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明太祖与灵山茶缘

品茶 2023-11-24 04:07:09

明太祖与灵山茶缘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当过和尚,特别是在家乡皇觉寺当和尚,曾受世人的歧视。当上皇帝后对和尚、秃、光头、贼等字眼讳莫如深。曾下令让全国一半和尚还俗,可是独对罗山县的灵山寺另眼相看,亲临降香,拨巨款进行修缮,亲封陈大同为金碧禅寺并任主持僧,赐半副辇驾,亲笔题写“圣寿禅寺”横匾……这当中的奥妙是什么?在灵山方圆几百里流传着一个关于朱元璋三上灵山寺赞美灵山的神奇而动人的传说。

朱元璋是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兄弟姊妹五人,他排行老五。在他17岁那年,父母和3个哥哥因遇上灾荒和瘟疫相继死去,姐姐出嫁。贫穷到极点的朱元璋只好到皇觉寺去当和尚,寺庙虽然以济善为本,但也因朱元璋赤贫,在寺庙里只当个仆人,整日打水扫地。后来庙里也缺粮断炊,老和尚只好让他芒鞋托钵到淮西一带(今信阳一带)化缘。当时官场腐败,“盗贼”横行,他如同飘萍一样到处流浪。第二年农历三月初一来到了灵山寺,灵山寺和尚对他还算不错,不管白天化缘有无收获,都让他吃好穿暖,在这里第一次喝到了灵山茶。云游7年,有4年是在灵山寺度过的,身体也慢慢壮实起来。24岁时天下已经大乱,胸怀大志的朱元璋又回到濠州。他的好友汤和劝他参加起义军,正欲去寺庙占卦,不料寺庙起火,走投无路,于农历闰三月初一加入郭子兴的起义队伍。

由于他身强力壮,作战勇敢,很快得到提拔,同时郭子兴将义女马氏嫁他为妻。郭死后不久,他便成了起义军队伍的首领。

在转战江淮时,又是农历三月初一,吃了败仗,幸好离灵山不远,他便只身逃往灵山寺。因他穿一身戎装,与和尚又分离几年,和尚们看见他,似曾相识,但又不敢贸然相认,只得不厌其烦地问他姓甚何名,朱元璋此时哪里敢透露真名实姓,见问得不耐烦,提笔在寺庙的墙上题诗一首:

战罢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管叨叨问姓名。

这首诗向和尚们说明了他就是当年的朱元璋,现是义军首领,和尚们一看心里都明白了。于是以礼相待,赶忙准备饭菜,敬上一杯灵山茶。和尚们看他身上还有几处刀伤,便按医书上介绍的方法,用九龙潭中水,浸泡灵山茶,替朱元理擦洗伤口。说也奇怪,朱元璋在连续擦洗后,疼痛逐渐消失,经过一夜的休息,伤口全部痊愈。第二天清晨,由和尚指点从马放沟到天花板桥投奔自己的主力部队去了。

当上皇帝的第三年,想起自己能有今天,应该好好感谢灵山寺的菩萨保佑,因灵山寺曾使他体魄强壮,吃败仗遇难时又得到庇护和茶水治伤,他虽然因当过和尚这段不光彩的经历而痛恨寺庙,并下令让全国一半和尚还俗,但灵山寺应该特殊。又一想,我如今是天子,我当年题的诗不知和尚们保存没有,如果保存下来了,寺里的和尚更要优待。他曾想:或许菩萨真的能保佑。为了巩固帝业,他决心亲往灵山降香。于是派一使者先到灵山调查那首诗的情况,并对那使者交待:“如果那首诗还保存着,立即回应天府禀报,那首诗如果被毁无存,将当年毁诗和尚和主持僧一并押进京城。”使者接旨后很快来到灵山。原来朱元璋题诗后,和尚们怕元军过来找麻烦,赶快用暗红色石灰涂抹一层,搜捕朱元璋的人没有搜到,更没有见到题诗,灵山寺也就在兵荒马乱中相安无事。但当年参与涂抹的和尚听使者的来意后一个个都吓跑了。唯有一个有才华的和尚陈大同未走,他吩咐其他和尚赶快又用水冲去表层暗红色的灰层,隐隐约约地露出原来题诗的痕迹。并指着这些痕迹向使者介绍:“朱洪武皇上的题诗是天子题诗,我们这个小庙岂敢保留,就是留下来鬼神也要犯愁,所以我们才施以法水,涂抹一层予以保护,但仍然盖不住天子的旨意,所以至今还有痕迹像龙泉冲牛一样。”说完也题诗一首交给使者:

御笔题诗岂敢留,留时恐惹鬼神愁,故施法水轻抹去,至今龙泉冲斗牛。

使者查清情况后,立即赶回京城向朱元璋汇报,这就更加坚定了朱元璋亲往灵山寺降香的决心。于是向所辖的府、州、县发出圣旨,各级地方官员依旨作了迎接准备。罗山县令还专门去灵山向老和尚打听朱元璋的饮食爱好,和尚们也准备好朱元璋爱饮的灵山茶。

