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湖,王霞无疑是茶坛大姐大。王霞,女,1960年生,评茶师、茶艺师,思茅市茶叶协会副会长。王霞18岁就进入了勐海茶厂,她的青春岁月仿佛注定了与普洱茶息息相关,是茶成就了她的事业和人生。在勐海茶厂,王霞靠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位主管普洱茶生产加工的技术人员。她到杭州学习,成为当时云南少有的质检员,能分辨出放在她面前的每种茶的茶性,人们都说她很神,每一个细微的味道变化都逃不过她的味觉,凭着这份“内功”,王霞成为了现行的普洱茶鉴定标准起草人、产品质量标准起草修订人、名优产品技术审定人、标准参考样品的制定人之一。 1999年至2004年,王霞任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古普洱茶业公司,她既是总经理,又是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的制定人。她精于选料,熟于制茶。 她监制的大叶种乔木型古茶、传统普洱茶、宫廷普洱茶、七子饼茶、沱茶、砖茶、女儿茶等,茶条索肥壮,汤色红浓,味道陈香。远销日本等国家,货品供不应求,声誉很高。一批批普洱茶从她手中经过,而让茶人津津乐道。她监制的直径1米,重30公斤的巨型古普洱茶饼,2001年6月在昆交会展出,震惊中外。她精心监制的另一特大型普洱茶饼,直径1.06米、净重40公斤,创了中国饼茶之最,2001年7月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2002年,她的普洱礼茶和乔木银毫饼获“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普洱茶国际名优产品评比金奖、银奖。2002年,她精心制作的宫廷普洱茶荣获“2002广州茶博览交易会”暨第二届(秋季)优质茶评比大赛的“普洱茶王”称号,以16.8万元/100克拍卖成交。16.8万元/100克,这在普洱茶的历史上是个“天价”,云南普洱茶再一次让茶界惊叹!王霞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一种品质的象征。2004年冬她辞去原职,独资组建“云南思茅王霞普洱茶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众多的普洱茶生产企业中,王霞是以自己姓名命名公司的第一家。作为王霞普洱茶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王霞特别重视茶的文化内涵,努力赋予它应有的
文化品位。对于未来,王霞目标明确:现在市场竞争强了,对普洱茶质量的要求更趋于完美。我们要做就做思茅乃至云南最好的普洱茶品牌。这是一位茶乡女儿的拳拳心声,也是爱茶的人们最希望听到的声音。
1978-1999年在勐海茶厂先后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评茶师、质量检验科副科长、勐海茶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勐海茶厂质量总监。
1999年与其他股东创办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并任公司总经理。她在勐海茶厂时,是《产品质量标准》起草修订人,获优产品技术审定人之一,各类各级产品出厂标准制定人之一。在思茅普洱茶业有限公司时,即是总经理、又是生产工艺技师、产品质量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的制定人。
她善于茶叶生产经营管理,学茶、爱茶,对茶叶加工工艺、普洱茶文化研究以及开发、研制茶叶新产品均有成就。她在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生产加工出来的每年1000吨的传统普洱、压制茶、红绿茶等,有16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及大陆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声誉海内外。王霞担任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期间,她监制的直径110米、重45公斤的巨型古普洱茶饼,2001年6月在昆交会,震惊中外,成了国内巨型古普洱茶之最。2001年7月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有收藏证书,创造了中国茶饼之最。制造的宫廷普洱茶荣获“2002广州茶博览交易会”暨第二届(秋季)优质茶评比大赛的“普洱茶王”称号,以16万元/100克拍卖成交。现在倾心于创建思茅王霞普洱茶业有限公司。
