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回阳江老家,家中的老太太盛赞十几年前送给她老人家的漆茶叶盅非常神奇,好几年前装在漆茶叶盅里面的茶叶,隔些天才喝一点点,一直喝到现在,那茶叶的味道竟然还非常新鲜,也没有受潮,就好像刚刚买回来时候的味道。老太太问还有没有多些漆茶叶盅,还想要多几个来装茶叶。非常可惜,现在这种漆茶叶盅没有人生产了,以前自己保存的那些都送人了,一个也没有剩下来,现在想找地方买,也很难找得到,因为阳江国营漆器厂倒闭后,没有厂用天然大漆来做漆茶叶盅了。即便想找前阳江国营漆器厂的师傅帮忙定制,也很难找得到合适的师傅,漆器厂会做漆茶叶盅的老师傅大多已经过世,且由于腰果漆的盛行,现在连在阳江找个还会髹饰天然大漆的师傅也不容易。幸好认识阳江漆艺大师刘锦标师傅,有机会可以找刘师傅学习漆茶叶盅的制法,亲自动手DIY,做几个漆茶叶盅送给老太太,以圆老太太的愿望。
阳江漆茶叶盅,也称漆茶叶罐,顾名思义,是由天然大漆(也称生漆)髹饰而成,绿色天然环保,防潮防潮防霉保鲜防串味,既是能够非常有效地保存茶叶的实用品,也是髹饰非常精美的艺术品和收藏品,专门用于存储茶叶,对茶叶进行保鲜,使得茶叶能够得以长期保存而不变质。阳江漆茶叶盅必须也只能使用天然大漆进行髹饰才能够做到“绿色天然环保,防潮防潮防霉保鲜防串味”。其他任何涂料如腰果漆、合成大漆、聚氨酯以及其他任何化学漆均不能够代替天然大漆,只能起到普通的装饰作用,而绝对不可能类似天然大漆那样做到“绿色天然环保,防潮防潮防霉保鲜防串味”。
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而香气又极易挥发。当茶叶保管不当时,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会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茶叶质量的变化,故存放时,用什么盛器,用什么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阳江漆茶叶盅也就应运而生。
从质地上区分,茶叶罐的一般有漆制、锡制、铁制、陶瓷、玻璃、纸制等,其中以选用有双层盖的漆制彩色茶罐和长颈漆瓶为佳。早在一千多年前,古高凉(今阳江)人就懂得用漆罐储存茶叶,并将用漆罐储装的茶叶出口到东南亚一带,使中国的“茶道”及漆制茶罐在这些国家盛行。据相关机构检验,茶叶在一般包装条件下,保质期仅为一年半,而在气候潮湿或干燥条件下,则保质期更短。由于漆的密闭性强,具有极佳的保鲜和透气性,可以持久保持茶叶鲜美芳香。存储咖啡豆、雪茄、香烟,效果也非常好。用漆器贮存茶叶,则以口小腹大者为宜。阳江漆茶叶罐因其制作精美,款式新颖,具有极佳的保鲜和透气性,可以持久保持茶叶鲜美芳香,深受大众喜爱,只可惜随着阳江国营漆器厂的消失,阳江漆茶叶罐也逐渐在市场上消失,只能够在老一辈阳江人的家庭中零星保存着以前的旧茶叶罐。
阳江国营漆器厂所生产的漆茶叶盅,一如其他阳江漆器一样,由于价格非常高,改革开放前,即便是当时县委书记级别的干部用工资来买一个茶叶盅也相当吃力,使得阳江漆茶叶盅基本上没有在国内销售,大多出口到香港、日本和东南亚。阳江本地人碰到重大事情需要托关系送礼的时候,特别是要到其他县市工作学习,往往会买些阳江小件漆器特别是阳江漆茶叶盅作为礼物送给相关领导干部,珠三角和粤西地区的人也非常喜欢收阳江漆茶叶盅作为礼物。但阳江本地人如果想买个漆茶叶盅,却只能够买那些需要处理的次品,而且还要想尽办法托关系找领导写批条才能够买得到。
由此可见,阳江漆器和阳江漆茶叶盅是何等的矜贵和受欢迎!
