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红茶
宜兴古称阳羡,其南部山区多产茶叶,是中国最享有盛名的古茶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茶叶基地之一。焙制后的成品茶条形紧直锋妙,色翠显毫。沏泡后,汤色清澈,叶底匀整,清香淡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沁人肺腑。
据史载,早在汉朝便有“阳羡买茶”和汉王到宜兴茗岭“课堂艺茶”的记载,这表明宜兴早在两千多年前已开始招收学童,传授茶叶生产技术了。到了三国孙吴时代,宜兴所产“国山茶”便已名传江南。至唐代,茶圣陆羽为撰写《茶经》,曾在阳羡南部山区作了长时间的考察,认为阳羡茶“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并认为其“芬芳冠世产,可供上方”。由于陆羽的推荐,阳羡茶名扬全国,声喧一时,并被纳为贡茶,上供朝廷。
宜兴红茶
据史籍记载,唐肃宗年间,自常州刺史李栖筠开始,每到产茶季节,常州、湖州两地刺史便汇集于宜兴茶区,朝廷特派的茶吏、专使、太监于此设贡茶院,茶舍、专司监制、品尝和鉴定之职。采摘下来的嫩茶焙炒好,要分五批通过驿道,快马日夜兼程,赶送京城,务必赶上朝廷的“清明宴”,谓之“急程茶”。当时诗人李郢的诗“凌烟触露不停采,官家赤印连帖催……驿路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皇城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便是真实的写照。
宜兴阳羡茶不仅得到朝廷帝王的赏识,也倍受历代名士的盛赞。唐代大诗人杜甫、白居易、杜牧等均曾为紫笋茶吟诗作赋。诗人卢仝更留下了“闻道薪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诗句。宋代苏东坡在“耳根洗尽功名话”以后,更是爱上了阳羡香茶、甘泉、紫砂壶,卜居阳羡,写下了“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的名句。“蒸之馥之香胜梅”的阳羡唐贡茶,不仅名满海内,还饮誉海外,公元八世纪日本奈良时代,还远销东瀛,被视作珍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65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茶之饮法源流
下一篇: 每天都很累,用这几招快速消除4种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