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茶园优化施肥原则

品茶 2023-11-22 12:20:24

茶园优化施肥原则

一年四季的园优化施肥有何原则呢?茶叶树得施肥技术对于一位种植茶树的人来说是及其的重要的如何给茶树施肥,每一颗茶树施肥施多少肥也是有研究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茶园优化施肥原则:

1.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 有机肥含有茶树生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大量元素 和微量元素),营养物质较为全面,对茶叶品质有良好的作用, 也是单一化肥所无法代替的。同时,我国茶园有机质含量普遍 较低,一般只有o.5%~1.5%,且大多数茶园土壤质地粘重,理 化性质差,保肥能力弱。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进而改良土壤。有机肥经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转化成土壤腐殖 质.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胶体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 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有机肥分解过程中形成许多有机胶体和 各种有机酸,可以保护水溶性磷,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供磷能 力和磷肥的利用率。因此,在茶树施肥中重施有机肥是十分必 要的。

但是,单施有机肥而不施无机肥(化肥)也是不行的。因 为有机肥营养元素的百分含量相对比无机肥低得多,尤其是氮、 磷、钾三要素含量偏低,而且肥效迟缓,不能满足茶树在生育 期间需肥量大、吸收快的要求。因此,在茶树肥培管理中,应 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才能使茶树对各种营养元素既满 足量的需要.又达到质的要求,最终获得茶叶的优质高产。

2.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配合施

茶树在年生长周期中,需要源源不断地吸收养分,即使在 低温的越冬期间,地上部虽已处于休眠状态,但其地下部仍在 不断地吸收养分。这些被吸收的养分是春季生长的物质基础,贮 藏于根系中,供来年春季地上部生长的需要。基肥不仅对春茶 有良好作用,而且对茶树的年生育都有重要影响。在茶叶生产 上.不论是幼龄茶园还是成龄采摘茶园,不论是一般的生产茶 园还是高额丰产茶园,都必须十分重视基肥。茶树基肥不只限 于有机肥,也要配施一部分化肥.如各种含氮化肥、复合肥、磷 肥、钾肥等。 茶树在年生育周期中.其吸肥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集中 性,若单施基肥而不施追肥就难以满足茶树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因此,生产上应针对茶树生育的不同时期,及时分批分期施用 追肥,以保证茶树的高产优质。

3.重施春肥,春肥与夏、秋肥配合施

春茶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在全年茶叶生产中具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均表明,施足施好春肥可 有效地提高春茶比重及其质量,具有极为明显的经济效益。由 于春茶生长旺,养分消耗大.吸肥能力特别强。单靠上年秋季 的基肥尚不能充分满足春茶生长的需要,容易造成脱肥现象,影 响茶树春茶后期的生长,甚至影响夏、秋茶的生长。因此.在 茶 树 追肥中,应以春季追肥为主,重施春肥。考虑到春肥的肥 效不可能在夏茶、秋茶生长中长期发挥作用,所以还需要在夏、 秋季进行追肥?以便更好地发挥追肥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全年 旋肥的增产效果。

茶树种植方法,育苗技术,怎么施肥,管理技术,病虫害

一、园地选择

茶园气候环境条件适宜于茶树生产,产地环境条件必须符合中国农业行业标准NY 5020规定要求。园地土壤要求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宜选择坡度25?以下山坡地,以坡度3-15度最佳。离水源较近,地下水位在1m以下,排水良好。

二、园地规划 园地应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统一规划,尤其是道路、排水沟、蓄水沟等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茶园四周植树,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1、道路设置

道路设置要考虑农用物资和鲜叶的运输便利,方便机械化作业,应路路相通,并尽可能利用瘦薄地段建路。机耕道路面宽3~4m;工作道路面宽2.5~3m;步行道路面宽1.0~1.5m。山地茶园每6个~8个梯层设立一横步道,每隔40m~60m设一条与横步道呈“之”形的直步道(坡度25?以下)。

2、排灌系统

排灌系统在于排除积水,纺织冲刷,利于灌溉及蓄水抗旱。

(1)建立防洪沟

在茶园上方和下方与荒山林地或农田交界处分别开设一条深50cm、宽60cm和深40cm、宽50cm的排洪(水)沟,以拦截上方的雨水和防止茶园中水土冲入农田。

(2)建立排灌蓄水沟

在直步行道两侧和横步道上侧开一条深、宽各20cm的排水沟,沟内每隔2m左右开设竹节沟,以减少水土流失。

3、蓄水池

每10~30亩茶园应在机耕道侧旁建造一个容积为5~8立方米的水池,用于蓄水防旱灌溉。

4、防护林带

在分水岭、道路两旁和茶园吃风口处,种植适宜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速生树种,以改善和优化茶园生态环境。

