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随性之物,既可进柴门,亦可登大雅之堂。”周圣弘先生告诉记者,在百姓那里,茶可以与“油盐酱醋”等日常俗务为伍;在文人那里,茶可以和“琴棋书画”等高雅之事为伴;茶,不仅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亦成了文人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和手段。
文学与茶完美结合,使得这翠嫩的绿叶,负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包孕了极为愉悦的审美体验。茶与文学联姻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有关茶的诗词、品文、散文、小说、茶联、茶谚、茶谜等文学作品浩如烟海。
茶向来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除了渗入诗词之外,还与记、赋、散文、品文、小说等文体结合。文人喜欢饮茶、咏茶与赞茶,大概与茶质对文思的催发分不开,文人在品饮之际,文思如泉涌,文学作品也因茶的渗透更显光彩。
饮茶与赏乐
摘要: 白居易 《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音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茶与诗词
在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涉及茶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比比皆是,可谓数量巨大、品质上乘。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赞美茶的首推的应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诗中云,茶树受着丰壤甘霖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农民成群结队辛勤采制。晋代左思还有一首著名的《娇女诗》,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两个幼女的娇憨姿态和烹煮香茗的娇姿。
唐代为我国诗的极盛时期,科举以诗取士,作诗成为谋取利禄的道路,因此唐代的文人几乎无一不是诗人。此时适逢陆羽《茶经》问世,饮茶之风更炽,茶与诗词,两相推波助澜,?茶诗大批涌现,出现大批好诗名句。
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颜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中唐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国下了不少?茶的诗篇。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
以饮茶而闻名的卢仝,自号玉川子,隐居洛阳城中。他作诗豪放怪奇,独树一帜。他在名作《饮茶歌》中,描写了他饮七碗茶的不同感觉,步步深入,诗中还从个人的穷苦想到亿万苍生的辛苦。
寺院出身的“茶圣”陆羽,经常亲自采茶、制茶。尤善于烹茶,因此结识了许多丈人学士和有名的诗僧,留下了不少?茶的诗篇。
到了宋代,文人学士烹泉煮茗,竞相吟?,出现了更多的茶诗茶歌,有的还采用了词这种当时新兴的文学形式,诗人苏轼有一首《西江月》词云:“尤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连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词中对双井茶叶和谷帘泉水作了尽情的赞美。
元代诗人的?茶诗也有不少。高名的一首著名的《采茶词》.描写了山家以茶为业,佳品先呈大守,其余产品与商人换衣食,终年劳动难得自己品尝的情景。
清高宗乾隆,曾数度下江南游山玩水,也曾到杭州的云栖、天竺等茶区,留下不少诗句。他在《观采茶作歌》中写道:“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我国不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茶兴都不浅,在诗词交往中,也每多涉及茶事。1926年,毛泽东同志的七律诗《和柳亚子先生》中,就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的名句。1941年,柳亚子先生还在一首诗中说:“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朱德同志在品饮庐山云雾茶以后,赞扬此茶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茶的诗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有不少。9世纪中叶,我国的茶叶传入日本不久,嵯峨天皇的弟弟和王就写了一首茶诗《散杯》。17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后,也出现了一些茶诗。后来,西欧诗人发表了不少茶诗,内容多是对茶叶的赞美,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这种奇巧饮料的喜爱。
唐代,茶与诗人的关系最为密切,浙江新昌一带曾被誉为“唐诗
之路”,在那里只要元稹、白居易的新诗一写出,就有人转抄纸上,拿
到集市上去换新茶。以茶换诗,以诗得茶。茶与诗“联姻”构成了中国
文学史上的一个奇特景观。
茶给诗人清思助兴,诗人也给茶传神写照,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茶诗
,内容涉及茶的采制、风俗、烹煮、斗茶、茶宴等。这些茶诗也极大丰
富了中华的茶文化。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下50多首茶诗,他在《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
山境会亭观宴》诗中写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声俱绕身,盘下
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此诗烩炙人口,广为传诵。诗中“紫笋”即产自潮州的贡茶“顾渚紫笋
”。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也有首宝塔诗《茶功》:“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
后追邀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中唐诗人卢仝的《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茶诗之一
,诗中的“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与晋人张载的“芳茶冠
六清,溢味播九区”相呼应。卢仝还有首《七碗茶》:“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春风生。”此诗把饮茶之
妙写得淋漓尽致,连苏轼也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
苏轼的咏茶诗也写得空灵别致,他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中写道:“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
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前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
柔佳茗似佳人。”诗中他把佳茗比作佳人,实别出心裁,千古绝唱。
诗仙李白一生写了许多酒诗,也写了很多茶诗。他的《答族侄僧中
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是我国较早的咏名茶诗,诗中写道:
尝闻玉泉山,
山明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
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
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
采服润肌骨。
……
唐诗人齐己也有首《咏茶十二韵》,其开头写道:“百草让为灵,
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南宋诗人陆游出仕过福州、镇江,又曾入蜀赴赣,辗转各地,有机
会品尝各地名茶,所以在他的《剑南诗稿》中,咏茶诗词就有300多首
,是历代写茶诗最多的诗人。他曾写道:“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
,“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从诗中可看出陆游自己动手烹茶为乐
及对茶道的感悟。
元代诗人谢宗可有首《雪煎茶》:“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
清新……”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稹在饮安徽泾县“涌溪火青”茶后
写道:“不知泾县山之涯,春出茁此香灵茶;雨茎细叶雀舌卷,蒸焙工
夫应不浅;芳向幽窗吸白云,令人六腑皆芳芬。”此外,宋代蔡襄的《
北苑茶》,欧阳修的《双井茶》等都是著名的茶诗。宋朝的杜耒名不见
经传,但他的“寒夜客来茶当酒”诗句传颂千古,成为客来敬茶的最好
注解和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的最好例证。在当代,已故的陈毅、郭沫若
、赵朴初也曾写下优美的茶诗。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27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与上师饮茶:苦难让我们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