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洛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
广州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收市,有的通宵营业。一般地说,早茶市最兴隆,从清晨至上午11时,往往座无虚席。特别是节假日,不少茶楼要排队候位。饮晚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在夏天,茶楼成为人们消夏的首选去处。
不过,广州人在闲暇时也以在家里饮"功夫茶"为乐事。"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手指压实,据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此外,饮凉茶也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所谓饮凉茶就是把药性寒凉、能清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清除夏季人体内的署气。广州的凉茶历史悠久,如王老吉凉茶就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于它清热解毒、消炎去署的药用功效明显,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另外,还有如石歧凉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龟苓膏、生鱼葛菜汤等也都是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80年代以来,为方便饮用,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的必备饮品。
广东早茶文化发展迅速,那么早茶文化的起源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广东早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一起来看看。
广东早茶文化的起源发展
饮早茶是广东人特有的饮食文化,早从清朝时期已经开始在广州盛行了,相传源于同治时期华人买办的一时灵感。
有华人买办在招待西洋人用早餐时,出于礼节,不方便独享中国大餐,又吃不惯西方人的牛奶加面包,灵机一触,便用红茶与糕点、点心代替,由于糕点、点心不难买到,快捷方便又适合大众口味,很快便成了时尚,并加入多种食品普及到大众化了。
新中国成立后,在?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这段时期,由于种种原因,饮早茶这种广东特色的饮食文化曾一度在内地中断,而海外世界各地的?唐人街?粤式餐馆、酒楼和香港、澳门地区,却得以将饮早茶文化发扬光大。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海外的广东籍华人、华侨、华裔,特别是港、澳同胞的业界人士,在广东各地投资开酒楼、餐馆,又将饮早茶这一饮食文化带回祖国南粤,将饮早茶这种广东特色饮食文化加以开发、创新和推广,并加入各地不同特色的小吃,融入早茶特点。随着内地的经济发展,饮早茶这种广东特色饮食文化已经推广到整个神州大地了。
广东早茶的起源与发展
广东饮早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只是在形式上,与现今广东人饮早茶的茶楼相接近的是?茶馆?。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它是一个被称 ?二厘馆?的地方,这种馆子只提供木桌板凳、一些茶水和简单的糕点,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茶话?二字,客人可以在那里休息、聊天、吃东西,顾客群体多是劳苦大众。
据说,当时广东的 ?二厘馆?遍布大街小巷,还有一首民谣这样唱:?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冇花假。?再后来,清末出现的茶居则是较高档次的?茶馆?,外形类似于西关大屋;之后还有了三层楼高的茶居,始称?茶楼?,于是有了闲句:?有钱楼上楼,无钱地下踎?(粤语,?踎?即蹲),有时,人们还拿着心爱的小鸟一起到茶楼,跟别人比一比自己的鸟如何的好,耍一耍阔少爷脾气,饮茶只是助兴而已。
饮茶之风开始风靡广东各阶层。发展到后来,茶楼会变得越来越专业化,门面装修讲究,内里布置典雅,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最终也促成了广东人?饮早茶?的习俗:?米珠薪桂了无惊,装饰奢华饮食精。绝似生平歌舞日,茶楼处处管弦声?。
广东早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早茶文化可谓是广东特有的地域文化,富含地方特色,同时也有悠久的历史。所以,谈到早茶文化,应该由悠久的历史开始谈起。
首先,在地方饮食风俗上,中国各个地域都有不同的饮食风俗和特色小吃,而在小吃方面,广东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最早在秦始皇的时候,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派兵征伐百粤,在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宋金对峙等多个时代,都有大批中原人南迁带来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中原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文化在经历了多个朝代之后,不断与本土的风俗,物产结合,相融汇,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饮食文化。
随后,广东以农业为主的经济逐渐转变为制造业,经济的转型、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人口的交汇,同时 广东饮食文化也与地理因素有关,广东属于多水湿土的平原地区,各市区之间逐渐形成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饮食风格。
于是,多种多样琳琅满目的小炒小吃搬上了早茶的餐桌。包括传统的濑粉、糯米鸡、叉烧包、烧卖、马拉糕、小笼包、炒河粉等各种各样来自广东各地的小吃都能在茶楼里吃到。而且通常早茶还是设在舒适的茶厅里,人们在享受早餐的同时可以冲茶、吹水,消磨时间的同时享受着生活的闲适和乐趣。最重要的是,早茶这项活动,让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大家可以热闹的谈话,分享自己的故事,开开玩笑等,还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早茶作为广东人重要的消遣时间的方式,它已经走入广东的千家万户。一旦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一定成为其中的主角。每逢假日、双休,在疲惫的一周的学**和工作之后,广东人扶老携少,或约上亲朋好友,齐聚茶楼"叹茶"。古文中曰"叹为观止",叹字不仅有感叹之意,白话中,"叹"字有享受之意。所以,在广东人眼里,喝茶这一**俗不但可以解渴填饿,而且可以消遣空闲。
但是在快餐和茶餐厅铺天盖地的现在,茶楼也陷入危机。年轻人现在都随时代潮流趋向快餐,像肯爷爷和麦叔叔等。只有四五十代和老一辈喜欢光顾一些旧茶楼,一些带有现代化元素的茶楼也会被指责没有很好地继承茶楼文化。所以,茶楼的去留虽没有成为如今的社会去向,但是随着现在外来文化的入侵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广东文化渐渐被埋没,导致广东开始出现文化问题。所以为了保留这份宝贵的非物质财产,我们开始了这次研究性学**。
在生活节奏越加快速的今天,人们更偏向于简单快捷的快餐。大多人喜欢用一块面包,一杯奶来快速解决自己的早餐,而不是选择花的大量的时间去茶楼喝茶,与此同时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喝早茶。难道早茶文化就只能这样被摒弃掉吗?难道就要被得来速的餐包和街边的单手小吃代替掉吗?
