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怎能只是一个“品”字
“茶圣”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早就告诉了后人,饮好茶该用什么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概括,就是一定要用活水。说到“活水”,当然最好的就是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一泉”、杭州的虎跑泉了,《红楼梦》里的妙玉用化了的雪水煮茶也是非常经典。对待上好的茶叶,懂得好好享受它的人都会精心地选择一壶好水,正所谓“清泉烹佳茗”。茶楼姑娘精心炒制的明前龙井在“大取舍”茶艺馆里也算是“好马有好鞍”,因为茶艺馆曾在香山玉皇顶静福寺觅得珍贵泉眼一处,并专门聘请了四季青乡一名村民为大取舍专职采水。有了好茶好水,便可静心品茗了。
据中国茶吧介绍,泡明前龙井讲究颇多。首先便是“洗茶”———以六七十度的水冲泡茶叶然后立即倒掉,这是因为明前龙井的“毛”特别多,洗茶就是为了将毛“洗”出;第二遍茶可换用透明玻璃杯,但仍须切记:冲泡明前龙井,断不能用超过90度的水,否则不仅会将茶叶烫老,带了腥气,茶汤亦不明亮,一般以85-90度为好。手持茶杯轻轻旋动数周,使茶汤更加均匀,此时的茶香最是浓郁。静待茶叶稍稍舒展开来,好似神龙探爪舒腰,眼见茶叶徐徐沉落于杯底,色泽清明碧绿,杯中情形甚是美妙。轻轻一嗅,茶未入口人就已经醉倒在茶香之中,龙井茶之“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立现。
先说下品茶该注意的2个事情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1 品红茶七大法则
1. 新鲜的冷水注入煮水壶里煮沸:
因为水龙头流出来的水饱含了空气,可以将红茶的香气充分导引出来,而隔夜的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温瓶内的热水,都不适合来冲泡红茶。
2. 注入正滚沸的开水,以渐歇的方式温壶及温杯,避免水温变化太大:
一般茶壶的造型,都有一个矮胖的圆壶身,是让茶叶在冲泡时有完全伸展及舞动的空间。
3. 谨慎斟酌茶叶量:
冲泡浓茶,每人用1茶匙的量(约2.5g的茶叶量),但是想要泡出好红茶,建议最好以2杯的红茶叶量(约5g)来冲泡成2杯,较能充分发挥红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续杯乐趣。
4. 将滚水注入壶里泡茶:
水开始沸腾之后约30秒的时间,水花形成像一元硬币大小的圆形时,来冲泡红茶,最适合不过的了。
5. 静心等候正确的冲泡时间:
因为快速的冲泡是无法完全释出茶叶的芳香,一般专业的茶罐上,都会专业的标示出茶叶的浓度大小(Strength,即强度),这关乎到茶叶冲泡的时间。例如:浓度分为1-4级,1为最弱,4为最强。冲泡时间则是从2分钟到3分半钟,依次递减。
6. 将壶内冲泡好的茶汤,倒入你喜爱的茶杯中:
茶杯虽有各种不同的造型,但一般而言,都是属于底较浅而杯口较宽,因为这样除可以充分让饮茶人享受到红茶的芳香,还可以欣赏到它迷人的茶色了。
7. 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糖或牛奶:
若是选择喝纯红茶,所着重的完全就是红茶的本色与原味。而奶茶用的茶叶一般而言都属于口味较重,并带有一些涩味,但是加入浓郁的牛奶之后,涩味会减低而且口感也变的丰富一些。
品绿茶
2 绿茶的品饮,大致有如下程序: 一、选具?大凡高档细嫩名绿茶,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至于普通绿茶,因不在于欣赏茶趣,而在于解渴,或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或畅叙友谊,因此,也可选用茶壶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 二、洁具?就是将选好的茶具,用开水一一加以冲泡洗净,以清洁用具,平添饮茶情趣。 三、观茶?对细嫩名优绿茶,在泡饮之前,通常要进行观茶。观茶时,先取一杯之量的干茶,置于白纸上,让品饮者先欣赏干茶的色、形,再闻一下香,充分领略名优绿茶的天然风韵。对普通大宗绿茶,一般可免去观茶这一程序。 四、泡茶?对名优绿茶的冲泡,一般视茶的松紧程度,采用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径山茶、庐山云雾、涌溪火青、苍山雪绿等等,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沸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茶叶便会徐徐下沉。对条索比较松散的高档名优绿茶,一般采用中投法,即先置茶,后冲入沸水。至于普通大众茶,当然是先置茶后冲水了。 五、赏茶?这是针对高档名优绿茶而言的,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饮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汤的变化,茶烟的弥散,以及最终茶与汤的成相,以领略茶的天然风姿。 六、饮茶?饮茶前,一般多以闻香为先导,再品茶啜味,以品赏茶的真味。另外,绿茶冲泡,一般以2-3次为宜。若需再饮,那么,得重新冲泡才是。
最后是品乌龙茶
在品茶中,尤以品乌龙茶的方法最为讲究、复杂。
客人入座后,先分好茶托,将沸水倒入紫砂壶、茶海、品茗杯、闻香杯中以温壶烫盏,继而将沸水浇在紫砂壶外表上,名曰“封壶”。接着,把茶荷内的乌龙茶经茶漏用茶拨轻轻拨入壶内,又曰“乌龙入宫”。前后两次封壶、沏茶,再将茶水倒掉,称为“洗茶”。洗茶之后,再次将沸水倒入壶内,在倒水时要特意使壶嘴“点头”三次,名曰“凤凰三点头”,以示对客人的尊敬。接着用茶壶盖把浮在水面上的茶末刮去,称为“春风拂面”。给茶壶封盖之后,再用沸水淋壶身,为的是保持壶内外温度的一致,此举称为“重洗仙颜”。这时,主人应用茶夹把沸水烫过的闻香杯、品茗杯一一放在客人面前的茶托上,接着把过滤网放置在茶海上,将壶中的茶经过过滤网倒入其中,然后用茶海斟入客人的闻香杯里,此为“分茶”。通常茶水只斟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这就是茶文化的特殊含义了。最后的程序也就是到了闻香品茗之时了。先将闻香杯中的茶水轻轻旋转倒入品茗杯中,然后用手搓一搓柱形的闻香杯,香气便从杯底渐向杯口散溢,端至唇边,馥郁扑鼻、沁人心脾,此曰“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扣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此称为“三龙护鼎”。先要仔细欣赏茶水的汤色,然后分三次细细品啜。分三口喝干是缘于“品”字有三个口,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三口茶暗含“一苦二甜三回味”之意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世界。这不仅仅是因为喝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更因为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本片将茶文化的妙处、茶道的的演示融于一体,既给您提供了一个了解茶艺这项高雅艺术的良机,同时,观看本片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沏茶工序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供人们小憩,不由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这比“茶风俗”、“茶道”的范畴深广的多,也是中国茶文化之所以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20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喝生普洱茶都有那些禁忌,
下一篇: 茶港小区门外一茶馆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