那么阳江漆茶叶盅保存茶叶到底有些什么好处呢?又为什么能够如此完好地保存茶叶呢?要想了解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茶叶贮藏保鲜的原理和方法。
茶叶的保存在当今世界仍是一大难题,还没有一种方法能使茶叶长期保鲜,只能尽量延长茶叶保鲜期而已。茶叶的保存关健是防压、防潮、密封、避光、防异味,阳江漆茶叶盅可以非常有效地做到这几点。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把茶的保鲜和贮藏归纳成三句话:“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唐代韩琬的《御史台记》写道:“贮于陶器,以防暑湿。”宋代赵希鹄在《调燮类编》中谈到:“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每用,拨灰开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再无蒸灰。”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也有述及:“收藏宜用磁瓮,大容一二十斤,四周厚箬,中则贮茶,须极燥极新,专供此事,久乃愈佳,不必岁易。”说明我国古代对茶叶的保藏就十分讲究。
茶是用茶树芽叶加工制作而成的,是一种具有疏松多孔体质的植物饮料。茶叶属于容易变性的食品,如果茶叶无法在几天内用完,那么茶叶的储存方式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贮存保管不善的情况下便会在短时间内风味尽失,极易变质变味。往往翠绿的绿茶变得褐黄,很好的红茶也变得汤色深暗,滋味也淡薄了。无论什么茶叶,都逐渐失去了新鲜的茶香,而陈味逐渐显露。要长期储藏茶叶,需要了解影响茶叶变质陈化的因素和科学的储藏方法两方面的知识。影响茶叶变质变味陈化的主要原因到底有哪些呢?阳江漆茶叶盅又如何针对这些影响茶叶变质变味陈化的因素来保存茶叶呢?
茶叶变质陈化是茶叶中某些化学物质成分氧化、降解、聚合的结果,而影响这些化学变化的外部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水分、氧气、光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1、温度:茶叶的陈化速度与温度的高低成正比。温度越高茶叶品质变化越快,茶叶外观色泽越容易变褐色,茶叶在10℃以下存放,可较好地抑止茶叶褐变进程,防止茶叶陈化变质。温度平均每升高10℃,新茶陈化的速度要增3~5倍。如果将茶叶储存在零度以下的地方,较能抑制茶叶的陈化和品质的损失。可见低温冷藏(冻)可有效减缓茶叶陈化。阳江漆茶叶盅使用天然大漆制作而成,天然大漆有非常优良的隔热性,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使漆茶叶盅内部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度相对隔绝,不受外界温度的过多影响。
2、水分:茶叶中的水分含量在3%左右时,可有效地延缓脂质的氧化变质。茶叶中水分含量超过5%时就会起到溶剂作用,叶绿素会迅速降解,茶多酚会自动氧化,令茶叶变质加速。因为茶叶结构疏松,又含有多种“亲水性”物质,茶叶有很强的吸湿性,如果空气湿度高,而茶叶中的水分超过12%即易发霉变质。阳江漆茶叶盅独特的胎体材质和天然大漆的特性,特别是阳江漆茶叶盅超长的颈口,既可以有效隔绝湿气的进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干燥剂的作用,吸收茶叶盅内部的潮气。
3、氧气:引起茶叶劣变的各种物质的氧化作用,均与氧气的存在有关。氧气能与茶叶中的很多化学成分相结合而使它氧化变质产生陈化物质和难闻气味,汤色也会加深变暗,严重破坏茶叶品质。茶叶的芳香物容易挥发,叶绿素和鞣质容易被氧化,茶叶存放久了,会使香味降低,汤色变灰暗或浑浊。
所以茶叶最好能与氧气隔绝开。阳江漆茶叶盅所使用的天然大漆,富含漆酶,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降低茶叶盅内部氧气的浓度,可以使得茶叶避免氧化。
4、光线:光线照射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氧化,造成各种化学反应的加速进行,对茶叶储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叶绿素容易受紫外线的照射而褪色。所以茶叶应避光储藏。阳江传统漆茶叶盅独特的长细颈口设计,可以尽量减少茶叶盅内部的茶叶与光线的接触。
那么阳江漆茶叶盅相对于其他茶叶罐如锡罐、铁罐、瓷罐、木罐、纸罐等有些什么好处呢?
