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曾到苏州一游,深爱吴中水乡那悠然自适的生活氛围。后来看陆文夫的散文,中有讲述苏州旧茶馆的文字,更是怡然神往,遐想他日也能到江南古城定居。每天从梦中醒来,沐着晨曦,推开半临水中的阁楼上的木窗,品一杯香茗,坐赏从那波光粼粼的小河汊上穿梭而过的小舟,人也自然而然的心旷神怡。
因为仰慕古人品茗清谈的雅致,一次与同学在夏夜里月下对坐,泡上最便宜的茉莉香片,在一通天南海北地乱侃之后,灌下一暖瓶开水散去。谁知回家后彻夜难眠,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晚上,亢奋劲犹未完全过去,被折腾得疲惫不堪。对于茶,我有了一次非常直观的认识。
进入社会后,我开始每天喝茶,然而只是牛饮,解渴提神,毫无情趣可言。除此之外,茶叶还可以除掉自来水中那股令人厌恶的氯味。
真正领略到茶的意境,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做小生意,对面摊档的老板是我的一个旧街坊,比我年长20岁,小提琴拉得极好。我向他学到了许多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某天他拿了一小包茶叶来,说是晚上在歌厅拉琴,老板送给他的上等黄山毛峰。他先是用清水漂洗干净茶叶上的浮尘,然后让我用电壶将水烧至起蟹眼,将沸未沸之际,将茶叶投入壶中烹煮,稍煮片刻便将茶汤倒出。只见煮出来的茶汤,色泽金黄之中略带碧绿,清澈明净,茶叶的嫩芽稍稍迸开,状若丁香。轻轻一抿,滋味甘爽柔软、鲜浓醇厚,即便是我这种不识茶之人,亦能感受到茶中的灵秀之气。而且,令我最为难忘的是那满室的茶香,随着氤氲的水雾,飘浮于空气中,充斥在每个角落。其实当时的器物极其简陋,冲泡方式也并非最佳,但或许是记忆中的事物总是最好的,至今我也喝过了不少名茶,却再也没有遇到过如此清韵悠长的茶香。
李后主词云:“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若得在小桥瓦宅之间,风清气爽之时,花光树影之下,与三五知己煮茗清谈,这种惬意闲适的生活,世上如侬者又有几人?
[译文] 一壶美酒在手上,一根钓杆在身边,世上像我这样快活的人有几个呢! [出典] 五代 李煜 《渔父》 注: 1、《渔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2、注释: ①此词调名亦作《渔父》,《历代诗余》中作《渔歌子》。据宋阮阅《诗话总龟》载:“予尝于富商高氏家,观贤画《盘车水磨图》,及故大丞相文懿张公弟,有《春江钓叟图》,上有南唐李煜金索书《渔父词》二首。其一曰:‘浪花有意千里雪,……’其二曰:‘一棹春风一叶舟,……’”。 ②浪花:《词谱》、《花草粹编》中均作“阆(láng)苑”。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意:有本作“有情”。千重雪:《词谱》、《花草粹编》、《历代诗余》中均作“千里雪”。千重,千层,层层叠叠。 ③桃李:《历代诗余》、《全唐诗》、《诗话总龟》中均作“桃花”。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近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言春色正浓,春意盎然。 ④身:《南唐二主词汇笺》中作“轮”;《诗话总龟》中作“鳞”。一竿身:一根钓竿。 ⑤侬(nóng):指我,江南口语。快活:《诗话总龟》中作“世上”。 ⑥纶:《五代名画补遗》中作“轮”。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3、译文: 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欢迎我,卷起了千万重的飞雪。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一壶美酒在手上,一根钓杆在身边,世上像我这样快活的人有几个呢! 4、李煜生平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和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5、李煜这首词,继承的是张志和的“渔父家风”,写渔父的快乐逍遥。开篇选取两个场景来表现渔父的生活玩境,一是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一望无际,境界阔大。浪花翻滚,本是“无意”,而词人说“有意”,就写出了渔父与大自然的亲和感。江涛有意卷起雪浪来娱乐渔父的身心,衬托出渔父心情的快乐轻松。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李花,竞相怒放,把春天装点得十分灿烂。江上岸中所见,尽是美景。接着写渔父的装束和生活,身上挂着一壶酒,手里撑着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撑到哪里,想喝酒随时都可以喝上几口,高兴了就唱首渔父歌,多自由,多快活!这世上像我这样的自由人,能有几个。 开篇入画,将画中意境以言辞写出,以画境言心境。“浪花”成“千重雪”,“桃李”作“一队春”,写春江浪涌,春光明媚,中间嵌以“有意”和“无言”,作者以情见景,借景寓意,心态淡然而出。有酒、有竿、悠然独钓,这种情境虽静寂却清新,所以作者以问做结,“快活如侬有几人?”