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紫砂壶的包浆究竟是什么,

茶百科 2023-11-19 22:13:32

紫砂壶的包浆究竟是什么,

文章内容

紫砂壶之美,除了常说的“泥,形,工,款,功”之外,还有其裸露在外的特有的肌理线条和材质色泽美。

追求材质色泽之美,就是壶友养壶的目的所在。

紫砂壶在经年累月使用之后,会形成一种特有的“包浆”,而这种“包浆”就是材质色泽之美的表现。

所谓“包浆”就是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以后表面颜色变得深沉并形成一种亚光,且愈用愈光亮,这种亚光就称之为“包浆”。这种“包浆”用高温高压冲洗都冲刷不掉,而彰显高雅品位。


紫砂壶的“包浆”有三种:

第一种:是紫砂壶其本身泥料经风化、衰变而形成。

第二种:是长年泡之后,经过无数次吸纳、沉积,茶水侵入壶表而形成。

第三种:是长年用手把玩,手上的汗油侵入壶表和经磨擦而形成。

第一种“包浆”是物体与空气长时间接触产生的氧化层。可以说任何物品都会产生“包浆”,但不是什么“包浆”都好看。而紫砂壶的这层“包浆”却具有非常的美感。原因除了本身的泥料特性外,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大家都知道在泡茶时,虽然壶身不透水,但会透气。随着茶气地渗入和外透,泥料中一部分的元素也会跟着从内部渗到壶表来,时间越长这层“包浆”就越好,不同的泥料所析出的元素也不一样当然所形成“包浆”也不一样,所以为什么说老壶的“包浆”好看,而好的泥料才养得出好壶,原因就在于此。形成这层“包浆”只能靠时间,不是想养就能养起来的。

专家曾说老壶不能下水重煮,不能用硬物硬除“包浆”而重新养。为什么?因为此种“包浆”,具有不可逆性,能够外渗的元素已外渗没了,怎么可能再重养这层“包浆”呢?


第二种“包浆”是茶壶所特有的。而紫砂壶的这层“包浆”也有二重性。一重是壶表经茶水湿淋后,渗入壶表浸润泥料而形成,一重是由壶的内壁吸入而渗透于壶表而形成的。所谓“茶汤养壶”也就是这个原理。这种“包浆”多被人误解,要么以为茶汤经常淋之而总不擦拭就形成此“包浆”,其实“包浆”也会形成,只是外面看到的一层是茶垢而不是“包浆”;要么说壶上不可淋茶汤,以为只会形成茶垢而不会形成“包浆”。这都是不太了解这种“包浆”的形成原理而各走极端。

第三种“包浆”在其他物品上也会经常看到,如家里经久使用的木椅在手把处会特别滋润光亮,经常把玩的玩物也会特别润亮,这就是手磨出来的一层“包浆”。对于紫砂壶长期在手上把玩当然也会产生此种“包浆”。有人把这种“包浆”称之为“和尚光”,就有失于偏颇。什么是“和尚光”?“和尚光”是在壶表涂抹油性物质或者手上确实有油腻涂上后而发出的光,,是可洗去的。而这种经过长期把玩的“包浆”是洗不去的。


此三种“包浆”也并非是一层一层单独分开存在,而是互相融合形成了紫砂壶的独特“包浆”。

当然也有独立存在的情况,如一把壶制好以后只供观赏,则只会形成壶表氧化的第一种“包浆”,而经常只用手把玩而不泡茶,则会形成第三种“包浆”。

“包浆”从本质上来讲,就像是壶的一层皮肤,是壶泥的一部分。它不是一层敷在壶表的膜,擦洗是去除不了它的。

有人说不能用布擦壶,理由是擦过以后虽然明亮,但一段时间不用后仍会暗淡。

如果用布擦之即可显明亮,那养壶太容易了,不停擦之即可。用布擦的用意是去除茶垢,而使壶的“包浆”呈现出来,和使茶汤均匀渗入壶表,。至于一段时间不用仍会暗淡,则是由于生成了新的一层氧化膜或灰尘堆积,拂去又会明亮。


养壶就是养“包浆”,所谓养壶得法就是把这三种“包浆”都养出来。养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日之功。从容而为,自然得趣。

紫砂壶怎么养包浆最快

紫砂壶可以通过用热水养、常用毛巾擦拭的方法快速包浆,而且紫砂壶要注意“一壶侍一茶”。

一、用热水养

凉水水质硬,且含有很多杂质,用凉水润壶起不到养壶的效果,并且凉水里面的杂质还会影响紫砂的气孔结构。相比之下,热水的杂质少,还能起到温壶的效果,所以用热水养茶壶可以快速包浆。

二、常用毛巾擦拭

茶汤、水里面都难免有一些杂质、水垢之类的,紫砂壶泡完茶之后要多用茶巾擦拭,很多人喜欢的“茶山”,其实是茶垢的长期堆积所致,不值得提倡,因为它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紫砂壶定期清理还是有必要的。一旦出现茶垢,可以用小苏打处理。

三、一壶侍一茶

紫砂壶有“一壶侍一茶”的说法,紫砂壶本身有吸收茶汤的功效,如果你今天泡绿茶,明天泡红茶,后天泡普洱,会有一种串味。所以我们主张一壶一用,这样养出来的壶自然温润,即使不放茶叶去冲泡,水也会有一种淡淡的茶味。

注意要让壶有休息的时间

和文玩一样,紫砂壶也需要“休息”,不能一直泡养。这样壶体有吸附茶汁的条件,有助于改善壶胎泥质结构。有的壶,长期的使用过程能使胎体泥质变的更好,更适宜发茶性,甚至有的壶原来渗茶的小缺陷,在长期茶汁的滋养下而消失。

紫砂壶,包浆指的是什么

紫砂壶包浆指的就是特殊的光泽,是经过泡茶用壶、养壶,然后再加上持壶者悠悠品茗时用手摩挲抚摸,经过时间积累,才会在壶的表面上形成这样的一层自然的光泽,温润如玉,色泽内敛 幽幽的毫不张扬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67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