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绿茶EXizang green tea] 西藏自治区所产的绿茶。西藏历史上不产茶,1956年从云南引进茶种,在下察隅日马村试种成活两千余株。1960年从四川、湖南引进茶籽在山南、林芝、昌都、波密等地区试种,在波密易贡农场试种成功。易贡平均海拔2246米,属高山茶园,所产炒青绿茶外形重实,油润显毫,香气清高带栗香,汤色明亮清澈,滋味醇和爽口。主销西藏本地,也销往四川、青海等地。
沏泡诀窍
泡绿茶采用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热水冲入杯中。二是下投法,先放茶叶后直接倒85度左右的热水,适合普通绿茶。
正确的泡绿茶饮用,能使口感更好,而且喝起来更加健康。泡茶有一定的讲究,尤其是水温。
一般的绿茶冲泡方法及注意事项
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冲泡绿茶粉,以40℃~60℃的温开水冲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毫升的白开水。
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绿茶粉不可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最好不要喝。
泡绿茶的三要素
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是茶叶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冲泡时间
1.茶叶用量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不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少食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工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饮,茶叶用量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有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
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4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2 .泡茶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
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未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分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 ℃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如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菌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3.冲泡时间和次数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如有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指绿茶);水温较代,则难以泡出茶叶;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
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3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用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分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从第二泡开始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代,用茶少,冲泡时间长。冲泡时间究竟多长?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绿茶餐厅的卫生乱象有后厨人员食用客人菜品、将吃了一口的菜又放回盘子、熟食放在垃圾桶上、部分员工没有健康证等等。
一、后厨员工食用客人菜品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众更加注重用餐卫生,餐饮企业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食品安全。但“绿茶餐厅”后厨员工的行为让消费者不能接受。
中国质量新闻网在对“绿茶餐厅”(河北石家庄桥西万象城店)进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看到,该门店后厨工作人员经常食用即将端给客人的菜品。
7月9日晚7点,正值晚间用餐高峰时段,一后厨工作人员端起刚出锅的“绿茶炒饭”,徒手抓吃。随后,这盘“炒饭”被送到堂食区。
7月10日晚7点半,一后厨员工直接用手在装有酸菜鱼的盘子里抓菜抖汤汁后送入口中。随后这份菜被送到堂食区。
二、待加工鸡肉随处摆放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显示,接触食品的容器和工具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或者接触不洁物,食品处理区内不得从事可能污染食品的活动。
但在绿茶餐厅该门店却看到这样一幕,煮熟的鸡用托盘盛放摆在垃圾桶盖上,另一边处理过的生鸡则放在厨房后门潮湿的地上。
可以看到地面有污渍和杂物,生鸡旁边的板车也沾满了污渍。值得注意的是,连续两天都有煮熟的鸡肉放在垃圾桶上。
扩展资料: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中国质量新闻网曾向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致函核实情况,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公司的回复。
据了解,“绿茶”餐厅隶属于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经相继在北京、上海、深圳开设多家分店,并向天津、苏州、宁波等地扩展。截止到8月6日,绿茶餐厅在全国41余座城市共161家门店。
该篇调查中发现,“绿茶餐厅”(河北石家庄桥西万象城店)经营公司为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其总公司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为“绿茶餐厅”商标的持有者,法定代表人与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同为王勤松。
参考资料来源:千龙网-监管部门介入绿茶餐厅卫生乱象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60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马古道和普洱茶有何关系
下一篇: 普洱茶由来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