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茶具名家——范林源

茶百科 2023-11-23 01:41:12

茶具名家——范林源

范林源 在民国期间出品的紫砂器具中,在紫砂杯这类品种上,总可以寻到各种形态、材质不一,做工较为讲究的紫砂杯,杯底镌铭「林源」印款。这个林源何许人也?据笔者考证,「林源」原来是以制作紫砂杯为重点,并一生擅制紫砂杯的紫砂艺人范林源。范林源(1887~1947年),宜兴蜀山东邻西望圩村人。范林源世居西望圩,和紫砂名艺人范承甫(大生)家紧邻,自幼就在范承甫的怀抱中长大,从小就趴在范承甫的泥凳头玩。范林源的父亲世代务农为生,也较看不起做手艺的人。

范林源15岁时曾向父亲提出要跟范承甫学紫砂,范父始终不答应,故范林源只能看范承甫做紫砂,没有机会正式拜师学艺。范林源成家立业後,看到范承甫壶越做越好,心底跃跃欲试。後范承甫被聘至蜀山「阳羡紫砂陶业公司」作技师,渐渐出名,范林源再也忍不住,提出要跟范承甫拜师学艺。范承甫见他已成家立业,做徒弟要养家活口很难,就劝他做些小件,范承甫教了他一手做紫砂杯的技术要领。范林源记住技术要领,回家学学做做,做做再问问,问问再做做,凭自小就看熟了的制壶工序,终於以手工做成了紫砂杯。范承甫及其弟范锦甫对范林源十分关心,经常接一些配套茶具中的杯盏生意给范林源做。

民国十年(1921年)以後,范林源开始自成一格,即专制紫砂杯子。先帮「宜兴利用公司」做,然後帮「铁画轩」做。民国二十年(1931年)以後,范林源正式受聘於「宜兴吴德盛陶器店」做为技工,替「吴德盛」专制紫砂杯。此间,范林源所制紫砂杯严谨精致,或圆或菱,或塑或饰,型态各异。「吴德盛」要配任何一种杯子,范林源都能做出来,而且做到与配套的壶具十分协调统一,要不是杯底打上「林源」的印款,壶上打上他人的印款,人们还以为成套茶具都是范林源替「吴德盛」做的。三十年代中後期,范林源做紫砂杯做出了名,盖杯、套杯、盘杯、圆货、筋瓢货都做的端庄周正,产品长销不衰。四十年代之後,范林源仍以制杯为生,在抗战艰难的岁月,他日夜赶制,还过着挨饥受饿的日子。由於长期劳累,加上营养不良,1947年春,范林源一病不起,病中仍挣扎着制作紫砂杯。至夏,病逝於西望圩家中,享年60岁。

历代紫砂壶名家名录

(一)明朝时期的主要壶艺家:?

金沙寺僧、供春、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邵盖、蒋伯?。

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陈仲美、陈光甫、沈君用、周后、邵二孙、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沈子澈、陈辰、徐令音、项真、陈六如、陈正明、邵亨裕、惠孟臣、徐次京、郑宁候。

(二)?清代主要壶艺家:?

陈鸣远、许晋候、陈隐龙、项圣思、陈汉文、徐飞龙、华风翔、蔡乾元、惠逸公、锦春、邵元祥、彭君实、蒋志雯、史万全、史继长、邵兰孙、周候祥、杨友兰。

杨继元、王南林、邵德罄、邵玉亭、邵基祖、杨怀仁、陈文居、陈文柏、葛子厚、潘虔荣、于廷、潘大和、杨季初、张怀仁、陈滋伟、陈殷尚、邵裕亭、范章恩。

邵旭茂、邵友兰、邵友廷、潘缄雄、陈曼生、杨彭年、杨葆年、杨风年、邵二泉、邵恒昌、钱弘文、徐温庭、蒋良玉、杨履曾、陈绶馥、薛怀、邵景南、陈寿福。

蒋德休、吴月亭、陈觐候、朱石梅、陈荫千、瞿应绍、邓奎、申锡、邵大亨、邵形龙、何心舟、梅调鼎、华祯祥、华君德、许升候、潘沂宝、邵正来、潘仕成。

史维高、魏孟民、王元美、吴芷来、陈用乡、胡耀庭、邵柏原、路衮补、陈文叙、蕉雪子、吴阿昆、周永福、于子良、冯彩霞、黄玉麟、余生、赵松亭、金士恒、吴阿根。

蒋裕泰、陈光明、程寿珍、陈懋生、潘志茂、王东石、王胜长、邵俊根、邵赦大、邵友廷、邵湘甫、邵云甫、沈瑞田、陈伯亭、陈研卿、卢兰芳、邵维新、俞国良、邵云如、韩泰、江案清、蒋万丰、王玉林、范鼎甫。

(三)?民国时期的壶艺家:?

