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青(Zhuyeqing] 产于四川蛾眉山市及周围地区的扁型炒青绿茶。民间相传为峨眉山龙门峒僧人创制。1964年陈毅来峨眉山,应万年寺住持眼宽之请即兴命名,取竹子翠绿清新,生机盎然之意。采摘四川小叶种一芽一叶初展和一芽二叶初展,经摊放、杀青(锅炒杀青后改为机制蒸青)、做形、烘焙制成。扁平挺直似竹叶,香气高鲜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浓爽口,叶底嫩黄明亮。主销上海、成都等城市。
汾酒和竹叶青酒是一对孪生姐妹,同产于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竹叶青酒以悠久的历史和色、香、味“三绝”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古今中外饮者的赞誉。
竹叶青酒是汾酒的再制品,它与汾酒一样具有古老的历史。南梁简文席萧纲(公元503~551年)的诗中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句子,说的就是竹叶青酒的香型和品质。北周文学家庚信(公元鹍513--581年)在《春日离合二首》诗中曰:“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三春竹叶酒,一曲鹍鸡弦。”可见,杏花村竹叶青酒,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已成了著名的珍品。
最古老的竹叶青酒只是单纯加入竹叶浸泡,求其色青味美,故名“竹叶青”。而令的竹叶青酒是以汾酒作底酒,酿以广木香、公丁香、竹叶、陈皮、砂仁、当归、零陵香、紫檀香等十多种名贵药材和冰糖、白砂糖浸泡配制而成。竹叶青酒色泽金黄兼翠绿,酒液莹澈透明,芳香浓郁,酒香药香谐调均匀,入口香甜,柔和爽口,口味绵长。酒度为四十五度,糖分为10%。经专家鉴定,它具有养血、舒气、和胃、益脾、除烦、消食的功能。
竹叶青酒产地是山西杏花村汾酒厂。
竹叶青酒以优质汾酒为基酒,配以十余种名贵药材采用独特生产工艺加工而成。
竹叶青酒在工艺中保留了竹叶的特色,再添加砂仁、紫檀、当归等十余种,竹叶青酒和名盛千年的汾酒,同产于汾阳杏花村汾酒厂,在第二、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全国十八大名酒之一。
扩展资料:
公司简介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以生产经营中国名酒——汾酒、竹叶青酒为主营业务,年产名优白酒5万吨,是全国最大的名优白酒生产基地之一。
集团公司下设22个子、分公司,员工8000人,占地面积2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核心企业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最大子公司,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809),为中国白酒第一股,山西第一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p>峨眉竹叶青属于绿茶类。产于四川省峨眉山。峨眉山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区之一,山门上“天下名山”四个大字是郭沫若所写。历代文人都赞美峨眉之秀丽,唐代诗人元稹有“锦江滑腻峨眉秀”,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三峨之秀甲天下”的诗句。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白芽茶被列为贡品。宋代诗人陆游有诗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明代峨眉山白水寺(今万年寺)种茶万株,采制入贡。现代峨眉竹叶青是20世纪60年代创制的名茶,其茶名是陈毅元帅所取。</p> <br/><p>竹叶青茶产于山势雄伟、风景秀丽的四川省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峨眉山山腰的万年寺、清音阁、白龙洞、黑水寺一带是盛产竹叶青茶的好地方。这里群山环抱,终年云雾缭绕;翠竹茂密,茶树生长十分适宜。 峨眉竹叶青外形扁条,两头尖细,形似竹叶;内质香气高鲜;汤色清明,滋味浓醇;叶底嫩绿均匀。用于制作竹叶青茶的鲜叶十分细嫩,加工工艺十分精细。一般在清明前3~5天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嫩匀,大小一致。适当摊放后,经高温杀青、三炒三凉,采用抖、撒、抓、压、带条等手法,做形干燥。使茶叶具有扁直平滑、翠绿显毫,形似竹叶的特点;再进行烘焙,茶香益增,成茶外形美观,内质十分优异。 竹叶青的命名,尚有一番来历。1964年4月下旬的一天,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一行途经四川,来到峨眉山时,在山腰的万年寺憇息。老和尚泡了一杯新采的绿茶送到陈毅手里,一股馨香扑鼻袭来,陈毅笑盈盈地喝了两口,味醇回甘、清香沁脾,顿觉心旷神怡,劳倦顿消,连问:“这茶产在哪里?”老和尚答道:“此茶是我们峨眉山的土产,用独特工艺精制而成。”陈毅又问:“此茶啥个名字?”老和尚答:“还没有名字呢!请首长赐个名字吧!”陈毅推辞道:“我是俗人、俗口、俗语,登不得大雅之堂。”经老和尚再三请求,陈毅高兴地说:“我看这茶叶形似竹叶,青秀悦目,就叫‘竹叶青’吧!”。从此与我国美酒同名的峨眉竹叶青茶,有了自己的名称。</p>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73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文字的力量
下一篇: 蒙顶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