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请,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围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说明: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诗人认为,劳动人民应得到休息。
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对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灸人口,历久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应为引用,如苏轼的《汲江煎茶》、《试院煎茶》等篇,便都化用顾卢仝的诗句。
卢仝茶歌千古传
●饮茶风尚到了唐代,逐渐普及开来,喝茶的人日多,喝茶方式日益讲究,茶成为许多诗人、文学家酝酿、累积灵感时不可或缺的物品。于是产生了大量有关饮茶的诗歌,其中最脍炙人口的。首推唐代诗人卢仝的一着《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名《饮茶歌》。
卢仝,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人,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不愿仕进,曾作《月蚀诗》,讥讽当时宦官专权,招来宦官怨恨。“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涯同时遇害,死时才40岁左右。
卢仝爱茶成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是他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作品,直抒胞臆,一气呵气。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在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龙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莲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俗归去。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函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这首诗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开头写谢谏议送来的新茶,至精至好至为稀罕,这该是天子、王公、贵人才有的享受,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似有受宠若惊之感:中闻叙述煮茶和饮茶的感受。由于茶味好,所以一连吃了七碗,吃到第七碗时,觉得两腋生清风,飘飘俗仙,写得江河浪漫极了。最后,忽然笔锋一转,转入为苍生请命,希望养尊处优的居上位者,在享受这至精好的茶叶时,知道它是多少茶农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在山崖峭壁之上采摘来的。诗人期待劳苦人民的苦日子能有尽兴,得有喘口气的一天。可知诗人写这首《饮茶歌》的本意,并不仅仅在夸说茶的神功奇趣,背后蕴藏了诗人对茶农们的深刻同情。
茶是香的,但唐代的茶农是辛苦的,贡茶制度则是朝廷给茶农套上的沉重枷锁。中唐诗人袁高,担任湖州太守时,曾直接负责督造顾渚贡茶,亲眼看到了茶农忍着早春的饥寒,男废耕,女废织,攀高山,临深崖,采摘新芽的艰辛,更直接目睹各级官吏如狼似虎催逼缴茶的恶行,痛心的写下了一首五言长诗《茶山诗》。晚唐诗人李郢的《茶山贡焙歌》,对贡茶伤民的情状,更是做了精细的描述。当时规定贡茶必须在清明前送抵长安,从采茶到制成茶,到人贡京师,只有10多天的时间,可真是急于星火啊!我们的诗人卢仝对贪官以茶害农的恶行,同样愤懑不平,嗤之以鼻,写下:“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的千钧一问。我们的诗人虽号“茶痴”,但对贡茶给茶农带来的痛苦却一点也不“痴”。
卢仝的《饮茶歌》饮茶风气的普及,茶文化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宋以来,几乎成了人们吟唱茶的典故。嗜茶、擅烹茶的诗人墨客,常喜与卢仝相比,如明人胡文焕的诗句:“我今安知非卢仝,只恐卢仝相及。”品茶、赏泉、兴味酣然时,常以“七碗”、“两腋清风”代称,如宋人杨万里诗句:“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苏轼诗句:“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此常喜欢引用,如苏轼的《试院煎茶》诗句:“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就是化用《饮茶歌》的诗句而成。卢仝的这首《饮茶歌》是如何受到世人的仰慕与推崇,就由此可知了。
http://tea.zjol.com.cn/system/2004/02/10/000005613.shtml
卢仝(775?—835),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年轻时隐居河南少室山,家境穷困,刻苦读书,不愿仕进。甘露之变时,由于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涯同时为宦官所害。其诗对当时腐败之朝政及民生疾苦均有所反映,风格奇特,近于散文。有《玉川子诗集》。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关于茶的诗词最好的,关于茶的诗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中国古代茶诗精选集:《...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关于茶的诗词最好的,关于茶的诗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中国古代茶诗精选集:《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2、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3、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4、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5、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6、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7、 《雪煎茶》 〖元〗谢宗可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8、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9、 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10、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11、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12、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13、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14、 《蓝素轩遗茶谢之》 〖明〗邱云霄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
15、 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16、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
17、 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18、 《娇女诗》 〖西晋〗 左思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
19、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20、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21、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22、 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钅历〗。
23、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24、 衣被皆重池,难与沉水碧。
25、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唐〗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26、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27、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28、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29、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30、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31、 举世未见,其名谁定传。
32、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33、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34、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35、 《六羡歌》 〖唐〗 陆羽 不羡黄金纎,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36、 《夏日闲居》 〖唐〗 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37、 药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38、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39、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
40、 《一言到七言诗》 〖唐〗 元稹 茶。
41、 香叶,嫩芽。
42、 慕诗客,爱僧家。
43、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44、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45、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46、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前岂堪夸。
47、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一言到七言诗》(又称一七体)。
48、 《对茶》 〖唐〗 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49、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50、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51、 《摊破浣溪沙·莫分茶》 〖宋〗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52、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53、 枕*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54、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55、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56、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57、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58、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59、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60、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61、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62、 《茶灶》 〖宋〗杨万里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
