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机构:安徽省宁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宁国242300
相关政策:
(一)建设高效规模基地,优化区域布局。一是建设规范现代茶叶基地。二是建设高效优质茶叶基地。三是加强良种繁育,改造低产茶园。
(二)培植现代化产业龙头,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培植加工龙头。二是培植服务龙头。三是加强后续产品的研发立项。
(三)搞好优势品牌营销,提高市场分额。一是提升传统品牌市场聚集和辐射功能,开拓市场。二是设立优质茶产品专营点,提高知名度。三是参与或召开大型茶叶产销对接会,宣传、推介茶产品。
(四)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拉长产业链条。
拓展茶资源综合开发空间,从单一饮用品向医用、化工等多途径利用拓展,增强茶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弘扬赤壁茶史文化,充实发展灵魂。
重点搞好“中国·赤壁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探索茶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开发全新模式。
(六)强化产品市场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完善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加强茶叶出口基地安全示范区建设,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扩展资料
其他政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赤壁市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发展政策。建立茶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发展中实际问题。
(二)强化政策扶持。每年安排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500万元,出台茶产业发展奖励政策,引导茶产业加快发展。
(三)优化投融资环境。协调引导金融机构信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保险公司开展茶叶保险业务。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四)建立奖惩制度。支持产业力度大、深得好评部门和乡镇要评先表彰。对影响产业发展的有关单位直接责任人,实行诫勉谈话,并限期完成相关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摘要
问题一:种植茶叶要注意哪些事项 茶树种植
1、种植方式与密度
合理密植是茶树栽培研究的重要内容。所谓茶树合理密植,它既要达到有效地利用空间和土层,又要使茶树个体和群体结构得以充分发展,从而取得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适合机耕机采,也是合理密植所要考虑的条件。
茶叶产量在一定程度上说,是随着单位面积内茶丛数的增加而提高的;而单丛产量则呈相反趋势,它随茶丛数的增加而递减。这是茶树群体和个体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合理密植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这一矛盾,保证茶树在群体结构良好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茶树个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使单位面积内因密植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产量,超过个体削减的产量,使茶树取得丰产。我所不同播种方式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如以150×150(厘米)(亩丛数297丛)的丛植茶园为增量为100%,则150×33(厘米)(亩丛数1333丛)的条栽茶园亩产量为150%,150×17(厘米)的条栽茶园亩产量为152%;而单丛产量如仍以150×150(厘米)处理为100%,150×33(厘米)处理为34%,150×17(厘米)处理为17%,后两处理的减少值为66%和83%。从这个试验还可看出,由于密植程度不同,后两处理亩丛数增加3.5倍和8倍,使亩丛数增加而提高的产量大大超过单丛产量的减幅,因此仍能取得增产效果。
