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茶文化,自汉代以后,开始慢慢兴盛起来。从文献记载看,汉时王褒《僮约》已有“烹茶尽具‘酉甫’已盖藏”及“武都买茶杨氏担荷”语。晋代杜毓则撰有《荈赋》一篇。及唐宋圣茶仙们独钟瓷器,视漆器若无睹。出土文物也表明,崭露头角的东汉青瓷已能生产出多种类型的饮茶器皿。可以这样说,漆器天然不是茗饮之具,而茗饮之具天然是瓷器。
这种漆、茶无缘的情况,与古人对漆器及饮茶有着客观科学的认识有关。漆器虽然能髹饰雕琢出绚丽的画面和玲珑的图案,但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在100度高温下,这种情况尤为明显。而饮茶讲究的是原汁原味,清纯自然。两者如同水火。但也有例外。这里介绍的二件茶壶,均出自清代着名制漆匠师卢葵生之手,由此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高超的制作技艺和典雅的审美追求。不过这两件茶壶是实用,还是仅供观赏,就难以考证了。
卢葵生,名栋,生活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扬州。当时的扬州经济繁荣,百工云集,文化艺术盛极一时。卢家世业漆工,祖父映之,父慎之,均制漆名手。钱泳《履园丛话》,有云:“大而屏风、桌、椅、窗槅、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也。乾隆中有王国琛,给卢葵生以丰厚的滋养。顾千里在《漆沙砚记》中称其“尤擅六法,优入能品,交游多文学之士”。因此凡是他创作的漆器,无不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这两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漆茶壶,以锡为胎,巧妙地借鉴和模仿紫砂茶壶的造型和装饰,漆茶合璧,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其一,角屑灰锡胎漆壶,通高12.5厘米。漆灰中掺有牙质或角质沙屑,从而使褐黑色的漆皮表面呈现出黄白色的碎点,灿若繁星。壶身正面刻四言铭文四名:“读得意画,赏及时花,竹炉细煮,聊试新茶”。背面刻“坡雪斋茗具”,及署款“小石铭,湘秋书,葵生刻”。其二,梅花纹钢胎漆壶,底径14.2厘米。由于先在锡胎上敷黑色漆灰,然后再罩上若干道紫漆,故而刻器从造型到色泽,皆酷似紫砂茶壶,若非细察,几难分辨。壶身一面刻有梅花纹,因漆层丰厚,刀痕很深,颇具钝拙老辣的趣味。另一面刻四言铭文:“竹叶浅斟,梅花细嚼,一夕清淡,几回小坐”,落款“葵生”和镌“栋”字小方印一枚。
卢葵生生活的时代正当制壶名家陈鸣远之后,许多文人雅士都参与制壶,自篆自刻上诗书画印,所谓“字随壶传”,“壶随字贵”。而这种风气也给卢葵生的创作以很大的影响。从这二件仿紫砂漆壶看,卢葵生对紫砂壶有很高的鉴赏水平。尽管借壶铭点明主题,是受陈鸣远等的影响,然而在壶形设计和表质处理上,却避免了陈氏的那过于精细,“不免纤巧”的弱点,而以大彬壶为旨归,追求古朴稚拙、自然天成的艺术美感。
茶具根据你喝什么茶,匹配什么茶具,还有茶具本身材质、形状、类别的不同,从而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的茶具套装。
茶具按材质可分为:瓷器、紫砂茶具、金属茶具、漆器茶具、竹木茶具、玻璃茶具、玉质茶具、果壳茶具等。
1、瓷茶具的品种很多,瓷器以瓷土为胎料,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比陶土的含铁量低。烧成温度比陶土高,大约为1200度左右。胎体坚固致密,表面光洁,薄者可呈半透明状,断面不吸水,敲击时有清脆的金属声音。主要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等几个类别。主要产地有:河北唐山、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等…..而唐山比较有名的品牌有:赫窑瓷业、海格雷、红玫瑰等。
2、玻璃茶具:玻璃茶具有很多种,如水晶玻璃、无色玻璃、玉色玻璃、金星玻璃、乳浊玻璃茶具等。
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其缺点是玻璃易碎,比陶瓷烫手。
3、紫砂茶具: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
4、金属茶具:是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的茶具或其他器具,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其金属茶具因造价昂贵,一般百姓无法使用。
5、漆器茶具:胎漆茶具通常是一把茶壶连同四只茶杯,存放在圆形或长方形的茶
盘内,壶、杯、盘通常呈一色,多为黑色,也有黄棕、棕红、深绿等色,并融书画于一体,饱含文化意蕴;且轻巧美观,色泽光亮,明镜照人;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
6、竹木茶具:是指用竹或木制成的茶具,采取车、雕、琢、削、编等工艺,将竹木制成茶具。多制成茶罐、茶则、茶海、茶筛、茶盒、碗、涤方等。
7、玉质茶具:是指用于玉石雕制成的饮茶用具。玉质茶具的原料玉石包括真玉(软玉和硬玉)、绿松石、玛瑙、水晶、孔雀石、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多制成壶、罐、杯、盏、盅、盖碗等。
8、果壳茶具:是指用果壳制成的茶具,工艺以雕琢为主,使用葫芦、椰子等硬质果壳加工而成。可制成水瓢、贮茶盒等。
茶具分成以下三类:
一、泡茶用具: 1、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一般我们在古装电视剧里经常看到。2、飘逸杯:也称同心杯 ,被公认为是世界上首创最简易的一种泡茶茶具,3、茶杯: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
二、分茶用具:1、公道杯:又名茶盅、茶海、母杯,因地域习惯不同而称呼各异,用处却是统一的。
三、品茶用具:1、品茗杯:用来品茶及观赏茶的汤色。故此品茗杯多为白瓷、紫砂或者玻璃的。2、闻香杯:闻香杯,汉族民间赏茶用具。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是乌龙茶特有的茶具,多用于冲泡台湾高香的乌龙时使用。与饮杯配套,质地相同,加一茶托则为一套闻香组杯。
1,茶壶
茶壶(英文:teapot),是一种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它是茶具的一种,主要用来泡茶。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
2,茶勺
茶勺是细长柄的,勺的容量比较小,长柄是为了能够在深的茶叶筒内舀取茶叶;勺的容量小,是为了能够掌握舀取茶叶的数量。
3,茶杯
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从茶壶而来,倒进茶杯,之后给客人品尝茶水。茶杯分大小两种:小杯主要用于乌龙茶的品啜,亦叫品茗杯,是与闻香杯配合使用。
4,茶瓯
茶瓯最典型的唐代茶具之一,也有人称之杯、碗。至宋代时,发展成为饮酒斗茶的一种标志性日用茶具。
5,茶焙
古代汉族制造茶叶的手工业作坊。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壶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74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叶淡季旺销的经营策略
下一篇: 喝普洱茶的三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