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黄素(Theaflavin)是存在于红茶中的一种金黄色色素,是茶叶发酵的产物。在生物化学上,茶黄素是一类多酚羟基酚酮结构的物质。
茶黄素,金黄色的色素,占干茶重量的0.5%到2%,取决于红茶加工的方法。茶黄素在茶汤中鲜亮的颜色和浓烈的口感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红茶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茶黄素是第一次从茶叶中找到具有确切药理作用的化合物。经过临床试验,验证了茶黄素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而且无毒副作用。这份研究报告已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JAMA上发表。
被誉为茶叶中“软黄金”的茶黄素有降血脂的独特功能,茶黄素不但能与肠道中的胆固醇结合减少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还能抑制人体自身胆固醇的合成。
由于茶黄素在茶叶中含量极低,提取成本异常昂贵,将其广泛应用于生产上并制成有调节血脂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需利用专利生物技术,同时克服天然产物在功效和安全性评价、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制剂技术、临床应用等多方面发展滞后缺点,使生产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保证茶黄素的产量和品质。
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占30%~48%,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果胶物质、茶多酚类、氨基酸类、糖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灰分等。它们构成了茶叶的品质和滋味。
茶树鲜叶中水分约占75%,干物质约为25%。其中有机物93%~96%,分别为含氮化合物:蛋白质20%~30%,氨基酸1%~7%,生物碱2%~5%;无氮化合物:茶多酚一般在20%~35%,碳水化合物20%~25%,脂类8%,有机酸1%~3%,芳香物质0.02%, 其他色素1.0%,维生素0.5%~1.0%。无机物4%~7%,其中水溶性部分2%~4%,水不溶性部分1.5%~3%。
二、茶多酚与茶色素
01、 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 是茶叶中主要的化学和功能成分之一。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属于缩合鞣质(或称缩合单宁)。缩合鞣质——苯核间通过碳键连接,不能水解,加热后只能得到分子量更大的红色缩合物,也称茶鞣质(或茶单宁)。因其大部分能溶于水,所以又称为水溶性鞣质。
茶多酚含量高,分布广,变化大,对品质影响最显著,是茶叶生物化学中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一类物质。 它主要由儿茶素类、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以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儿茶素类主要包括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02、 茶色素
茶叶中色素分 水溶性 与 脂溶性 两大类。
黄酮类、花青素和红茶色素 属于水溶性色素,
叶绿素和胡萝卜素 属于脂溶性色素。
(1)、 水溶性色素
1)黄酮类
黄酮类,也称花黄素。茶叶中主要是黄酮醇及其苷类,它们占鲜叶干重的3%~4%,是水溶性的黄色或黄绿色素。茶叶中重要的黄酮醇苷为芸香苷,即槲皮素C3的羟基与芸香糖结合,也叫做芦丁,这是典型的维生素P,用于高血压的防治。
2)花青素
花青素也称花色素,茶树新梢中常出现的紫芽与花青素高有关。在强光高温和其他恶劣环境(贫瘠、干旱)下,茶叶中花青素含量也较高,茶芽易呈现红紫色,这是茶叶抵抗不良环境或较强紫外线伤害的一种适应性。
花青素为人体带来多种益处。 有助于预防多种与自由基相关的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关节炎和过早衰老;通过防止吸烟和应激反应引起的血小板凝集来减少中风和心脏病的发生;增强免疫能力来抵御致癌物质;降低感冒次数和缩短其持续时间;具有抗突变的功能,减少致癌因子的形成;具有预防包括关节炎和肿胀等的抗炎功效;缓解花粉病和其它过敏症;增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弹性;保护动脉血管内壁;保持血细胞正常柔韧性,帮助血红细胞通过细小的毛细血管,增强血液的全身循环,为身体各个部分的器官和系统带来直接益处,并增强细胞活力;松弛血管从而促进血流和防止高血压(降血压功效);防止肾脏释放出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造成的血压升高;作为保护脑细胞的一道屏障,防止淀粉样β蛋白的形成、自由基的攻击和谷氨酸盐的毒性,从而预防阿尔茨海默氏病;通过对胶原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使皮肤变得光滑而富有弹性,从内部和外部同时防止由于过度日晒所导致的皮肤损伤等。
3)红茶色素