63、 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64、 《寒食》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65、 《茶臼》 〖宋〗秦观 幽人耽茗饮,刳木事捣撞。
66、 巧制合臼形,雅音侔柷椌。
67、 灵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
68、 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鏦。
69、 茶仙赖君得,睡魔资尔降。
70、 所宜玉兔捣,不必力士扛。
71、 愿偕黄金碾,自比百玉缸。
72、 彼美制作妙,俗物难与双。
73、 《茶》 〖宋〗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74、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75、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
76、 玉鼎注漫流,金碾响丈竹。
77、 侵寻发美鬯,猗狔生乳粟。
78、 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
79、 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
80、 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81、 《使牛子·晚天雨霁横雌霓》 〖宋〗曹冠 晚天雨霁横雌霓。
82、帘卷一轩月色。
83、 纹簟坐苔茵,乘兴高歌饮琼液。
84、 翠瓜冷浸冰壶碧。
85、茶罢风生两腋。
86、 四座沸欢声,喜我投壶全中的。
87、 《茶花二首》 〖宋〗苏辙 (之一) 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
88、 久疑残◇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89、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
90、 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鉏。
91、 (之二)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92、 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93、 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
94、 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95、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 闲对茶经忆古人。
96、 《茶磨二首》 〖宋〗梅尧臣 (之一) 楚匠斲山骨,折檀为转脐。
97、 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
98、 吐雪夸春茗,堆云忆旧溪。
99、 北归唯此急,药臼不须挤。
100、 (之二) 盆是荷花磨是莲,谁砻麻石洞中天。
101、 欲将雀舌成云末,三尺蛮童一臂旋。
102、 《茶》 〖宋〗梅尧臣 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
103、 夜火竹声乾,春瓯茗花乱。
104、 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105、 《咏贡茶》 〖元〗林锡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
106、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107、 《尝云芝茶》 〖元〗刘秉忠 铁色皴皮带老霜, 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 算观先通圣妙香; 海上精华难品第, 江南草木属寻常; 待将肤腠侵微汗, 毛骨生风六月凉。
108、 《竹枝词·雪里山茶取次红》 〖明〗袁宏道 雪里山茶取次红,白头孀妇哭青风。
109、 自从貂虎横行后,十室金钱九室空。
110、 《茶烟》 〖明〗瞿佑 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银屏幂讲帷; 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 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艄船鬓已丝; 惟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
111、 《武夷茶》 〖清〗陆廷灿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112、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113、 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
114、 春雷催茁仙岩笋,雀尖龙团取次分。
115、 《山寺喜道者至》 佚名 闰年春过后,山寺始花开。
116、 还有无心者,闲寻此境来。
117、 鸟幽声忽断,茶好味重回。
118、 知住南岩久,冥心坐绿苔。
119、 《茶爽添诗句》 佚名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
120、 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
121、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122、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123、 喜园中茶生 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124、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125、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126、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127、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128、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129、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130、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
131、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132、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133、 《茶诗》 〖五代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134、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135、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136、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137、 《尝新茶北》 〖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138、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139、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140、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141、 《采茶词》 〖明〗高启 雷过溪山碧云暧,幽丛半吐枪旗短。
142、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143、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144、 山家水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145、 《采茶歌》 〖清〗陈章 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
146、 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
147、 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
148、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149、 《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 〖唐〗卢同 (丹丘子)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150、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151、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152、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153、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154、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155、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156、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157、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158、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159、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160、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161、 五碗肌骨请,六碗通仙灵。
162、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163、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164、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165、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166、 便围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七碗茶诗》 〖唐〗卢仝(丹丘子)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57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尝茶
下一篇: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