值得收。王霞普洱茶由享誉中国茶叶界的普洱茶人、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企业家王霞创办,公司以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富茶叶资源的普洱茶原产地为依托,且普洱茶越陈越香,王霞14年陈古树熟茶便具有独特的樟香味,是茶客心目中的宝藏的存在,因此普洱茶王霞的茶值得收。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港片大银幕上,“黑帮题材”的电影作品,成为了不少电影创作者的目光焦点。
1986年, 吴宇森、周润发、狄龙 合作的《英雄本色》横空出世,掀起了一股“江湖英雄片”的市场热潮。一个个侠肝义胆的“黑帮大佬”形象,也相继出现在了港片大银幕之上。
1990年,追求写实创作的 麦当雄 ,将“黑帮电影的拍摄”与“真实人物故事”相结合,打造了电影《跛豪》。
随着《跛豪》的诞生,香港电影的“枭雄片”时代,也随之拉开序幕。
无论是《英雄本色》这样的“江湖英雄片”,还是《跛豪》这样的“枭雄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 喜欢将那些备受争议的“江湖大佬”,刻画得有情有义 。
其实,褪去电影中“情深义重、义薄云天”角色光环,现实中的“江湖大佬们”,不过也只是一些为财为利游走在“法律”、“道德”边缘的亡命之徒。
1991年,在枭雄片的市场热潮冲击之下, 王晶 也策划了一部“枭雄题材”的电影作品。不过,和那些史诗气质十足、角色人设情深义重的“主流枭雄片”不同。
这一次的王晶,玩了一把“反类型”,用一个荒诞的故事,讽刺了港片中“虚假的情义江湖”。
这部戏谑性十足的作品,就是上映于1991年的 《霞姐传奇》 。
本期,我们就来说一说这部《霞姐传奇》,同时说一说该片幕后的轶闻趣事。
1990年,麦当雄、麦当杰两兄弟的《跛豪》,在港片市场掀起了枭雄片的时代热潮。
嗅到市场商机的“永盛电影”,也紧随麦氏兄弟的脚步, 策划了《五亿探长雷洛传》 。
80年代末,因为得到了王晶这员猛将,“永盛电影”凭借《精装追女仔》三部曲、《赌神》等作品,快速稳定了自己在港片市场之上的地位。
《五亿探长雷洛传》策划之初,向氏兄弟也有意将影片的拍摄大权,交给王晶。
可是,此时的王晶,手上不仅有 周星驰的《整蛊专家》、《赌侠2:上海滩赌圣》,还有刘德华的《与龙共舞》、《惊天24小时》,邱淑贞的《赢钱专家》 ,可以说是业务繁忙。
因为无暇分身,《五亿探长雷洛传》的导演工作,最终交到了刘国昌的手上。而在刘国昌的主导之下,《五亿探长雷洛传》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效果。
错过了《五亿探长雷洛传》这样一部经典,技痒难耐的王晶,也想独立策划一部“枭雄片”作品,过一过拍枭雄片的瘾。
于是在“永盛电影”的支持之下,王晶在1991年年末,监制、编剧了这部《霞姐传奇》。
恶搞一直是王晶电影作品的一大特色。在这部《霞姐传奇》里,王晶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恶搞本色”。
该片不仅对《跛豪》、《五亿探长雷洛传》中的人物进行了恶搞,同时还对“江湖大佬们”的真实面貌进行了讽刺。
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回顾一下《霞姐传奇》的故事,同时说一说影片的那些恶搞细节、讽刺桥段。
《霞姐传奇》的故事,开始于60年代。
在一家茶餐厅做服务员的王霞(叶子楣饰演),因为身材过于出众,总是遭到一些客人的骚扰。
老板阿成(成奎安饰演)虽然对王霞十分照顾,但在那个“流氓横行”的年代,阿成也时常无能为力。
这一日,王霞意外得罪了小太妹阿燕,于是阿燕找来了自己的大哥阿伦(单立文饰演),替自己出头。
阿伦被王霞的美貌吸引,随即决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解决了阿燕、王霞之间的矛盾后,阿伦开始对王霞展开追求。
在阿伦的多番追求之下,二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可是,“小混混”阿伦并不是一个专情的人,他对王霞只是逢场作戏。
二人之间度过了新鲜期后,阿伦便露出了“流氓本性”,逼迫王霞成为“应召女郎”,为自己赚钱。
一日,王霞遇到了一位特别的顾客——“便衣探长”阿光(柯受良饰演)。
为了摆脱阿伦的控制,王霞拼命讨好阿光,希望阿光救自己离开。被欲望支配大脑的阿光,在几次欢愉之后,也答应了王霞,娶其为妻。
阿光利用自己的“职权”,教训了阿伦一顿,之后顺利迎娶了王霞。
可是,二人刚结婚半年,王霞就生下了一个女儿。“喜当爹”的尴尬局面,让阿光意识到,当初的自己还是操之过急、过于武断。
随着女儿的出生,王霞、阿光之间的感情,也开始逐渐疏远。对于王霞母女二人,阿光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生活费也是时有时无。
为了抚养女儿、实现经济独立,王霞成立了一家夜总会,招募了一批“应召女郎”,做起了“妈妈桑”。
顶着“阿光老婆”的名头,周围的小混混们,对王霞的夜总会也都十分客气。
