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中国人的茶道精:盖碗茶

茶百科 2023-11-23 22:05:04

中国人的茶道精:盖碗茶

有茶道,器亦当体其道。

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中体现和完成了茶器道与实用并重之目的。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鲁迅先生为什么单单赞赏盖碗呢,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其中,自有道理。

中国的茶具据《茶经》“四之器”载,有二十五种,一般可按其选型分为碗、盏、壶、杯等几类。选择何种茶具为佳,可根据各自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审美观念、所处环境,从方便适用着眼而各取所需。不过若从休闲鉴赏、品茗论道角度而言,却颇有区别,自有高下之分。

杯形茶具呈直桶状,茶泡在杯中嫩叶细芽全被滚烫的沸水焖熟了,何来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饮”;北方盛行的大壶泡茶,茶温易冷却,香气易失散,不耐喝且失却趣味。

凡深谙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别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杯、壶泡茶,不利于察色、观形,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此外,茶泡久了,品质会下降而色败香散。无论从品茗鉴赏,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杯、壶泡茶的不足均显而易见。

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写到此,我也要弃壶而用盖碗了。

盖碗茶究竟应该怎么喝?

配料:茶叶、枸杞、红枣、桂圆、冰糖、胖大海、杏干、菊花、葡萄干、山楂、月见草花按季配装。

将各种茶料放入碗中,加沸水冲之,第一次加水用茶盖滤去,曰之流茶,二次加水便可饮用,即冲即饮,其茶具选用陶瓷制品为佳。八宝茶是宁夏回族上百年传统饮品,全部由天然原料配制,有多种营养元素,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剂和防腐剂。口感纯正清甜,清香醇厚,是一种理想的四季饮品。

扩展资料

民俗文化

喝杯盖碗茶,摆开龙门阵,是老成都的一个特色。老成都人都喜欢摆龙门阵,但是龙门阵最开始的由来,却很少有人知道。昨日的故事会龙门阵擂台一开始,就先给在座的听众摆起了龙门阵的由来。

“据说,龙门阵得名于唐朝薛仁贵东征时所摆的阵势。”薛仁贵是茶馆说书中的重量级主人公,明清以来,四川各地的民间艺人说书唱戏,最爱摆谈薛仁贵的这一故事,而且这些龙门阵摆得和薛仁贵的阵势一样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久而久之,“龙门阵”便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成为了老成都人闲谈“冲壳子”的代名词。

不过和一般的聊天、侃大山、吹牛不同的是,老成都龙门阵不但极尽铺陈、夸张、联想之能事,还要闹热、麻辣、绘声绘色、有滋有味,而且还得没完没了,即便普普通通的一件小事,也要添油加醋,摆得七弯八拐,引人入胜。“希望我们大假期间的龙门阵能让大家体会到老成都民俗文化的魅力。”主持人的开场故事以后,昨日龙门阵的主讲人登上了故事讲台。

话说明朝天启末年冬(公元1628年),东厂特务头子宦官魏忠贤,下令杀害了当时的所谓“七君子”。其中杨涟之子杨青为避其祸,逃离家乡前来成都投亲靠友。哪知,在龙泉不幸被歹徒抢劫一空,连衣服也脱个精光。傍晚投宿时,在东门外的一家鸡毛店被店小二所接纳。店小二向店老板钱福兴说店上来了一位“官亲”。钱老板猜想这位公子可能是总督大人的舅子,便特地叫了一桌上等酒席款待杨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盖碗茶

盖碗茶正确的喝法

盖碗茶正确的喝法

  盖碗茶正确的喝法,中华饮食礼仪之盖碗茶的喝法,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而我们所说的盖碗茶就是马上用盖碗冲泡的茶汤颜色,以下分享盖碗茶正确的喝法。

  盖碗茶正确的喝法1   1、备器:盖碗、电烧水壶、茶巾、茶荷、茶道组(茶道组包含茶筒、茶漏、汤勺、茶则、茶夹、茶针六种茶具)。

  2、置茶:将荼叶用汤勺拨入茶荷中。

  3、烫杯:将茶盖反扣在茶碗上。提及茶具,沿着茶盖的边缘反向注水一圈,水便会马上溢流式至茶碗中,灌水总流量约3分满就可以。用茶针往下压茶盖的一侧,用左手往上翻外盖的夹角,将茶盖翻正。接着右手抬起茶碗,左手托着茶碗,反向旋转三圈后将水倒进。