茶叶中含有大量儿茶素,其含量约占鲜叶干重的12%~30%,但由于含有较多的酸性羟基,所以极易被氧化而生成有色物质。茶多酚的水溶性氧化产物主要是茶黄素类、茶红素类和茶褐素类,它们是红茶内质特有风味的重要来源。茶黄素类是红茶汤色“亮”的主要成分,是汤色强度和鲜爽度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形成所谓“金圈”的最主要物质,茶黄素类含量一般占干重的0.3%~1.5%。茶红素类是红茶汤色“红”的主要成分,汤味浓度的重要物质,并且与茶汤强度也有关,茶红素类含量一般占干重的5%~11%。茶褐素类是红茶汤色“暗”的主要原因,其量多茶汤会发暗味淡,含量一般为红茶干物质总量的4%~9%。
由于茶黄素是红茶色素唯一基本清楚化学结构的物质,因此对它的功效研究也较茶红素和茶褐素更深入。茶黄素被誉为茶叶中的“软黄金”,除了具有茶多酚的药理效果外,其还有很多独特的功能特性,具体见本章六大茶类一节中红茶功效。
4)叶酸
叶酸(Folic acid)又称“维生素B9”或“维生素M”,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黄或橙黄色薄片状或针状晶体。
(2)、 脂溶性色素
茶叶脂溶性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其次是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些物质与磷脂、蛋白质等构成茶树的光合器官,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机构。
1)叶绿素
叶绿素是茶叶中的主要色素,约占茶叶干重的0.6%。叶绿素可分为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两种。茶叶越嫩,叶绿素a含量越少,所以嫩叶多呈黄绿色;茶树叶片长大后,叶绿素a的比例大增,叶色呈浓绿色。叶绿素的摄入对抗病强身有很多积极效果,包括造血作用、消炎杀菌功能、维持酶的活性等。
2)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亦称“辅助色素”。类胡萝卜素含有两种,即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前者呈橙黄色,后者呈黄色。这些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变成维生素A,发挥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故有“维生素A源”之称。胡萝卜素及其代谢产物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人体 健康 有一定的功能作用。
3) 原花色素类
原花色素类(Proanthocyan),又称“原花色苷元类”, 也是茶叶中色素种类之一。用无机酸处理能产生红色的花青素,属于缩合单宁,具鞣质通性,因含有更多自由酚羟基,收敛性、苦涩味和抗氧化作用更强。
三、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也是茶叶的特征性化学物质之一。 咖啡碱(又称咖啡因)、可可碱和茶碱是茶叶中的主要生物碱。茶叶中主要以咖啡碱为主,占干物质含量的2%~4%;可可碱次之,占0.05%;茶碱占0.002%。它们的药理作用也非常相似,均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等功效。
【本文选自 《中华茶文化与 健康 》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 陈可冀 。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红茶的13种功效介绍
红茶的13种功效介绍,说到红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且还很受大家欢迎,除了泡茶喝之外,还可以制作各种饮品。红茶的功效非常多,常喝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多的好处,以下是红茶的13种功效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红茶的13种功效介绍1 红茶因汤色艳丽而得名。泡一杯温润的红茶,那红艳诱人的汤色,不仅带来如沐春风的温暖,心灵的抚慰,精神愉悦,而且有不少保健功效。
1、抗病毒 消毒
日本静冈县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于20xx年10月6日宣布,他们成功证实红茶中的茶黄素(Theaflavins)具有抗病毒的效果,它不仅能够对诺如病毒等人类杯状病毒起到消毒作用,还有望被应用在食物中毒的预防领域。具体成果已刊载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上。
该研究所在20xx年至20xx年期间,与静冈县立大创药品探索中心等机构共同进行诺如病毒消毒药剂的研发。研究发现,在茶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茶黄素能够大幅降低诺如病毒的传染能力。在使用猫的细胞进行实验时可以确认,病毒传染能力降低到千分之一左右,对人类诺如病毒的三种替代病毒具有效果。
想要对诺如病毒进行消毒,往往需要使用次氯酸钠或进行加热,可是这两种方法都不适用于人类手部的消毒。茶黄素是一种天然成分,对肌肤的没有伤害且不会造成金属腐蚀及发出氯的气味,可以用于制造洗手用消毒药剂。专家表示将与相关企业共同研发含有茶黄素的消毒药剂。
茶黄素主要存在于红茶中,此外在乌龙茶、黄茶等茶类也有少量存在。茶黄素作为茶叶发酵过程中形成的一类天然茶色素,堪称茶中的“软黄金”。
2、提神消疲 精力充沛
经由医学实验发现,红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它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3、性情温和 驱寒滋养
