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杀青:
(一)微波加热的原理:
就是将微波作为一种能源来加以利用,当微波与物质分子相互作用,产生分子极化、取向、磨擦、碰撞、吸收微波能而产生热效应,这种物体吸收微波后自身发热,使物体从内部到外部能同时加热的方法就是微波加热。
(二)微波杀青的优点
1、微波杀青时,茶叶表面温度不高,出叶时不需吹风冷却,叶绿素和香气散失少,因而色泽翠绿、香气醇厚。
2、鲜叶在微波加热箱内停留时间短,又不需要空气和蒸气导热,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中营养成分,使茶叶内质丰富。
3、微波制茶具有灭菌功能,制作过程中均在机箱中进行,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少,既安全又卫生。
4、微波杀青烘干,内外同时加热,无焦叶、焦边、碎屑等,特别是其醇化作用;对除去夏秋茶的苦涩味有明显效果,因此,商品性好。
5、微波杀青时,水份蒸发速度快,容易形成多孔性,产品的复水性好,泡茶时内容物易溶出。
(三)微波杀青机操作要领
1、打开电源,机器运转。
2、调试转动带。
3、调风机正常运行,确保散热功能。
4、湿毛巾平摊过传动带,使机器处于工作状态。
5、加高压、均匀下叶,打开排气口,出叶时,开风机。
6、叶子下完后,续摊湿毛巾,关闭高压,等机箱散热10分钟,切断电源。
(四)注意事项
1、设备正常运转时,绝不充许空载,不允许有金属物料进入加热箱内。
2、设备正常运转过程中,不允许打开电源箱门与加热箱门。
3、设备活动部位要定期加润滑油。
4、如遇突然断电,应把所有开关置于“关”的位置。
二、扁形茶全机械制作工艺:
摊放——杀青——多用机——提香机——分级——包装——贮藏。
采回的鲜叶经摊放失水率30%,开始杀青,杀青机开始预热,检查各部位封严,鲜叶匀摊在送料口、经输送带送出,时间两分钟,达到杀青程度,杀青叶经摊放时间20分钟,转多用机,锅温100度,用制茶油光锅,等油气蒸发后,每槽投入0.3公斤杀青叶,加快转速,50转/分,经1分钟预热后,减慢转速,30转/分,置入轻压棒,观察温度和叶子变化,经两分钟,色泽和条形基本固定,减压1分钟,压重棒1分钟,减压半分钟或轻压2分钟,再减压1分钟出锅,筛去沫头,进入提香机。
提香也有烘干效果,按要求调整好定时时间和升温设定,将所提香茶叶铺放在盛叶盘上,厚度适当,厚薄均匀,放进机内,关上箱门,起动风机,打开加温、加热开关,温度及时间进入自动控制状态,到达设定时间后,系统自动停止工作。取出盛叶盘,关闭加温、加热开关,经10分钟才可关闭风机。经过提香后的茶叶可分筛、分级,分别进行包装灰藏。
三、半机械制作扁茶工艺:
与全机械工艺不同处,就是在多用机内重棒加压后出锅,用电炒锅80度锅温,经人工磨头,进一步整形,达到9成干时,可筛沫进入提香机。
四、毛尖机械制作工艺:
杀青——揉捻——解块——理条——分筛——提香——包装——贮藏
鲜叶经过杀青后,进入揉捻机,开机前,先将机器擦试干净,打开开关,让机器空转,检查运转是否正常,装叶10公斤,揉捻时间10—20分钟,根据叶子老嫩程度,延长或缩短时间,揉捻压力应按先轻后重再轻的原则视叶而压,后不加压,揉一分钟即出桶。送解块机进行解块作业,须下叶均匀。经过解块后的茶叶送理条机理条。槽的温度应掌握在80—100度之间,投叶量每槽2.5两,时间经4分钟左右出锅,冷却后,再放入槽内以80度锅温理条,时间2分钟,达到9成干时出锅,经分筛、转入提香机,操作和机械制扁茶相同。
茶叶高频烘干法,具体怎么操作?茶叶高频烘干技术具有加热快、温度稳定、高频介质加热可渗透整个物质的内部等特点。
经高频烘干的茶叶,从水分、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等品质的检测情况来看,都不低于煤烘干的茶叶。而与煤矿烘干对比,高频烘茶损耗少、卫生、无污染、劳动条件好。在该技术基础上研制的茶叶高频烘干机能较稳地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适于批量烘茶。
茶叶烘干机械介绍:
发热体基材是进口碳纤维毡和碳纤维丝,具有功率余量大、耐高温、高热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且功率可随意调节等优点。碳纤维石英电热管产品,符合GB/T2423.3-1993电子电工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实验方法及GB4706.1-1992家用和类似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按照高频烘干茶叶,将茶叶从混合水盘中翻转,使茶叶更加均匀温暖,提高干燥效率,耗低,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
干燥过程采用热风加热,温度分布合理,茶叶加热均匀,干燥效果好。通过电干燥器振动的酸和叶绿素是一个模型,美国的多层振动车作为茶匙和干燥牛奶,根据电加热装置斗箱和排风扇的质量检测,采用美国电加热管或电加热板,从远处辐射红外线烘干茶叶,由于对水分、多酚、氨基酸和叶绿素的质量检测。