李宝珍、吴虎根、杨莲生、蒋燕亭、范大生、程金寿、光裕、冯桂林、汪宝根、陈少亭、王玉仙、吴纯耿、沈孝鹿、邵陆大、范勤芬、刘福兆、江祖臣、金阿寿、汪生义、范臣甫、裴石民、顾景舟。

(四)?当代著名壶艺家:?

王寅春、王石耕、丁洪顺、王福君、王振国、王生娣、王秀芝、毛国强、叶惠毓、许燕春、刘惠大、刘风英、刘建平、吕尧臣、朱复、任淦庭、朱可心、汪寅仙、沈遽华、沈汉生、李昌鸿、李碧芳、李美金、李正华、李慧芳、束风英、吴云根。

吴亚亦、吴群祥、吴鸣、陈珍庆、陈福渊、陈钢、陈国良、陈进海、陆巧英、?陆文霞、何道洪、何挺初、邵新和、张红华、张锁坤、张守智、房玉兰、范永良。

范若君、范其华、范早大、周桂珍、周尊严、周定芳、季益顺、施福生、施小马、?施秀春、赵洪生、胡永成、咸仲英、高海庚、高洪英、高建芳、高振宇。

凌锡苟、夏俊伟、顾绍培、顾惠君、徐汉棠、徐达明、徐建国、徐维明、徐元明、徐雪娟、?徐瑞平、曹婉芬、曹亚麟、谢曼伦、蒋蓉、蒋小彦、储立文、潭泉海、潘持平、潘春芳、鲍志强、鲍仲梅。

并无姓许的紫砂名家。

拓展资料: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紫砂壶起源

创始人

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供春)。“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 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可惜供春壶已不得见。当代宜兴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价格也在60万港币左右,足见供春壶的艺术价值多么珍贵。供春传时大彬。二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李仲芳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时大彬的紫砂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叹:“吾之精,终不及时(时大彬)之粗也。”徐友泉,手工精细,擅长将古代青铜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壶,古拙庄重,质朴浑厚。传说,徐友泉幼年拜时大彬为师学艺,恳求老师为他捏一头泥牛,时不允。此时一真牛从屋外经过,徐急中生智抢过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对着真牛捏了起来,时大加赞赏,认为他很有才华,于是欣然授其全部绝活,后来果然自成一家。以上四人为第一期时代的紫砂壶大师。?

后期紫砂大师

第二期紫砂壶大师为清初人陈鸣远、惠孟臣。陈鸣远以生活中常见的

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荠、荷花、青蛙等的造型入壶,工艺精雕细镂,善于堆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他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对紫砂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陈鸣远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时,故仿品、赝品大量出现。顾景舟先生说,从少年习艺,直至暮年,半个多世纪中他也只见到几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别小心以防走眼。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的惠孟臣,长于制作小壶,以小胜大。孟臣壶以竹刀划款,以器盖内有“永林”篆书小印者为精品。第三期紫砂壶大师是清代中叶嘉庆、道光年间的陈鸿寿和杨彭年。陈鸿寿,是清代中期的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主张创新,他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第一大贡献,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与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间的邵大亨,他为陈鸣远以后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兰、邵友廷、蒋德休、黄玉麟、程寿珍诸人,则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旧,很少创新,制作工艺也日渐草率荒疏。

近代的紫砂大师,首推顾景舟老先生,顾老潜心紫砂陶艺六十余年,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名传遐迩。建国后七老艺人:顾景舟、任淦庭、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蒋蓉。

当代紫砂大师

当代紫砂代表人物:徐秀棠、徐汉棠、鲍志强、高海庚、何道洪、汪寅仙、吕尧臣、周桂珍、李昌鸿、顾绍培等也各自身怀绝技,制作与设计皆各有专长,皆为一时俊才。

紫砂名家

黄玉麟、程寿珍、汪宝根、范大生、汪宝洲、严光芝、葛宝林、戈根大、彭再生、秦根林、诸葛伯勋、沈孝鹿、鲍六芝、邵全章、陈少亭、胡耀庭、李宝珍、陈经耕、范锦甫、谈尧坤、耿春福、范泽林、邵宝琴、范建军、倪顺生、凌锡苟、顾治培、高丽君、高建芳、储集泉、程辉、惠祥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紫砂壶

2018武汉茶博会有哪些活动?



