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机构:农行湖北黄冈分行办公室
在手机银行顶层菜单最右侧。
需登录中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选择左侧切换经典版,分行特色在顶层菜单最右侧。
农行北京分行致力于打造首都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发挥三农金融服务优势,对接北京实施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规划部署,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三年前,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如今湖南扶贫开发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如何让湖南445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如何让高屋建瓴的扶贫政策飞入偏远山区的每个普通贫困户家中?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又如何以组合拳之势,扭转贫困地区的面貌?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专访了湖南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智勇。
“四跟四走”的新路子
记者:湖南贫困人口在全国排第5位,占到全国近1/10,目前湖南还有445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已经到了攻坚拔寨阶段。未来3-5年,产业精准扶贫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湖南探索出了哪些可供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张智勇:2014年起,湖南在麻阳、芷江等地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新路子,并以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为平台,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模式,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脱贫。
3年来,共实施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229个,累计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2亿元,整合其他资金60亿元,引导690家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参与,直接帮扶贫困人口60万人,带动县级扶贫产业项目帮扶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
未来几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进一步深入推进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每年精准帮扶20万以上贫困人口,带动县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精准帮扶3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积极探索产业分红及股权 收益
记者:对贫困户的扶贫支持中,产业精准扶贫是重中之重,目前我省有哪些好的产业扶贫模式?未来还将推出哪些创新型的产业扶贫做法?
张智勇:我省在提出“四跟四走”产业帮扶路径的同时,提出了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三种模式供贫困户自主选择。直接帮扶模式,就是对既有产业发展愿望,又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在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下,直接参与区域特色产业开发;通过以奖代扶、 贷款 贴息等方式,予以直接帮扶。委托帮扶模式,就是受贫困对象个人或集团委托,通过购买扶贫社会服务方式,将国家给予特定对象的扶持资金直接委托给有意愿合作的、有社会责任的、讲诚信和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行项目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相互间以契约形式,明确责权利关系,项目收益按比例分成。股份合作模式,就是秉承贫困对象个人或集团意愿,鼓励探索将扶贫对象户的政策扶持资金、土地、林地和水面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统一管理和生产经营,结成联股、联利的共同体,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户。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产业分红收益与劳务收益转股增效的新模式,力争使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增收。
起到“源头活水”作用
记者: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贫困户的资金问题一直是难题,金融扶贫将起到“源头活水”的作用,请问目前我省金融扶贫做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还将探索哪些新模式,借助金融力量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张智勇:扶贫工作,说到底就是解决“人”和“钱”的问题。我们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相对来说总量不是很大,需要用钱的地方却很多,分到产业扶贫上就非常有限了,这就要引入金融“活水”,借助社会金融资本来“浇灌”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金融扶贫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需要在实践中趟出路子。
这些年来,我们在金融扶贫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引进中国基金会中和农信小额贷款公司、推进沅陵全国农村金融试点、建设村级小额信贷微型担保平台、试行村级扶贫互助金模式、扶贫农业企业担保等金融扶贫试点,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特别是2014年11月底,我们与省农村信用联社合作,推出了以“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为核心内容的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有效破解了贫困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突破了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资金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小额信贷”飞入寻常百姓家红网
“瓶颈”,成为我省最具特色的金融扶贫亮点,得到国务院扶贫办高度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贫困地区产业要发展,企业和贫困农户扩大再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必须统筹解决。下一步,我们将在扶贫企业融资和扶贫保险方面,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一是和财政厅、省农行联合制定《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参与精准金融产业扶贫的意见》,力争十三五期间面向参与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投放贷款200亿元以上,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1000家(户)以上,对接联系贫困村1000个以上,带动100万以上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脱贫。一是联合省保监局准备出台《湖南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方案》《湖南省“扶贫特惠保”工作实施方案》,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家庭综合保障保险全覆盖,兜住贫困户因病因灾返贫的底线,实现产业保险对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的重点保障,着力解决因意外事故、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等问题。
5月26日,桃花潭生态文化园“诗里桃花”开园,现场游客络绎不绝,摘桃、吃桃、荡秋千、野炊……园区里游客“吃、游、购、娱”,欢声笑语一片。桃花潭生态文化园“诗里桃花”集采摘、赏花、休闲体验以及农产品展销与演艺为一体,项目包含了水果种植、特色帐篷、自助BBQ、三店街农产品展销厅等采摘购物休闲区,还有亲子乐园、一米菜园、萌宠乐园供孩子欢乐游玩,不仅很好融合了高效农业生态 旅游 的优势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益。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释放农村活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益 探索 ,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要推进农文旅融合释放农村活力,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讲好一个故事,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选取最具代表性、文化价值、知名度的文化符号,讲好故事;推出一个拳头产品,作为主推产品,进行市场化运作;组织一场民俗节目晚会等能体现民俗特色的节目为主打造一台晚会,进行巡演直播;建设一个小镇博物馆,将相关内容进行集中展示,并对全 社会 开放;推出一个文旅融合精品项目,全力打造推出一个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精品项目;打造一条全域民俗 旅游 线路,用科学规划统领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二是大力促销宣传,扩大知名度。 更新观念,精准营销。凸显乡村文化 旅游 资源特色,协调整合包装,明确宣传主题,统一宣传口径,提升乡村文化 旅游 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积极引导,紧跟乡村 旅游 市场的发展变化,创新方法宣传,拓展消费市场。如:设立乡村 旅游 公众号,推介乡村 旅游 品牌。通过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开发微博、微信、网络社区、易信等自媒体平台,提升乡村文化 旅游 信息咨询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游客提供导游、导购(团购)、导览、导航等智慧化服务。针对乡村文化 旅游 发展的重点片区和节庆活动,制定宣传计划,搭建“云 旅游 ”、“ 旅游 网站”、“ 旅游 协会”等宣传推介平台,提炼促销口号,有目的、有计划、按步骤展开宣传。
三是设立发展基金,配套产业政策 。多种形式融资,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原则,推进乡村文化 旅游 业的发展。坚持自力更生与引入外来资金相结合,加大政府投入、 社会 融资、招商引资的力度,多渠道引进和筹集 旅游 开发资金,拓宽资金渠道。建立乡村 旅游 融资机制,设立“乡村文化 旅游 发展基金”,形成 旅游 开发农户、村集体、部门、政府、公司、外商齐上的融资格局。配套产业政策,研究和制定发展乡村文化 旅游 配套政策和相关产业政策,对文化 旅游 业投资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龙丘古镇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 历史 文化等资源优势走向市场,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41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之七情
下一篇: 茶之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