其叹如赞,表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这首词语淡情疏,清丽简约,诗情与画境浑然一体,趣致盎然。 不求威仪天下,万古不朽;但求独善其身,性情而为!正如李煜所说,他崇尚的不是武力与征战,而是一种春风暖雨,落絮飞雁的诗意生活。 6、“” 带着一壶好酒,拿着一枝钓杆,一个人独自在河边,一边喝酒,一边钓鱼,世上像我这样自在逍遥的人,能有多少呢?远离了尘世的干扰,独自拥有一片宁静的天地,那种逍遥与闲适的情怀,又哪里是俗人所能体会的呢? 7、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万顷波中得自由”,原本是如此简单的理想。 只是有时候,理想似乎离我们那么近,就在头顶,像触手可及的萤火虫。可掂了脚尖去够,再跳起来去抓,却始终与我们的手隔着一个指尖的距离。 这深沉飘忽的惆怅,让人好像听到西海岸一位诗人的叹息:生活,在别处。 (姚敏独自莫凭栏) 8、酒逢知己千杯少!自古至今,饮酒的境界到底有多高?且从历代文人墨客遗作便可知一二: “绿醴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也。 “登斯楼也,则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番旷达即兴之饮,舒怀之酒。 一代枭雄曹操也有如此之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此则为伤时感怀,感慨之饮也。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则谓之人生的理想境界了。 而酒仙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气贯长虹,豪放之饮。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这又是何等的冷静洒脱! 9、望江南,两眼空空,一番思量清眸带红。 我痴我怨我笑我颠。于歌舞升平的台上,觥筹交错的楼中,恍恍惚惚的花前,迷惘失忆的月下,发酵酝酿我如宿命一般的风流。 烽火间,剑雨中,菊花满地伤,生生死死或如一场幸福的假象,欺骗斯人于乱世,堕红尘,忘国不思忧。浮现一世的浮浮沉沉,如秦淮河上的黄黄红红,摇曳着一切纸醉金迷的浮华之梦。 是否幸福轻得太沉重,未提笔,泪两行,阑干拍遍,几何痛?谁又读懂一个南唐后主那浮生若梦的伤感和痛。 你笑你唱你想你忘。如是间,众生若蜉蝣,谈笑一瞬,于灯红酒绿间寻那只属于我的一页注脚。 10、千年李煜,多少离愁多少泪 李煜,一走走了千余年,将四十年来家国梦写入诗歌,将自己交给历史。 李煜,一走走入千余年,将满腔遗恨交给长江,将三千里地山河常装心间。 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呵,谁能体味你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谁能明了你内心“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巨大沉痛?世人说,亡国的代价铸就了你可追唐诗的非凡成就,你认可么?你愿意后人称呼你南唐李后主还是词人李煜?可惜你不能回答,也许你不屑回答。或许你在乎的,只是无法与自己的家国再进行交谈,不管是用脚步还是视线。 一江春水向东流。 江河卷走了一切,却卷不走你的离愁别恨;匆匆的流水,因你的惨痛变故和心事婉约而多情地歌唱着,歌唱着你的屈辱、黯然以及落寞。 千年李煜,是因为那些平民化的质朴的诗歌。人们记住的是一位词人,而不是一位帝王! ——题记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理想中的事业会幸运地成其为现实中的职业?人终其一生,苦苦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最佳定位,但又有谁可以抗衡命运?少年的理想曾如春梦,在日益严峻的现实世界中渐渐失去光泽,很多的时候,我们许许多多的人,被生活的潮流身不由己地挟裹着,走上一条越来越情非得己身与愿违的人生之路…… 顺意的人生,也许是花好月圆的喜剧,快乐也许会肤浅,但亦是生命的终极目标。错位的人生,也许是一出悲剧,于是悲情中唤醒生命的激情,个体生命有了体验生命坚韧、提升生命层次的不竭动力,也许阴错阳差中反而成就一片属于自己的生命天空,譬如南唐后主李煜—— 错位人生, 写就悲情,也铸造辉煌 灿烂的历史人文景观,与秀丽的自然山川交融和谐,构筑了古都南京的迷人风韵。其中最绮丽、最灿烂的人文风景,应是南唐后主李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一咏三叹、不忍释卷的词,正是由于李煜的出现,由俚俗小曲变成了姿态万千的阳春白雪。 时代决定命运,翻阅历史,一个“错”字写就了李煜悲情的一生。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嗣位,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南唐在中主李璟后期,已称臣于宋,李煜是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按照嫡长子袭位的封建传统,他绝对没有做皇帝的可能,本不该成为执政治国的一国之君。