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云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小小茶农 2023-11-23 05:23:00

云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云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TeacloudylooperNPV,BtNPV]学名:BuzUrathibetariaNPV。杆状病毒科,杆状病毒属,A亚组。寄生在云尺蠖幼虫体内。分布于浙江和安徽等地。多角体多数呈多边形,少数为近圆形或三角形,直径0.5~2.3微米,平均1.4微米。病毒粒子呈杆状,两端平钝,长400~500纳米,宽100~150纳米。每个多角体包含55~65个病毒粒子。每毫克干粉含多角体1.33×108个。每头4~5龄病毒虫尸含多角体4.2×l09~8.4×109个。LC50为8.57×l04PIB/毫升,每公顷用7.5×1011PIB防治云尺蠖幼虫,效果达80%以上。

昆虫病毒是什么?

(insect virus)

(陈昌洁)

一种以昆虫为寄主并对昆虫有病原性,具有生命和非生命的双重特性,没有细胞构造的生物体。其特征是:遗传物质上只有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不能成长分裂;缺少能量产生系统、核蛋白体和转移核糖核酸。目前已从11个目的900多种昆虫中发现1200种以上的昆虫病毒,其中约71%是鳞翅目昆虫。

通常引起昆虫感病的病毒主要有6个科:①杆状病毒科:核酸为双股脱氧核糖核酸,下分A、B、C、D四个亚组。A亚组:即细胞核多角体病毒。包涵体随种类而异,大小为0.5~15微米,病毒粒子杆状,单粒或多粒成束地被包埋在包涵体内,复制和多角体形成在细胞核内进行。复制部位有脂肪体、体壁、气管、血液、消化道、生殖系统等组织。B亚组:即颗粒体病毒。包涵体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300~511×119~350毫微米,通常含一个病毒粒子,少数2个或2个以上。C亚组:即无包涵体的棕榈独角仙病毒。具囊膜,大小约220×120毫微米。D亚组:calyx病毒。具断裂的脱氧核糖核酸,已知存在于膜翅目寄生蜂雌成虫的生殖系统中。②呼肠孤病毒科:此科仅为细胞质多角体病毒的一个组,主要感染鳞翅目昆虫,并限于中肠上皮的圆筒形细胞。多角体形态因虫而异,大小为0.5~10微米,同一虫体所产生的多角体大小悬殊。病毒粒子为正20面体,球状,直径约60毫微米,正20面体上有12根管状突起,先端还有一个球状结构。③痘病毒科:已知有一组感染昆虫。根据病毒粒子形态的不同分为三个亚组。在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复制。粒子卵形,大小为450×250毫微米,包涵体直径可大到24微米,椭圆形。④虹彩病毒科:昆虫虹彩病毒是其中的一个属。根据130毫微米和195毫微米两种大小的病毒粒子,将其分为两个亚组,在多种组织的细胞质中复制。其最大特点之一是病毒粒子排列极为整齐,产生Bragg反射,表现虹色光彩。⑤细小病毒科:为小型球状病毒,含单链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粒子直径21~24毫微米,除中肠以外的所有组织均能被感染。⑥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已发现的上述昆虫病毒种类中,绝大多数为包涵体病毒,特别是杆状病毒中的核型多角体病毒,这可能是由于它所形成的包涵体易于发现和分离的缘故。这类病毒具有一个0.5~15微米大小的蛋白质包涵体,形态大小随种类而异。病毒粒子杆状,髓核外面为病毒的衣壳和囊膜,依囊膜内包被的核衣壳数目不同而分成单粒包埋型与多粒包埋型。杆状病毒的特异性较高,包涵体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毒力并引起次代幼虫发病。病毒包涵体被幼虫取食后,在肠道中裂解并释放出具有致病力的病毒粒子而造成再次感染。环境污染造成成虫带毒而引起病毒的垂直传播,因此而造成初孵幼虫很高的死亡率。棕榈独角仙和松黄叶蜂的病毒防治是应用病毒控制害虫取得显著成功的两个极好例证。迄今已有多种病毒投入商业性生产和使用,主要是核型多角体病毒,如美国的舞毒蛾、黄杉毒蛾等的核型多角体病毒。人工饲料养虫复制病毒是当前病毒生产的主要方式。病毒以粉剂、可湿性粉剂等剂型销售。有的病毒则用林间寄主复制。利用组织细胞大量增殖病毒尚未进入实用阶段。病毒的利用除空中和地面喷洒外,利用诱饵和天敌帮助传播等非常规使用手段也正在研究之中。

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应用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和林业害虫。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已在约20个国家用于防治棉花、高粱、玉米、烟草、西红柿的棉铃虫。世界上成功地大面积应用过的还有松黄叶蜂、松叶蜂、维基尼亚松叶蜂、舞毒蛾、毒蛾、天幕毛虫、苜蓿粉蝶、粉纹夜蛾、实夜蛾、斜纹夜蛾、金合欢树蓑蛾等害虫的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自己分离培养,大面积田间治虫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棉铃虫、桑毛虫、斜纹夜蛾、舞毒蛾的核型多角体病毒。

茶尺蠖的防治方法

茶尺蠖是茶树上最重要的食叶类害虫。以幼虫取食茶树嫩叶为主,发生严重时可将成片茶园食尽,严重影响茶树的树势和茶叶的产量。
影响茶尺蠖种群消长的主导因子是天敌,目前已发现的天敌有寄生蜂、蜘蛛、真菌、病毒及鸟类等。其中以绒茧蜂、病毒和真菌尤为重要。
茶尺蠖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下列四种:一是清园灭蛹。结合伏耕和冬耕施肥,将根际附近落叶和表土中虫蛹埋入土中,可减少田间虫口的存量。二是灯光诱杀。在茶尺蠖成虫期可在田间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以减少下一代幼虫发生量。三是保护和利用天敌。应逐步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以保护田间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四是药剂防治。可喷施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每亩用量为10亿~50亿个多角体,全年以第一、第五、第六代致病率最高,施药时期掌握在一、二龄幼虫期。也可使用Bt制剂或植物源农药0.6%清源保水剂,使用剂量为800~1000倍液。

名词解释 “核型多角体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也被称为杆状病毒,是一种大型昆虫病毒,其结构独特,基因结构同地球上其它生物的没有任何联系,该种病毒可以占据受感染昆虫体重干重的40%,病毒颗粒的形状类似一根棒,病毒颗粒常出现在一种被称为是多角体的蛋白质晶体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31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