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饮茶,自古讲究器具使用。小巧精致的茶具赏心悦目,自然不必多说,而使用大茶具也别有一番情趣。虽说北京曾出过着名的大碗茶,可要是和日本的大碗茶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种大碗茶产自奈良市西北着名的西大寺。那里每年4月和10月的第二个周末,都会举行“大茶盛式”活动。日语中“盛”是“器具”之意,“大茶盛”就是大茶碗的意思。这种大茶碗也真够大的,高21厘米,直径为36厘米,周长107厘米,重达7公斤,堪称茶具中的巨无霸。
源自700多年前的施舍
为何要使用如此巨大的茶碗喝茶呢?据说在1239年,西大寺的高僧向寺院内的菩萨献茶后,为保佑“玉体安稳,万民丰乐”,将剩下的供茶施舍给聚集在寺中的信徒们饮用。当时,茶叶大多从中国进口,是高级奢侈品,只有贵族和僧侣间才流行饮茶,而日本民间,茶是被当成包治百病的药物使用的。
施茶给众人饮用时,因没有足够的茶具,就用一个大水盆盛满茶水,一人一口,一直传递着喝下去。这样的做法在信徒中受到好评,西大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这种发放茶水给参拜寺庙的信徒喝的传统就流传下来,直到今天。西大寺使用的茶具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成了日本独一无二的大茶碗。
喝大碗茶战战兢兢
现在,饮茶已成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但很多人仍然相信寺院的茶水能祛病除邪。西大寺每年春秋举行的“大茶盛式”都人满为患,尽管门票4000日元一张,还是极难买到。仪式本身与其说是分发茶水,更像是宗教仪式表演。参加者被带到铺着榻榻米的日式房间,跪坐在蒲团上等待。寺院长老在众僧侣簇拥下,神态庄严地缓缓踱进屋,开始讲述大茶碗的来龙去脉。听者正襟危坐,说者话音朗朗。然后,长老在众人注视下煎煮茶水。茶有两种,一种是煎茶,即把茶叶投入开水直接煎熬;还有一种是日本特有的抹茶,先把烘干的茶叶粉碎,然后加入开水搅拌成糊状。喝茶时5人一组,分得一个大茶碗。长老用长长的茶勺象征性地向碗里注入茶水后就可饮用了。
由于茶碗又大又重,一个人单独喝茶实在困难,需要两边的人协助才能捧起茶碗。喝茶时,头几乎要全部埋进碗中,从正面看,根本就瞧不见喝茶人的脸。由于紧张,不少人喝大碗茶时战战兢兢。据说,每年都有人把茶碗滑落,被大碗茶搞得狼狈不堪。
县立高等学校:奈良朱雀高等学校、奈良高等学校、西京高等学校、平城高等学校、高円高等学校、登美丘高等学校、山辺高等学校、山辺高等学校山添分校、高田高等学校、郡山高等学校、大和中央高等学校、添上高等学校、二阶堂高等学校、橿原高等学校、亩傍高等学校、奈良情报商业高等学校、樱井高等学校、五条高等学校、五条高等学校贺名生分校、御所実业高等学校、青翔高等学校、生驹高等学校、奈良北高等学校、香芝高等学校、大宇陀高等学校、榛生升阳高等学校、西和清陵高等学校、法隆寺国际高等学校、矶城野高等学校、高取国际高等学校、王寺工业高等学校、大和广陵高等学校、大淀高等学校、吉野高等学校、十津川高等学校。
市立高等学校:奈良市立一条高等学校、大和高田市立高田商业高等学校。 奈良公园:公园内有许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的有名的寺院和神社,如兴福寺、东大寺和春日大社。
东大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建筑,由圣武天皇为了祀奉大佛(毗卢遮那佛),并作为日本各地的寺院的总寺院而于752年建成的。
兴福寺:是日本国宝的宝库,在中世纪是日本文化的中心。当时寺内的僧兵数万,且武艺高强,类似于中国的少林寺。
春日大社:一般认为是在迁都平城京后,由藤原家族为朝拜他们的保护神而建的。因其屋顶的形状具有特性,该寺院的建筑式样被称为“春日式样”。
