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坦洋工夫红茶泡法

小小茶农 2023-11-20 12:24:18

坦洋工夫红茶泡法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当中,道是核心,也可以说没有饮茶之道,也就没有中国茶文化,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煮茶品饮,二是茶道的内涵,即茶道的思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饮茶的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下坦洋工夫红茶茶艺吧。

首先观赏干茶,以好茶饷客.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工夫茶,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工夫茶色鲜亮,条形秀丽。茶艺师观茶,意念把日月精华,天地灵气皆聚于小小的茶荷之中。请大家观赏茶的外形。

泡好一杯茶,要做到茶好、水好、火好、器好,叫做“四合其美”。明代制壶高手孟臣是著名的制壶大师,后时将上等的紫砂壶称为孟臣壶,孟臣净心,是先将紫砂壶烫热。将温壶之水倒入品茗杯温杯。晶莹的水线上下起伏,连贯不断,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秀美的山水风景。将茶叶 置于壶中。茶叶用量,视茶叶的紧密程度酌情放入紫砂壶中。

温润泡,它的目的在于润泽香茗,使茶叶逐渐舒展,茶香呼之欲出。分承香露:将温润泡的茶汤,倒入闻香杯中,分杯入杯。好茶还需巧冲泡,这一泡为正泡,冲泡时要做到高冲低斟。悬壶高冲又称凤凰三点头,表示主人向客人“三鞠躬”,以示对客人的礼貌和尊重。

冲泡中浮有茶沫,用壶盖轻轻将浮起的茶沫抹去。用随手泡水冲壶,洗去壶身外的茶渣、茶沫。将温润泡的茶汤浇于紫砂壶上,润壶、养壶,使其内外加热,温度一致,使壶内茶叶充分伸展,聚拢茶香。将温杯之水倒入茶船水方之中,这段时间,也是为了让茶壶中的茶叶充分伸展,充分浸泡。端起茶壶,在茶船上逆时针方向荡一圈,目的在于除去壶底附着的水滴。

分茶入杯,将壶中茶汤均匀斟入闻香杯中,俗话说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我们愿将这份浓浓的情意,献给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将壶中精华分承各杯中,使茶汤浓淡一致。将品茗杯反转置于闻香杯上。双手旋转闻香杯,先闻茶香。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旋转倒入品茗杯中。双手扰杯,搓杯闻香,随着杯内温度的逐渐降低,杯底散发出不用的芬芳,有高温香、中温香、冷香,值得细细体会。

红茶怎么泡才正确方法

步骤如下:

1.茶叶量的选择
很多人喜欢淡茶,包括作者也很喜欢喝一些淡茶。但是红茶如果在泡制的时候茶叶量过少,那么你很难品尝到红茶独有的醇香。即使你自己喝,也不要使用过少的量。稍浓一些的红茶会将红茶的香味散发到极致,其功效也会有所提升哦。

2.用煮沸的开水泡茶

很多人说,在冲泡红茶的时候,要使用冷水热水交投法冲泡,用我自己一直喜爱喝茶的心得告诉你,这个办法泡出来的红茶就像是喝了一口隔夜且又加上一点热水的茶,苦苦涩涩的一点红茶的香醇都没有。在泡制红茶的时候,用煮沸的开水冲泡,这样红茶的香味得到很好的释放。但是不能让红茶长时间的在开水中浸泡,冲开之后快速饮用,然后再开始冲泡第二道。

3.处理茶杯

在喝茶的时候肯定要使用茶杯的,没见过谁拿着一把大大的茶壶对着嘴就喝的,看起来很是“复古”的感觉。那么在使用茶杯之前。请把茶杯热拥热水烫一下,然后取出茶杯,稍凉的时候,将泡好的茶水倒进茶杯中,这时候再喝红茶,就会感觉到红茶在温热的杯中传来的那股子香味。一旦热茶倒进凉杯子之后,那股子香味会打折扣的。

4.选择“好水”泡茶

自古就有用梅花上的落雪煮茶的说法,这一点我个人还真就没试验过,所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一种“梅花清香”在茶里,但我知道如果选择不好的水用来冲泡红茶的话,就算再好的红茶,也有种被暴殄天物的感觉。烧开水的时候,不要用那种铁壶烧水,我们用的不锈钢一系列的水壶就可以。在水的选择上,不求那些山泉水之类,但求是新鲜干净的水,不要那种死水。

5.加入适当牛奶或蜂蜜

喜欢喝各类茶的原汁原味,从来不会加入糖类以及牛奶等等,但有些人非常喜欢在后浓茶里加入一些其他物质,让红茶的口感变得五花八门。比如会在稍微放凉的红茶里加入温热的牛奶,会让红茶变得细腻柔滑。也会在红茶里加入适当蜂蜜,红茶就会变成一种甜味饮料一般,各有千秋,一切还是根据您的口感与喜好来吧。

扩展资料:

加工分类

按照其加工的方法与出品的茶形,一般又可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和红茶茶珍。

正山小种

小种红茶:小种红茶是最古老的红茶,同时也是其它红茶的鼻祖,其他红茶都是从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它分为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均原产于武夷山地区。

1.正山小种: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所以又称为“星村小种”或“桐木关小种”。?

