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性益螨[Predatorymites]捕食害虫、害螨的有益螨类。蛛形纲、蜱螨亚纲。体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由颚体与躯体两部分构成。颚体有1对螯肢和l对须肢。躯体具4对足,前后分成两组,将躯体分为前足体、后足体和末体。一生经过卵、幼螨(3对足)、若螨(蜕皮1~2次,分为第一、第二,以至第三若螨)、成螨四个时期。年繁殖20~30代。成螨与若螨均捕食害螨和小型害虫。
吡唑·代森联,能在后宫佳丽三千的杀菌剂里成为巴斯夫为数不多的吡唑复配制剂,你真的以为它平平无奇?
唑醚·代森联是由吡唑醚菌酯与代森联科学混配的一种新型复合高效低毒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和保护多重作用,防病范围广,使用安全。吡唑醚菌酯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成分,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多种真菌性病害均具有很好地预防和治疗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诱发植株产生抗病能力。代森联为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属病菌复合酶抑制剂,可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干扰芽管的发育伸长。
吡唑的火热让经销、商农户都了解了很多,但你对代森联了解多少?
代森联主要特点:
①杀菌谱广,是一种多效络合的触杀性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病害;种子处理可以防治猝倒病、根部腐烂等种子和根部病害。
②有营养作用,含18%的锌,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增加光合作用,可改善果蔬的色泽,使水果蔬菜色泽更鲜亮,叶菜更嫩绿。
③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与各类代森锰锌相比,对瓜类霜霉病的防效明显突出,并可减少对有益捕食性螨的杀灭作用。
④不易产生抗性,该药为多酶抑制剂,干扰病菌细胞的多个酶作用点,因而不易产生抗性。
⑤安全性好,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大部分作物的各个时期,许多作物花期也可使用。
代森联同其他*代*字辈杀菌剂有什么区别,优势在哪里?
1、锌含量不一样
代森锰锌含锌量2.55% 代森锌含量8%、 代森联含锌量18%。
2、效果不一样
把代森锰锌中的锰离子给提出来,演化成代森锌,不过使用证明代森锌没有代森锰锌的杀菌谱广,保护能力一般且对真菌没有杀灭治疗作用,仅仅是含锌量比代森锰锌高那么一点 , 市场准备淘汰品种。
把普通代森锰锌中的锌离子和锰离子融合在一块,不会是单独的锰离子,几乎没有药害,这就是络合态代森锰锌的!络合态代森锰锌比普通代森锰锌的优势就是安全、高效。普通的代森锰锌(非络合)容易分解出锰离子,就会导致药害发生
代森联的含锌量更高,保护效果更好,具有明显的叶面增绿果面鲜亮效果!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与各类代森锰锌相比,对瓜类霜霉病的防效明显突出,并可减少对有益捕食性螨的杀灭作用。
3、持效期不一样
代森联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使用安全,即使在花期使用也没有药害
代森锌即杀菌又补锌,杀菌和补锌都是速效,药效较短,一般是5-7天
代森锰锌中的锰可以控制锌的释放速度,使药效更持久,一般药效持续10—15天,比代森锌长久
优利普60%唑醚·代森联——国内仅有二个厂家登记在柑橘炭疽病的唑醚·代森联。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剂型安全并且复配有料:吡唑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更浓更绿,代森联补锌,果实更润更靓。
----靓叶靓果又杀菌,优利普60%唑醚代森联,想不想了解一下?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农业部正规登记:柑橘树 炭疽病
产品特点:
1、全面防护:吡唑醚菌酯和代森联的混配杀菌剂,早期使用可阻止病菌侵入并提高植物体免 疫能力,减少植物发病次数和用药次数。用于预防瓜果、蔬菜的多种病害,具有阻止病菌侵入 ,防止病菌扩散和清除体内病菌等多种作用,对大多数真菌病害有效。
2、促进健康:增强植物免疫,枝叶健壮,增绿保健,保叶保花果更靓。
3、全面替代代森锰锌、百菌清、甲托、多菌灵、甲霜锰锌、霜脲锰锌等常规产品。
4、药效可靠:先进的干悬浮颗粒剂,急速崩解,作用较快,并在叶面形成良好的保护药层。
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
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稀释倍数1000-2000倍
柑橘、橙、柚:疮痂病、炭疽病、沙皮病、脂点黄斑病,稀释倍数750-1000倍
荔枝:霜疫霉病,稀释倍数1000-2000倍
芒果:炭疽病、霜霉病、黑斑病、红点病,稀释倍数1000-2000倍
西瓜、甜瓜:蔓枯病、炭疽病、疫病、霜霉病,60-100克/亩
葡萄:白腐病、霜霉病、褐斑病,稀释倍数1000-2000倍
花生:叶斑病,60-100克/亩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效果好,且喷药应均匀周到。病害发生轻或在病害发生前用药时选用低剂量,发病较重或作为治疗用药时选用高剂量。注意与其他杀菌机理不同的药剂交替使用,以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