三、园地开垦 1、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cm以上。

2、坡度15?以上坡地,按等高水平线筑梯地,梯面宽应在1.5m以上,然后开垦。

四、茶树种植 1、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高效的无性系茶树良种。

2、种植时间

春季种植:2月中旬~3月上旬。

秋季种植:10月下旬~11月下旬。

3、种植密度

单条植:行距150cm,株距30cm,每丛茶苗2株~3株,每亩苗数3000~4000株。

双条植:大行距150cm,小行距40cm,株距30cm,每丛茶苗2株,每亩苗数6000株左右。

4、茶园施肥

茶园常用肥料分为有机肥(迟效性农家肥)和无机肥(速效性化学肥)。有机肥一般是经腐熟的土杂肥、栏肥、豆饼、桕子饼、菜子饼和山草等,有机肥主要作基肥用,无机肥主要用作追肥。

5、施肥方法

根际施肥:复合肥、尿素、饼肥实行沟施,在行间开10cm以上深沟,均匀撒入,及时复土。

根外追肥:选择在阴天、傍晚进行树冠叶正反面喷洒。常用浓度:尿素0.3%~0.5%;过磷酸钙0.5%~1.0%;硫酸钾0.5%~1.0%。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 (1)防治要求

保护茶树的正常发育,增强树体的抵抗能力,促进生态平衡,科学使用农药,提高防治效果,控制环境污染,节省工本。

(2)防治方法

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3)防治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蔓延、传播。

合理修剪,及时清除病虫危害的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病虫源;加强肥管,健壮树势,增强抗病虫能力。

保护和利用天敌,发挥生物防治作用,以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

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做到及时、准确地防治。

化学防治。一是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控制环境污染,非用药不可的,尽量点治或挑治。二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杀伤力低的药剂,交替使用不同的药剂,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注意喷药质量,减少喷药次数。

怎样根据茶树需肥特点进行施肥?

茶树对养分的需要随着生长发育而变化。幼龄期植株主要以发根、长叶和长枝为主,为丰产茶园搭好架。因此,这一时期,需肥量要根据株体状况逐年增加,尤其是氮钾营养。青年期是茶树生长最旺盛时期,养分吸收利用能力强,需要有足够的养分保证。茶树成年期,生长发育相对稳定,养分的供应主要满足新梢产量的需要。根据各季茶的采收情况,合理提供养分。进入衰老期,养分吸收减少,生殖生长趋旺。
此时,供应适量的氮、磷、钾养分有利于茶树复壮。茶树一年中,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各个时期也不一样。对氮的吸收较多的是在4~6月、7~8月、9月、10~11月,其中以前两个时期吸收最多,可占全年总吸收量的一半以上。磷的吸收主要在4~7月和9月。钾的吸收则是在7~9月最多,约占全年一半以上。施肥时要考虑这一吸肥特点。茶树施肥要按茶树年龄分别对待。对于投采的茶园,可按产量考虑施肥量,并按生长发育特点决定施肥时期。据研究,生产100千克干茶,需施氮(N)12~15千克、磷(P2O5)3~4千克、钾(K2O)4~6千克。
茶树所需肥料,以基肥和追肥两种方式施用。秋冬期的基肥,在地上部生长结束后进行,一般以饼肥、厩肥等有机肥为主。成龄茶园每667米2施1.5~2.5吨厩肥,并配施一定的磷钾肥,在离根20~50厘米处开沟施入。茶树追肥按季节施用。春茶追肥,主要是春茶前的催芽肥(茶芽鳞片及鱼叶初展时施用),占全年追肥量的40%,成龄园每667米2施氮(N)10~12千克,适当配施钾肥,以利发芽。夏季追肥在春茶结束后立即进行,用量占全年追肥量的30%,每667米2施氮(N)7~8千克,此时气温较高,有条件的可结合灌溉施肥,也可用0.2%~0.5%尿素进行叶面追肥。
秋茶追肥一般也占30%,在夏茶摘完后进行。各地由于茶芽的萌发次数有多有少,有的高达6次。对于发芽次数多的茶园,追肥次数应相应增加。追肥时配施磷钾肥可提高品质,增加产量。成龄茶园,氮、磷、钾的施用比例可采用3∶1∶1或4∶2∶1。绿茶需提高氮的比例,而红茶则应提高磷、钾的比例。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

黄茶怎样施肥

黄茶一般情况下都是三月份到九月份追肥比较好,每次浇水时可以加点营养液,植物生长更好更旺,叶片经常喷施翠姆磷酸二氢钾,这样开花更艳

施肥管理:

肥料是茶树优质高效栽培的必要措施。肥料种类很多,性质差异较大,茶园用肥要根据茶树种性、生育周期、茶园土壤以及气候条件综合考虑。黄茶作为一个特殊的种质群体,对肥料需求的特殊性表现在:大量使用速效化肥会提高叶绿素含量,导致黄化不充分。

肥料不足有可能因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造成大量开花,从而影响亩产量。黄茶园用料时,一要考虑肥料本身是否会危及黄茶的高品质,二要考虑肥料是否会造成病虫草害和土壤污染。黄茶园的施肥原则是突出水溶肥、提高施肥量、增加基肥比重、强调绿色安全,尽量做到少量多次。 此外,应多注意茶园除草,应以提倡种植翠姆水溶肥为主,适时除草为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17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