可是,也有不少势力强悍的“江湖人物”,根本不把阿光这个小探长放在眼里,时常到王霞的夜总会寻衅滋事,“疯狗强”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日,王霞像往常一样,在店里招揽生意,结果遇到了自己昔日在茶餐厅打工时的老板——阿成。
二人一番交谈之后,王霞得知,茶餐厅的生意不好做,阿成也选择了关闭店铺,踏上了江湖路。
阿成表示,大哥在里面跟人谈判,自己这个跟班在外面撑场面。谈判结束后,阿成将自己的大哥,介绍给了王霞。
这位大哥不是别人,正是雷洛探长的得力助手——猪油仔(吴孟达饰演)。
为了找一个强大的靠山,王霞当场就认猪油仔做了干爹。
无巧不成书,“疯狗强”在此时来到王霞的夜总会,伺机找茬,想要勒索一些好处。面对“疯狗强”,王霞直接搬出干爹猪油仔。
在猪油仔的训斥之下,“疯狗强”灰溜溜地离开了夜总会。随着“疯狗强”的吃瘪,王霞是猪油仔干女儿的消息,也在江湖上传开。
因为抱上了猪油仔的大腿,王霞的生意开始受到各方关照。而为了维护这层关系,王霞也特意将夜总会的收入,抽出一部分,交到猪油仔的手中。
在事业顺风顺水之际,王霞的家庭生活,却遇到了问题。
与王霞产生隔阂的阿光,最终选择了出轨。阿光出轨被王霞发现后,夫妻二人先是发生了一阵争吵,继而又演化为了动手。
年幼的女儿听到争吵声,前来查看情况。
看到这个女儿,阿光的心中更是火大,一脚便将女儿踢伤。看到女儿受伤,王霞拿起一把剪刀,捅伤了阿光。
受伤住院的阿光,决定向法院起诉王霞。而为了摆脱牢狱之灾,王霞也来找干爹猪油仔帮忙。
阿光是颜同探长的手下,而颜同与雷洛素来不和。一时间,猪油仔也犯了难。
为了解决阿光的问题,猪油仔假意约颜同打牌,暗中设局,想要以此胁迫颜同。猪油仔、王霞的计划非常顺利,中招的颜同也非常生气。
为了平息颜同的怒火,识趣的王霞连忙送上钞票、美女。看在利益的份上,颜同决定帮王霞一把,让阿光放弃上诉的想法。
在颜同的帮助之下,阿光放弃了上诉,而他与王霞,最终也走向了离婚。
离婚后,王霞的夜总会靠着颜同、猪油仔等人的关照,生意越发红火。可是王霞的女儿“不悔”(黎姿饰演),却因为母亲的特殊工作,在学校遭到了同学们的嘲讽。
因为母亲,不悔与同学争辩、打架,结果遭到了学校的退学处罚。王霞强迫不悔向同学道歉,希望以此息事宁人。
可惜,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保住女儿的上学机会,还导致了母女之间的感情破裂。
最终,不悔还是被学校开除了,而她与王霞发生了一番争吵之后,也选择了离家出走。
屋漏偏逢连夜雨,女儿的离家出走,已经让王霞十分头疼,而“廉政公署”的成立,也让雷洛、猪油仔、颜同等人迅速失势。
没了昔日的靠山,王霞的夜总会也开始被各路小混混儿侵扰。
这一天,小混混“阿超”(韩俊饰演)带着手下来夜总会闹事。一番对峙之后,阿超等人从王霞手中拿到了一些“茶水钱”。
阿超离开后,王霞经过一番打探得知,阿超和不悔正在谈恋爱。阿超这次来找茬,就是为给不悔出气。
王霞知道,阿超和当年的阿伦一样,不过是一个玩弄感情的浪荡子。担心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王霞决定让阿超离开不悔。
王霞花钱请来了退隐江湖的“潮州帮大佬”雄哥(卢雄饰演),希望雄哥能够劝退阿超。
雄哥约阿超出来谈判。可是,阿超并没有把雄哥这个退出江湖的大佬放在眼里,雄哥一番劝诫,阿超始终不为所动。
看到雄哥镇不住场子,王霞决定找一位有分量的大佬,替自己出头。在钞票的多番打点之下,王霞通过雄哥的介绍,见到了江湖上的风云人物——跛豪(吕良伟饰演)。
王霞再度约阿超见面,这次有跛豪坐镇,趾高气扬的阿超,霎时间也变得唯唯诺诺、战战兢兢。
跛豪不仅让阿超离开不悔,还让阿超离开香港,否则就动用江湖力量干掉他。为了保命,阿超选择了远走荷兰。
经历了这一番波折,王霞本以为能与女儿重归于好,但阿超的被迫亡命,反而进一步加深了母女二人的隔阂。
阿超的事情结束后,女儿再也没有与王霞联系过。一转眼三年过去了,江湖上风云变幻,跛豪被抓、雷洛远走加拿大。而王霞的女儿,也在机缘巧合之下,走入了演艺圈,成为了电影明星。
这一日,许久未与王霞联系的不悔,突然来找王霞。
经过了多年的 社会 历练,不悔也意识到了自己当初的冲动、无知。此次,不悔想要与母亲王霞重归于好。看到女儿主动认错,王霞的心中也是倍感欣慰。
不悔告诉王霞,自己交了一个男朋友,是一位议员的儿子。二人的关系已然水到渠成,打算择日结婚。得知不悔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王霞也替女儿感到高兴。
原本,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可是,阿超的再次出现,却给故事带来了新的转折。
原来,阿超在荷兰“卖粉”发了财,之后他返回香港,打算对王霞展开报复。阿超利用手中的财富招兵买马,迅速组建了自己的“帮派”。
没有了跛豪、雷洛,江湖迎来了一次大洗牌。而阿超也抓住这次机会,成为了一股快速崛起的江湖新势力。
面对来势汹汹的阿超,王霞想请“潮州帮大佬”雄哥帮忙,结果阿超兵强马壮,把雄哥也打了一顿。
