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旱苗蓼

品茶 2023-11-23 20:30:05

旱苗蓼

旱苗蓼[Palesmartweed]亦称“酸模叶蓼”。园一年生杂草。学名PolygonumlapathifoliumL.。蓼科。全国茶区均有分布。与茶树争夺肥水。茎直立,全株高可达1~2米,上部分枝、叶披针形或椭圆形,全缘,主脉及叶缘具粗硬刺毛;花穗顶生或腋生。长4~6厘米,花被4~5裂,粉红色。江南一带3月出苗,6月~10月开花结果。防治方法:用扑草净等药剂防治。

麦套稻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如何?

麦套稻在小麦收割前15~20天(约5月中旬)将已催芽稻种撒入麦行,上一次水,麦收后将楷秆扎短盖入田中,再次灌水、施肥,即完成播栽作业,是一项省地、省工、高效同时也能楷秆还田的轻型栽培措施。但是,由于稻田免耕、播期、灌水提前,有利于杂草的发生。麦套稻田杂草种类较多,增加了部分湿生、中生杂草,如旱稗、狗尾、牛筋草、旱苗蓼等,加重了水稻苗期杂草的为害。另外,小麦收割前,水稻与小麦共生期间,麦田土壤水分有利于杂草的萌发,特别是若干湿生杂草,如稗、千金子、狗尾、马唐、水竹叶等萌发及生长均较水稻为快,第一次出草高峰在水稻出苗前即已开始,一直持续到水稻全苗以后,不但杂草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叶龄大,致使水稻刚出苗即面临大龄稗草及其他大龄杂草的竞争,给防除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麦收灌水后还会出现以一年生莎草科杂草异型莎草及双子叶杂草如鳢肠、丁香蓼、陌上菜等为主的第二次出草高峰,直至封行之前。封行后中后期还会出现一次较小的以双子叶杂草节节菜、水苋等为主的出草高峰。

据江苏沿江地区仪征定点观察,与移栽稻田相比,麦套稻田杂草的频度增加幅度较小,而优势度增加较大(表5)。

表5 麦套稻田杂草发生情况1998年,江苏仪征种植方式 频度与优势度% 稗草 异型莎草 水莎草 丁香蓼 节节菜 空心莲子草 鸭舌草 矮慈姑麦套稻 频度 57.5 32.7 47.3 50.4 90.5 3.5 50.6 74.6优势度 79.6 17.4 19.0 5.5 23.5 0.03 7.0 12.0移栽稻 频度 50.4 22.7 40.2 40.2 88.8 2.7 48.7 40.7优势度 40.8 6.7 2.8 1.7 16.5 0.006 7.5 2.5

酸模草是哪里的阔叶本植物

酸模草是哪里的阔叶本植物

酸模草的资料

基本信息
草害分类:蓼科
草害俗称:大马蓼 旱苗蓼 斑蓼 柳叶蓼
英文名称:PolyLgonum lapathifolium L.
为害对象: 大豆 麦类 油菜
详细资料
发生规律:
一年生草本。秋冬至早春出苗,花果期4—6月。种子繁殖。
发生区域:
分布于在东北、河北、山西、河南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症状识别:
幼苗 下胚轴发达,深红色,上胚轴欠发达。子叶长卵形,长约1厘米,叶背紫红色;初生叶1片,长椭圆形,无托叶鞘;后生叶具托叶鞘。叶上面具黑斑,叶背被绵毛。
成株 高30一120厘米。茎和叶上常有新月形黑褐色斑点。
茎 直立,有分枝,无毛。
叶 互生,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5—3厘米,叶面绿色,全缘,叶缘及主脉覆粗硬毛,具柄,柄上有短刺毛;托叶鞘筒状,膜质,脉纹明显,无毛。
花 穗状花序,数个花序排列成圆锥状;苞片膜质,边缘生稀疏短睫毛;花被4深裂,裂片椭圆形,淡绿色或粉红色;雄蕊6,花柱2,向外弯曲。
果 瘦果,圆卵形,扁平,两面微凹,长2—3毫米,宽约1.4毫米,红褐色至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44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