红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属性甘润温和。而在冬天的大多时候,气候处于低湿状态,人体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当中,难免会遭受湿寒入侵体内。甘温的红茶刚好可以滋养人体的阳气,能够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生热暖胃作用颇佳。如果再添加一些蜂蜜、生姜、牛奶等则驱寒效果更好,还能补充各类人体所需的一些营养。
4、利尿
在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5、消炎杀菌
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经由实验发现,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所以细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益,民间也常用浓茶涂伤口、褥疮和香港脚。
6、解毒 肝脏变得轻松
据实验证明,红茶中的茶多碱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碱,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项福音。
7、强壮骨骼
20xx年5月13日美国医师协会发表对男性497人、女性540人10年以上调查,指出饮用红茶的人骨骼强壮,红茶中的多酚类(绿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
季节交替期间,天气变化剧烈,气温变化较大,很容易造成关节疼痛继而引起骨质疏松。红茶中所含的锰是骨结构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常喝红茶对骨骼强健大有益处。红茶中的多酚类(包括其氧化产物)还具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在这季节交换的阶段,可坚持每天服用一小杯红茶,还可在红茶中加上柠檬,强壮骨骼,效果更强;也可加上各种水果,能起协同作用。
8、抗氧化 延缓衰老 年轻永驻
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政府资助了150多项关于绿茶和红茶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绿茶和红茶中的抗氧化剂可以彻底破坏癌细胞中化学物质的传播路径。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血管流行病学主任墨里。密特尔曼医生说:“红茶与绿茶的功效大致相当,但是红茶的抗氧化剂比绿茶复杂得多,尤其是对心脏更是有益”。美国杂志报道,红茶抗衰老效果强于大蒜头、西兰花和胡萝卜等。
9、养胃护胃
人在没吃饭的时候饮用绿茶会感到胃部不舒服,这是因为茶叶中所含的重要物质——茶多酚具有收敛性,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的情况下刺激性更强。而红茶就不一样了。它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小了。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经常饮用加糖、加牛奶的红茶,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
10、消食解腻
因为天气原因,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冬天都会衣着厚重,运动量明显减少,而且食欲增强,进食油腻食品增多。久而久之则积食滞留,脂肪沉积,小肚子涨起。这个时候多饮一点红茶,可以祛油腻、清肠胃、助养生,帮助我们爱美的女同胞们解决“冬天不减肥,春天徒伤悲”的烦恼。
11、舒张血管 有益心脏 血流通畅
美国医学界最近也有一项研究与红茶有关。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每天喝4杯红茶,血管舒张度可以从6%增加到10%。常人在受刺激后,则舒张度会增加13%。多种营养成分,比如多种水溶性维生素、丰富的微量元素钾、锰,还含有一种类黄酮化合物。红茶冲泡后70%的钾可溶于茶水内,钾有增强心脏血液循环的作用。
冬天由于气温等因素,人们心脑血管的活动能力减弱,尤其是老年人,容易诱发心脑疾病。红茶中含有大量的茶黄素、茶红素等多酚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脂质氧化作用,可抑制血管脂质过氧化和血小板的凝集,从而可预防冠心病或中风,还能有助减少心脏病的发作。因此在冬天,老人们也可以多饮红茶,抗寒又预防疾病。
12、预防感冒
昭和大学医学部教授岛村先生表示,用红茶漱口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
岛村教授做了一项试验,他将300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人每天用茶漱口两次;而另一组人则不这样做。
5个月后,用茶漱口的那一组学生基本上没有被感冒病毒所击倒。这是因为茶里含有儿茶酚,这种物质在红茶中含量非常高,它有助抑制人体内氧自由基的活动,帮人体抵抗外界病毒,还能遏制肿瘤生长。
岛村教授说,研究证明,红茶浓度达到5%就能完全杀死感冒病菌,而我们平时喝的红茶,其浓度一般在2%~5%之间。岛村教授介绍了漱口的具体方法:分别在每天起床后和回家后各漱口一次,将红茶含在嘴里15~20秒,然后吐出,这样重复两三次即可。
岛村教授指出,除红茶外,绿茶等也有这种效果,越优质的茶叶预防感冒的效果越好,劣质茶叶基本起不到这种作用。
13、让世界上癌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关于茶叶具有抗癌作用的说法很流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也对此做过许多的探索,但是一般认为茶叶的抗癌作用主要表现在绿茶方面,但是现在有了新的进展。研究发现,红茶同绿茶一样,同样有很强的抗癌功效。