在极其复杂的宫廷权势斗争中,李煜懦弱多病,天性喜文厌武,他的人生志向,就是要做一个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或者做一名经纶满腹的高人隐士。“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李煜少年的理想追求,在早期作品《渔父》中不难看出。随着太子弘翼莫名其妙的病逝,李煜的其他几个哥哥也都早卒,在中主病亡后,年仅25岁的李煜硬生生地被历史的激流卷进政治漩涡中,纵然身与愿违,也别无选择。 李煜生于金陵的帝王之家,那里文人的儒雅和悲哀歌哭,那里的微风暖雨落絮飞燕,那里江南秀美的旖旎风光,把他悄悄地塑造成一个多愁、善感、柔弱、伤怀的文人。个性决定命运。家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一种亡国的紧迫感沉重地压在李煜心头。风雨欲来,大厦将倾,李煜也想振作,也想图强,但他天性懦弱,他没有拯救危局的政治魄力和才能,强国谈何容易?以其父李璟的英武明断,尚不能保社稷于不衰,一介懦弱文士又怎能力挽狂澜于乱世?所以,当面对日渐没落的江山,他不知所措——没有整顿朝纲,指挥征伐,复兴南唐的勇气,没有伟丈夫铁骨铮铮的刚烈血性,没有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的宏图大志,有的只是一味修好的纳贡,苟延残喘。“外示恭俭,内怀观望”,李煜只希望以自己的一片赤诚忠心,换取宋太祖的宽容之恩,求得南唐小朝廷的一时苟安。但他也深知,南唐,注定必亡,那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强不能,弱不甘,外有患,内而乱,既然无能为力改变命运和现实,唯有放纵性情,耽于声色任情而动,随意而行,无奈地等待命运的摆布,一如当年被命运无奈地推入政治激流中。 在位十五年,是李煜生命中屈辱难堪的十五年,在无奈的命运中,李煜唯一可以选择的,只有自己的性情和才情。所以在李煜的内心世界里,仿佛隔绝了腥风血雨的杀伐,隔绝了勾心斗角的争名夺利,有的只是纯净的心灵,美丽的飘逸的爱情。整天与大周后、小周后沉湎于温柔乡中,歌唱“霓裳羽衣曲”,或者把玩玉石,品评书画,作赋填词,于是,历史上便出现了一位集昏庸无为失败于一身的皇帝,集风流倜傥天才卓绝于一身的词家。 李煜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的造诣,而词的成就尤高,在南唐时期的艺术造诣,堪称绝顶!李煜的词,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降宋时作为界线。前期的词已表现出李煜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但词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空前绝后。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一改词之风格,转琦香绮丽为哀怨伤婉,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他后期的词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归故国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故人、故事”的无限留恋,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凄凉悲壮,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赢得生前身后名。 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李煜42岁的生日,国恨家仇,千愁万绪无从释怀,李煜让歌妓吟唱新作《虞美人》,太宗大怒,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李煜毒死,死后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从25岁即位开始,身与愿违的李煜早已是醉生梦死,苟活人世,17年后,他终于可以从沉重而无奈的生命中解脱出来,终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追求“一槕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渔夫》)的理想生活境界。 人生错位的李煜做了无为无能的昏君,国亡家破,妻离子散,千古蒙羞,那是他对自己错位人生的别无选择,这错位人生造就的深刻痛苦反而成就了词曲艺术上的辉煌成就!但如果不错位,李煜的人生,又会如何? 今夜,一轮皎洁的明月下,又见李煜的绮丽词句,引发了我对这位才华横溢的亡国之君的深切怀念。人生,这真是一个难解的谜题,也许正如李煜的生命初衷:不求威仪天下,万古不朽,但求独善其身,性情而为。是啊,政治上碌碌无为的李煜,最终以词曲艺术的辉煌不朽于世,此生,纵然错位悲情,亦不空虚。 不朽李煜,词人李煜,不朽! 从一位囚徒的诗词里倾泻而出,一江春水向东流,昼夜不停,流了千余年。幽怨凄楚的词句,为一位历史上的帝王白描了沧桑漫漶的轨迹,让千古为之一叹。 北靠黄河,现在的开封那时叫汴梁,大宋的根基驻扎在这里。奔腾汹涌,咆哮跌宕的黄河使它习惯了气吐万里,学会了搏击风浪。然后,像黄河扑下高原,滔滔东去,一种叫理想的东西高擎斧钺,从这座都城出发,去收拾那片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局面。 