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音乐起源甚古,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炎黄时期。相传伏羲氏作琴,神农氏制曲,黄帝鼓琴,虞舜歌南风,以教化万民。而茶叶的发现与利用,也正是始于这一时期,有《茶经》为证:“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中国茶文化发源于周,诞生于两汉,兴盛于唐宋,历经元、明、清三代,余波荡漾,至今不衰。稍稍梳理一下历代有关饮茶的诗词,就会发现茶与音乐的关系由来已久。如唐代鲍君徽《东亭茶宴》、白居易《宿杜曲花下》、郑巢《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宋代曾丰《侯月烹茶吹笛》,以及苏轼《行香子·茶词》、黄庭坚《鹧鸪天·汤词》、曹冠《朝中措·汤》、吴文英《望江南·茶》等,就分别提到了古琴、笙歌、清唱、弦管、琵琶、笛、瑟等多种器乐和声乐。后人在论及茶之所宜时也认为:“茶宜净室,宜古曲”。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就提出了“听歌拍板、鼓琴看画、茂林修竹、清幽寺观”等二十多个适宜于饮茶的优雅环境和事宜。
这里的音乐一般都指中国民族音乐。
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到今天,不管是乐曲还是乐器,其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乐曲如《阳关三迭》、《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高山流水》、《雨打芭蕉》、《平湖秋月》等;乐器如古筝、古琴、洞箫、竹笛、琵琶、二胡、埙、瑟等,都能让人发思古之幽情,也最能入茶。茶人饮茶时伴以音乐,无疑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不仅能更好地品饮出茶中滋味,更有益于体味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幽邃神韵。因此,饮茶时选择什么样的乐曲和乐器,都应该有所考虑。
茶味有甘、苦之分,乐曲也有风、雅之别。譬如品饮西湖龙井,宜听《平沙落雁》、《猗兰操》,最能使人身心怡悦,如沐春风。而品饮陕西午子绿茶,宜听《广陵散》、《阳关三叠》,自然使人遐想无限、幽思难忘。此外,钢琴、萨克斯、小提琴甚至轻音乐、流行音乐等也可以入茶。品茗艺术是一门开放型艺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应该兼收并蓄,中西汇通,而不必只拘泥于古法。因此,饮茶时听听萨克斯,听听钢琴、小提琴等,也未尝不可,肯定会别有一番滋味在“茶”中。
饮茶时听音乐,能益茶德,能发茶性,能启人幽思。正如白居易在《琴茶》诗中所吟诵的:“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音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清幽的环境,古雅的音乐,都与茶文化的雅趣相符合,茶与音乐相得益彰,使通常的煎水瀹茗达到了精神品饮和艺术享受的境界。
茶文化包括什么:答案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茶文化包括什么:答案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茶文化指的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茗、茶俗和茶艺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并与生活相互交融。茶文化是指有关茶叶的传统和习俗,其涵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渊源: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包括茶叶的发现、制作、流传和变迁的历程等。
2.茶文化符号:茶文化中充满了各种符号,如茶具、茶文化史和茶道四君子等。
3.茶道礼仪:茶道是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要求茶客按照一定的规矩、流程和礼仪来进行茶艺表演和品茶体验。
4.茶的分类和品评:茶叶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茶有着不同的品质和味道特点。茶文化中的品评就着重于对不同茶叶的品质和特点进行鉴赏和评判。
5.茶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茶作为一种功能饮品,在生活中具有着广泛的应用。茶文化中同样涉及到茶与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应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61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铁观音:十八道泡茶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