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麓的五夫里是一个人杰地灵的人文古镇。这里的水土孕育了胡安国、刘子翚、刘勉之等一大批理学硕儒,滋养了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接受并溶汇了佛家的佛性说,用莲花的特性比喻为天赋的人性至善和清净不染。他巧妙地吸取了佛教思想,用以完善理学人性道德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渐渐成了理学的象征,爱莲也由此成为凝聚理学源流的一种文化。从此,只要有理学浸染的地方皆有莲花的普遍引种。作为“理学第二故乡”的五夫里自然也不例外,并荣膺了一个极其相配的雅称——“莲花之乡”。
按地缘划分,五夫里的莲花属于建莲脉系。建莲原产地建宁,离武夷山仅200多公里,是中国传统莲乡,从隋朝开始种植莲子。建莲果实先天露而成,粒大圆润,色如凝脂,耐煨易熟,汤汁清甜,香甜爽口,历来为进贡皇家珍品,素有“建莲甲天下”之说。这里莲子之所以比较优质,是得益于此处独特的兼具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大陆性山地气候的气候特点,以及肥沃的土壤生态。《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记载的“建莲红枣汤”的建莲,就是产于建宁。武夷山和建宁气候相当,土壤结构也无大异,良好的因缘使得建莲在武夷山被广泛引种,如今已经成为当地一个比较重要的土特产品。
十四岁的朱熹被托孤到武夷山五夫里后,便与莲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有了时常品尝建莲美味的口福。据说在朱熹年少时,他母亲常煮带芯的莲子给他吃,因为莲子芯性寒味苦,一来可以降火,二来可以培养他吃苦耐劳的品格。但是,莲子的苦涩并没有让朱熹对莲子和莲花产生好感。其母的良苦用心似乎破坏了莲花在他心目中的美感,使得朱熹对以莲花为象征的理学也产生了暂时的厌恶。也正是这种情况,让他把身心转向对佛教的信仰和探究。因为朱熹对佛教过于痴迷,与佛门弟子的交往十分广泛,所以他的老师刘子翚深怕他因此出家,便以“不远复”三字符告诫他要以功名为重,入世为方,迷途知返。但十七岁的朱熹在参加乡贡时,还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而被录取的。“十八岁请举,时从刘屏山,屏山意其必留心举止,尽搜其箧,只《大慧语录》一帙尔。”(摘自元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参加提举考试时仍然读佛教禅宗的书,足见朱熹当时对佛学的推崇程度。但因他学佛时间太短,悟佛不深,一生挣扎在天理和人欲之中,不得解脱,难得自在。
登第后,朱熹的母亲开始煮去芯的莲子汤给他吃,试图让他体味“先苦后甜”的人生滋味,同时也想以此教他做一个懂得“忆苦思甜”的人。直到这个时候,朱熹才猛然发现:莲子原来是那么的香甜爽口!从此一改对莲子的厌恶,对莲子和莲花产生了强烈的好感,也同时回到理学的道路上来。后来,朱熹在长期寓居的紫阳楼前的半亩方塘遍植莲花,对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仰慕之心更加炽热,曾挥笔写下了《爱莲诗》:
闻道移根玉井旁,开花十丈是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
正因为母亲播种了“苦”的因才让朱熹收获了“甜”的果,也正因为朱熹年轻时有学佛悟道的因才结出了理学集儒、释、道之大成的理学之果。此中,正是莲花成就了这一历史性的因缘果报。同时,莲花蕴藏的因果不二的深刻佛理也得到了精辟的演绎和鲜活的印证。
佛教有一部《妙法莲华经》,由于妙法极其深奥,所以又以“莲花”来作比喻。经里说:“花有多种,非此花不足以当此喻。或狂花无果,如杨柳等,可喻外道,空修无益苦行,终无实证。或一花多果,如葫觊等。可喻凡夫,孝养父母,报在梵世,受种种乐。或多花一果,如桃李等。可喻声闻,修三十七助道品,但证无学。或一花一果,如柿等。可喻缘觉,修一远离行,亦得涅槃。或先果后花,如瓜等。可喻须陀洹,先证见道,却后修道。或先花后果,如梅等。可喻权教菩萨,先藉缘修,生后真修。以上诸花,皆不足以喻妙法,唯莲花,花果同时,处染常净,方足以喻之。”所谓妙法,原本清静,不受污染,佛性在迷,如莲之在泥,终为清静。以莲花喻妙法,有三层深义:一是大凡植物,都是先开花后结果,而莲花则是未开花时,已有果,花果同时俱有,以此来比喻妙法因果并存、因果不二。以此告诫众生因中有过,果中有因,因果并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二是莲花开时,果实显现,比喻真如法相随机无不显露开示。三是莲花花落时,果实就成熟了,比喻妄执消除,一切妙果无不圆满具足。
这段经文以莲花的开落来引喻佛法里的因缘果报,形象而又独到。告诉我们因果关系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必然性,教化众生只有遵循因果的规律才能悟得宇宙和生命的真相。佛家正是通过莲花把深奥复杂的“因果关系”深入浅出地转化成世间法,供世人参照践行。所以在诸佛寺中,皆可看见莲花池、诸佛菩萨的莲花宝座,以及许多与莲花有关的法物、法器。凡事都有成因,凡事也都有结果。古德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也包含着同样的哲理,这和《因果经》说的“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看其现在因”如出一辙。