茶树种植方式应考虑两内容,一是茶树的行丛距。即排列方式,二是每丛的定苗数。我国茶树种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解放前遗留下的的丛式茶园,这种茶园产量低,管理也不方便,正在逐渐淘汰。大多数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单行条栽茶园,一般种植规格是中小叶种茶树行距为150厘米左右,丛距33厘米左右。每丛定苗2-3株;大叶种茶树行距165厘米左右,丛距50百米左右,每丛定苗1-2株。我国大多数高产稳产场队,都是这种种植方式。双行条栽茶园,在部分茶区也有采用,大先遣为165厘米左右,列距和丛距都是33厘米左右。据安徽省祁门茶叶研究所报道,1961-1968年,单、双行茶园产量表现是,前四年双行高于单行,增产19.82%,以后单行高于双行,增产3.74%。近年来部分地区试用多行条列式茶园,这种种植方式的茶园,行距、列距和丛距也有多种规格。且在茶树定植后,就免除耕作,其它管理措施也有别于单、双行茶园。据报道,多行条列式茶园,具有早期高产,幼龄期茶树迅速覆盖园地,减少土壤冲刷等优点。这一种植方式的出现,由于时间尚短,对茶树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茶树高产稳定持续年限等问题,都待进一步验证。
2、播种和移栽技术
在播种茶籽或移栽茶苗前,首先要划线定行。划线定行工作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平地茶园第一行应从地块最长一边开始划线,或者与干道、干渠相平行。距地边一米处划第一线,其余以此线为基线,按行距的要求,依次划出所有的茶行。缓坡茶园则要求等高条植,划线要自下而上进行,按先遣要求逐行划齐,要掌握等高不等宽的原则。对于地形复杂的地段,行距要作适当高速变幅范围可掌握在1-2米之间。窄幅水平梯级茶园,茶行应在离坎沿3/5处划线;宽幅水平梯级茶园,离坎沿1米处划第一行,最后一行离沟亦要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以利茶树生长和田间管理工作的进行。
②坡地茶园应在规划范围内尽量处长茶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的目的。尽量减少插行,避免断行和闭合行。茶行转弯角度,以及与道路的交角,都要适合机耕条件。
③划线工作就绪后,即可开种植沟。种植沟的宽度和深度,视肥料种类和数量,以及是采用茶籽直播还是移栽茶苗而定。堆肥、厩肥及移植茶苗的茶园,种植沟要宽些;采用菜籽饼及茶籽直播的茶园,种植沟要浅些。一般采用宽2......>>
问题二:农田种茶要注意要掌握哪些技术?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有许多山区和半山区的农田改种茶树,以提高经济效益。现就农田种植茶树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1、田块的选择 茶树具喜温、耐阴、喜酸、怕碱、喜湿、怕淹的生物学特性,其根系需要疏松透气、肥沃潮润的土壤环境。因此种植茶树的农田应选择地势较高,光照充足,土壤酸性,土层深厚,土体疏松,质地砂壤,地下水位低,通透性能良好,不积水,能灌能排的山垄田块为宜,切忌选择地势低洼或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积水难排的水田地段。 2、打破犁底层 因水稻根系浅,农田经长期耕作,渍水土粒高度分散,所以耕作层浅,深度为20~30cm。由于常年在同一深度耕作,经常受到耕犁机械压实以及耕层细土粒向下淋溶沉积的影响,在耕作层以下形成一个紧实的犁底层,其厚度约为10cm。犁底层保水性能好,对水稻生长及水分管理有良好的作用。而茶树根深一般在60~80cm,坚实的犁底层不但影响茶树根系的伸展,而且还容易积水造成涝害。所以对改种茶树的农田在种植前必须进行深耕,打破犁底层,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为茶树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如劳动力充裕,在种植前要进行全面深耕,一次打破犁底层,若劳力不足,可先破坏种植行下的犁底层,待农闲时再进行补耕。 3、建立完整的排灌系统 雨季积水引起的渍水湿害对茶树生长影响较大。土壤水分过多,积水时间过长,会因通气不良造成土壤氧气缺乏,导致根系生长停止,腐烂枯死,妨碍茶树生长。因此农田种植茶树必须建立排灌系统,因地制宜开好三沟,即排灌沟、围沟、畦沟,做到能排、能灌,既要能及时排除积水,又要能满足茶树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排灌沟为茶园进出水的骨干沟,大小视地形和排水量而定,以大雨时排水畅通为原则。在茶园四周开挖宽40~50cm,深度深于定植沟的围沟,上方接通灌水沟,下方接通排水沟,以利避水、导水、引水,将田内积水、过路水排出田外,做到旱季能引水灌溉,雨季能有效地排除整个茶园的积水,及时降低地下水位。在两行茶树中间与茶行平行设置畦沟,深20~30cm,与围沟接通,雨季能排除地表积水,旱季可引水灌溉。 4、整地移栽 农田经深耕破坏犁底层后,茶苗移栽前耙细土块,开好种植沟,种植以双行条栽为宜,规格150cm×40cm×33cm。农田茶园种植沟不必挖得太深,一般深15~20cm,宽50~60cm即可。如果农田茶园种植沟挖得太深,雨季沟中土壤渍水排不出,造成积水,茶树根系会因水多缺氧而腐烂死亡,影响茶苗成活率。由于农田较山地肥沃,底肥不必太多,可在种植沟内施一些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然后覆土10cm左右,以免造成烧根。选择优良茶树品种,按相应的行株距进行栽植,栽植深度掌握在6~8cm,苗高的可适当加深,栽植时应使根系舒展,用细土覆于根颈部压实。 5、合理间作 茶树具有耐阴的特点,而农田周围没有树木,较山地而言光照要强得多,因此在栽培时可采取合理间作的措施来调节光照强度,在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前提下,可在茶园四周及茶行间适当种果树或桑树等作为遮荫树,以减少直射光,改善自然环境。提倡茶果间作、茶桑间作,以茶为主合理间作,提高茶叶自然品质。 嵘麒茗茶(94069)
