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的侗族、瑶族和这一地区的其他兄弟民族,他们世代相处,十分好客,相互之间虽习俗有别,但却都喜欢喝油茶。因此,凡在喜庆佳节,或亲朋贵客进门,总喜欢用做法讲究,佐料精选的油茶款待客人。
做油茶,当地称之为打油茶。打油茶一般经过四道程序。
首先是选茶:通常有两种茶可供选用,一是经专门烘炒的末茶;二是刚从茶树上采下的幼嫩新梢,这可根据各人口味而定。
其次是选料:打油茶用料通常有花生米、玉米花、黄豆、芝麻、糯粑、笋干等,应预先制作好待用。
第三是煮茶:先生火,待锅底发热,放适量食油入锅,待油面冒青烟时,立即投入适量茶叶入锅翻炒,当茶叶发出清香时,加上少许芝麻、食盐,再炒几下,即放水加盖,煮沸三至五分钟,即可将油茶连汤带料起锅盛碗待喝。一般家庭自喝,这又香、又爽、又鲜的油茶已算打好了。
如果是打的油茶作庆典或宴请用的,那么,还得进行第四道程序,即配茶。配茶就是将事先准备好的食料,先行炒熟,取出放入茶碗中备好。然后将油炒经煮而成的茶汤,捞出茶渣,趁热倒入备有食料的茶碗中供客人吃茶。
最后是奉茶,一般当主妇快要把油茶打好时,主人就会招待客人围桌入坐。由于喝油茶是碗内加有许多食料,因此,还得用筷子相助,所以,说是喝油茶,还不如说吃油茶更为贴切。吃油茶时,客人为了表示对主人热情好客的回敬,赞美油茶的鲜美可口,称道主人的手艺不凡,总是边喝、边啜、边嚼,在口中发出“啧、啧”声响,还赞不绝口。
广西油茶是属于很传统的一种风味美食,可还是有很多朋友不清楚广西油茶是什么东西?广西油茶是属于侗族以及瑶族传统的一种待客食物,还是当地很流行的一种茶饮。主要就是把油炸之后的糯米花,然后跟新茶以及炒米等搭配在一起制作出来的,有些时候还会添加菠菜和葱花等,打出来的油茶具有浓郁的香味,滋味浓厚,吃完后让人念念不忘。目前广西油茶拥有很多的版本,每个版本都有自身的特色之处,但打油茶这种说法,却好像已经逐渐达成了共识。
分类: 社会/文化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谁尝试过侗族的打油茶?还记得这茶的味道吗?有几味?上茶的顺序呢?谢谢你的回答,请用切身的体会,不要复制的好吗?
解析:
“油茶”是侗乡人必不可少的家常饮料,也是待客的佳品。“打”是指这种奇特饮料的制作过程,侗乡妇女几乎都会“打”。“打油茶”所用炊具很简单,只需一口炒锅,一把竹篾编成的茶滤,一只汤勺。佐料一般有茶油、茶叶(最好是粗加工的清明茶),阴米(糯米蒸熟后散开再凉干即成粒状的阴米)、花生仁、黄豆、葱花。而丰盛些的油茶还有糯米甜水圆、白糍粑粑、公鱼仔、猪肝粉肠。待佐料配齐,架锅生火就可以“打油茶”了。
首先炸阴米,将少许茶油倒入热锅煮沸,把阴米倒入锅里,噼噼叭叭,转眼间炸成黄白色的米花,把它捞起盛在碗或盘里。其次是炸糍粑、炸花生、黄豆,把猪肝粉肠、虾公鱼仔煮熟分别盛在碗里。再次是煮茶水,把茶油倒入热锅,放入一小把粘米(或阴米),炒到冒烟嗅出焦味,再把茶叶拌和焦米一起炒,待锅里冒起青烟,倒入清水,撒少许盐,煮沸。每碗茶水煮多煮少,以喝油茶人数的多少而定,以每人每轮半小碗为准。喝油茶一般每餐“三咸一甜”(三碗放盐的茶水、一碗放糖水圆的茶水)。喝茶时,由主妇把炸阴米、炸花生、炸糍粑、猪肝、鱼仔等均分入碗,用汤勺将沸茶水倒进碗,喷香的油茶就“打”好了。
侗乡人独创的油茶,具有浓香、甘甜的美味,常饮能提神醒脑,治病补身。侗族老人喝不上油茶,责怪儿孙不孝。侗乡人外出串村走寨喝不上油茶,身子感到发痧一样不舒服,赶紧回家打油茶。与侗族人民杂居一起的苗、瑶、壮等民族,受这种习俗的影响,也喜爱喝油茶。离开侗乡山寨到外地工作的人,嫁出去的侗乡姑娘,仍喜爱打油茶。侗乡人从那朝那代开始有喝油茶的习惯,无法考证。据侗族老人说,他们祖祖辈辈种油茶树,家家户户榨有一缸一缸的茶油,“有油就可以打油茶了”。侗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寒山区,喝油茶能御寒防病。习惯成自然,打油茶便成为代代沿传的民族习俗了。
上篇:茶论
茶树与茶区
一、茶树及其起源
二、茶树原产地
三、茶树特征和特性
四、中国茶区
茶叶分类与审评
一、茶叶的命名与分类
二、茶类的演进
三、茶叶审评
茶叶保健与贮藏
一、茶叶的化学万分
二、茶叶的保健功效
三、茶叶的贮藏
饮茶历史与文化
一、饮茶的起始和发展
二、饮茶方式的演变
三、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四、茶文化向国外的传播
茶的品饮艺术
一、选具备器
二、择水烹泉
三、习茶技艺
四、现代茶艺
中国各地茶俗
一、闽粤啜乌龙
二、川渝盖碗茶
三、昆明九道茶
四、藏族酥油茶
五、维吾尔族的香茶
六、回族的刮碗子茶
七、蒙古族的咸奶茶
八、侗族、瑶族的打油茶
九、客家人的擂茶
十、白族的三道茶
十一、哈萨克族的奶茶
十二、苗族的八宝油茶
十三、瑶族、壮族感油茶
十四、基诺族的凉拦茶
十五、佤族的烤茶
十六、傣族的竹筒香茶
十七、拉祜族的烤茶
十八、哈尼族的土锅茶
十九、布朗族的青竹茶
二十、纳西族的“龙虎斗”
下篇 茶谱
绿茶
黄茶
黑茶
白茶
青茶
红茶
再加工茶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
后记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66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茶与韩国茶有何区别
下一篇: 茶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