阿超抓了不悔,对其“百般凌辱”,并拍下了录像,还把录像带寄到了各大报社曝光。
在 社会 舆论的压力之下,不悔割腕“自杀”。为了给女儿报仇,愤怒的王霞决定和阿超同归于尽。
因为在“夜总会行业”混迹多年,王霞也有不少自己的人脉。王霞得知,阿超找了一位“应召女郎”,到一处偏僻的住所“偷香”。
于是,她安排了几位“应召女郎”,对阿超进行埋伏。最终,这位刚崛起的“江湖大佬”,在“猎艳偷香”的过程中,被一群“应召女郎”偷袭、毙命在了乱棍之下。
干掉了阿超之后,满身鲜血的王霞,独自走在路上,此时伴随着一阵警笛响起,《霞姐传奇》的故事也戛然而止。
在这部《霞姐传奇》中,王晶先后对《跛豪》、《五亿探长雷洛传》进行了恶搞,还找来了吕良伟、吴孟达、秦沛等人,分别饰演片中的跛豪、猪油仔、颜同。
在故事的设计之上,这部《霞姐传奇》并没有 对那些“黑帮大哥们”进行过度神话 。
这些“大哥们”不像《英雄本色》、《江湖龙虎斗》里表现的那样,能够以一当百、大杀四方。
没有了手下小弟的保护,一群“应召女郎”也能将他们置于死地。
在性格表现上,《霞姐传奇》里的“江湖大哥们”,也不似《跛豪》、《江湖情》里那样,有情有义、魅力十足。
兄弟情谊、江湖道义在他们眼中,远不及钞票来得实在。
为了钞票,“潮州帮大哥”可以替一个“妈妈桑”出头平事;为了钞票,“颜同探长”也会劝诫追随自己多年的“阿光”,放弃上诉的想法。
相比于“江湖英雄片”、“枭雄片”里那些滤镜效果浓重的“大哥形象”,《霞姐传奇》里“大哥们”的所作所为,看似讽刺性十足,但细想之下却又让人倍感真实。
可是,这种反类型化的创作方式,似乎并没有受到当时观众们的喜爱。没有了江湖情义、没有了大杀四方,《霞姐传奇》上映后的票房表现也变得十分平淡。
《霞姐传奇》受挫后,王晶并没有放弃对“枭雄片”的创作尝试。
1992年,王晶又以“澳门赌王”何鸿燊为原型,自编自导了《赌城大亨》。不过这部作品上映后的表现,也并不突出。
《霞姐传奇》、《赌城大亨》的接连失利,让“枭雄片”成为了王晶心中难以释怀的痛。
而《O记三合会档案》、《金钱帝国》、《追龙》等作品,也都是王晶在这阵伤痛的刺激之下,推出的发奋之作。
普洱茶术语名词解释
普洱茶:是指用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制成的。其中又分为生茶、熟茶。
生茶: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直接压成饼、沱、砖,称为生饼、生沱、生砖。不压制的就叫毛茶。
熟茶: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再经过发水渥堆最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发水渥堆过程中的结晶块叫茶头。
发水渥堆:1973年由昆明茶厂研制成功,1976年下关茶厂试制。简单说就是通过人为控制湿度、温度使茶叶进行发酵,达到快速成化的目的。据说是100公斤的茶加入40公斤的水渥堆,在适当的温度下,经过3至7天的发酵。
日凋:也称日光萎凋,俗称晒青,即茶叶刚采摘下来,在阳光下晒干到一定程度。近代也有用热风萎凋的。但据说日光萎凋的茶的品质要比热风萎凋的好。
干仓茶:普洱茶是后发酵茶,放在正常环境中(不高温、高湿、不人为)由茶叶自然发酵的茶,也叫无菌发酵。
湿仓茶:普洱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存放,产生曲菌发酵,也叫有菌发酵(曲菌发酵严重点就和发霉差不多)。
螃蟹角: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的颜色是绿色(但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螃蟹的脚。有股浓浓的梅子香,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营养价值很高,可做药用,用于消炎、治疗胃病、糖尿病效果较好。
唛号: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为4位,头两位为该茶创制年份,第三位为茶料等级,第四位为茶厂编号(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散茶用5位,第三、四位为茶料等级,其他同上。
内飞:压在茶饼正面内的那张小纸。一般印有生产厂家及生产厂家徽记。
内票:包在绵纸内的大一点的那张。一般印有该茶的介绍、生产厂家。
支飞:普洱饼茶一般7饼包为一筒,12筒包为一篮。称为一支。每支外面印有唛号、重量、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的那张纸。
普洱茶标准
前言
普洱茶是云南深传统的特色历史名茶,生产工艺及产品特征具有特殊性。由于普洱茶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普洱茶地方标准,作为普洱茶生产、检验、贸易、仲裁的依据。