问题三:雨天采茶会影响茶的味道吗 有严重影响的,我们这加工铁观音,一旦下雨就休息,而且最好是晴天隔天再采茶
问题四:大红袍什么时候采摘 大红袍的采摘要注意什么 根据季节的不同,武夷大红袍岩茶的采摘时间也有所不同,只要采摘的时间点掌握好,才能摘到最好状态的茶叶。
春茶:一般都是在谷雨之后立夏之前采摘最佳;
夏茶:一般在夏至之前;
秋茶:一般是在立秋之后。
武夷大红袍岩茶的采摘时间和制茶过程,每个一环节都影响着茶的活 、甘、清、香。
大红袍的采摘要注意:
岩茶采摘有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那就是叶面无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下雨天不能采,有露水的时候不能采,烈日当空的时候也不能采。有经验的茶农都会在上午的9-11点采茶。这些都是为了能采摘到嫩度适中的茶叶,只有这样茶叶制成茶后的香气才会馥郁茶色正。一般来说,采摘当天如果天气晴好,那茶箐的质量就高。如果碰上雨夭和露水未干时采摘,那么茶箐最差。在一天当中,以上午9-11时,下午2-5时的茶箐质量最好,露水青最次。因此春茶加工期宜选择晴至多云的天气采制,阴雨天不采或少采制。若遇到某年阴雨连绵,那么工人采茶就很难采到质量好的茶叶。四、五月份是武夷山的雨季,晴好天气可遇而不可求。可见,要获得一泡好茶除了地利之外,还需要天公作美。
当然,采茶后的运送也是很关键的,为了能将新鲜完好的茶叶送至制茶点,一定要尽量的避免折断、摔损、散叶、热变等对茶叶品质有影响的现象发生。武夷岩茶的采摘方式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人工采摘需要人多,成本高,管理起来难度大。机械采摘省事,但是茶箐质量较差,含有大量的老梗、老叶,长短不一。因此使用机采前应先用修剪机定期把茶树修剪若干次,使树冠整齐。
据说,机采连续使用2-3年后,茶箐质量就会很高。但长期连续采用机采会使茶树芽梢多而瘦小,干茶外形变细而欠肥壮,影响茶箐外观质量,可用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交替使用来防止该项缺陷。
问题五:茶叶要怎样种植才能高产,剪枝要注意什么 严格选地。新建茶园应据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壤 PH4.5―6.5的结构良好的红黄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度25度以下,水源充足,交通电力通讯方便的缓坡地带。并按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进行大气、土壤、水质的检测。
2、统一规划。要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平衡这个中心,因地制宜,以茶为主,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认真做好道路排灌系统的设计,合理布局茶行及茶园遮荫树配置(一般亩植8―10棵柿、梨为宜)。
3、表土回沟开垦。在规划好的的茶行上挖种植沟,先将表土约10―20cm左右,挖去放在两种植行间或内壁,再将新土挖去 20cm左右放在另一茶行间或在外埂,再把底土心土挖松25cm左右,施人基肥,并充分混拌心土和基肥,再将表土翻人种植沟,拣去石块、树根,做成种植条行以备种茶。利用老茶园开垦条沟进行种植的,须用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处理。
4、施足基肥。要求亩施有机肥500kg以上,磷肥50kg左右。
三、茶树定植有何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壮苗。
2、适时栽植。种植时期一般以幼苗休眠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移苗时尽量多带土不损伤根部,茶苗太高可于移栽前离地15―20cm处进行修剪作为第一次定剪,应浇足定根水;再覆盖一层松土。其后做好防冻抗旱保苗全苗工作。
四、如何搞好茶园秋冬季管理?
对幼龄茶园和抗寒性较差品种茶园应进行铺草覆盖或种植紫云英等冬季绿肥作物,以提高抗寒能力又增加有机肥来源;以波美0.5―1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以减少越冬病虫基数;对多花茶树,在其盛开季节用300ppm乙烯利喷施一次以减少花量;密切注视冬季春初天气变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茶园冻害发生。
五、如何搞好茶园施肥?
