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低位嫁接,以土代绑”的茶树秋冬季嫁接技术,可以大大加快老茶园品种改造,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动茶叶产业化建设。
一、时间和材料。
嫁接时间以10月至12月份为宜。材料要准备1.8米长的竹条、弹簧剪、嫁接刀、镙丝刀、小锯及农膜等。
二、准备。
选择根部径粗为l厘米以上的茶树,就近或能取出细黄壤土的茶园均可嫁接。接前一个月进行深翻施肥,使茶树根系积累充分的营养物质。剪砧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接前离地10厘米处,砍去茶树,清理茶园,筛出细土以备用。嫁接前一天要浇足底墒水,保持土壤湿润。接穗选择无性系的红棕色半木质化良种茶枝条,品种以乌牛早、迎霜、平阳特早等为好。这些品种适应性强,嫁接成活率高。
三、嫁接。
嫁接有剪砧、劈砧、削穗、插穗四个步骤,具体操作如下:剪砧是在第一次剪砧的基础上,扒开根部泥土,离根2-3厘米处再剪一次。剪砧用弹簧剪一次性剪平,不得损伤砧皮,砧木过大的可用小锯锯平。劈砧是用嫁接刀从砧木中间纵切一刀,深度为2-3厘米。砧木较硬的可用木棍敲击嫁接刀背,从而劈开砧木。削穗要一刀清,分别从接穗下端和叶基部垂直向下削成楔形面,削口长约2厘米,略短于砧木切缝,两个楔面要平。接穗为两叶一芽枝,下片叶剪去一半,上片叶不剪,留有腋芽。接穗要保持新鲜,随削随接。插穗时用镙丝刀撬开劈开的砧木,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中。接穗稍厚的一边与砧木边沿应对齐吻合,即接穗稍厚一边的韧皮部与砧木韧皮部完全吻合,并且砧木与接穗相互作用越紧越好,这样有利于薄壁组织细胞同时分裂,加快愈合组织形成。一般每丛茶树接3-5个砧木,每个砧木接一个穗,砧木大的也可接2-3个穗。
四、培土。
接好穗的茶树应立即培以细黄壤土,以土代绑将接穗全部埋在土中,只留上部腋芽裸露在外。边培土边用手稍加压实,切忌砧木与接穗松动移位。培土完后,用洒水壶将泥土浇湿,但不可浇水过多。
五、覆盖。
用湿稻草或杂草盖一层在土表,起保湿保温作用。每隔1米插上一根竹条,搭成弓形,中间高度为50厘米,在竹条上拉上农膜,四周用泥土压紧压实,形成一个封闭环境。有条件的还可在农膜上再盖一层遮阳网,这样既可防止农膜冬季被风掀开,又可避免阳光直射,消耗水分。
六、管理。
秋冬季嫁接后一般不需经常浇水,逢雨天,可掀膜接纳雨水,保证膜内泥土湿润。次年4月初,当茶芽长到3-4片叶时可选择阴天揭膜,揭膜前要进行炼苗,让苗逐渐适应环境。当苗达10厘米以上时摘去顶芽,便于侧芽生长发育。
茶花的繁殖方法很多,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均可采用,其中扦插和靠接法使用最普遍。 1.扦插法 此方法最简便,扦插时间以9月间最为适宜,春季亦可。选择生长良好,半木质化枝条,除去基部叶片,保留上部3片叶,用利刀切成斜口,立即将切口浸入200--500ppm吲哚丁酸5--15分钟,晒干后插入沙盆或蛭石盆,插后浇水40天左右伤口愈合,60天左右生根。用激素处理后扦插比不用激素的提早2--3个月出根。用蛭石作插床,出根也比沙床快得多。 2.靠接法 茶花特写
选择适当的品种如茶盅茶或油茶作砧木,靠接名贵的茶花。靠接的时间一般在清明节至中秋节之间。先把砧木栽在花盆里,用刀子在所要结合的部位分别削去一半左右,切口要平滑,然后使双方的切面紧密贴合,用塑料薄膜包扎,每天给砧木淋水两次,60天后即可愈合。到时可剪下栽植,并置于树阴下,避免阳光直射。翌年2月,用刀削去砧木的尾部,再行定植。 3.叶插法 茶花通常采用枝条扦插繁殖法,但有些名贵品种由于受到枝条来源的限制,或考虑到取材后会影响其树形,所以也可采用叶插法。以山泥作扦插基质,可拌入1/3的河沙,以利通气排水,基质盛在瓦盆中,然后进行盆插。在雨季,可取一年生叶片作叶插材料,太老不易生根,过嫩又易腐烂。插入土深约2厘米,插后压紧土壤,浇足水,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一般3个月可以发根,第二年春可以发芽抽枝。 4.高插法 茶花欣赏
高空插条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将茶花上本应修剪掉的弱小枝条,全部赋于新的生命。且此法成活率高,复壮快,开花早。其方法是:将需要修剪掉的瘦弱枝条,在适当的位置进行环剥,(一般上部可留成15-25厘米枝条)环剥长度可在5-8毫米之间,绑扎大小适当的塑料膜,膜内添入经消毒杀菌的草炭土或腐叶土,过7-10天后,在塑膜的下部再环剥5-8毫米,这叫双环剥高插法。
嫁接时间春、夏、秋三季茶树的生长期间均可进行嫁接,其中3—6月嫁接效果较好。
选择在油茶低产林内选择15—35年内生的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油茶树作砧木树。在砧木树上选择3—7个分布均匀,直径2—5厘米的主枝做砧枝。每株砧木树除砧枝外,应加留1—2个主枝作营养枝,每个砧枝必须保留1—2个辅养侧枝,其余全部疏除。
嫁接嫁接常用断砧枝拉皮接和形成层对接法。接后用塑料膜带把接口包扎好,再包上保湿用的塑料膜和遮荫用的牛皮纸。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17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赣南采茶戏:茶篮灯
下一篇: 饮茶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