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长叶白毫的植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小小茶农 2023-11-22 22:09:30

长叶白毫的植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一、长叶白毫概况

长叶白毫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集团选择法,经两次有性和两次无性选育,198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长叶白毫芽叶长,茸毛多,产量高,平均亩产鲜叶611.86公斤。适制红茶绿茶普洱茶及高档名,具有抗寒、抗旱和高抗茶饼病和茶云纹叶枯病的特性。选用长叶白毫嫩梢为原料,成功研发了3个国家、省部名优新产品:云海白毫、云海银梭和版纳银峰。以长叶白毫、福鼎大白茶为育种亲本,采用人工杂交方法,创新选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制名优绿茶的升级良种———佛香3号、佛香5号,培育出50多份品系。仅2007—2009年,长叶白毫新增产量5175870公斤、产值18088.7万元,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长叶白毫的选育与应用,为云南山区茶农脱贫致富及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长叶白毫自1979年以来先后在云南省普文农场、临沧农垦分局试验站、普洱地区茶科所、澜沧县富邦乡茶厂等地引种。在澜沧县富邦乡定植后,第三年春茶收干茶35.6公斤/亩。临沧农垦分局试验站,定植后第二年收鲜叶125公斤/亩,开采期比当地品种提前。长叶白毫于1997年2月参加全国第二轮茶树品种区域适应试验,区试地点选在贵州、广东两省。通过引种和区试,各地均反映,该品种“白毫多,芽头粗大,持嫩性比一般品种好,叶片大,叶长而厚”;“制茶品质优”,“抗寒、抗旱等特性明显”,“有推广价值”。

二、植物学特性

长叶白毫主干明显,树势较大,树姿开展,属乔木型,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病性。发芽密,芽叶黄绿色,茸毛特多。长叶白毫制茶品质优,制绿茶外形美观,内质佳。制红茶,外形色泽灰褐油润显毫,香气较高、清鲜,汤色红亮,滋味浓强。制晒青茶,外形条索尚紧、显毫、黄褐,汤色黄亮,香气清新,滋味醇和尚涩,叶底黄绿匀整。结合国家标准晒青茶的理化指标,长叶白毫晒青茶水侵出物含量48.91%、茶多酚含量36.64%,均超过国家指标。制普洱茶,外形紧结带团块、红褐,汤色红亮,香气显陈香,滋味醇和,叶底红褐,品质优异。对照国家标准普洱茶的理化指标,长叶白毫水侵出物含量为49.99%,茶多酚含量为8.82%,均达国家指标。

三、栽培技术

(一)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采取双行单株定植,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0厘米,株距30厘米,亩植3000株。茶苗在6月中旬开始至于7月中旬移栽。扦插苗移栽种植塘深20-30厘米。移栽的茶苗,要求尽量多带土。移栽时把茶苗放入种植塘中,一手扶苗,把茶苗紧靠塘壁一侧,让根系垂直向下自然舒展,用细土边培边压实,使根与土紧密结合,切忌根系折断或翘根。复土深度略高于茶苗根劲。

(二)四次定型修剪培养骨架

长叶白毫生长能力强,幼树适时定剪是培养强壮树冠骨架,养成高产树型结构。采用多次矮化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型修剪离地高度为12厘米,第二次为25厘米,第三次为40厘米,第四次为55厘米。结合打顶养蓬,逐年扩大树冠幅度,形成壮、宽、密、茂树型结构。

(三)注重肥培管理

“三分种,七分管”,尤其水肥管理。在长叶白毫幼龄茶园的行间和茶园边空地种质绿肥,以提高土壤的固氮能力。间作的植物主要有日本青、黄豆、花生和小米辣,用作茶园的覆盖物、埋青和制作堆肥。幼龄期抗旱保苗,勤除杂草,及时追肥,促苗生长

(四)合理采摘

少采多养,待新梢长到4-6片叶时,采去顶芽,多蓄养健壮分枝。采高养低,修剪的剪口以上的新梢留2-3叶,采去顶芽。低于剪口的一律留蓄不采。采顶养边,采摘新梢顶端一芽二、三叶,新桩上留2-3片大叶。采弱养壮,采密养稀,在新梢较密处要少留叶片,适当疏芽,促进营养生长,保持整齐的采摘面。

四、茶园覆盖

(一)铺草覆盖

茶园铺草可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抗旱保苗等作用。秋季铺草在10月中、下旬雨季刚结束,土壤含水量高的时期进行,其主要作用是抗旱保苗,材料收购附近村寨的稻草,铺草厚度10厘米左右,每亩用草量在1500公斤左右。由于云南的每年10月至翌年5月是旱季,降雨量非常少,秋季铺草长叶白毫茶苗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比不铺草的提高7.5个百分点。

(二)遮阳网覆盖

采用黑色遮阳网覆盖,在10月雨季即将结束,土壤含水量高的时期进行。采用的遮阴网透光率为65%-70%,规格:宽1米,长根据茶行长度决定。铺设方法是在茶行中用1.2-1.4米长的竹条间隔1m搭成小棚,弓棚顶高60厘米,底宽60厘米,然后用遮阴网覆盖。据试验覆盖遮阴网的长叶白毫茶苗成活率达到90.80%,比不覆盖的成活率80.40%提高10.40个百分点,株高比对照增长17.79%,主茎粗比对照增长20%。覆盖遮阴网可有效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茶苗成活率,增强茶苗生长势。

竹皇草的种植技术?什么时候种?