1、幼龄茶园:一般在每年10月底至11月上旬结合深耕施人 1.5―3吨厩肥等作基肥;而追肥则根据苗龄不同各有差别,一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N肥5公斤左右或稀人粪尿250―400公斤于春茶前或春茶后一次施人;二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N肥10公斤左右或稀人粪尿400―500公斤,春茶前施60%,春茶后施40%;三、四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N肥15公斤左右,可于春茶前、春茶后、夏茶后分别施50%、30%、20%;NPK三要素比例1―2年生为 1:1:1.3―4年生则为2:1:1;施肥方法应以相对集中的浅沟或穴施为主。
2、生产性茶园:实践上亩产干茶250公斤以内按0.5公斤纯 N生产干茶3.5公斤计算,亩产干茶250―400公斤则以1:6计,若亩产干茶400公斤以上则要以1:5计。NPK三要素比例,绿茶区一般2―4:1:1,乌龙茶区2―3:1:1。推广“一基”、“三追”、“多喷”的施肥方法,即在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进行茶园深耕结合施人全年施肥量40―50%的N肥和全部磷钾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如饼肥、人粪尿、堆沤肥、猪牛栏肥、土杂肥、塘泥等,配合施用磷钾肥、复合肥等,此为“一基”;“三追”是在春茶开采前一个月,春茶采摘后及秋茶采摘前15―20天,结合茶园浅耕除草分别追施速效性化肥,这三次施肥量占全年N肥用量的50―60%,其余夏秋茶各占追肥总量的25%左右;“多喷”是指在茶树生产季节,尤其在夏秋茶季节用化肥及其它叶面营养液等作根外追肥,一般都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傍晚或阴天喷施,一定要喷湿叶面叶背以便吸收,喷施时期以茶树一芽一叶初展期效果最好...>>
问题六:绿色茶叶栽培该具备哪些条件 无公害茶叶生产应该具备的条件:
园地选择:要求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并以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等作天然屏障,实施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管理。
标准化建园:丘陵地或平缓山坡地,排灌水利设施,在茶园山顶营造防护林,道路旁植树,提高茶园植被覆盖度,防止水土流失,全面掀开山皮。
品种选择:茶园以选种矮脚,无性系和抗逆性强的良种为宜。茶苗质量要求,同时做到早、中、迟芽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有利生产管理和调节采制期矛盾。
种植规格:茶园应根据立地条件情况,采取单行双株或双行双株条栽方式种植,且以行距1.5m左右,株距40-50cm,亩植茶苗2500-3000株为宜。在种植前要施足基肥,亩施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农家肥1-1.5吨或茶树专用肥100公斤或饼肥类150-200公斤或用绿肥作基肥。
科学管理:茶园的管理重点是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污染源和安全生产,应用有机农业技术培育管理。茶园通过种豆科类绿肥、铺盖稻草、放养蚯蚓有益生物等农艺措施培养地力,科学合理喷药施肥,降低农残和重金属污染;应用农业、物理、生物技术手段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达到质量安全、节本增效、改善环境和保护天敌的效果,促进茶园生态良性循环。
合理修剪采养:茶园通过合理修剪和采养后,培育丰产高效和机械化采茶的树冠蓬面。以养为辅,要适时地、分期分批地采摘,做到能采则采,采净而止,尽量不留或少留成熟新梢,有利保持茶树正常生长发育。
采制加工:茶园在采制生产中,要注意污染问题。采茶机在采茶时选用无铅汽油,能避免散发气体物质污染鲜叶而影响茶叶卫生质量;禁止粗制滥造,影响茶产品质量安全;制成干茶后,适时运送仓库有序堆放,保持库内清新空气,防止异味侵入污染。
茶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开发是一项新兴产业,开发初期就必须要有高起点,讲求质量和信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市场份额,稳步发展。要保证无公害食品信誉,首先是生产企业要树立质量是产品的生命。
问题七:到这来的人都有些不正常,对吗? 怎么可能帮助别人,雷锋精神。
问题八:采茶扑蝶钢琴曲 弹时候要注意什么 我觉得应该是节奏...
问题九:亲子游注意事项 亲子游应该选择比较适合孩子游玩的地方,不能消耗太大的体能,也能让孩子跟家长共同参与的钉些项目,比如乡村游中的采茶、摘橘子、采葡萄就是很好的亲子游体验活动。
并且要注意到活动场地的安全,尽量不要靠近水源和公路的地方。
【 #报告# 导语】整改报告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以下是 整理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工作整改报告,欢迎阅读!
