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十字,贵阳的肚脐。大十字之于贵阳,就如王府井之于北京,南京路之于上海,解放碑之于重庆一样,是毋庸置疑的中心点。
这里之所以被叫作“大十字”,是因为贵阳最主要的两条街道在这里交汇,将贵阳均匀地划分成四块区域。而中山路,就是这两条交汇的街道之一。可以想见,对于贵阳而言,中山路是何等重要。
这个交汇点,似乎已经暗合我们来到贵阳市寻访的“中山使者”——只有在十字路口,才有邂逅的可能。人们利用道路的交叉来汇合和离散,利用交汇点来重新辨别方向,利用房屋的遮蔽来引发对奇遇的幻想。从每一路段上过来的人都将遇到从另外三段过来的人,街道的转角处,正是惊喜邂逅发生的幻想之处。
那么,这一次,在贵阳我们将在寻访中因为一个什么样的“交汇”而让幻想而惊喜地邂逅呢?
一条老街他拍遍
“既然征集贵阳市的中山使者,那少不得要了解一下贵阳的中山路,我这里保留了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中山路街景。”征集开始的第一天,一位花甲老人拿着珍贵的老照片来到《贵阳晚报》。老人名叫黄远达,今年已经64岁,退休前是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情报资料室主任。因为工作的关系,黄远达常常需要拍些照片来记录城市的每个角落,从1964年开始,黄远达拍摄了无数的照片,以记录中山路的发展和变迁。
沿着中山路从东到西,我们寻访的过程不过20分钟,却已串起了贵阳400年的历史。
一份茶缘他铭记
龙井茶享誉天下,杭州更是因龙井茶而被称为茶都,但你知道贵州在数十年前就学会了炒制优质龙井茶吗?
“贵阳是一座山中小城,文昌阁上远眺贵阳东山,感悟山中都市的深远。作为贵阳最具历史地位的建筑之一,一直跟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几百年来,
对于杭州,黄伟一点也不陌生,这里有他评茶界的恩师和很多朋友,就连中山路上的几家茶庄他也去过多次,他说这些茶庄感觉都很不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到杭州,我都要与朋友们争论一番,贵州的绿茶,在生长环境方面要好于杭州,但杭州的绿茶生产工艺具有优势。”黄伟说,这一点,在多年来与浙江朋友的交流和合作中,反复提到,并作为两者文化的一个交融点。
“1939年,当时浙江大学南迁的途中,就把西湖龙井茶的生产工艺带到了贵州,从那时起,杭州和贵阳这两座相隔千余公里的城市,就因茶而结缘。”黄伟对我们说。
经过《贵阳晚报》的评选,评委们一致认为茶人黄伟是最合适的“中山使者”。
黄伟说,他希望借御街开街之际,考察一下杭州的中山路,是否能够在南宋御街上开出一座茶庄,不仅能让御街继续传承中华茶文化,还能为两座城市再续茶缘。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42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人参花保健茶
下一篇: 冬季食用人参花茶可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