由上述可知:相对于其他材质的茶叶存储容器,阳江漆茶叶盅不仅仅可以起到最基本的容器存储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储存环境温度、保持茶叶适当含水量、阻隔茶叶与氧气之接触、防止光线直射等以减缓茶叶的变质。除了以上几点外,天然大漆在阳江漆茶叶盅里面所起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涂料装饰作用,阳江漆茶叶盅还有很多锡罐、铁罐、瓷罐、木罐、纸罐等其他材质的茶叶盅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1.阳江漆茶叶盅绿色天然环保健康,内壁可以与茶叶直接接触。干燥后的天然大漆漆膜达到纯粹意义上的无毒,无辐射,无污染;是真正意义上的,而且也是唯一的绿色环保涂料。茶叶如果直接接触锡罐的锡,多多少少都会粘到的锡分子,而锡容易引起人的慢性中毒。
2.阳江漆茶叶盅不会串味。金属茶叶罐,如果有电镀的话,直接接触电镀,也会中毒,如果没有电镀,也类似锡一样,同时还会粘到金属异味。如果不是以天然大漆作为涂料,而是用腰果漆、聚氨酯或者其他化学涂料,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甲醛污染,对茶叶产生串味,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同时也会影响到茶叶本身的气味。阳江漆茶叶盅采用天然大漆髹饰,而天然大漆形成漆膜之后并不会散发出刺激性气味,不会对装在罐中的茶叶串味。
3.阳江漆茶叶盅漆膜坚硬,坚固耐用,不易磨损。由于阳江漆茶叶盅使用天然大漆髹饰,而不是采用其他涂料,如腰果漆、聚氨酯、丙稀颜料、油墨、电镀等,而天然大漆的漆膜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漆膜坚硬,漆膜的硬度达(0.65-0.89漆膜值/玻璃值,而普通类合成化学漆仅为0.3左右)漆膜耐磨强度大,漆膜光泽明亮,且常用常新,越用越亮;亮丽典雅、附着力强。
4.阳江漆茶叶盅可以有效防止各类天然辐射和人造辐射对茶叶质量的影响。漆膜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防辐射,防静电性能。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其它各种天然射线的照射,如宇宙射线,陆地g射线等。在陆地上的土壤、岩石、水和自然界中的铀-238、铀-235、钍-232、镭-226、氡-228、钾-40等可放出射线。阳江的土壤含有大量辐射性元素,阳江的稀土矿曾经是全国产量最大的,阳江的本底辐射是中国最高的地区之一,在万方论文数据库中可以查到大量阳江高本体辐射的研究论文。阳江古代先人使用漆茶叶盅,有效防止了阳江高天然辐射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现代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人工电磁辐射,如手机、电脑、电视、微波炉、电磁炉等,使用天然大漆髹饰的阳江漆茶叶盅,可以有效隔绝电磁辐射,保证茶叶的品质天然纯正。
5.阳江漆茶叶盅耐热性良好。漆膜耐热性高,在150度的高温下可长期使用;将涂有生漆的铁板在150度的高温下加热15分钟后立即投入20度的水中而漆膜不破裂,耐久性极好。
如果是其他涂料,如腰果漆、聚氨酯、丙稀颜料、油墨、电镀,遇热一方面很容易脱落破裂,另一方面也会释放出甲醛之类的有毒气体。
6.阳江漆茶叶盅强防腐蚀、耐强酸、强耐碱、耐溶剂,可做收藏品长久收藏。茶叶里面含有茶碱,呈碱性,对一般的容器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天然大漆身为涂料之王,天然大漆漆膜坚硬光亮绚丽抗酸鹸耐腐蚀耐高温杀菌防虫蛀防腐烂天然环保无毒无害导热性好等优点,是其他任何涂料都无法比拟的!大漆(中國漆)的最大優點在於抗酸堿、耐腐蝕,是物質世界已知最好的防腐劑和黏合劑。“滴漆入土,千年不腐”。同时,阳江漆茶叶盅作为漆艺收藏品来说,只有天然大漆的才适合长久收藏和保存,其他涂料时间长了会氧化变色、出现裂纹乃至剥落。
7.阳江漆茶叶盅防潮防霉杀菌。天然大漆具有非常好的杀菌作用,细菌不能够在天然大漆的漆膜上滋生,可净化茶叶盅内部空气并消毒杀菌,里面的茶叶就不会因为感染霉菌而发霉。
茶具材料多种多样,造型千姿百态,纹饰百花齐放。究竟如何选用,这要根据各地的饮茶风俗习惯和饮茶者对茶具的审美情趣,以及品饮的茶类和环境而定。如东北、华北一带,多数都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碗饮用。江苏、浙江一带除用紫砂壶外,一般习惯用有盖瓷杯,直接泡饮。在城市也有用玻璃杯直接泡茶的。四川一带则喜用瓷制的“盖碗杯”饮茶,即口大底小的有盖小花碗,下有一小茶托。茶与茶具的关系甚为密切,好茶必须用好茶具泡饮,才能相得益彰。茶具的优劣,对茶汤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来说,现在通行的各类茶具中以瓷器茶具、陶器茶具最好,玻璃茶具次之,搪瓷茶具再次之。因为瓷器传热不快,保温适中,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而且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陶器茶具,造型雅致,色泽古朴,特别是宜兴紫砂为陶中珍品,用来沏茶,香味醇和,汤色澄清,保温性好,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
乌龙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冲泡时,茶叶投放前,先以开水淋器预温;茶叶投放后随即以沸水冲泡,并以沸水淋洗多次,以发茶香。因此冲泡乌龙茶使用陶器茶具最为适合。但陶器茶具的不透明性,沏茶以后难以欣赏壶中芽叶美姿是其缺陷,这对泡饮名茶就不适宜了。