选个什么日子到灵山,他历数前两次日子,均是三月初一,而且起兵讨元也是三月初一,三月初一,洪武发迹。便决定仍在三月初一上灵山。

洪武三年,为了不让世人留下他求菩萨保佑江山的话柄,只带几个心腹秘密前来。三月初一,朱元璋第三次来到灵山寺,这次降香与前二次自然不同,不吃斋饭,而是山珍海味。和尚们拿出灵山一枪一旗的灵山茶,这茶是朱元璋过去未曾见过,更没曾喝过的。当汝宁府派来的巧厨师精心地用九龙潭中的泉水沏泡好灵山茶送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打开茶杯盖,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直扑口鼻,未曾入口,便产生了一种飘飘然欲仙之感,一口茶进去,舌尖首先有一种浓郁的醇厚之味。朱元璋虽说当了皇帝,有天下各种贡茶,但此时只觉得哪一种名茶也赶不上灵山茶。一杯茶没喝完便对身边的说:“这杯茶是哪位官员沏泡的,给他连升三级官”。跟随他的一个贴心师爷忙说:“那是汝宁府派来的厨师沏泡的”。意思是他不是什么官员,无法升官。朱元璋也听出了那位师爷的意思。但这杯清香甘甜的茶水使他兴奋得无法克制,再次传旨:“他是厨师也要升三级官”。那位师爷只好照办。一边嘟哝着发牢骚:“十年寒窗苦,何如一盏茶。”

朱元璋一听这位师爷的嘟哝,知其因为没有给他这位有才者连升过三级官有意见,便对他说:“你刚才像是吟诗,只吟了前半部分,我来给你续上后半部分:‘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就这样,那位厨师连升了三级官。朱元璋降香后即下旨拨一笔巨款,将灵山寺原来的三层殿修成七层大殿,外带厢房。亲笔写下“圣寿禅寺”横匾,封陈大同为金丘峰禅师任主持僧,赐他半副辇驾到京城免费游览。并命州县要在灵山一带大种茶叶,每年贡必须是一枪一旗的灵山茶。从那以后灵山周围大种其茶,当地不少山因种茶改为茶山(彭新)、茶沟(李家寨)、茶坡等。明朝修的《河南通志》载有河南地方唯一名茶:“罗山茶产在汝宁府信阳州。”明代灵山茶在淮南独占鳌头,与朱元璋的提倡不无关系。

信阳灵山寺介绍

罗山灵山寺位于河南省罗山县城涩港以南45公里处,其地山势奇伟,林木葱茂,寺宇掩藏。千年古刹灵山寺旁依少华山,寺院始建于北魏,距今有1500余年历史,唐朝起寺院改为“灵山”。该寺地处豫鄂两省之间是,是官营建的寺院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信阳灵山寺初由唐明皇李隆基之女修建(713年)皇姑故后,圣上前往降香,封为“国庙”。相传唐朝有一县令弃官出家,长途跋涉,到印度学习佛法,学成后返回灵山寺传经讲法。河南信阳灵山寺
  北宋·仁宗年间,有灵然禅师上奏圣上,国母信仰佛教,批该寺三年公粮(每年两万七千两银子)重新进行修建,宋元佑二年(1087年)复修,明朝人张仲简有碑记。元朝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又重建,至正八年(1349年)由陈大用任主持。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往该寺降香,敕封住僧为金碧禅师,改名“圣寿禅寺”,并亲题匾额。同时还赐给这座寺院“半副弯驾”、金瓜、钺斧等仪杖,寺脊上装有龙头凤尾,称为“皇庙”。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增建佛殿及钟鼓楼台。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塑造白石佛像三尊、罗汉一堂,至武宗正德二年冬(1507年)落成。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果英和尚留学印度归国带有梵石释迦牟尼造像及十八罗汉造像等,并对该寺再次重修。嘉庆后,历代为断修缮。民国年间,兵灾匪祸,修少毁多,已是断碑残刹,冷落萧条。 河南信阳灵山寺
  据有关资料记载,灵山寺僧属临济正宗支派。这座寺院由金鼎(又名少华山)、大寺、中、南、北、马放沟等六部分组成,原有殿宇一百六十多间。朝拜、降香鼎盛之年可达三十多万人。灵山寺建筑布局结构严整,六座大殿依山势呈梯形由低到高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现有六间前大殿、三间祖师殿、五间大佛殿、三间法堂、五间祭仙宫、五间五星殿、共计三十间。六座大殿分别供有各种仙佛造像:欢乐殿供关公,祖师殿供达摩,大佛殿供释迦,法堂供罗汉,祭仙宫供上、下八仙,五星殿供玉皇大帝和魁星。显示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
  灵山寺在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中颇有声望。1962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期间,曾提出往该寺瞻仰,因当时交通不便,末能成行。“文革”期间,各种佛像砸毁贻尽,金鼎殿宇全部拆毁,唯“圣寿禅寺”四字保存至今。现在的寺门匾额为原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亲笔所写。 河南信阳灵山寺

信阳灵山门票免费时间

2023年1月21日(除夕)至2月5日。

今年春节灵山大佛景区免门票的,为喜迎农历新年,灵山大佛景区于2023年1月21日(除夕)至2月5日(正月十五),每日提供3000个免费名额。

景区开放时间:夏季8:00—17:30,冬季8:00—17:00。

简介。

灵山钟灵毓秀,有山、有水、有寺、有林、有泉、有鸟、有瀑布、有奇石怪洞。灵山水质清澈,秀色迷人,九里落雁湖碧波荡漾。

灵山是鸟类的王国,蝴蝶的世界。与灵山紧紧相连的鸟类乐园——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仅有的两家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

灵山的鸟,品种繁多,珍贵稀奇,鸟类245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95种,占河南省的79%,占全国的20%,在同一纬度或同一经度保护区中是最多的。蝶类99个品种,色彩斑斓,群起群飞,是真正的蝴蝶谷。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50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