红茶的13种功效介绍2 1、利尿功效
在滇红茶中的咖啡硷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
2、消炎杀菌功效
滇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经由实验发现,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
3、解毒功效
据实验证明,滇红茶中的茶多硷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硷,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项福音。
4、提神消疲功效
经由医学实验发现,滇红茶中的咖啡硷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
5、生津清热功效
夏天饮滇红茶能止渴消暑,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剌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同时咖啡硷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调节体温,它也刺激肾脏以促进热量和污物的排泄,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
6、暖胃养胃
红茶最突出的功效非暖胃养胃不可,据科学验证,它的茶多酚因为经过发酵烘制,所以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会有养胃的功效,如果喝红茶常加糖加奶的话,还能起到保护胃黏膜和治疗胃溃疡的作用。而且红茶在饭后半小时喝还有助消化清除脂肪的作用呢。
7、抗衰老
红茶还有一个特别吸引女生的功效—抗衰老,这一功效是美国历经5年的研究成果,经过研究结果表明,红茶中所含的抗氧化成分的确可以彻底消灭坏癌细胞中化学物质的传播路径。女性朋友你觉得这红茶还行吗?而且红茶还可以加糖或加奶一起喝呢。
8、生津清热
炎热的夏天喝红茶是见证它生津清热功效的季节,夏季常喝红茶不仅能解渴生津清热,还能利尿解毒哦,而且这功效是经过科学证明的哟。
9、降血脂、血压
红茶最受关注的功效就是降血压、血脂,其实经美国医学研究证明,患心脏病的患者只要每天喝4~5杯红茶,他的血管舒张度就可以从6%涨到10%左右,如果是身体健康的人喝4杯,他的血管舒张度就可以达到13%,这样足以证明常喝红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此外,经证明红茶还具有抗癌的作用。
总之,喝红茶有助于凝神定性,提升精神,能使饮者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藏茶,从唐朝至今1300多年的文明传承之茶,在雅安蒙顶山茶园,种下了藏茶之魂,孕育了藏茶生命,繁荣了青衣羌江的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最后缔结了藏茶之都。
藏茶是不仅传播到了藏区,还是东西方文化融合之茶,传播到了西亚一些国家,她将文明从一个地方带进另一个地方,她带给了文明的喜悦与融合。
藏茶,她不是普通之物,更不是可有可无之品,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和产量、工艺等要求,鲜为人知,在藏区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人体必需的要求,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古老的饮茶习惯,她是藏区人们适应高原地理气候条件、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必备的生活用品,所以被称为藏区人民的“生命之茶”。
藏茶原料吸蕴雅安当地的烟雨精华,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制作而成,经过成熟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压型——干燥——陈化,五大工序后在青藏高原陈化,共计三十二项工艺,其有效成份平衡了以肉食为主的高原人民的膳食结构,有效地维持了他们正常的机体平衡和新陈代谢,堪称是高原生活的必要基石。
俗话说:“老茶如药,三分老茶,七分储藏”,藏茶属深度后发酵茶,所以对储存环境要求较高因为藏茶储藏发酵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微量元素参与,还要保证空气畅通。
所以嘎尔庄园在阿坝州黑水县海拔2800米的青藏高原,中国最年轻的冰川达古冰川和亚洲最大的彩林旁,建立了专业储存藏茶的空间,2800米这个海拔处于微生物的临界点,很多有害的微生物在这个海拔高度不能生存,干净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适中下,让藏茶和大自然充分结合,自然陈化,是最佳储藏环境,简称嘎尔庄园窖秘藏茶。
通过特殊的茶窖空间、环境和特殊持久发酵制作而成的藏茶,茶叶经过深度天然发酵,其微生物和活性酶转换得更为彻底。窖秘藏茶里含有茶多糖、茶色素和芳香物,对人体血液系统、消化道系统和免疫力系统具有更多很好帮助。
庄园茶窖团队和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持续7年的时间联合研究窖秘藏茶,不断监测测试,同时结合现代科学研究,嘎尔庄园窖秘藏茶,不仅内涵物质丰富,藏茶中有近5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通过长时间的窖秘窖藏,物质更充分发酵出来,更容易被人体有效吸收,也是最具养生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茶品。