皇竹草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如果想要栽种皇竹草,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向阳、排水和灌溉条件好的地段作为皇竹草的种植地。整地时需要深翻土地,清除杂草和石块,将土块整细,撒上充足的农家肥做基肥,最后开沟作畦,等待播种。

2. 播种育苗:皇竹草一般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即使用茎节进行种植。在种植之前,需要先将茎节育苗,等待幼苗长出后再进行移栽。育苗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的2月至5月之间,其中最好的时间是3月份左右。茎节需要选用成熟的、健康的、没有病虫害的,每节上面需要有至少一个芽点。将茎节斜放入土中,保持土壤湿润,一般7到10天左右即可出苗。

3. 科学栽种:皇竹草栽种的密度需要根据种植目的来进行具体的分析。一般每亩可以种植2000到3000株,行间距为60厘米、株间距为20到30厘米;或者每亩可以种植800到1000株,行间距为90到100厘米、株间距为30到50厘米。栽种时需要浇足根水,保持土壤的湿度,阴雨天一般不需要浇水,而晴天则需要每2到3天浇一次水。同时,需要查看田间移栽的成活情况,及时的进行补苗,确保田间的整齐。

4. 田间管理:栽种后需要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浇水、除草、施肥等。浇水时需要适度,晴天需水量较多,一般三天左右浇一次水,阴天适量浇水,雨天及时排水,以免田间积水,导致皇竹草淹死。除草时需要不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促进植株的生长。施肥时需要在基肥施足的基础上进行追肥,以氮肥或粪尿水为主。

5. 病虫害防治:皇竹草生长期间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以上就是栽种皇竹草的步骤,如果想让皇竹草生长茁壮,就需要勤加管理,定期进行浇水、除草和施肥等操作。

白杨树的资料

白杨树,落叶乔木,即落白杨,一般高5~15米,树冠宽阔,树干白色,树皮白色至灰白色,基部常粗糙。小枝披白绒毛。萌发枝和长枝叶宽,卵形,掌状3~5浅裂,长5~10厘米,宽3~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圆形或近心形,幼时两面披毛,后仅背面披毛;短枝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

扩展资料:

白杨树的特点:

生命力顽强、坚强坚韧、高大挺拔,在西北地区是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不太讲究生存条件,哪里有黄土,哪里就是它生存的地方,不追求雨水,不贪恋阳光,哪怕在坚硬的土地上,只要给它一点水分,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杨树

五叶草的养殖和栽培技术知识

种植要求
温度:百脉根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温度为18-25℃,开花要求21-27℃。耐寒力较差,幼苗易受冻害,成株刚有一定耐寒能力,-3--7℃下茎叶枯黄。耐热能力比紫花苜蓿稍强,耐旱能力比苜蓿稍差,比红三叶和白三叶强,喜湿润不耐荫蔽。
土壤:百脉根喜肥沃能灌溉的粘土、沙壤土、酸性土、微碱性土壤,pH值6.2-6.5为*适宜。在瘠薄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上或短期受淹地亦能生长。
百脉根适于放牧,耐践踏,再生性强,耐旱力强于白三叶和红三叶弱于苜蓿,耐酸能力为苜蓿和红三叶所不及,但酸度过大,会影响根瘤的形成和固氮作用的进行。适宜在肥沃、灌溉良好的粘壤土上生长,但在砂壤土、土层浅,土质瘠薄、徽酸或微碱性土壤均可生长。适宜土壤pH值为6.2~6.5。
五叶草的种植方法
百脉根是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但因种子小、出苗才能弱、麦苗喜湿润而易受杂草损害,老练不一致,落粒性强,在培养上与其它豆科牧草有许多不同特色。[2-3]精密整地:为了发明杰出的成长发育土壤条件,要深翻土壤20cm,平整土地,精密耙耱,铲除杂草杂物。
耕种期:百脉根属春性发育类型。一般春季气温稳定在≥5℃而≤10℃时耕种,当年能完结生活史。西北地区耕种时刻约在3月下旬~4月上旬,夏播应在7月底前。南方可春、夏、秋耕种。
洒水:耕种当年需水量要多些,要注意麦苗期或成长前期的当令洒水。要选用畦播畦灌,小水慢灌的办法。一般在返青、孕蕾、开花、健壮期及时洒水。每割一茬草及时洒水一次。收种前要有计划地依据收种进展,进行调理灌水,使逐地块有次序地推迟收成。
上肥:以收草为意图草地,在分枝期每公顷施氮肥75kg。种子田每公顷施磷肥150kg。一般在成长第3年的春季,结合松耙、灌溉,增产效果显著,肥效可维持2年。
鲜花网站-专注高品质的鲜花供应商,提供同城花店上门送花、订花服务,深知每一张订单都蕴含重大的意义,视口碑为生命,以感恩心态服务每一位客户。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五叶草的养殖和栽培技术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25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