1.茶叶专业合作社工作整改报告
一年,并已逐步向正常有序的趋势发展,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茶农及成员的思想认识为突破口,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受07年茶叶市场营销中相互炒作的影响,造成08、09年茶叶产业的不景气,导致09年茶农、茶厂对茶叶生产失去信心,对茶园不认真管理,茶厂不愿加工,甚致出现茶农毁掉茶园的现象,面临如此困境,合作社担起自己的职责,组织人员分别到合作社服务的村寨,进行正面宣传,耐心细致的跟茶农解释,茶叶产业是我县发展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很多人在茶叶生产上得到过实惠,价格处于低谷是暂时的,茶叶产业是我们农民朋友不能丢,也丢不起的产业。通过我们的宣传提高了茶农的认识和认可,调动了茶农和茶叶初制厂的生产、加工积极性。
二、加强茶园改造管理。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龙陵茶叶产业比较重视,安排了不少的扶持资金,部分茶区有了改观,但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粗放管理,低产茶园比重大,平均每亩单产仅50多公斤,经济效益低下,为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和良种推广力度,提高质量,提高单产,以点代面带动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我们专业合作社投资30万元对低产茶园实施改造,分片区示范,重点在龙江乡勐外坝基地实施低产茶园标准化改造转换示范400亩,其次是有代表性的在其它乡(镇)进行改造示范和新品种引进示范,目前,茶园示点、示范已初见成效,同时也带动了周边茶农的效仿。
三、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技能。
龙陵县有丰富的茶叶资源,是国家农业部全国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县,云南省有机茶、无公害茶示范县。近年来,随着欧盟对进口茶叶农残的检测范围幅度扩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提高,茶叶出口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当地低档次茶叶市场需求相对饱和,在国内、国外出现卖茶难,经营效益差的现象,如果我们专业合作社不转变观念,不提高科技意识,在今后的运作中就会很被动。为此,专业合作社虽处于起步困难的时期,仍然决定聘请市、县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一是种植栽培、加工技术培训;二是对有机茶、无公害茶示范培训。方法是:代表集中统一培训;到外地实地参观学习培训;接受培训的代表又到乡镇组织茶农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很多茶农对种植、采摘技术有所提高,加工技术有所改进,知道茶叶发生病虫害如何防治,哪些化肥农药可以在茶园上施用,哪些不能用,用了有农药残留的会对人体有害。09年我们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940人(次),相关费用开支14万元。
四、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
民丰茶叶专业合作社有茶叶初制厂30个,很多设备已是上世纪80、90年代购置的,现在有很多厂房和机械设备已老化淘汰,合作社未成立前,有部分茶厂靠自身的条件没有办法改造和更新,生产的产品质次,成本高,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为提升产品质量,合作社投资40万元,对10个茶厂的厂房和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从而改善了加工环境,也提高了产品质量。
五、加大力度拓展营销业务。
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旨在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拉动茶叶从产前到产中、产后的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纵向合作,合作社能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由各茶叶初制厂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生产,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从而,产品销售渠道是否顺畅,销售得好与差,是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营销上不等客上门,主动出击,在充分调查了解市场的基础上,组织营销人员到全国各地跑市场、找信息、要订单。市场需要什么类型,什么档次的产品,我们就组织生产什么产品,对市场行情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目前,我们专业合作社已投50万元在下关、昆明、广西、广东、湖南等地设立了销售点。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并有部分产品出口。通过合作社的努力,在国际金融危机,茶叶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干茶1060余吨,产值、产量都有所提升。
六、强化合作社内部管理,健全财务制度。