如果用玻璃茶具冲泡,如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名茶,就能充分发挥玻璃器皿透明的优越性,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至于其他茶具,如搪瓷茶具,虽在欣赏价值方面有所不足,但也经久耐用,携带方便,适宜于工厂车间、工地及旅行时使用。而塑料茶具,因质地关系,对茶味亦有影响,除特殊情况临时使用外,平时不适宜,尤其忌用塑料保温杯冲泡高级绿茶,因此种杯长期保温,使茶汤泛红,香气低闷,出现熟汤味,必然大煞风景。选择茶具,除了注重器具的质地之外,还应注意外观的颜色。只有将茶具的功能、质地、色泽三者谐调,才能选配出完美的茶具。陶瓷器的色泽与胎或釉中所合矿物质成分密切相关,而相同的矿物质成分因其含量高低,也可变化出不同的色泽。陶器通常用含氧化铁的黏土烧制,只是烧制温度、氧化程度不同,色泽多为黄、红棕、棕、灰等颜色。而瓷器的花 色历来品种丰富,变化多端。各种茶类适宜选配的茶具大致如下:
绿茶:透明玻璃杯,应无色、无花、无盖。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
花茶: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
黄茶:奶白或黄釉瓷及黄橙色壶杯具、盖碗、盖杯。
红茶: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或咖啡壶具。
白茶:白瓷或黄泥炻器壶杯及内壁有色黑瓷。
怎么选择茶具套装
怎么选择茶具套装,现在人们就会去选择喝茶,因为喝茶就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修身养性。然而喝茶对于茶具的选择来说,就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以下了解怎么选择茶具套装。
怎么选择茶具套装1 【茶具套装的色泽查看】
选择茶具套装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到,茶具的色泽问题,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色泽比较艳丽的茶具,其实我们要询问材质是什么样的,因为有的材质它的颜色鲜亮,
就可能是由于它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原料里面添加了一些化工原料,这样的话就会在生产出来的茶具就会看得非常的漂亮,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就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的物质,长时间使用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是有很不好的作用的,所以首先我们要进行茶具套装的色泽查看。
【茶具掂重量】
在购买茶具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掂重量来确定茶具的好坏,这种方法是对于一些材质的茶具来说有效的,有的材质的茶具它的重量是非常轻的。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在选择茶具套装的时候,都会通过掂重量来确定它的好坏,虽然这种方法不是很有用,但是对于一些茶具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
【茶具的实用性】
我们在选择茶具套装的时候,首先不要去考虑它的美观性,因为茶具我们是用来泡茶的,首要的应该考虑到的是它的实用性,有的人会购买茶具的时候看到很漂亮的茶具就会购买,但是不会考虑到他在之后使用的过程当中是否顺手,这样的话在购买之后就会放置一边,
没办法使用,所以为了避免这个现象的发生,我们就需要在选择茶具套装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茶具的实用性。
怎么选择茶具套装2 做为一个新手,在挑选茶具套装的时候重在实惠实用。价格不要选择太贵的,因为一开始并不熟练,在泡茶的过程,你免不了会磕磕碰碰,把茶具打碎也是再 正常不过的。
另外,这个时候,你对于如何保养茶具并不是很清楚,买得太贵,着实是浪费。所以还是等到你学的'差不多了,能应对自如时,才去考虑价格昂贵的茶具,前期重在实用。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
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茶具材料多种多样,造型千姿百态,纹饰百花齐放。究竟如何选用,这要根据各地的饮茶风俗习惯和饮茶者对茶具的审美情趣,以及品饮的茶类和环境而定。如东北、华北一带,多数都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碗饮用。
江苏、浙江一带除用紫砂壶外,一般习惯用有盖瓷杯,直接泡饮。在城市也有用玻璃杯直接泡茶的。四川一带则喜用瓷制的“盖碗杯”饮茶,即口大底小的有盖小花碗,下有一小茶托。
如果品饮的是名优绿茶,那么最适宜用玻璃杯冲泡,可以看到茶叶和水的交融,别有情趣。在用玻璃杯冲泡名优绿茶时,还需要根据茶的品种和茶叶的重量 选择冲泡方法。
紫砂壶因其较好的透气性和保温作用,特别适宜冲泡乌龙茶和普洱茶。再有,品饮绿茶类名茶或其他细嫩绿茶,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则水量 多、热量大,茶叶容易被“烫熟”,对茶汤的色、香、味会有一定影响。
