步骤
1、温具
用沸水冲淋所有茶具,随后即将茶壶、茶杯沥干,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同时还起到清洁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叶,往泡茶的壶(杯)里置入一定数量的茶叶,茶叶的数量随不同茶叶而不同的,还有随个人喜好而放。
3、冲泡
置茶后,将开水冲入壶中,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冲泡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冲泡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
4、倒茶
冲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奉茶时,需要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请客人品茶。
6、品茶
茶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饮用,而是应该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啜汤赏味。
二、关于茶道入门的基础知识
1、认识中国茶
茶道指的是泡茶规范,为发挥各类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中应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中国六大类茶叶的品种数以百计、千计,都能以相应的茶道礼序来表现。
2、认识和应用茶具
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
3、基本手势
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
4、备器
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
5、洁具
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烫洗,这一步骤称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温润器皿的意思。
三、新手必须注意的几个泡茶事项
(1)用保温杯泡茶: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因用保温杯泡茶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2)用沸水泡茶: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P等,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还易溶出过多的鞣酸等物质,使茶带有苦涩味。因此,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70℃-80℃。尤其是绿茶,如温度太高,茶叶泡熟,变成了红茶,便失去了绿茶原有的清香、爽凉味。
(3)泡茶时间过长: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因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哧。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易发生化学变化,不宜再饮用。
(4)扔掉泡过的茶叶:大多数人泡过茶后,把用过的茶叶扔掉。实际上这样是不经济的,应当把茶叶咀嚼后咽下去,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和其它营养物质。
(5)习惯于泡浓茶: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叶。有的`人喜欢泡浓茶。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后可续水再泡3-4杯。
茶艺入门茶道基本知识如下:
1、了解茶文化,遵照“和俭敬美”基础要旨。掌握清晰各种茶具以及作用。
2、了解传统式茶道的礼序全过程。了解泡茶所必须采用的茶具。
资料拓展:
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
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唐代煮茶,多用姜盐添味,世称姜盐茶,诗人薛能《茶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黄。”宋初流行点茶法,把茶叶碾成细末,冲出来的茶汤要色白如乳,《观林诗话》载,北宋苏轼喜欢凤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两瓶携回烹茶。
苏轼有《和蒋夔寄茶》一诗:“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苏轼本人很注重茶的养生效果,吃完饭后用浓茶漱口,可解除烦腻。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饮茶习惯在中国人身上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历史。刚经过阳光曝晒的茶叶是摘取茶树嫩叶制造而成的,因为制造的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种类和名称。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71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详细解说花茶的茶艺表演
下一篇: 茶艺步骤之宜兴式的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