2.外山小种:主产于福建的政和、坦洋、古田、沙县等地,2013江西的铅山一带也有出产。

红碎茶:红碎茶按其外形又可细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产地分布较广,遍于云南、广东、海南、广西,主要供出口。

速溶红茶:速溶红茶是茶叶的一种加工品,用纯天然茶叶原料,通过现代生物科技,将茶叶中的精华成分萃取浓缩,再经干燥喷雾而成的纳米级颗粒状固体,能迅速溶解于水中的固体饮品。有时候也被称为红茶茶珍、即溶红茶。

马边功夫:马边功夫为红茶新贵,由四川马边金星茶厂创制。选用海拔1200-1500米的四川小叶种为原料,结合各地功夫红茶工艺精制而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茶

英德红茶的饮用方法有什么讲究吗

红茶的品饮方法,因人因事因茶而异,不下百余种,现择要简介如下:

按花色品种分,可分工夫饮法和快速饮法两种。

①工夫饮法

这是中国传统的工夫红茶的品饮方法。工夫红茶包括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如正山工夫小种、坦洋工夫小种、祁门工夫、云南工夫等,外形条索紧细纤秀,内质香高色艳味醇。品饮工夫红茶重在领略它的清香和醇味,所以多用冲泡法,先闻其香,再观其色,然后品味。一杯茶叶通常可冲泡2~3次。

②快速饮法

这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饮用方法,主要对红碎茶、袋泡红茶、速溶红茶和红茶乳晶、奶茶汁等花色而言。红碎茶是颗粒状的一种红茶,一般冲泡一次,多则二次。袋泡红茶饮用更为方便,一杯一袋,无片末残留。至于速溶红茶、红茶乳晶,只须用开水调冲即可,随调随饮,冷热皆宜。奶茶汁是种液体茶,有罐装和盒装之分,饮用最为方便。此外,西方国家也盛行冰茶。按调味分,可分清饮法和调饮法。

①清饮法

是中国大多数地方的饮用红茶方法,工夫饮法就属于清饮。即在茶汤中不加任何调味品,使茶叶发挥固有的香味。

②调饮法

是指在茶汤中加入调料,以佐汤味的一种方法。比较常见的是在红茶茶汤中加入糖、牛奶、柠檬片、咖啡、蜂蜜或香槟酒等。

按茶具分,可分为杯饮法和壶饮法。

一般情况下,工夫红茶、小种红茶、袋泡红茶、速溶红茶等大多采用杯饮法。即置茶于白瓷杯、玻璃杯中,用沸水冲泡后饮。红碎茶和片末红茶则多采用壶饮法。

按茶汤浸出方法分,可分为冲泡法和煮饮法。

①冲泡法

即前面谈到的用茶叶置入茶杯或茶壶中,然后冲入沸水,静置几分钟后,待茶叶内含物溶入水中,即可饮用。

②煮饮法

多在客人餐前饭后饮茶时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多喜欢用长嘴铜壶煮茶,或用咖啡壶煮早茶。可冲入预先放好奶、糖的茶杯中享用。

坦洋功夫的制作工艺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首,久已闻名于国内外茶叶市场。其主要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净度良好,毫尖金黄,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汤色红亮,叶亮红明。“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过程,将注重保留其传统“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经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档次,以适应市场对高档红茶的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工序。
1、鲜叶采摘:选择晴天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品种以坦洋菜茶为佳,鲜叶要求芽叶肥壮、不带鱼叶和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2、萎凋:萎凋室要保持通风良好,槽体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左右,具体温度和风量的掌握依据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原则为“先高后低”;萎凋芾的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cm,每隔20-30分种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一般萎凋时间4-6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暗绿,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减重率达30-40%,则萎凋适率。
3、揉捻:采用揉捻机,揉捻室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温度宜低,湿度宜稍高;采用轻压长揉的方法,时间掌握在60分钟左右,使茶叶的成条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0%以上,茶汁溢出而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外形特征。
4、解块: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份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但使用解块机会影响到高档茶的条索外形,因此“坦洋工夫红茶”实际制作中以手工解块效果为佳。
5、发酵: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湿度一般要求80%以上,空气流通,使氧化供给充足,发酵充分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维持2-3个小时,待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桂花香、果香,叶色大部呈鲜明的铜红色为适度。
6、干燥: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份,达到毛茶成品要求。采用焙笼烘焙或烘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初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90-100℃,时间为l5-20分钟,摊叶厚度2-3cm,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至八成干左右,中间摊凉1-2小时。复火温度掌握在50-60℃为宜,时间为20-30分钟,摊叶厚度3-4cm,每l0分钟翻拌一次,足火后成品水分控制在7%以下。
7、精制:毛茶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分精茶条粗细、长短,去除影响成品茶净度和色泽的杂物及片茶、碎茶、末茶等,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上等“坦洋工夫红茶”外形特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75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