民丰茶叶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种茶大户、茶叶加工厂、营销人员在传统联合经营的基础上,由茶农自愿入股成立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联合经营模式,现有入社成员470户(农民占98%),注册资金526万元,有规模化种植茶园4000余亩,茶叶加工厂30个,辐射5乡(镇)23个行政村,服务茶农40560人,可采茶园25000亩。可算初具规模的专业合作社,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财务制度,即变它的模式符合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最终会因管理不善,账务不清而中途妖折,为使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专业合作社根据《章程》选举并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施措施是:全社一盘棋,合作社根据市场行情,制定的收购价略高行情价,由茶叶初制厂统一收购鲜叶,统一加工产品,产品生产出来后再由合作社统一销售,谁不按规定执行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的运作模式,节约了流通环节费用,有了规模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年终核算,专业合作社2009年收购鲜叶4240余吨,生产销售干茶1060余吨,实现产值1007万余元,实现利润18.6万(已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帮助茶农实现收入763.2万元。成员鲜叶收购价高0.1元/kg,加利润分配,入社成员净增61万元,户均净增1298元。
七、专业合作社目前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1、基地标准培裁技术示范推广范围小,很多茶区学不到经验,有待推广;2、种植加工技术落后,产品价值提升不高,有待加强学习培训;3、产品市场销售份额小,有待加强市场培植和信息网络建设。解决存在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出主意,想办法,鉴于我们专业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筹资困难,要办好专业合作社,需要得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在科技信息、资金项目上请给予扶持。
总之,xxxx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从经营理念上带动了龙陵茶叶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茶农的种植、加工等技术,很大成度的解决了农民存在的实际问题,茶农得到实惠,出现很多茶农要求入社的良好势头。同时,由于我们合作社在经营上讲诚信,价格合理公道,目前经营业务已辐射龙陵县三分之一的茶厂及德宏州和腾冲县的很多茶厂。
实践证明,民丰茶叶专业合作社只要走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注重名、特、优产品开发,着力于在茶农之间,市场与茶农之间,政府与茶农之间搭建沟通桥梁,真正为成员服务,对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茶叶专业合作社工作整改报告
20××年,平江县安定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关心下,借助供销改革春风,积极推进我地茶叶产业发展,引导茶农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经过联合社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一、主要工作
(一)强化科技培训,提升茶农素质
随着欧盟对茶叶农残的检测范围幅度扩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提高,联合社认为只有提高科技意识,加快有机茶、无公害茶的种植,提高采摘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经营运作中处于主动地位。为此,联合社虽处于起步困难的时期,仍聘请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一是选派代表到外地实地参观学习。20××年11月组织成员参加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种植与加工生产培训会议,系统学习现代化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二是对茶农进行茶树种植、茶园施肥、鲜叶采摘、茶叶加工等技术指导;三是就茶叶发生病虫害如何防治,开展技术培训。20××年共开展培训学习480人(次),相关费用开支10万余元。
(二)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发展潜力
联合社成立初期,成员共有茶园面积1.5万亩,茶叶初制厂20余个,很多茶园仍处于粗放式管理,很多很多设备和厂房已老化淘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为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联合社共投资30余万元对成员单位进行茶园改造,改良茶叶品种。共引进种植安吉白茶700多亩,优质良种茶黄金茶500多亩。目前,茶园改造已初见成效。同时,为适应市场需求,对10个茶厂的厂房和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从而改善了加工环境,也提高了产品质量。
(三)加大营销力度,提升品牌形象
联合社的组建旨在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拉动茶叶从产前到产中、产后的加工、存储、销售等环节的纵向合作,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起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从而,产品销售渠道是否顺畅,销售的好与差,是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年来,我们在营销上不等客上门,主动出击。在充分调查了解市场行情的基础上,组织营销人员到全国各地跑市场、找信息、要订单。在广东、上海、北京、湖南等地设立销售点。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并有部分产品出口。通过努力,共实现生产、销售茶叶1800余吨。产值和产量较以往分散性经营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扩大生产销售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联合社成员参加茶叶展览会、博览会等各类大型茶事活动。借助各展会的舞台,将联合社旗下优质茶叶、名品茶叶以及安定茶叶的文化和历史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国内外品茶、爱茶和好茶人士的眼前。5月份在岳阳举行的20××年全国黄茶斗茶大赛暨岳阳茶叶博览会组委会上,参赛的合作社成员共获得1个特别金奖,2个金奖,2个银奖。荣誉的获得,既是对联合社产品品质的认可,也是对联合社品牌形象和影响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鞭策和鼓励。