本标准由云南省茶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茶业协会、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关茶场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勐海茶厂、云南海湾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昆明台联商贸有限公司、昆明台联商贸(茶叶)公司、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星银、张勤民、苏芳华、王霞。
DB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 102—2003
普洱茶
2003-01-26发布 2003-03-01 实施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普洱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洱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类型、等级、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茶的散茶和紧压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的而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09.57—1996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8302—1987 茶取样
GB/T8303—1987 茶磨碎式样的制备及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8304—1987 茶 水分测定
GB/T8305—1987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8306—1987 茶 总灰分测定
GB/T8310—1987 茶 粗纤维测定
GB/T8311—1987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SB/T10036—1992 紧压茶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10157—1992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是用于本标准。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4、类型与等级
4.1普洱茶按形状分为散茶与紧压茶
4.1.1普洱散茶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共十一个等级。
4.1.2普洱紧压茶外形有圆饼形、沱形、砖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
4.2实物标准样
4.2.1
4.2.1普洱散茶根据各等级的品质要求,制作特级、一、三、五、七、九级共六个实物标准样。(每五年换配一次)
4.2.2普洱紧压茶不做实物标准样。
5、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
5.1.2普洱茶必须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
5.1.3普洱茶不得着色,不含添加剂。
5.1.4普洱散茶必须符合相应实物标准样。
5.2感官要求
5.2.1普洱散茶品质特征见表1。
5.2.2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平滑、整齐、端正、厚薄匀称。分洒面、包心的茶,其洒面茶应分布均匀,不起层掉面,包心不外露。
5.2.3普洱紧压茶的内质要求
汤色红浓,陈香纯正,滋味纯正,叶底褐红、匀齐。
1.下关茶之概论下关茶厂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地处苍山南麓、洱海西岸。同勐海茶厂一样,同为中国近现代最重要的普洱茶、紧压茶企业之一。其前身为1941年创建的“康藏茶厂”,此后曾多次更名。新中国成立后的的1950年,正式定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历史中,下关茶厂先后并入当地私商茶号和部分国营小厂。1994年组建为“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更名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关茶厂的产品,早期饼、沱俱有,后期则以沱茶为主。早期下关沱茶,主要供边销及出口,多被立时消耗掉,故留存的茶品并不多。严格意义上讲,后期的下关沱茶由于制造工艺于传统的晒青茶制程存在显著差异,已经不能归类为“越陈越香”的普洱生茶系列。而早期下关茶厂生产的饼茶,如印级茶系列,中茶简、繁体系列,依旧在老茶市场上占有一定比例,并由于其优良的品质而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下关茶厂民营化改制之际,本文针对市面上常见的下关制式产品(紧压茶品)做一简要的总结和介绍。并为消费者选购理想的茶品提供一些建议和年代鉴定依据。