武汉茶博会在很多喜欢茶的朋友眼里很有意思。这个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武汉茶博会有哪些有趣的活动。感兴趣的朋友看看。


2018武汉茶博会有什么活动




茶圣故里,香动天下;万里茶道,续写辉煌。2018第十七届中国武汉茶业交易会,40000平米,2000个展位,国内外100多个茶叶产区上万件名茶精品,将于5月12-15日举行,石爻登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汉口武术馆展),将呈现一场春日茶界盛宴。


1.规模大,品类全,覆盖整个茶叶产业链。


本次大会不仅是湖北省一年一度的重大茶叶盛会,也是中国茶产业发展的一次盛大回顾和较量,是展示世界茶产业未来发展的又一次集体亮相。大会规划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国际标准展位2000个,分为中国品牌馆、湖北名茶馆、普洱黑茶馆、国内外名茶馆、茶具美学馆、万文工艺美术馆六大主题馆。近千家企业的豪华阵容吸引了来自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江浙、港台等20多个国内省(区)和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约10万种产品,包括绿茶、红茶、黑茶(普洱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中国六大茶类;含有菊花、玫瑰、金银花、陈皮等的再加工茶。收藏紫砂、陶瓷、瓷器、铁、铜、银、石、木、竹等茶具。涵盖万文、字画、玉器、根雕、红木等艺术藏品;包括周边配套产品如香烛、链条、茶衣等。延伸茶食品、茶叶等深加工产品。展出的既有实物产品,也有乡村旅游产品;既有地方名牌,也有全国名牌。大会上有机、绿色、无公害的茶叶产品直观地诠释了健康环保的理念,生动地展示了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现代农业创新模式。茶叶全产业链产品的集中展示,代表了世界茶叶品牌、产业、文化的新发展水平,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实力的扩大。


2.名茶名品汇聚,承包地球上每一个茶园。


千名企争情,千名茶争香。第一春新茶和珍藏老茶汇聚国内外100多个茶叶产区。湖北青砖茶、恩施硒茶、英山云雾茶、襄阳高祥茶、大别山名茶、武当道茶等湖北省10大名茶集体亮相,而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茶、君山银针茶、信阳毛尖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等全国10大名茶相互角逐。全国重点产茶县市、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著名商标等知名茶叶品牌汇聚一堂。大益、陈生豪、雨林、金大福、刘大山、中茶普洱、和合昌、献县普洱、钟君、老志、保和祥、云缘谷、云南古韵、白沙溪、至德鸿昌、中古茶业、云南明片、刘淼白茶、大秦白茶、犹达茶业等众多名企将为您服务。


3,自然,精致,香。


有茶道,器皿也要有自己的方式。只有器与道相合,才能相得益彰。爱茶的人,爱茶,爱茶道,非常重视茶具。上万件精美的茶具,如宜兴紫砂、景德镇瓷器、龙泉青瓷、德化白瓷、河南汝窑、禹州钧瓷、福建建盏、云南建水窑、广西倪星陶器、台湾地区


洪窑、一茶一器、抱朴堂、松寿堂、盛威瓷业、茶具、唐玉润堂、天京建盏、湛行天下、龙泉窑、宝元堂、福兴窑、苏氏文化产业汾陶、旭日茶具、段吉祥核雕、木匠瓷、原始森林根艺、董建中、林源森等杨坚、周、范宏明、范、潘华弟、高圆圆、王小兵、刘进荣、杨建新、唐丽红、陈慧萍、钱亚楠、张晓梅、秦亚亚、丁可、钱锦全、陆震、于洪亮、潘建斌,发现茶具之美,学习茶具文化知识,从茶具上一窥茶文化的演变。这不仅是一次“老铁”的鉴赏和淘宝盛会,更是一次体验匠心、结缘工匠大师、面对面交流的绝佳机会!