佛教认为,由因到果,存在时空的差异,这种时空条件就叫做“缘”,因此,因能顺利结果,中间需要有重要因素——缘,所以佛教有“缘起”之说,有“三世因果”之说。三世指得是相对的时间差,佛教讲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去年、今年、明年,昨天、今天、明天,前世、今世、来世,都称为三世。现在世的因果,是指自己做得事情自己看得见结果,好比短线投资。如叩钟,即刻就能听见声音,如播谷,秋天就有收成,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过去世的因果,是指今生的遭遇往往是由前世造下的因而结成的果,好比继承遗产,如史前文明,如世界遗产,如历史文物,便是前人所创建的“因”而成了今人还可以继续享用的“果”。未来世的因果,是指今生所做的事由于时间跨度大,有生之年看不见结果,好比留下遗产。“保持水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就很好地传承了这样的理念。因此,把握现在,就是把握未来,当下才是你未来一切的基础(因)。
如果人人都能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如果每一个人都象莲花一样在乎因果,遵循因果的规律,广种善因,普结善果,那么,世间就成了一个永远美丽的莲花池。
分类: 地区 >> 福建 >> 三明市
解析:
三明是福建省辖市,位于武夷山与戴云山脉之间。全市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7.5万;辖1个县级市(永安市)、2个区(梅列区、三元区)、9个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尤溪县、沙县、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森林覆盖率达76.8%,有"绿色宝库"之誉;年平均气温为19.4℃,一年四季均可游览。
三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旖旎,特色鲜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三明岩前发现了20万年前古人类文化遗址。宁化石壁是中国历史上由北向南客家大迁徙的中转站,被誉为"客家祖地"。古邑多俊杰。宋代"理学四贤"中的杨时、罗从彦、朱熹和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及清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伊秉绶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三明名胜古迹众多,自古以来为人们所称颂。这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的泰宁金湖;有被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大而逼,远而整"的永安桃源洞"一线天";有犹如"神仙洞府"的将乐玉华洞……
改革开放以来,三明旅游业迅速发展。现已建成以"山、水、洞、林、石、古文化"为特色的旅游风景区(点)58处。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个(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石林、将乐玉华洞),国家4A级旅游区4个(泰宁大金湖、永安桃源洞、梅列瑞云山、三元格氏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将乐龙栖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泰宁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元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1个(泰宁大金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泰宁尚书第明代建筑群,三元万寿岩,永安安贞堡),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梅列瑞云山、沙县七仙洞-淘金山、宁化天鹅洞群),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三元格氏栲,三明萝卜岩,永安天宝岩,泰宁峨眉峰,宁化牙梳山,建宁闽江源,尤溪九阜山,明溪均峰山,君子峰,大田大仙峰),省级森林公园2个(梅列金丝湾、将乐天阶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个(梅列正顺庙,沙县城隍庙,泰宁世德堂,将乐杨时墓,建宁白楼、天主教堂,尤溪南溪书院、季奎堡、孔时公大厝,清流狐狸洞,宁化伊秉绶墓、革命烈士纪念碑、黄慎墓),已推出"碧水丹山游、溶洞探奇游、漂流探险游、森林考察游、寻根谒祖游"等旅游线路。"绿三角之旅"和"客家之旅"被列为省级三大联合促销线路。全市现有市、县两级旅游局12个,旅游质监所3家,旅游监察大队2家,旅游培训中心1家,并成立了旅游协会。有饭店、宾馆68家,星级饭店28家,有旅行社35家,旅游汽车公司3家。三明交通方便,国道205线,316线、省道212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鹰厦铁路横贯市区,开通了"永安号"、"金湖号"专列、"三明号"三明←→厦门城际列车,京福高速公路三明段也在建设中。三明物产丰富,有竹、木、菇、闽笋、建莲、金桔、天然宝石等,还有"汀州八大干"的明溪肉脯干、宁化辣椒干、田鼠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三明旅游已形成了一个能够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需要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三明是全国著名的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双拥城、优秀旅游城市。
朋友,文明、清明、开明的三明,竭诚地欢迎您!