沱茶篇
下关茶厂素以沱茶闻名。建国后,其沱茶产品一直持续生产,花色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据香港茶史学者何景成先生研究,在国营下关茶厂五十余年的历史中,生产的沱茶计有7大系列11种口感。
甲级沱茶
甲级沱茶市下关厂生产时间最久、产量最大的常规产品。甲级沱茶于1951年投产后,一直延续生产至今。早期的甲级沱茶,规格有250克、125克两种;70年代以后,被现在常见的100克规格所取代(但由于订单的要求,特殊重量的沱茶也曾有少量生产)。甲级沱茶,沱高约4.3厘米,外径约8.3厘米,早期使用“中茶商标”,自1991年以后注册使用“松鹤”商标。
甲级沱茶的年份断代依据,主要有重量、沱型、包装材料的质地与印刷等。1993年以前,甲级沱茶使用油光格纹黄纸包装,约在1992年以后更换为无光的格纹黄纸,1997年开始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便装材料整早期多为五颗装牛皮纸筒,精装为单颗纸盒包装。2000年以后,条装材料改为复膜纸袋。
乙级沱茶与一级沱茶
为解决省茶司中低档毛茶原料过量积压问题,1988年下关茶厂开发投产乙级沱茶,其间1991—1992两年间一度停产。1993年恢复生产,因考虑到消费者心理接受力,更名为一级沱茶。此后两种名称时有混用。茶品规格为100克,沱高约4.1厘米,外径约8.2厘米。早期使用中茶商标,1993年后改用松鹤商标。据称,标注“乙级”的主要销往甘肃,标注“一级”的则主销其他省份。
丙级沱茶与大众沱茶
丙级沱茶投产于1988年,同乙级沱茶一样,是为解决省茶司中低档毛茶原料积压而开发的产品。1991—1997年间一度停产。1998年恢复生产,茶品配方与1988—1990年间的丙级沱茶不同。且因考虑到消费者心理接受力,更名为大众沱茶。茶品规格为100克,沱高约4.1厘米,外径约8.2厘米。早期使用中茶商标,1993年后改用松鹤商标。
特级沱茶
下关茶厂因2003年接盘商订单,投产特级沱茶。茶品规格为100克,沱高约4.3厘米,外径约8厘米,使用松鹤牌商标。外包装有复膜纸袋条装与单颗盒装两种。
苍洱沱茶
此茶曾与1959年及1979年生产两批,作为国庆献礼馈赠外宾。茶品规格为250克,沱高约6厘米,外径约12.5厘米。圆形纸盒包装,使用中茶商标。
2001年,苍洱沱茶成为下关茶厂的常规产品,产品规格与及配方不变,外包装为正方形纸盒,使用松鹤商标。
大理沱茶
1984—1985年间,其由于省茶司库存春芽青毛茶过多,故委托下关茶厂代加工过两批独特的产品——大理沱茶。产品规格为100克,沱高约4.3厘米,外径宽约8.3厘米。牛皮纸袋包装。第一批1984年生产219吨,第二批1985年生产100吨。
销法沱茶及普洱沱茶
下关茶厂的销法沱茶(熟茶)有大、小两种规格。大沱生产于1975—1998年。产品规格为250克,沱高约6厘米,外径宽约12.5厘米。正方形纸盒包装。小沱茶生产于1976以后。产品规格为100克,沱高约4.2厘米,外径约8.2厘米。圆形纸盒包装。这两款不同规格的茶品皆使用中茶商标。
普洱沱茶投产于1998年。其品质、规格与100克销法小沱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外包装为简装牛皮纸袋,印刷文字由“云南沱茶”更改为“普洱沱茶”,以示其为熟茶茶品。使用商标为松鹤。
2普洱茶的品鉴
鉴定普洱茶好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肉眼识茶
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桂圆、玫瑰、樟、枣、藕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
普洱散茶以嫩度划分级别,从级外、十级到一级、特级,嫩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点:一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的嫩度高;二看条索紧结,厚实程度,紧结、厚实的嫩度高;三看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高;四是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反之则差。