4.把握市场脉搏,了解行业信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茶文化。


大会将全方位整合各方资源。除了突出其展示交易的基本功能外,会议期间还将举办品牌推介会、新品发布会、茶道表演、新老名茶品鉴会、名人签售会、名家访谈、茶文化讲座、香火表演、书画泼墨等多项茶事活动。一系列专业性高、信息量大、文化内涵和底蕴丰富的精彩活动,透视传递茶叶、茶具、茶叶包装、茶馆营销等全产业链最新信息。同行“大咖”面对面交流碰撞,创造新思维,发现新商机,捕捉最有价值的行业趋势,共同为茶行业书写历史,探索未来。大会不仅为茶企提供了一个与茶交友、交流、贸易合作的平台,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品茶、赏艺、购茶、了解茶文化、增长茶知识的场所。


5.匠人的匠心,补悔的艺术,看到精美的锔瓷作品。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一件瓷器碎了,总是珍惜东西的人会觉得放弃它很可惜。于是,古代工匠发明了“金刚钻”和“锔钉”来修复破碎的瓷器,锔瓷工艺由此产生。“没有金刚钻就不要做瓷器”这句歇后语出自《堪舆》。以前生活资料匮乏,底层人民少不了“堵炉匠”。——一个破碎的瓷器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恢复其功能,这对于每一个铜板都要保存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的瓷锯主要是实用。随着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挡炉匠”这一职业逐渐从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消失,但仅限于文物修复等狭窄领域。现在,似乎突然之间,锔瓷又被人们重新认识了。就价格而言,通过锔瓷修复破损的陶瓷器皿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比买一个新的花费更多。但是网上还是有一群人趋之若鹜,现实中玩锔瓷也成了一种小时尚。例如,在北京、武汉、成都等地,有一群人在工作之余学习锔瓷技艺。或许这与简约、节俭、爱惜物的传统回归有关,也与现代人更加注重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有关。也许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锔瓷不仅仅是一种旧物新用的实用技术,现代的瓷锯工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元素相结合,使锔瓷艺术真正成为一门艺术。在茶博会期间,工匠们不仅会帮你修补你遗憾的艺术,还会向你展示什么是精致的锔瓷。


6.与茶结缘,慢慢生活,回归本真。


每个人都喜欢茶,因为他们有自己特定的原因,因为它清淡,因为它甜,因为它苦,因为它软,还因为它的余味.茶不仅仅是爱茶人心中的茶,它更像是各种各样的人生,书写着不同人的不同状态。茶博会期间,组委会将与各大厂商品牌共同举办近百场新名茶、真老茶品鉴会。在这里,你不用花一分钱,不仅可以喝到世界各地的头春新茶名牌,还有各种正宗的10-20年以上的老茶品鉴,还可以一次性喝到全国各地的名优茶。现场不仅可以学习茶艺,还可以欣赏当地的茶艺歌舞表演。与茶为友,与茶结缘,慢慢生活,回归本真。城市生活加快了我们的节奏,以至于我们留给自己的内心时间越来越少。让我们相聚在茶博会,一起品好茶,共度余生的甜蜜,在喧嚣的生活中收获一份淡然的心境。


7.快速上车,避免排长队。就这么简单。


2018第十七届武汉春茶博览会观众网上预登记已全面开启!请抓紧时间完成预注册。微信关注武汉茶博会,可提前在线预注册,获得电子票免费观展。在线预注册更有机会获得免费茶道!


8.传承精彩,再创辉煌。


武汉茶博会由——武汉中兴恒远展览有限公司主办,是一家拥有近20年展会运营经验的知名策展机构。创办于2008年,从2012年开始分春秋两季举办。2015年被列入商务部指导支持的展会名单。2016年被列入武汉会展品牌提升工程,荣获武汉会展年度大奖“优秀品牌会展”。本届大会规模持续扩大,参展企业面积持续增加,采购商数量持续增长,国际客商数量大幅增加,综合功能持续拓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效应显著加强。可以说是特色鲜明,成绩喜人,成就了“一届更精彩,一届更成功”的声势和口碑。用奔跑的速度向世界展示中国茶叶市场发展的脉搏,不断为积极拓展湖北市场的企业品牌提供强大的发展平台和贸易机会,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为中国茶产业发出强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28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