卫生,无污染,工作条件好。茶多酚、氨基酸和叶绿素不亚于煤干茶,与煤矿干燥相比,高频茶叶干燥损耗小、卫生、无污染、无劳动,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干燥和调味是绿茶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操作过程,通常在茶叶干燥机中完成。。
洞庭山碧螺春加工工艺流(规)程 一、 碧螺春茶手工采制工艺流程:</b>正宗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东西二山,以丰圻湾、槎湾、俞坞、秉常、石丰、五丰、坞里为主,洞庭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林果茶满山。茶树间种在杨梅、枇杷、柑桔、银杏、柿、桃、梅等十多种果树中,洞庭山茶树群体种以中叶型灌木为主,叶色绿,发芽早,生化指标优异,咖啡碱、氨基酸含量较高,自然品质好。采制工艺特点是:采摘细嫩,拣剔严格,炒制精致。其工艺流程如下:(一)、采摘 1、采摘时间:清明前开始至谷雨结束。2、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初展,一级鲜叶芽叶全长1.6~2.5厘米。3、掌握要求:总的原则是分批勤采。关键在于抓好头批茶的采摘,有部分茶树的芽叶达到标准就要开采,并采清,采净,这是提高碧螺春的品质,多产高档碧螺春的关键。头一、二次茶采摘得清以后茶树萌发的芽叶就较匀,反对采单芽,它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制成的碧螺春味淡、形差、香低。(二)、拣剔 1、拣剔标准:达到芽叶长短大小整齐,均匀一致。2、拣剔方法:采回鲜叶要“头头”过堂,剔除鱼叶老叶,“抢标”(秋冬气温还暖时,提早萌发的越冬芽)和其他杂质。并将拣好芽叶薄摊在阴凉处,拣剔过程,也是一个轻萎凋过程,有利于香气形成。(三)、炒制 碧螺春茶炒制,包括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四个工序。炒制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起锅即成”,全过程31-40分。1、高温杀青 (1)投叶量:鲜叶1市斤;(2)下锅温度:150℃~180℃,高档温度稍低,低档则稍高;(3)杀青时间:3~4分;(4)掌握程度:略失光泽,手感柔软,稍有粘性,始发清香,失重约二成;(5)手法:双手或单手反复旋转抖炒,动作轻快;(6)要点:先抛后闷,抛闷结合,杀透杀匀,青叶于锅心发白时投入,先抛以散发水分,挥发青臭气,使茶叶清香。后闷以加速抑制酶素,使汤色清,叶底匀。抛得过长则不利杀透,易产生红茎,只闷不抛,有黄熟味。闷抛结合,后期以闷为主,则清香持久,叶底柔匀,色泽嫩绿。2、热揉成形 (1)锅温:65℃~75℃;(2)时间:10~15分;(3)程度:揉叶成条,不粘手而叶质尚软失重约五成半;(4)手法:双手或单手按住杀青叶,沿锅壁顺一个方向盘旋,使叶在手掌和锅壁间进行公转与自转,揉叶边揉边从手掌边散落,不使揉叶成团,开始时旋三四转即抖散一次,以后逐渐增加旋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基本形成卷曲紧结的条索。(5)要点:甲:加温热揉,边揉边抖。碧螺春茶需保持小火,加温热揉。热揉因叶质柔软,果胶质粘性较大,易揉紧成条,缺点是容易闷黄,产生闷热气。故需边揉边解块,以散发叶内水分。乙:先轻后重,用力匀均。先轻揉4-5分,如开始用力太重,茶汁会粘在锅壁上,结成锅巴,影响品质,防碍操作,又易使芽尖断碎,以后要重揉6-8分,否则条索松,茸毛不显露。丙:揉后洗锅,在揉捻时有茶汁流出,粘着锅壁,形成锅垢,故要将揉叶起锅,洗掉茶垢,以免产生焦火气。3、搓团显毫 (1)锅温:55℃-60℃;(2)时间:12分-15分;(3)程度:茸毛显露,条索卷曲,失重七成;(4)手法:一臂撑着锅台,将揉叶置于两手掌中搓团,顺一个方向搓,每搓4-5转解块一下,要轮番清底,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5)要点:甲:锅温要“低—高—低”。搓团初期火温要低,如温度过高则水分散失多,干燥快,条索松;中期茸毛初显时要提高温度,促使茸毛充分显露;后期要降温,否则毫毛被烧,色泽泛黄。乙:用力要“轻一重一轻”。开始水分尚多,用力过大易粘结成团块,故需轻搓;中期在揉叶韧性大时需要用力搓,以达到毫毛显露;后期随水分减少,果胶质变性,可塑性降低,如用力过大,易断碎脱毫。4、文火干燥 (1)锅温50℃-55℃;(2)时间:6分-7分;(3)程度:茶叶有触手感觉,成茶水分8-10%;(4)手法: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微微翻动或轻团几次,达到有触手感时,即将茶叶均匀摊于洁净纸上,放在锅内再烘一下,即可起锅。