茶多糖是茶叶复合多糖的简称,由糖类、果胶、蛋白质等组成,其中多糖部分包括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葡聚等水溶性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冠脉流量、抗凝血、抗血栓、增强免疫力和耐缺氧等作用。
近些年来发现茶多糖还具有治疗糖尿病的功效。清水岑夫(1987)研究发现,服用茶多糖链脲佐菌素诱发的高血糖小鼠血糖明显下降,最高下降率达 40%;对正常小鼠腹腔注射茶多糖500mg/kg,给药7h后出现降血糖效果。
罗伯特Roberts E.A.H。(1959)将其分为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并提出了TF的分子式与结构式,阐述了制茶发酵中茶色素形成途径等。 1990年前每吨茶叶仅能提取0.6—1.6千克茶色素,被誉为“药物中的绿色黄金”。
有关研究表明,茶黄素是汤色“亮”的重要成分,茶红素是汤色“红”的主要成分,茶褐素是汤色“暗”的主要原因。当茶褐素含量达6%~8%时,汤色呈现红褐明亮的品质特征,而茶褐素含量低于5%时,汤色则呈现红橙明亮的特征,这在工艺上被认为发酵不完全。
成熟的茶叶含有丰富的茶色素。藏茶汤色的主要成分是茶黄素和茶红素。茶黄素经过临床试验,这份研究报告已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JAMA上发表。
茶黄素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有美容、抗癌、抗突变、抑菌杀毒等功效,其最大的功效在于阻止血浆脂质的形成,延缓心脑血管血栓的形成。
茶黄素被誉为茶叶中“软黄金”的茶黄素有降血脂的独特功能,茶黄素不但能与肠道中的胆固醇结合减少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还能抑制人体自身胆固醇的合成。然而茶黄素的功效不仅仅是可以降血脂,它在清除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也具有很大的功用。
清除脂肪肝: 茶黄素不仅有卓越的降脂功能,而且还能抑制人体对脂肪的吸收,而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脂肪饮食和高血脂所致。长期高脂肪饮食形成过高的血脂会引起大量脂肪在肝脏沉淀,从而引发脂肪肝。
预防酒精肝: 所谓酒精肝,全称为“酒精性脂肪肝”,它也是脂肪肝的一种,是由于长期过度饮酒,容易造成中性脂肪在肝内积蓄过多所引发的一种常见可逆的弥漫性脂肪肝,如果及时预防保健,完全可以清除、康复。
预防肝硬化: 现代医药科学研究证明,从脂肪肝、酒精肝转化成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是长期的脂肪肝造成肝功能下降,肝细胞变性、死亡,从而导致肝脏失掉了正常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这样坏死的肝细胞脂肪在过氧化物与自由基的侵害下,很容易造成脂质过氧化,从而进一步引发肝硬化。
因此预防肝硬化、清除脂肪肝和抗氧化同等重要,而茶黄素不仅具有卓越的降血脂、清除脂肪肝功能,而且又有非常强的抗氧化功能,所以经常服用茶黄素不仅有益于减少脂肪肝、清除酒精肝,也有益于保肝护肝,预防肝硬化。
凡是消化不良、便秘、肠干者,饮用后都有明显改善。
1950 年,日本学者酒户弥二郎从茶叶中分离出了产生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命名为茶氨酸。
作为饮料,“好茶”的根本标准还得是“好喝”,而茶氨酸以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茶的风味正性相关——也就是说,茶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的茶,往往会更好喝。
蒙顶山老茶树土壤清洁,而且光照和温度适宜,所以芽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制作成为藏茶后,茶叶中富含的茶氨酸,还包括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U、维生素K等,这些均是人体增强免疫力所必需的。
此外,茶窖藏茶中还富含多种矿物质,优质藏茶中矿物质主要有钠、钾、铁、铜、磷、氟等28种,对于平时少吃水果、蔬菜的人来说,饮用优质藏茶有利于补充体内必需矿物质。
另外,研究表明,硒[xī]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过氧化酶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抗癌、防衰老和维持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是防癌抗癌的重要因素。藏茶中硒的含量可达5~6mg,比其他茶类高出许多。
嘎尔庄园茶窖团队和多家顶级权威医疗机构合作专研,茶窖团队在海拔2800米克服重重困难,打造了全世界唯一青藏高原窖秘藏茶,不仅传承了千年工艺,而且为藏茶的发展与传承贡献了力量,让藏茶在现代科学的临床研究下,口感更好,内生有益物质更高,品质不断提升。
窖秘藏茶带给我们的是回味无穷的韵味,是健康强壮的体格,是和谐生活的体验,是事业成功的助推器,也是茶马古道悠久文化的再现,
如果你想体验窖秘藏茶魅力,感受对身体带来的好处;还想拥有茶窖窖主的尊贵,每一个茶窖都将有专属空间和冠名,荣耀享受这份千年工艺下的窖秘藏茶,把这份美好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你将是和我们开始做这件事的初衷一致,以功德入功利为归的文化理念一致!