茶与茶具的关系甚为密切,好茶必须用好茶具泡饮,才能相得益彰。茶具的优劣,对茶汤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来说,现在通行的各类茶具中以瓷器茶具、陶器茶具最好,玻璃茶具次之,搪瓷茶具再次之。
因为瓷器传热不快,保温适中,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而且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陶器茶具,造型雅致,色泽古朴,特别是宜兴紫砂为陶中珍品,用来沏茶,香味醇和,汤色澄清,保温性好,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
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其产地甚多,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四川大邑、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等。其中以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最为著名。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称。
北宋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到元代发展了青花瓷茶具,幽靓典雅,不仅受到国内人们的珍爱,而且还远销海外。
今天市面上流行的景德镇白瓷青花茶具,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开发创制出许多新品种,无论是茶壶还是茶杯、茶盘,从造型到图饰,都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现代东方气派。景瓷是当今最为普及的茶具之一
怎么选择茶具套装3 茶具套装有哪些
茶海
又称茶盅或公道杯。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盖碗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
茶杯
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如今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茶道配件
茶筒:
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
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的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漏:
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则:
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茶针(茶通):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夹:
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盘的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茶船的使用方法:
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煮水器的使用方法: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自动电炉。
茶叶罐的使用方法:
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茶荷的使用方法:
茶荷的功用与茶则、茶漏类似,皆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赏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
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巾的使用方法: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茶具的挑选
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茶具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是点睛之品,在爱茶之友眼中更是一种艺术。那么如何挑选茶具呢?
美感。
双龙戏珠陶瓷茶具。茶壶是自己使用的,所以在选择茶壶的造型及外观方面。只要依个人喜好、个人感受选择便可,最重要是自己看得舒服满意。
质地。
泡茶用的壶,一般是以砂为主,因为砂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外型较瓷器浑亲和,在上面提款也别具韵味,所以大致上砂壶比瓷壶受欢迎。至于茶壶的质地,主要是以胎骨坚、色泽润为佳。
壶味。
在选购新壶时,应嗅一嗅壶中味,新壶有些也许会略带瓦味,这倒还可选用,但若带火烧味或其它杂味,如油味或人工着色味则不足取了。
精密。
壶的精密度是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则茗香散漫。
温馨提示:根据茶材质的不同,也会有一些挑选标准不一样,还有价格也差别很大的哦!那就要看大家擦亮眼睛了哦!