(四)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联合社根据《章程》选举并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了健全财务制度,实行统一收购鲜叶,统一加工产品,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规范化的管理,让企业创收增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入社农户的收入,通过订单帮扶、劳动投入等方式,为周边农户实现人均年增收800元左右。
二、存在问题
1、基地标准栽培技术示范范围小,有待推广。
2、种植加工技术落后,产品价值提升不高,有待加强培训。
3、产品市场份额小,有待加强市场培植,加快电商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
4、资金困难,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有待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科技信息、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1、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发展潜力
一是加强“三品”认证,提高茶叶品质;二是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单产;三是做好良种繁育和推广;四是对现有加工设施进行清洁化改造。
2、加强规范管理,推进品牌培育
积极响应岳阳市委市政府号召,以发展岳阳黄茶品牌战略为契机,按照一年探索,两年成型,五年成业总体目标,以抓实五个统一规范(规范种植管理、规范采摘加工、规范质量标准、规范品牌包装、规范等级体系)。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消费者满意度,增强品牌创建力。同时,致力于20××年注册成功的联合社统一商标品牌“沁壶春”品牌的培育与推广,三年内力争创建品牌。
3、拓展营销渠道,发力电商平台
积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安定茶叶历史渊源、品质特点和独特风味,组织成员单位参加国内外各种茶事活动,健全国内市场营销网络,拓展市场销售空间。借助电商平台,线上线下结合,打造全渠道运营模式。
4、结合旅游特色,打造茶旅文化
利用平江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茶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延伸茶产业链条。
因为采茶机对茶树生长点伤害较大且采的茶并不能确保相同的标准。
机械采茶的普及与利用
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绿色饮品,越来越受到花费者的青睐,而绿色作为一种时尚、一种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随着我国加入WTO,作为传统的茶叶出产、花费和出口大国,加快老茶园改革,发生“两高一优”茶园,人力普及机械采茶技巧,对增进茶叶经济进展显得尤为重要。
机械化采茶茶园要求茶树蓬面平整,发芽整齐,茶蓬高度为70cm一80cm,蓬面宽度为100cm左右,老茶园在不可能举行大面积换种培植新茶园的情形下,要告终机械化采茶就定然对现有茶园举行改革。依据茶树的生长情形,宜批准不同的改革措施,培植合乎机械化采茶要求的冠面。
重修剪茶园的树冠构成比台刈茶园的要迅速。重剪第1年,春茶留养,夏茶后期新枝长到30cm时,用采茶机采茶顺次,长进树冠20cm左右,秋茶养蓬。第2年,等闲机采三次茶,春、夏、秋各采顺次。当新梢长到四五叶时,留一叶机采顺次春茶;夏茶亦留一叶,机采顺次;秋茶前期不留叶,机采一芽至三叶,秋茶后期留叶蓄养,树冠在上年基础上又长进10cm,这时茶蓬冠幅达80cm。第3年可机采4次,春茶二次,夏、秋茶各顺次,秋末留叶养蓬,每次采摘新梢应展开到一芽四五叶,留一两叶,采一芽两三叶,此刻树冠高65cm一70cm,冠幅为100cm左右,大约到达成园要求。第4年举行正常出产,等闲全年可机采四次至五次茶叶,但9月中下旬可不再机采,以留叶养树。在全副改革、养冠过程中,可全副用弧型双人采茶机采茶,采剪蓬面往返重叠约10cm,逐渐养成弧而,得体机采。
必需尤其指出的是,在老茶园改革过程中要尤其偏重机采茶园的肥培管教和病虫预防工作,要尽量施用有机肥料,及时追施氮肥,保证茶树营养花费。坚持以生物预防为基础,防御和利用天然资源,施展慷慨调控力气,加深生态调控力度。穿越茶园改革,长进茶叶功德,进展绿色饮品,长进茶叶的附带值,使茶叶资源的进展潜力获得富余的挖掘。
机械采茶是一项新的采茶技巧,也是一项系统的农业工程,它是农业当代化的翔实出现。采茶机械化包括茶园的培植管教、采茶机械和垄断利用技巧三个方面,其中,茶园培植管教是基础,采茶机械是关键,垄断利用技巧是长进茶园效益的大约保证。
茶叶每年可萌发4茬一5茬新梢,在手工采摘情形下,每茬采摘期长达15天至20天,劳力不足的茶场或专业户,经常揭示滥采假象,使茶叶产量与功德降落;而机械采茶速度快,采摘期短,采摘批次少,又是顺次性刈割,使鲜茶叶具有机械措伤小、鲜美度好、单片少、全面叶多等个性,保证了鲜茶叶功德。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23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闲话贵州湄潭茶叶
下一篇: 曾流行一时的漱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