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茶道创始人陆羽(唐朝)著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躁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们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茶具的朴实也说明了茶人们反对追求奢华的风气,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可以说“文人茶道”是一种“艺”(制茶、烹茶、品茶之术)和“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光有“艺”只能说有形而无神,光有“道”只能说有神而无形。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德的人是无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茶道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情感的风雅之事,有独酌自饮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
淡泊明志的意思为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一、拼音:dàn bó míng zhì。
二、详细释义: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宁静致远,未尝不处处流露。——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三、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四、造句:
1、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2、宁静致远士心志,淡泊明志日月明。
3、送给立志成才的人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4、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5、清幽,月下荷塘所蕴涵的那种淡泊明志。
6、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7、淡泊明志,清心寡欲,凡人无法做到。
8、以童心和纯真,淡泊明志于功利之外。
9、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其实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就是好的生活。
10、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送给他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11、他从不计较功名利禄,淡泊明志,潜心于科学事业。
12、心静就是要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雅境界。
13、尝遍酸甜苦辣,才识世间万象,淡泊明志,恬淡悠然的享受生活。
14、君子心淡如菊,坚守心灵的宁静,在名利面前,淡泊明志。
关于静心的诗句如下:
1、闲坐观书忘寝食,心静时才见真知。——唐朝白居易《和梦得夏末题阳华新泉宫》
翻译:闲坐时读着书忘记了吃饭和睡觉,只有当内心平静下来时才能领悟到书中的真谛。
2、心静气和参要诀,水清月白悟本源。——唐朝贾岛《寄白阁默公》
翻译:要领是心平气和地领悟要义,水清月明中觉悟本源。
3、境静心自定,神清思不群。——唐朝王维《送高道弟耽归临淮作》。
翻译:环境安静下来,心灵自然会安定下来,精神清新,思考也会超群出众。
4、心静自然凉,清心寡欲方为上策。——唐朝白居易《斋月静居》。
翻译:内心平静自然会感到清凉舒适,保持清心寡欲才是上策。
5、心中无纷扰,何处惹尘埃。——唐朝白居易《赠吴丹》。
翻译:心中没有纷扰,就不会被尘埃所困扰。
6、身静心亦静,澄澈见天地。——宋代陆游《夜坐》。
翻译:身体静止,心灵也变得平静,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的本质。
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明代洪应明《菜根谭》。
翻译:无论荣辱都不在意,看庭前的花开花落;无论去留都无意于事,望着天上的云卷云舒。
8、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明代吴承恩《西游记》。
翻译:心中没有任何牵挂和障碍,因此就没有恐怖和颠倒的梦想。
9、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明代洪应明《菜根谭》。
翻译:风吹过稀疏的竹林,风过后竹林没有留下声音;大雁飞过寒冷的潭水,大雁飞过后潭水没有留下影子。
10、言多必失,食多伤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明代洪应明《菜根谭》。
翻译:说话太多容易出错,饮食太多会伤害身体,淡泊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宁静致远才能达到远方。
11、独坐幽篁里,复得返自然。——唐朝王维《竹里馆》。
翻译: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仿佛又重新回到了自然之中。
12、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朝杜牧《不寝》。
翻译:不要谈论名利,名利只会给我们带来身心的仇敌。
13、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唐朝白居易《船夜援琴》。
翻译:心中平静,声音淡泊,其间没有古今之分。
14、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唐朝贾岛《寄白阁默公》。
翻译:石室中人心静谧,冰冷的潭水中月影残缺。
15、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唐朝白居易《斋月静居》。
翻译:生病时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杂念,年老时身体闲适,无所事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80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奉茶之道:酒满茶半
下一篇: 江西上饶县--上饶白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