二、 机械加工碧螺春茶操作规程:碧螺春的品质风格特征为: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沏,叶底柔嫩均匀。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如下:(一)、采摘 鲜叶以中小叶种茶树为佳,一般在“清明”开始,至“谷雨”前后和秋茶白露前后采制结束。要求采以一芽一叶为主和少量的一芽二叶初展肥壮的鲜叶,不采鱼叶、老叶、紫芽叶、雨水叶、病虫害叶。(二)、摊青 采回鲜叶要及时摊放在阴凉通风处,时间4~6小时,厚度为3cm,其间翻动1~2次。(三)、杀青 1、选用机械:6csm30、40型名茶杀青机或6CST65型滚筒杀青机。2、操作方法:杀青前先点燃炉子,同时开动机器动转,待时口温度达到140℃,出口温度达120℃时,开始投叶,投叶时要先多后匀,防止焦叶,杀青时温度力求稳定,要求杀透杀匀,清香显露,手握柔软,有三分之一左右叶缘略卷,手握有触手感。3、摊凉:在杀青机出口处,用鼓风机把杀青叶吹开,让杀青叶快速散热带走水蒸气,防止杀青叶变黄和水闷气的产生。因此杀青叶的快速冷却是制好绿茶的重要措施。(四)、第一次揉捻 1、选用机械:6CKM25、35型名茶揉捻机。2、操作方法:根据杀青叶的量选择机械,一般放满一筒杀青叶,空揉10分钟,要求条索形成即可下机。(五)、初烘 1、选用机械:6CH-94I型碧螺春烘干机。2、操作方法:机温达90~100℃时投叶,将揉捻叶铺开,边烘边翻,使其散发水份,一般不要搓团,当叶子比较爽手后,约六成左右干时即可下机摊凉。(六)、第二次揉捻 1、选用机械:6CKM25、35型名茶揉捻机操作。2、操作方法:装满一筒第一次烘干摊凉回软叶,一般空揉2分钟,待揉筒内叶条全部翻动即可加中压3分钟,然后空压3分钟,再加重压3分钟,达到条索紧细,茸毫显露,不断碎。一般不松压立即下机,有利于外形卷曲。(七)、烘干搓毫 1、选用机械:6C-941型碧螺春烘干机。2、操作方法:当机温达80℃时投叶铺开,可用手轻轻搓团,直至茶叶卷曲成螺,茸毫显露,达八成干时停止搓团。此时,温度控制在70℃,茶叶继续在烘干机上烘,至含水量达6%左右,下机摊凉。搓团时应注意用力要均匀,先轻后重再轻,搓团后期要轻,以免芽叶断碎,茸毫脱落。搓团烘干用时15分钟左右。上述的操作工艺流(规)程仅供参考,在具体加工中还必须按照鲜叶老嫩情况、环境温、湿度以及机械等情况,调整不同工序的温度、时间等参数。在机械选用上,也要随着更适于制碧螺春茶机械的试制成功,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茶叶是怎么加工制作的?茶叶的加工设备有哪些?茶叶之所以这么好喝,首先从茶园管理上就保证了严格的质量把关,要做茶,看是做什么样的茶呢六大茶类中的哪一种,做好每一个环节,在做完茶后,泡在品茗过程中,对于茶具的选择,要控制水温,茶叶浸泡时间的控制,每一个过程都很重要;要让它好看又好喝... 茶叶加工分为三部分,即初加工、精加工、拼配加工。近年来,茶叶加工不断深化,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产生了保健茶加工和其他深加工。绿茶分为个初加工:杀青、揉捻、干燥。
在干燥上也有一些变化,就是将滚筒、烘干机、炒锅等组合成不同的干燥程序。唐代发明的蒸青茶,目前在中国很少使用,但经日本研究改进后生产的绿茶却很受欢迎。红茶初制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过程。萎凋的目的是为了蒸发适量的水分,而揉捻是为了破坏叶细胞,产生化学反应。乌龙茶生产分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五个过程。做青是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它需要多次摇晃绿茶和摊开绿茶。我曾经泡过乌龙茶,真是无聊到不行。泡茶真的很辛苦,但我还是喜欢喝茶,哈哈。绿茶是绿茶工艺中最重要的一步,对绿茶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茶叶的酶活性,阻止茶叶继续氧化的可能性,从外观上看,叶子不会变红。同时,还能蒸发掉茶叶中的水分,使其柔软,便于揉捻。铁锅制作完毕,应掌握 "摇闷结合,多摇少闷 "的原则。抖杀就是把叶子高高举起,以利于水分流失,草气挥发,使淡淡的香味弥漫发散,防止叶子颜色变黄。闷杀是将叶片盖住,使热蒸汽在叶片内有较短的停留时间,迅速提高叶片温度,彻底破坏酶的活性,促进有关物质的水解和转化,使芽叶杀伤均匀,避免产生红梗和红叶。手册。
手工制作,龙井,红茶,都应该是手工制作的。手比机器更了解,把茶叶做出来。机器只是流水线,做茶也是一种方式,没有什么区别。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26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
下一篇: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