主 要 景 区
金湖
位于武夷山南端的泰宁县境内,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为福建省最大人工湖,湖面五万多亩,纵深60余公里,库容达8.7亿立方米。在大金湖景象万千的水上天然大佛寺,游戈万顷碧波上,呼吸着迎面扑来的习习灵气,举目可见一尊尊天然"大佛"接踵而至:"如来佛祖"慈眉善目,"印身佛影"指点迷津,"水上观音"临水而居,"红脸伽蓝"威风凛凛,"罗汉"修行,"达摩"诵经,"弥勒"开心……在他们周围,还有成群结队的"圣象"、大大小小的"金龟",以及"藏龙"、"卧虎"等都充满了这方山水的灵气,静静地在此修行千年复千年。
云游水上天然大佛寺,有缘之人不但能于祥云缭绕之间释放自我,领悟碧水丹山的诗情画意,更能感受到大金湖山水的灵气,让心放松,让心安慰。
上清溪
位于金湖上游,漂流全长15公里,曲折穿梭于深山峡谷、丹崖幽林之间,两岸壁立千仞,奇岩拔扈,融"野、幽、奇、趣、险"于一体,一年四季均可漂流。泛流方圆几十公里,保留着最原始、最野性的自然景致。飞禽不避人,人过谷传声。99曲、88滩、77弯、66峰、55岩、44景、33里,让您饱尝有惊无险的 *** ,因"妙在原始,美在自然"而享誉"华东第一漂"。
尚书第
座落于泰宁县城中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天启间协理京营戌政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李春烨宅第,面积达四千多平方米(南北长87米,东西宽52米),主体建筑为五幢,辅房八栋,分五道门一字排列,除厅堂、天井、回廊外,有房120余间,均系砖石、木结构,甫道、庭院、走廊、天井全用花岗岩石板铺设,厅堂是方砖地,天井有石柱花架和石水缸,庭院前的甫道设五重门楼,横匾分别有"尚书第"、"柱国少保"、"四世一品"、"礼门"、"义路"、"曳覆星辰"、"依光日月"、"都谏"等石刻。尚书第建筑布局严谨、合理,对于研究明代建筑有较高价值,现"尚书第"内辟有"明代蜡像馆"等。
桃源洞
位于距永安市区8公里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因溪旁遍植桃花而得名。沿溪多美景,素有"水似漓江山武"之称,而其中一线天,全长120米,两侧石壁高三四十米,最高处达九十米,整齐如同刀劈剑削,人需侧身而行,徐霞客赞道:"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是桃源洞胜景之精华,2002年3月,被确定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之最。
鳞隐石林
位于永安西北13公里的大湖乡,风景区面积1.21平方公里,附近还有翠云洞、寿春岩、洪山洞、十八洞、石洞寒泉等五个景片。这里耸立着奇形怪状的石柱196座,最高的36米。据考证,在距今五千万年以前,这里原来是海底,由于地壳运动,才形成现在这样的石林景观。
鳞隐石林地势有两大特征:其一"别有洞天",这里有石门初步、妙哉亭遗址、十笏山河、仙猴抱桃、地下迷宫等20多个景点。其二为"卧龙潭",有吟风弄月、远眺台、揽胜窗、点额、独乐洞等景点。
安贞堡
位于永安市槐南乡西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5亩,大小房间320多间,上下3层,共有18个厅,12个厨房、5口水井,可供千余人食住。它始建于清光绪乙酉年(1885年)。是当地太学生池占瑞和他的儿子池云龙出资兴建的,故又称"池贵城"。池云龙曾多次晋京参观、访问,回来后亲自设计、绘图,借鉴了北京古建筑艺术风格。建造历时16年,耗金万两。一个世纪过去了,安贞堡栉风沐雨,巍然屹立,成为八闽大地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物。
玉华洞
位于将乐县城南7公里的天阶山下,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洞总长10公里,主洞长5里。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光华四射而得名,是福建省最长最大的石灰岩溶洞,被誉为"闽山第一洞",列"中国四大名洞之一"。
玉华洞内有两条通道,分藏禾、雷公。果子、黄泥、溪源、白云六个支洞、洞内有石泉、井泉、灵泉三股泉水,清澈甘冽,潺潺有声,有达摩面壁,仙人田、地下龙宫、瑶池五女、硕果累累,五更天等一百六十多景,前后洞口及洞内的岩壁上,保存着许多宋代以来的摩崖石刻,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民族英雄李纲曾游此洞,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此洞炫巧争奇,遍布幽奥,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之态"。