将一个装有有益螨虫的盒子,粘贴或挂在果树、毛竹、蔬菜等农林作物上,有益螨虫就会将作物上的关键性害虫— —红蜘蛛、锈壁虱、跗线螨、粉螨等有害螨虫灭掉,而不用喷洒化学农药。这一被称为“以螨治螨”的生物防治技术,如今已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开发和应用成功。 福建省漳平市溪南镇、新桥镇和象湖镇的农民今年在70亩的柑桔园进行了“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试验,日前通过了福建省专家组的现场验收。 新桥镇双溪村村民郑世钦经营了30亩的柑桔园,对其中1200株柑桔树采用了“以螨治螨”技术防治害虫。他粗略地算了一笔经济帐:以前清除一株柑桔树上的害虫需喷农药四次,一次农药成本约0.7元;现在只需要一盒有益螨虫,仅花费0.8元。按此计算,每株树节省治虫成本2元,1200株共2400元;而且节省了人力成本,柑桔也没有了农药污染。 此前,“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曾在毛竹、蔬菜上试验获得成功,并实现逐步推广。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的“农业害螨生物防治技术”被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列入2001年度《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是103个入选农业项目中唯一的天敌生物防治项目。此间专家认为,“ 以螨治螨”研究成果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农林作物虫害防治实现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的重大突破。 害螨广泛分布于各种农林作物上,是当今世界农林作物上的关键性害虫。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这种微小生物,近年来已呈现酿大灾趋势。1997年,毛竹叶螨在福建省暴发成灾,造成局部毛竹林产区竹叶脱落,成片竹山荒芜,并蔓延到46个县市86个乡镇的毛竹林。 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林作物害螨一直以化学防治为主。有关资料显示,柑桔、草莓、苹果、桃等年用药次数达10-20次,城市园林达5-6次,造成大气、水域、食品的严重污染。而且大量使用农药,害螨对化学农药的抗性现象日趋严重,迫使农药使用剂量增加或使用高度农药,严重污染自然环境,作物中的农药残留也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以螨治螨”的生物学原理是:害螨的天敌——益螨,不危害植物,唯一的捕食对象就是害螨,因此又称捕食螨,施放后只要食源充足,它就可以在一地繁衍种群。相比之下,化学农药只能在短时间内发挥效力,药效一过,害螨则又可能开始新一轮的繁衍和肆虐。 20世纪70至80年代,广西、广东、福建、北京等近十个省市的专家开展了“以螨治螨”生物防治研究,但当时由于大量繁殖益螨技术比较落后,常用方法是采用植物花粉或种植某些植物饲养红蜘蛛,然后再饲养益螨,成本约是农药防治的10-20倍,大量生产难度大,难以形成规模,所以专家们的试验成果被束之高阁。 1994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始与英国国际昆虫研究所有关专家合作,引进在国外已成为商品的益螨优良品种——胡瓜钝绥螨,经过1年的艰苦探索,研制成功胡瓜钝绥螨人工饲料配方,建成我国第一个年生产10亿只益螨的产业化生产基地,初步形成“生产-包装-储存-释放应用”生产线,使益螨能按需求随时提供产品的梦想逐步成为现实,解决了长期困饶我国“以螨治螨”学科发展和益螨工厂化生产的难题。 同时,胡瓜钝绥螨的应用也取得突破。目前,国际上胡瓜钝绥螨主要被应用于温室中的作物,或作为黄瓜、辣椒的害虫——蓟马的控制物,或在温室中防治草莓害螨。而这个所已将其成功应用于露天大田和果园中。据了解,1998年胡瓜钝绥螨首先在毛竹上应用成功,示范项目于2001年6月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近几年来,“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在福建、浙江等省10多个县市20多个乡镇的蔬菜、茶园、毛竹林等作物示范区应用达30万亩次,平均控制害螨效果达89.6-92.7%,降低农药使用次数达40-60%。 此间专家认为,世界环境保护和发展大会保护环境宣言中指出,21世纪要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化学农药的销售和使用。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灭虫相比,生物防治技术具有无残毒、无污染、对人畜无害等特点。这一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将为我国“入世”后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扫清障碍,并大大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35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捕食性益螨以植绥螨科
下一篇: 怎样识别茶叶质量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