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图解:普洱茶叶底分析对比研究(下)

小小茶农 2023-11-20 21:14:14

图解:普洱茶叶底分析对比研究(下)

--------------------------------------

选择茶叶,鉴别叶的好坏,看茶底判断茶料,不会完全准确无误,只是“尽可能的估计”。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程或者是仓储问题,导致好料未能成为好茶。即使如此,研究茶底仍然是普洱茶爱好者值得了解的知识。

16.下图:熟茶7572(可看出特别的拼配料,活力及油光感是熟茶及老生茶的好茶条件)

17.下图:优质熟茶(活力及油光感是熟茶及老生茶的好茶条件)

18.下图:灼伤(坏)的叶底,常伴随着杂(火)味过重,已失后转化能力

19.下图:杂质过多.烟焦(杂)味产生条件之一,应该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20.下图:一款7542的B货叶底(尾水有回甜及甘的感觉,但喉燥感特强,劣质拼配的标本)

21.下图:野放料(粗老嫩幼齐集一身,滋感较有力度及口感较丰富)

22.下图:大树料常见的轻微红变(按我个人来说,在大(古)树料里算正常)

23.下图:头春的台地料

24.下图:(红茶化的芽料)不知是什么茶原料压成饼状冒充高档普洱茶!小心选用

25.下图:出现高温香,叶底呈现出灼伤的茶叶。(滋味已呈现绿茶化,具体正在观察后续转化)

26.下图:正常存放的88青

27.下图:廖福散茶(越南菁)

28.下图:二十几年的转化

29.下图:人生难得几回尝的"号级散茶"(用铁壶煮三壶水后的叶底)

30.下图:转化优良的"港仓"

如何从叶底直观感知普洱茶品质?

选择茶叶,鉴别茶叶的好坏,可以从茶底判断茶料,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程或者是仓储问题,导致好料未能成为好茶。

众所周知,叶底可以传达出普洱茶的用料的优劣、工艺的好坏,这将直接影响到普洱茶的好坏。下面,小编就跟各位茶友展现这些常见的普洱茶叶底。

?优质的古树头春,叶底肥厚且饱满

?革质感明显,叶脉粗犷且有质感,表明已有相当长的树龄

?转化较完美,叶面起了蛤蟆皮,暗藏茶叶活力

?此乃老树新芽

?大树料的柔软质地

?很明显的野放易武茶的特征

?标准的混杂雨水料,带有杂味,水薄而寡

?此乃台地料,有高温烘青之嫌疑

?易武茶,香、柔、微甜是其主要特色

?厚实的大树料,有着较高的耐泡度

?秋茶也,初泡平淡,但后劲有力,水路粗,生津不错

?标准的雨水料,淡薄,乏力,香弱,毫无吸引力,不如喝水

?标准的红变叶,杂甜味,不利于后转化

?这种一般被称之为“劣茶”

?明显的生熟劣质拼配,滋寡而汤浓,杂味过于沉重。一言以蔽之:烂

?熟茶7572,可看出特别的拼配料。活力及油光感这两点是好茶的特征

?优质熟茶,没错,这就是活力的外在表现

?灼伤的叶底,常常伴随着过重的杂味,显然已失去后转化能力

?杂质过多了,烟焦味产生条件之一,这种茶少喝,对人体不利

?7542的B货叶底,尾水有回甘,喉燥感强烈,特别劣质

?一眼就看出是野放料,粗老嫩幼齐集一身,滋感较有力度,口感较丰富

?这是大树料常见的轻微红变现象,在普洱茶里也还算正常

?标准的头春台地料

?来路不明的原料压成饼状以次充好,冒充高档普洱茶

?这是出现高温香后叶底灼伤过的茶叶。呈绿茶化滋味,后续转化值得怀疑

?正常存放的88青,可见叶底仍有活力

?二十多年的优质陈茶,叶底厚实

?此乃“号级散茶”,这是用铁壶煮三壶水后的叶底

?转化尚可的香港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质普洱茶的叶底特点,供茶友们参考:

1.芽头和幼嫩叶片含量多

2.长、短、粗、细较均匀

3.断碎少,无碎末

4.色泽嫩黄带乳白色或黄绿色,且无“花杂叶”