幽深的玉华洞是实施洞穴疗法的"天然医院",洞内温度长年保持18℃,凉风习习,空气清新,其前洞空气在洞内受冷下流往前洞喷出,前洞口的风力强达4级,构成闻名的"一扇风",令人心旷神怡,洞内充满丰富的游离子,泉水饱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其环境对于气管炎、关节炎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天鹅洞
位于宁化县城东28公里处,因其山形似天鹅般洞内钟乳石如同天鹅般洁白而得名。天鹅洞群包括天鹅洞、神风洞、石屏洞、水晶洞、山涧一线天等6个风貌各异的溶洞,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密的岩溶地貌风景区。
客家祖地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等历史时期,中原 *** 为避战乱南迁,大多聚居于此,而后陆续向外衍播。石壁因此成为如今遍布世界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2亿客家人的祖地。石壁客家公祠供祀着160姓客家的先祖牌位,收藏客家族谱、家乘和客家史料。每年10月为"祭祖月",在石壁举行世界客属祭祖大典等活动,平时根据游客需求举行祭祖仪式。
龙栖山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古传有龙潜于此而得名,全区面积63.85平方公里,拥有6万亩原始森林,野生动物资源异常丰富,其中珍贵的有南方红豆杉群、柳杉群、金钱松、华南虎、云豹、娃娃鱼、梅花鹿等。
龙栖山峰青峦秀、翠叠绿拥,古木参天、山花烂漫、秀水长流,较为著名的景点有龙潭瀑布、梅花鹿苑、古厝桥、云海奇观、仙人堂、连片黄山松等。
龙栖山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其是夏季,白天温度不过30℃,是避暑休闲的胜地。
格氏栲
位于距三明市区20公里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以全世界面积最大的格氏栲纯树种群落而荣登绿色王国榜首,有"世界之最"之称,植物学家誉之为"凤毛麟角"。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有千余种维管束植物,三百余种珍禽异兽,千余种昆虫及数十种经济菌类,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科研、考察的热点。1992年以来,保护区得到开发,兴建了森林度假村等配套接待设施,成为生态旅游的热点。
淘金山
位于沙县城西2公里处,又名屯军山、华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海拔450米,山多奇石,兀立于丛林中,尤以三迭岩、金龟石、将军寨等最为出色。山中有千年古刹栖云寺、华山古殿、宗教风情独特的山胜大圣庙及宋代"理学四贤"之一罗从彦祠堂等景观,50余处摩崖石刻为宋至当代名家手迹。长达42米的石雕卧佛和铁树群,堪称奇绝。
瑞云山
距三明市区6公里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以独特的火山岩地貌、奇异的植物造景、幽雅的岩洞古刹著称。其间瑞云洞内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五开间木结构庙宇,佛道共居一室,堪称一绝。洞口石壁如削,有宋、明、清代摩崖石刻数处。雄伟逼真的马背,逶迤险峻的栈道,气宇轩昂的亭阁,是人们登高览胜的好去处。每当夜幕降临,映托着缕缕晚霞红云,瑞云山麓更显妖娆。
水上游三明
位于三明市区,是三明城市风光的一道翡翠长廊,上至三元区城关大桥,下至斑竹水电站的两岸五桥之间,远山如黛,近岭如墨,楼房掩映在万绿丛中,碧水倒映着天光云影,尽显三明山水城市"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独特风韵。或乘坐"闽光号"游船水上游览,或漫步江滨两岸,古榕、垂柳、亭台、城雕,尽收眼底。入夜华灯辉映,水中明月,脚下繁星,让人体会"青山碧水画中游,临风如举天上客"的惬意。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49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武夷山:无须理解的阅读
下一篇: 禅释武夷山: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