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厚薄一致,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以青饼为例,一般3-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变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饼变松,叶际边缘模糊。
②开汤鉴茶
俗话说:乌龙闻香,普洱赏色。看完外形后,第二步是开汤鉴茶。取3-5克普洱茶放入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杯内观赏汤色。普洱茶的汤色要求红浓通透明亮,在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中,80%左右的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TB),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形成了普洱茶滋味浓厚、汤色红褐的物质基础。茶红素是汤色呈“红”的主要成分,在发酵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促使茶黄素氧化成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随着普洱茶陈期延长,发酵时间的增加,普洱茶中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逐渐增多,茶的汤色也就变得越来越红。由于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的产生与存放时间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的年限内,普洱茶的“红”是鉴别普洱茶陈期的重要指标。普洱茶的“红”又根据品质不同分为宝石红、玛瑙红、琥珀红等,其中以宝石红最为难得,为茶中极品,其次是玛瑙红,再次是琥珀红。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茶汤褐黑、汤色混浊不清、有悬浮物的则是变质的普洱茶。
③叶底观茶
开汤后看冲泡后的叶底(茶渣),主要看柔软度、色泽、匀度。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的好,叶底硬、无弹性的品质不好;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色泽花杂不匀,或发黑、碳化,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属品质不好。
普洱茶的收藏
受普洱茶越陈越香,越陈价越高的影响,普洱茶的收藏日趋升温,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收藏普洱茶要注意掌握选购、归档、贮藏三个环节。
一是选购。
首先,选购时需根据自己的收藏爱好、收藏目的、收藏时限来选择茶叶,如果是打算收藏待品质提升后过几年再品饮,可选购熟茶;如果是打算长期收藏以待升值,最好选购生茶,因为生茶转变为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其次,选购时要认准生产厂家和产地。要选购那些用料精良、品质稳定的厂家生产的茶品来收藏,最好是选用生态有机茶以古茶园所产茶最为上品。再次,选购时要认真品鉴茶的年限、品质,以确定收购价格。
二是归档。
购回茶后,要做好普洱茶收藏记录,要分门别类对购茶的时间、地点、厂家、品种、等级、名称以及是否是生态茶等认真记录,以备今后鉴赏和交易。建议在茶品商标附近加盖自己的收藏印章(或加贴一张自己的收藏印章),名人收藏的名品今后升值的空间将会更大。
三是贮藏。
普洱茶贮藏十分讲究。一般要有专门的贮藏室,室内避免阳光直射,避免雨淋,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为宜,湿度控制在75%左右,室内要通风,切忌与其它有异味的物品摆放在一起。散茶要用陶制的大瓮来装,饼茶、金瓜茶、沱茶要用木架陈放,以利于通风透气,木架最好选用材质疏松无异味的水冬瓜木制作。藏茶要每隔3个月左右翻动一次,检查是否霉变或其它寄生虫侵入,最好3个月左右把藏茶移出仓外,用紫外线灯对仓库进行消毒杀菌以避免交叉感染。若发现异样,要尽快采取措施或找专家咨询。
参考资料:http://www.puertea8.com/puerbbs/index.asp?boardid=4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69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江西汤湖镇红茶产销大户——梁建福
下一篇: 吴建辉:云茶印象创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