茶具的种类
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不断有新产品问世。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彩瓷茶具
我国地域辽阔,茶类繁多,又因民族众多,民俗也有差异,饮茶习惯便各有特点,所用器具更是异彩纷呈,很难作出一个模式的规定。现所介绍的内容是从中国现代茶艺的基本需要出发,选择主要器械具,以功能分类叙述,以供茶艺爱好者参考。 一、主茶具。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以把划分。①侧提: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习舞状。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以盖划分。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以底划分。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以有无滤胆分。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以形状分。①筋纹形:犹如植物中弧形叶脉状筋纹,在壶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纹线,称之为筋,而筋与筋之间的壁隆起,有圆泽感。②几何形:以几何图形为造型,如正方形、球形圆柱形等。③仿生形:又称自然形,仿各种动物、植物造型,如南瓜壶、梅桩壶、松干壶等。④书画形:在制成的壶上,刻凿出文字诗句或人物、山水、花鸟等。2、茶船: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③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3、茶盅:亦称茶海。盛放泡的茶汤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匀共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杯(或公道杯)。①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②无把盅:将壶把省略,因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③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4、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③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5、闻香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6、杯托:放置茶杯的垫底器具。①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②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③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④圆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7、盖置:放置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既保持盖子的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①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②支撑式: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8、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工具。①圆底:碗底呈圆形。②尖底:碗底呈锥形,常称为茶盏。9、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也称三才杯。10、大茶杯: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11、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12、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二、辅助用品。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1、桌布。2、泡茶巾。3、茶盘。4、茶巾盘。5、奉茶盘。6、茶匙。7、茶荷。8、茶针。9、茶箸。10、茶筒。11、茶食盘。12、计时器。13、消毒柜等。三、备水器。1、净水器。2、贮水缸。3、煮水器。4、保温瓶。5、水孟。四、备茶器。1、茶样罐。2、贮茶罐。3、茶瓮(箱)。五、盛运器。1、提柜:用以放置泡茶用具的茶样罐的木柜。2、都篮。3、提袋。4、包壶巾。5、杯套。六、泡茶席。1、茶车。2、茶桌。3、茶席。4、茶凳。5、坐垫。七、茶室用品。1、屏风。2、茶挂。3、花器。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喜爱。茶具的使用、保养、鉴赏和收藏,已成为专门的学问,时代不衰。其中,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瓷器闻名天下。 1·陶土茶具 陶土茶具是指宜兴制作的紫砂陶茶具,始于北宋,兴盛于明、清。宜兴的陶土因黏力强而抗烧,故有“土与黄金争价”之说。宜兴之土烧制的紫砂茶具造型古朴、色泽典雅、光洁无暇,用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不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今天紫砂壶不论造型还是质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被国际友人赞誉为“世界茶具之首”。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有几十种增加到了600多种。例如紫砂双层保温杯就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新产品。由于紫砂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以用以它烧成的茶具泡茶,色香味皆蕰,夏天不易变馊,冬天放在炉上煮茶不易炸裂。 2·瓷器茶具 我国的瓷器茶具产生于陶器之后,按产品又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几个类别。 (!)白瓷茶具: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其产地甚多,有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等。其中以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最为著名。 (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始于晋代,主要产于浙江、四川等地。 (3)黑瓷茶具:黑瓷茶具产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由于建安所产的茶盏颜色绀黑,适合斗茶而驰名。这种黑瓷茶盏古朴雅致,瓷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沙”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闻名遐迩。 4玻璃茶具 现今,玻璃器具有了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用玻璃杯泡茶,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的整个冲泡过程及茶汤的色泽可以一览无余,使人在品茶的同时得到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 5金属茶具 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密封性能好,有较好的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效果,尤其是锡的作用为茶器具的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 6竹木茶具 历史上,广大农村群众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当今社会,人们仍然用木罐、竹罐装茶,特别是黄阳木罐和二黄竹片茶罐,既可作为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7搪瓷茶具 由于搪瓷茶具经久耐用,携带方便,实用用性强,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各地较为流行,以后又为其他茶具所替代。 我国历史上还有用玉石、玛瑙等制作的茶具,但由于其制作困难,价格昂贵,主要是作为摆设以显示主人的富有,因此并不常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23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明清时期的茶具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