若草山:海拨342米,面积33万平米。看似三山相叠的一个草坪山。登临山顶,整个奈良盆地尽眼底。每年仅3月21日至6月15日,9月10日至11月25日,方可入山。 唐招提寺:是中国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于759年建造的。鉴真大师的坐像供奉于御影堂,被日本尊为国宝。
药师寺:由天武天皇为祈祷皇后早日恢复健康而在飞鸟地区建成的。
平城宫迹(佐保与佐纪路):有平城宫古迹,保留着古代天皇皇后的古墓,还有许多的古寺。
法华寺(佐保与佐纪路):由圣武天皇之后的光明皇后所建,之后不久于742年成为日本全国的总国分尼寺。有十一面观音立像。
西大寺(佐保与佐纪路):于公元765年,作为平城京的西面的大寺而建立。西大寺的有名的活动中有“大碗茶节”。 法隆寺(斑鸠寺):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物,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中宫寺:位于法隆寺东院邻测,建于公元7世纪的尼姑院。在建于1968年的本堂内放置有“世界三大微笑之一”的弥勒菩萨像。
慈光院:建于公元1663年的禅宗寺院,为奈良少有的寺院式枯山水借景庭园,书院内尚留有茶室。
富本宪吉纪念馆:于1974年开馆纪念日本著名陶艺家富本宪吉先生。
朝护孙子寺(信贵山):位于信贵山东侧的中腹部,本尊“毗沙门天”为福德开运之佛,参拜者甚多,寺院外,还有纸老虎可以购买,是有名的纸工艺品。
宝山寺(生驹山):真言律宗大本山,位于海拔642米的生驹山上。本尊是不动明王。寺内的圣天堂还供奉着保佑世人生意兴隆、夫妇和睦、子女出息等的“秘圣欢喜天尊”。 飞鸟寺:一丈六的飞鸟大佛,是日本最古的佛像,是公元6世纪苏我马子兴建的日本最早的正规寺院,由从百济(朝鲜半岛扶余系国家)招募的能工巧匠设计建造。
石舞台古坟:是飞鸟时代的象征,是日本最大级别的古代洞室石墓。
高松冢古坟:7世纪末至8世纪初,日本“古坟时代”末期的贵族墓葬,发现于1972年,由于措施不当和保护不力,壁画受到霉菌破坏,色彩和线条均受影响。
甘橿丘:在此山丘的万叶展望台往下看,飞鸟一带尽收眼底。
橿原神宫:位于亩傍山麓,面积达50万平米,是根据《日本书纪》中的描绘而创建。
谈山神社(多武峰):有木造的高约17m的十三层塔,还因院内种植的近3000棵红枫树而闻名。 山边小道:是史书上记载的日本最古老的道路,连接奈良和樱井的道路。
长谷寺:位于奈良市北部、初濑川沿岸,是真言宗丰山派的总本山。登廊两侧栽种着7000株左右的牡丹花,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赏花期间,迎来大量游客。寺内有用水晶作成眼睛的日本最古老的佛像。
是公元824年,由真言宗的鼻祖弘法大师创建的寺庙。
曾尔高原:在此可以欣赏到田园诗般的景色。
森野旧药草园:园内种有近二百五十种草药。 麻寺:又称二上山禅林寺,真言、净土两宗兼修之寺院,位于日本大和奈良县北葛城郡当麻村二上山麓。
相扑博物馆:在日本也属相当珍奇的相扑馆。 吉野山:为日本最为有名的赏樱之所。山腰部以山岳信仰的起源地,留有许多公元14世纪内乱时代的南朝史迹。
大台原山:山顶为一片宽广的台地,古木参天,细竹依依,降水为全日本最多。
1.关于唐伯虎的诗句 桃花诗---唐伯虎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2.关于唐伯虎的诗句 《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宝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
《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诗。
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醉时歌》
地水火风成假合,合色声香味触法。
世人痴呆认做我,惹起尘劳如海阔。
念嗔痴作杀盗淫,因缘妄想入无明。
无明即是轮回始,信步将身入火坑。
朝去求名莫求利,面作心欺全不计。
它人谋我我谋他,冤冤相报不曾差。
拼却这条穷性命,不成此事何须惜?
