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厂长、总工艺师,现为宜兴紫砂行业协会副会长,宜兴昌华陶艺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元月,国务院授予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李昌鸿先生是海内外闻名的紫砂艺术大师。他从艺紫砂已超过半个世纪。从上世纪50年代初踏进紫砂工艺厂大门的那天起,紫砂艺术就成为他的毕生追求。他每天在紫砂这块朴实又神奇的五色土上躬耕不息。转眼间,50余年光阴过去,从其走过的平凡岁月足迹中,人们看到了这位令人钦佩的艺术家的成就和受人尊敬的艺术品德。
如果从50年前的创作算起,李昌鸿创作的作品已难以数清,少说也有数百件之多。最突出的一套《竹简茶具》,可以说是为共和国争得荣誉的经典之作。1984年,由他和夫人合作的紫砂《竹简茶具》,参加德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作品巧妙的艺术构思,朴实大度的造型设计,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集茶文化、陶文化、书法、篆刻文化及融汇适用、欣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国外艺术家的高度赞赏。与同时参赛的《紫砂百寿瓶》一起,一举夺得这届博览会的金质奖。这是新中国成立至今,宜兴紫砂荣获的国际最高荣誉。
他在紫砂理论研究方面也颇多建树,在业内堪称“首屈一指”。几十年来,出版了专著《紫砂耕陶》,还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多篇。他与恩师顾景舟合作的《宜兴紫砂珍赏》一书,其中大量的草图和论述都出于他的手笔。中科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编纂的一部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其中陶瓷卷请他鼎力承担。
李昌鸿先生与人交往,谦虚平和,从不“摆谱”,且坦诚相见,和气待人,使人感到他受人尊重的大师品德和大度儒雅的学者风范。
“丙寅大吉”、“九龙组壶”、“四方特奎壶”、“青玉四方茶具”、“一衡茶具”、“高八方壶”、“斗方壶”等一批作品。二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一等奖。在行业中有“获奖大户”美誉。大师为人厚道,谦虚好学,师德高尚。工作之余喜欢习字作画,钻研紫砂理论,培育新人,传授技艺。早期与顾景舟、徐秀棠合编《宜兴紫砂珍赏》;与唐伯年、叶龙耕合编《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等多部书籍;2002年编写《紫田耕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记载大师及夫人沈蘧华女士从艺的主要创作精品及理论研究,对后人的学习很有启发。大师先后发表了三十余篇有关紫砂艺术研究的论文,理论功底扎实,有独到见解,对推动宜兴紫砂文化的研究,紫砂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大师在紫砂行业默默耕耘了五十年,尊师爱幼,不图虚名,其业绩被海内外许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鉴于对紫砂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业绩载于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和国际名人录。1989年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200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后又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0年“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得主。
李昌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55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大师。曾与老师顾景舟及徐秀棠合编《宜兴紫砂珍赏》;与唐伯年、叶龙耕合编《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多部书籍。
其作品“丙寅大吉”“九龙组壶”“四方特奎壶”“青玉四方茶具”“一衡茶具”“高八方壶”“斗方壶”等一批作品二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一等奖,在行业中有“获奖大户”美誉;其业绩载于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和国际名人录。
1清心石瓢
展开剩余79%
更多
你讨厌日本人的假礼貌吗?
7.4w人表态
讨厌
不讨厌
不
懂小礼,缺大德
搜
日本的一切我都讨厌!
急
不管是谁的假礼貌我都讨厌
威
日本人 我必须灭了它 !张明鹏 万古英雄
杨
倭之仪节承华夏,唯礼治须光大!
失
有小礼而无大义。
体
假礼貌肯定讨厌,装腔作势的假惺惺的样子
李昌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37年生,1955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大师。58年来历任:紫砂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厂长、总工艺美术师、鸿成公司总经理、昌华公司董事长,熟知紫砂生产工艺全过程。 1984年,与沈蘧华合作“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成为当代紫砂首次在国际上荣获大奖。
李昌鸿大师的紫砂壶价格不贵的原因可能如下:
1. 紫砂壶的价格受泥料质量、制作工艺和作者的影响,而李昌鸿大师作为一位工艺师,其作品的价格可能没有被炒作到非常高的水平。
2.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价格相对较高,但目前也可能存在市场饱和的情况,因此其价格并没有持续上涨。
3. 紫砂壶的收藏价值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如果李昌鸿大师的紫砂壶作品在市场上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那么价格就可能无法炒作到非常高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紫砂壶的价格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具体价格需要根据作品质量、作者知名度、市场需求等因素来决定。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44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乌蔹莓
下一篇: 孵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