  4、投茶:将茶盖滑至茶托的右下方。右手抬起茶荷,左手抬起汤勺,将适度荼叶拔入茶碗中,一般以3-5克为宜,精确性自己口味而定。

  5、润茶:将水沿着茶碗反向注水一圈,灌水总流量约3分满。抬起茶碗,反向旋转三圈,有利于茶的色、香、味充分运用。

  6、注水:将水引进茶碗中八分满。注水时要拉涨茶具,使高冲的水流沿盖碗一侧斜冲而下,在杯中造成涡旋,促进荼叶旋转,可让茶分更得以充分运用。

  7、喝茶:用左手托着茶托,右手提及茶盖,轻刮几下,将飘起来的荼叶刮走。将茶盖呈倾斜状,送至嘴边,把茶汤颜色吸进嘴中就可以。

  盖碗茶正确的喝法2    1 备具

  ①备具:准备盖碗(根据品茗人数定)、茶叶罐、随手泡、茶荷、茶匙、茶巾、水方。

  ②赏茶:用茶匙拨取适量干茶于茶荷中,供品茗者欣赏茶叶的外形、色泽及香气。

  ③洁具:掀开碗盖。右手拇指、中指捏住盖钮两侧,食指抵住钮面,将盖掀开,斜搁于碗托右侧,依次向碗中注入开水,三成满即可,右手将碗盖稍加倾斜地盖在茶碗上,双手持碗身,双手拇指按住盖钮,轻轻旋转茶碗三圈,将盖碗内的水倒出,放回碗托上,右手再次将碗盖掀开,斜搁于碗托右侧。洁具的同时达到温热茶具的目的,使冲泡时减少茶汤的温度变化。

   2 赏茶

  3 洁具,旋转温烫盖碗后倒去废水

  ④置茶:左手持茶荷,右手拿茶匙,将干茶依次拨入茶碗中待泡。

   4 置茶

  ⑤冲水:用水温在80℃左右的开水高冲入碗,水柱不要直接落在茶叶上,应落在碗的内壁上,冲水量以七八成满为宜,冲入水后,迅速将碗盖稍加倾斜地盖在茶碗上,使盖沿与碗沿之间有一空隙,避免将碗中的茶叶焖黄泡熟。

   5 冲水

  ⑥奉茶:将茶礼貌地奉给贵宾。

   6 奉茶

  ⑦品饮:稍稍斜放茶碗盖,透过缝隙嗅闻茶香,掀起碗盖,轻嗅盖碗盖上的茶香,观赏茶汤颜色,之后用碗盖拂去茶叶,慢品茶。

  盖碗茶正确的喝法3    什么是盖碗?

  盖碗是陶瓷烧制的,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套组成,堪与紫砂壶媲美。盖碗又称“三才碗”。所谓三才即天、地、人。

  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这么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个小天地,一个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三件头“盖碗”中的`茶船作用尤妙。茶碗上大下小,承以茶船增强了稳定感,也确不易倾覆。

  盖碗茶具常有名人绘的山水花鸟。碗内又绘避火图。有连同茶托为十二式者;十二碗加十二托,为二十四式。备茶会之用。清代茶托花样繁多,有圆形、荷叶形、元宝形等等。现如今,大家在很多电视剧中可以了解到,在清代的大家贵族,宫廷皇室,以及高雅的茶馆,都重视喝盖碗茶。

   盖碗泡茶的好处

  中国人喝茶讲究喝热茶,方能泌脾、提神、清心。盖碗茶,可以说真正是把饮茶艺术实用化了。

  用盖碗作饮具有五大好处:一是茶盏小于茶碗,且上大下小,注水方便,易于让茶叶沉淀于底,添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二是上有隆起的茶盖,而盖沿小于盅口,不易滑跌,便于凝聚茶香,还可用来遮挡茶沫,饮茶时不使茶沫沾唇;三是有了茶托不会烫手,也可防止从茶盅溢出的水打湿衣服

  因而在客来敬茶的礼仪上,以盖碗茶敬客更具敬意;四是用盖碗作饮具,保温性更好;五,盖碗泡茶泡得多,时间短,为单次、短时间使用的个人用简便品茗茶具。

   喝盖碗茶的姿态

  喝盖碗茶时,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茶叶,而是左手拿起茶碗托盘,右手抓起盖子,轻轻地“刮”几下,其作用是可滗去浮起的茶叶等物。

  刮盖子很有些讲究,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每刮一次后,将茶盖呈倾斜状,用嘴吸着喝,不能端起茶盅接连吞饮,也不能对着茶碗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地慢慢饮。