五代十国,只用铁蹄和血痕填充着唐与宋的间隔。 那是草莽群雄们肆意点燃狼烟而豪强辈出的乱世,南唐虽如桃源,却不能孤悬世外,尊事中原、偏安一隅,到底只是一个幻想,即使天堑长江也不能阻隔那用欲望燃起的熊熊战火,“南唐”两个字,最终在大宋一统天下的铁蹄下被踏为齑粉。这个国家的历史在金陵城下涛声渐涨的长江里画完了句号。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煜《蝶恋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李煜《乌夜啼》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乌夜啼》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破阵子》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李煜《渔父》
楼上找的都是词啊
卷8_5 【九月十日偶书】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黄花冷落不成艳,
红叶飕飗竞鼓声。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卷8_6 【秋莺】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
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卷8_7 【病起题山舍壁】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
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卷8_8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李煜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浩浪侵愁光荡漾,
乱山凝恨色高低。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卷8_9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
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卷8_10 【挽辞】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卷8_11 【悼诗】李煜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卷8_12 【感怀】李煜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卷8_13 【梅花】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卷8_14 【书灵筵手巾】李煜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卷8_15 【书琵琶背】李煜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天香留凤尾,馀暖在檀槽。
卷8_16 【病中感怀】李煜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卷8_17 【病中书事】李煜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月照静居唯捣药,
门扃幽院只来禽。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卷8_18 【赐宫人庆奴】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卷8_19 【题金楼子后】李煜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卷8_20 【句】李煜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落花》)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以下《翰府名谈》)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野客丛谈》)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录碎事》)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凝珠满露枝。
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羽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33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清热解毒茶帮你养颜
下一篇: 饮茶醉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