据科学测定,各种茶叶中茶多糖含量以藏茶最高,而且在优质的环境下陈化的藏茶活性最强,人体最容易吸收。
其实各种茶叶的内含物都非常丰富,但藏茶却是提供丰富内含物的同时对人体刺激性最小,尤其是嘎尔庄园半高原窖秘储存的藏茶,长期饮用窖秘藏茶对人体的血脂、血糖、血压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对男士女士的体重、体形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所以说,窖藏藏茶她是人类的“第二血液”,带给人类健康与文明。
在阿坝州黑水县黑水奶子沟彩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无与伦比的大自然赋予了藏茶更多的文化神韵,她是朋友之间礼遇的象征,是工匠精神传承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结晶的象征,更是生命健康的象征!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六大茶中,红茶多酚氧化聚合程度最深,其生产方法主要由绿茶和白茶的切割演变而来,但在生产过程中只比绿茶多一个发酵过程。红茶的生产起源于福建武夷山。目前,茶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福建、湖南、台湾、安徽和浙江。根据生产方法的不同,红茶可分为三类,即种族红茶、功夫红茶和红色碎茶。
红茶以“红汤红叶”著称,其中著名的品种有祁门功夫茶、郑山族、滇红功夫茶、宁红功夫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红茶的色泽、口感和香气。茶黄素在茶叶中又被称为“软黄金”,在调节血脂和降低胆固醇方面具有优异的效果。此外,发酵和烘焙大大减少了多酚,因此红茶对胃的危害较小,具有促进消化、舒张血管、抗癌、抗衰老的作用。
由于制作红茶所需的原料比较老,在制作红茶时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发酵,所以它产生的茶叶大部分是深褐色的,所以被称为红茶。红茶种类繁多,包括三间茶、茯砖茶、黑茶、花砖、青砖茶、梁倩茶、康转金剑、普洱茶等。各地也有著名的红茶,如湖南安化红茶、广西梧州六堡茶。
冬天喝酒最好。红茶是后发酵茶,发酵程度高。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特殊物质被转化。比如安化红茶的“金花”就是一种益生菌,对改善肠道,减脂减肥,降低三高都很有帮助。对于饮食结构油腻的现代人来说,红茶可以补充饮食营养,帮助消化,缓解油腻,降低血脂和血压。
绿茶又叫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浓郁。茶叶冲泡后,中间为绿色,边缘有明显的红边,故有“绿叶红边”的美称。目前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省和广东,在浙江、四川和江西有少量生产。乌龙茶根据产地和制茶工艺的不同可分为闽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湾省乌龙茶。
其中,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名茶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桂、白芨关、闽北水仙;闽南乌龙茶的代表有安溪铁观音和黄金桂;广东乌龙茶的代表名茶有凤凰单丛等。;台湾省乌龙茶的著名代表茶有冻顶乌龙茶和阿里山乌龙茶。乌龙茶,能提高能量代谢,原料成熟度高,是半发酵茶。发酵度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乌龙茶中的一些多酚转化为茶色素,具有抗氧化、去油腻、降血压的作用。同时乌龙茶香气浓郁,有很好的提神效果。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51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乌龙茶-乌龙茶的典故
下一篇: 盖碗泡茶的兴起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