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历史
神农尝遍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相传,神农氏为了寻找能治病的药材和能实用的植物,满山遍野嚼食各种植物叶片时发现了茶。
在云南的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还保留着生吃茶树鲜芽叶的现象。
西周时期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
《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秦汉时期
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
经考该荼即今茶。长答耐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槽"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三国时期
荆巴间采茶做饼。
三国时,魏张揖《广雅》中记载,虽也是煮茶做羹饮,但已前进一步,它是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者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作料调和做羹饮。
晋朝时期
吴人采荼煮之,曰茗粥。
茶作羹饮,见晋代郭璞《尔雅》“槚,苦荼”之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晋书》记述:”吴人采荼煮之,曰茗粥。“
煮茶羹饮的习俗,延续到唐代仍有出现,唐代诗人储光羲记述吃茗粥诗提到:“淹留膳茗粥,共我饭蕨薇。"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中国茶叶随丝绸、瓷器传到土耳其;唐代时,中国茶种传入了日本和新罗。
隋唐时期
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
此外,开始使用专门的烹茶器具,饮茶的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之前的粗放式转为细煎慢品式。
唐朝时期
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唐代,蒸青做茶饼已逐渐完善,其形状有大有小,据《唐食货志》载:“贞元江淮茶为大模一斤至五十两。"
大有“茗唐”唐朝时,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热衷于饮茶,陆羽《茶经》问世,饮茶成为一种风尚。
宋朝时期
采茶北苑,出造研膏,继造腊面。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也促进了茶产新品的不断涌现。《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有龙凤、石乳、白乳之类十二等…..….
宋朝人的饮茶方式称为点茶和斗茶。点茶即将研细后的茶末放在茶盏中,先冲入少许沸水点泡,把茶末调匀,然后慢慢注入沸水,用茶筅(一种调茶工具)去拂,调匀后即可饮用原汁原味的茶。
元朝时期
采讫,以甑微蒸,生熟得所。
元代,制作散茶,重炒略蒸,王祯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叶茶工序有具体的记载。
云南哈尼族中的老年人至今仍保留着吃蒸茶的习俗,他们常采茶树鲜叶,用甄子蒸熟,晾晒干燥后贮存与篾盒中,到时用沸水冲泡后饮用。
明朝时期
炒茶铛宜热,焙铛宜温。
明代时期,崇尚勤俭节约的朱元璋下令“罢造团茶”,饮茶风气随之改变,冲泡散装茶叶开始流行。
经过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另明代刘基《多能鄙事》中述及“熏花茶”,顾元庆《茶谱》中有用橙皮窨茶和用荷花含窨的记述,现代窨制花茶的香花除了以上花种之外,还有白兰、桂花、珠兰等。
清朝时期
清代,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近代
20世纪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纷纷从中国引进茶种,聘请中国茶工指导生产与种植。
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
现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茶叶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也正在蓬勃发展。首先,各种罐装饮料茶新品不断推出,有含糖的饮料茶,如冰红茶、低糖乌龙等,还有果味茶、香料茶、花草茶、药用保健茶,以及茶叶汽水、茶香槟等,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世界三大产茶国是哪三大
世界三大产茶国是中国、印度、肯尼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产茶大国,据说两晋北朝茶面貌就开始出现,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世界第二大茶叶生产国印度,在印度奶茶居多。世界第三大产茶国肯尼亚,茶叶是肯尼亚的第一大出口商品。
世界三大产茶国介绍
1、中国是最大产茶国,中国是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的国家。早在原始社会,茶已用作医药,至公元前一千一百年的中国周代有了茶的文字记载,我国是出产绿茶最多的国家,所产绿茶占世界绿茶总产量的近百分之六十。
2、世界第二大茶叶生产国印度,印度有适合茶树生长的优势条件,在印度,几乎有22个邦都生产茶叶,其中,最有名的产茶地区是北印度的大吉岭和阿萨姆,南印度的尼尔吉里则较弱一些。
3、第三大茶叶生产国肯尼亚,追溯肯尼亚茶叶发展的历史,1903年英国人凯纳最早将茶树引进到肯尼亚的Limuru地区,1920年英国殖民肯尼亚后才在这里大规模种植茶叶,目的是获取利益并满足本国日益增长的茶叶需求。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36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金平:深入指导固始县茶产业
下一篇: 统一奶茶包装侵权公司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