广东早茶已经成为了广东人生活中不能消失的民俗文化。在文化多样性的冲击下,我们不仅要继承这一民俗文化,还要创新发展这种文化,近年来,早茶文化中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物,可是,创新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了本质。广东早茶蕴含着广东的特色传统文化,一旦失去这种传统,就谈不上传承了。但广东早茶需要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去感受它所具有的内涵,早茶,是放松自己的一种好方式,处于高效率生活方式下的年轻人其实更需要在周末与家人一同饮早茶,这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享受了,而是一种支持广东传统文化发展的作为。广东早茶,不是消耗时间,而是消遣时间,时间因此变得有滋有味,呈现出生命的趣味与丰富。但希望这种悠闲自得的饮食文化可以久经不衰,成为一种超越饮食文化的人文文化,甚至成为一种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时尚。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早茶也是其中的一大特色,早茶已经成为广东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并不同于普通的早餐,追求高效率,早茶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吃早餐了,更是一种属于广东人的独特的休闲方式,是许多人开启一天美好生活的根基。早茶文化已经是一种不容轻易改换的生活方式,身为一名广东人,这点我深深的有体会。但如今,随着生活的高速发展,这种慢生活在青年人之间逐渐消失,成为了许多中老年人生活的代名词。许多流传下来的饮食文化正在淡化,快餐成为青年人更需要的东西。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祖国悠久的饮食文化而自豪的同时,也有必要去了解本土的饮食文化。去体验一番慢生活,更有必要的是,我们作为发扬广东文化的重要力量,就要有所行动,既然有些已经消失了,那我们就更有必要保留好现有的文化,让跟多人接触它,保留住其本质。
猜你感兴趣:
1.广东早茶文化的简介
2.西关早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3.广东茶文化的起源发展
4.广式早茶文化的历史来源
5.香港早茶文化的发展现状
到广州 旅游 ,要吃些什么?这是个难题。俗话说“食在广州”,这里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正餐就有煲仔饭、牛肉火锅,小吃则有双皮奶、肠粉,夜宵更是丰富,猪杂粥、打边炉,一天不吃个7、8顿感觉都回不了本。
要在广州逛吃一天,就必须从一大早的7点之前开始。有些人可能已经猜到,说的就是广州的早茶文化了。
没错,7点之前,城市似乎还没彻底醒来,街上还没有车马喧嚣、人流如织,那些隐藏在广州城市各个角落里的早茶餐厅,就已经热闹起来了。
起那么大早喝早茶,在外地游客看来,就已经够匪夷所思的了。但其实一大早去占位打卡的,通常也只有悠闲的老年人。年轻人当然还是宁可睡个懒觉,反正早茶喝不到,还是有午茶和晚茶,要排队就是了。
其实也没关系,广州的老人家们都很热情,一眼看穿你是游客的情况下,还会努力用浓重的广普推荐点心菜式,避免踩雷,十分友好了。
通常早茶店里点心颇多,光看菜单可能有近百种。难得来一次广州,真的恨不得每样都来一份,无奈胃口有限。因为每一笼点心都有3-4份,3人同行是再好不过的配置了。按照广州喝早茶一盅两件的传统,每人可以点上2、3样点心,这样各自就能吃上近10种。
有些酒家里有供点餐、列明菜名的单子,还有一些传统的做法,单子上并无品名,只区分各档级别,拿了单子去供应点心的小推车拿,服务员会在单子上圈点你拿取的是哪一档,以便结账。
说过了“两件”的点心,再来说“一盅”的茶。烧好的茶水,第一轮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涮洗杯碟碗筷,据说这是因为粤广地区潮湿闷热,易于细菌滋长。用开水烫一遍餐具,吃起来更放心些。
点什么茶水也有讲究。保险起见,铁观音或者普洱就很安全,要是开口点什么柠檬茶、玫瑰花茶,是要被服务员翻白眼的哦。
另外如果是与长辈同桌,斟茶的时候一定要先给长辈上,以示尊敬。如果有别人给你倒茶,要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在桌上敲三下。
传说这来源于乾隆去民间私访时,给随从人员倒茶,此时下官们又不能跪拜,只好用扣手礼表示感恩戴德,以免暴露了身份。事到如今,这就变成了一种茶桌上的礼仪了,在广东地区尤为盛行。
其实在广州体验早茶文化,放松享受就好,但也要报着尊重当地文化的心态,入乡随俗。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57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第四届老舍文学奖散文奖在京揭晓并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