数息随止界还静,修愿修行入真定。
空山落木狼虎中,十卷愣严亲考订。
不二门中开锁纶,乌龟生毛兔生角。
诸行无常一切空,阿耨多罗大圆觉,
一念归空拔因果,坠落空见仍遭祸。
禅人举有着空魔,犹如避溺而遭火。
说有说无皆是错,梦境眼花寻下落。
翻身跳出断肠坑,生灭灭兮寂灭乐。
3.关于品茶时的专用诗句有哪些 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 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 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 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 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
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 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情趣的, 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
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小杓。
4.关于饮茶的诗句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5.唐伯虎的诗词全集 一、唐伯虎的诗: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
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
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
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
莫损心头一寸天。 【警世】 世事如舟挂短篷。
或移西岸或移东。几回缺月还圆月。
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
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
半作痴呆半作聋。 【警世】 万事由天莫苦求。
子孙绵远褔悠悠。饮三杯酒休胡乱。
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
各自回头看后头。 【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
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开能几日。
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
少年易过不重来。人生不向花前醉。
花笑人生也是呆。 【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
其二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其三 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
【题画师周东村之郊秋图】 鲤鱼风急系轻舟,两岸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阳归雁尽,白萍红蓼野塘秋。 【伯虎扮乞儿,作诗骗酒】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伤内】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扰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七律诗赠恩师梁储以表夺魁之志】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题沈石田壑舟图】 洞庭有奇士,楼室栖云霞;窗榻类画舫,山水清且嘉。
【流水诗】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问伊奔腾何时歇,不到大海不回头。 【张梦晋改流水诗】 浅浅水,断又续,在山清,出山浊。
曲曲折折难回头,呜呜咽咽日夜哭。 问伊伤心何其多,悔恨当初出幽谷。
【题伍子胥庙壁】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哭妓徐素】 清波双佩寂无踪,情爱悠悠怨恨重。
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尽人从梦里逢。
再托生来侬未老,好教相见梦姿容。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节腰;却恨画工无见识,动人情处不曾描。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仅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七律诗咏齐云山 】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
霜林著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 面蘖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
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
【题齐云山石室壁】 齐云山与壁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隔继往来南北雁,只容日月过东西。
【题秋风纨扇图】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文徵明【怀子畏】 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 【游镇江登金山、焦山】 人间道路江南北,地上风波世古今;春日客途悲白发,给园兵燹废黄金。
【唐伯虎与祝枝山联句咏奇石】 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於今定几年。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
【扬州道上思念沈九娘】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
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吾趋唐寅自述不惑之齿於桃花庵,画并书】 鱼羹稻衲好终身,弹指流年到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僧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冻春;自恨不才还自庆,半生无事太平人。
后改 田衣稻衲拟终身,弹指流年了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僧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冻春;如此福缘消不尽,半生落魄太平人。
【题拈花微笑图】 昨夜海棠初著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赠日本友人彦九郎】 彦九郎还日本,作诗饯之,座间走笔,甚不工也。 萍踪两度到中华,归国凭将涉历夸。
剑佩丁年朝帝扆,星晨午夜。
6.喝茶谈人生的诗句 1.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 吴文英《无闷·催雪》
2.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杨基
3.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德祥
4.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5、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6、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 —— 裴迪《西塔寺陆羽茶泉》
7.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黄遵宪
8.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9.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10、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11、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12、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 李涛《春昼回文》
13.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14.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陆游
15.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唐 白居易
供参考。
7.关于品茶的诗句 百度直接搜索题目即可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张继《山家》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51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昆仑雪菊可以长期喝吗?
下一篇: 吃柚子差点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