   盖碗茶使用法宝

  1、用盖碗品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2、品饮时,揭开碗盖,先嗅其盖香,再闻茶香。

  3、饮用时,手拿碗盖撩拨漂浮在茶汤中的茶叶,再饮用。

你了解盖碗茶吗

八宝盖碗茶茶文化”是成都的一大特色。    盖碗茶,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一些懂茶道的人很会品茶,他们认为,如果茶香而不清则是一般的茶,香而不甜是苦茶,甜而不活也不能称之为上等茶,只有鲜、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    盖碗茶,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  川人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八宝盖碗茶 ,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   中国是茶的故乡,底蕴丰富的茶文化一脉相承,渊远流长。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诸家的思想精髓,尤其将儒家的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巴蜀大地将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演变发展成独具特色的----四川茶文化。   茶文化在成都已经被演变成独具巴蜀特色的“茶馆文化”。有谚语说:四川“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成都茶馆之所以引人注目,是由于它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休闲、聚会、娱乐和民间法庭。   成都人爱进茶馆,是因为四川人喜欢“摆龙门阵”,即在熙来攘往的茶馆之中,一边品饮盖碗茶,一边海阔天空,茶余饭后,佐以茶点小吃和曲艺表演,谈笑风生,实为人生至乐。   茶馆除了休闲之外,也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在旧社会,三教九流相聚在此,不同行业、各类社团在此了解行情、洽谈生意、看货交易;黑社会买卖枪支、鸦片;袍哥组织的“码头”也常设在茶馆里。这些茶馆大多还兼营饭馆、旅店。每逢寒暑假,茶馆又成为争聘教师“六腊之战”的战场。可以说,七十二行,行行都把茶馆当做结交聚会的好去处。茶馆因而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旧社会的茶馆还兼有调解社会纠纷的职能。亲朋邻里之间若出现了纠纷,双方约定到某茶馆“评理”。凡上茶馆调解纠纷者,由双方当事人出面,请当地头面人物调解,双方参加辩论的对手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之后,由调解人仲裁。正所谓“一张桌子四只脚,说得脱来走得脱”。如果双方各有不是,则各付一半茶钱;如是一方理亏,则要认输赔礼,包付茶钱。   茶馆还是社会文化娱乐场所。晚上,茶馆设有川剧“玩友”坐唱,俗称“打围鼓”。另外,有些茶馆设有四川扬琴、评书、清音、金钱板等演出活动。坐茶馆的人可以边饮茶,边欣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曲艺节目。   茶馆除了卖茶,还卖糖果、香烟、瓜子、花生等小吃。解放后的茶馆还增加了打牌、下棋、读书看报、赏花赛鸟,甚至于唱卡拉OK、看录像节目等。内容愈来愈时髦、新颖。但茶馆作为民间传统社交活动场地的功能始终没变。   成都的茶馆,多以竹为棚,摆满竹桌、竹椅。清风徐来,茶香弥漫。选用的茶叶多以茉莉花茶、龙井、碧螺春为主。而茶具则选用北方讲究的盖碗茶。此茶具茶碗、茶船、茶盖三位一体,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茶船即托碗的茶碟,以茶船托杯,既不会烫坏桌面,又便于端茶;茶盖有利于尽快泡出茶香,又可以刮去浮沫,便于看茶、闻茶、喝茶;茶盖倒置,又是一凉茶、饮茶的便利容器。精巧的盖碗茶具,即实用,又美观,构成了一组艺术品。   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老茶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这既是一门绝技,又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成都的茶馆一直以来都极为兴盛。不论是风景名胜之地,还是闹市街巷之中,到处都可看到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茶馆。这些茶馆收费低廉,服务周到,顾客往往一杯香茗,一碟小吃,便可坐上半日。在与亲友纵论畅谈之中,巴蜀大地的茶文化也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盖碗茶功效

作为一种常见的茶类饮品,盖碗茶的功效包括:

1.清热解毒:盖碗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自由基及其它有害物质,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2.安神助眠:盖碗茶中含有茶叶中的咖啡因,其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同时还含有茶氨酸和GABA等物质,能够舒缓身心,放松神经,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3.帮助消化:盖碗茶含有茶多酚、咖啡因等物质,能够刺激胃液分泌,加速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食物,缓解胃部不适,促进排便。

4.美容养颜:盖碗茶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抗氧化,延缓衰老,调节内分泌,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

5.保护心脑血管:盖碗茶中的茶多酚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发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45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