5.叶质柔软,不硬翘

6.没有非茶物质混入其中

如何分辨普洱茶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原料的“本来面目”,通过分析叶底状况,不但能判断出茶品原料——茶青(鲜叶)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是否生长旺盛、是否有病虫危害以及鲜叶的采摘特点等),更能看出制茶技术工艺的优劣。所以,在品评茶品时,评定叶底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判别叶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以及开展与否,并观察有无其他杂物掺入。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色泽状况、是否均匀整齐、以及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评叶底时,先用手指按揿(轻压),判断叶底的软硬、厚薄等,再看芽头和幼嫩叶片的含量、叶片卷摊、光糙、颜色及均匀度等。
优质普洱茶的叶底,应具备以下特点:
优质普洱茶应具备的叶底特征
茶叶类型叶底状况普洱生茶普洱熟茶老嫩程度芽头和幼嫩叶片含量多
芽头和幼嫩叶片含量多茶条松紧茶条紧而实,无“死条”
茶条紧而实,无“死条”匀整程度长、短、粗、细较均匀,断碎少,无茶末
长、短、粗、细较均匀,断碎少,无茶末色泽情况嫩黄带乳白色或黄绿色,无“花杂叶”
猪肝色(褐色),无黑色或靛青色茶条柔软状况叶质柔软,不硬翘
叶质柔软,不硬翘(老茶叶质较硬)掺杂与否没有非茶物质混入没有非茶物质混入

如何从“叶底”上辨别普洱茶质量的好坏

茶叶鉴赏中,评定叶底(茶渣)是必不可少的程度。因此,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颜料的“本来面目”,通过分析叶底状况,不但判断出出茶品颜料——茶青(鲜叶)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是否生长旺盛、是否有病虫危害、采摘特点等),更能判断制茶技术的优劣。

  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叶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渗入。

  其它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得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如感觉到不明显时,可用茶汤清洗茶渣,揿平后,将茶汤徐徐倒出,使叶底平铺或翻转看)。如果用一般的盘子看叶底,则可加清水漂洗,让叶张漂在水中,观察分析。

  评叶底时,要充分发挥眼睛和手指,手指揿(轻压的意思),判断叶底的软硬、厚薄等。再看芽头和幼嫩叶片的含量、叶张卷摊、光糙、颜色及均匀度等。

怎样鉴别普洱茶品质优劣

1.嫩度(揉茶渣,看叶质)所谓嫩度,是指一款普洱茶芽头和嫩叶的比例,以及整体叶质的嫩度。普洱茶是不泡的,所以芽头和嫩叶的内容不容易区分,但是通过普洱茶叶的底部很容易区分。拿起几片普洱茶叶,摊开。我们可以看到普洱茶的采摘等级是单芽、一芽、一叶等等。从整体上鉴别普洱茶叶的陈化程度,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捏。用手捏叶子的底部。歧视的一般原则是:1.用手指捏普洱茶叶底部,嫩度不错。很难。放了又放,说明叶子老了。2、叶脉不凸起,滑如丝嫩;叶脉凸起,触手苍老。3.叶子的锯齿边很温柔很嫩,而锯齿边明显老了。4.叶肉厚软最好,代表嫩度好,内容丰富,多为优质山茶原料;但软而薄,多为台地茶原料;又硬又瘦的最差。二、颜色(茶叶原料的直观反映)普洱茶叶的颜色可以直接反映一个普洱茶的原料和加工质量。观察普洱茶叶的颜色。最好把几款普洱茶放在一起比较,否则容易受光线、环境、主观因素的影响。看茶叶底部,辨别普洱茶叶颜色的一般原则是:1.深度:深度要满足茶叶的颜色要求。茶叶以青墨色为佳;如果叶底有爆点、焦叶、红叶、红茎、断叶就不好了。2.润枯:“润”是指普洱茶叶色面油滑,反光强烈。“干燥”是指着色、暗淡或光泽差。3.鲜与暗:“鲜”指颜色鲜艳、新鲜,表示成品的新鲜程度。初期准备及时合理,是新茶的颜色;“暗”的特点是颜色深而暗的褐色,一般是鲜叶和老叶厚,或者初期准备不当。三。均匀度(曝光和拾取)所谓均匀,就是看一款普洱茶的嫩、老、小、粗、碎是否相对均匀。看叶底三项中,均匀度相对次要。普洱茶叶底是否均匀,关系到普洱茶的采摘和加工管理。有的茶农乱采茶,所以从普洱茶叶底部反映出来的东西大小不一。一些茶厂在加工过程中,将不同山头、不同批次采摘的普洱茶胡乱混合,均匀度较差。均匀度差是指茶叶采摘制作不规范,或者是搭配后搭配不合理造成的。四。伸展度(显示茶的活性)普洱茶叶铺展越好,其活性越好。一般质量好的普洱茶叶用开水冲泡后会很扁;质量差的普洱茶只能部分展开,看起来有褶皱,不平整。看普洱茶叶的展开,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严重扭曲的普洱茶在完全拉伸后,仍然会有轻微卷曲,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普洱茶叶底部在冲泡后完全摊开,比如纸没有弹性,或者收缩不能泡透,都是工艺有缺陷的表现。综上所述,从叶底可以看出普洱茶叶是否生长旺盛,普洱茶叶的采摘特点,判断普洱茶制作工艺的优劣。茶底才能真正体现茶叶的“本色”。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83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