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清茶叶末釉掸瓶

茶百科 2023-11-18 16:19:58

笔者收藏了一只清代茶叶末釉掸瓶,为少见的直口式。古人称,叶末釉,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花,范为瓶,最养目。

茶叶末釉是瓷器的釉彩名。它是一种含有结晶矿物质的半无光釉,呈深绿黄色,因釉中均匀地布满形似茶叶的针、片状结晶体而得名。茶叶末釉的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多用于装饰仿古器皿,深厚古朴,气质高雅。

清代茶叶末釉制品多为景德镇官窑所烧,以雍正和乾隆时期最为多见,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雍正时制品多偏黄,有茶无末,称“鳝鱼皮”;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末”等。清代茶叶末釉制品主要有碗、盆、盘、罐、瓶等。

掸瓶,又称嫁妆瓶,是清晚期至民国时期平民百姓家嫁女时的陪嫁。既是一种装饰品,也是一件实用品。以六十厘米至四十几厘米的最多。器型淳朴、敦厚、稳重,多为盘口,亦有洗口,直口少见。弧颈、溜肩,肩与身过渡自然,直腹,假圈足。耳多为双狮耳、带状耳、龙耳、兽首衔环耳及桃果等肖生耳,耳型简却很传神。

掸瓶的器形,是从清代观音尊演变而来的。青瓷掸瓶是民间几乎家家都有的摆设,掸瓶这种器皿,最初的实用价值就是大户人家往里边插放鸡毛掸子的,另外,旧时女子出嫁时,娘家陪送嫁妆,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的婚嫁习俗。掸瓶就是非常流行的嫁妆,佐证了旧时婚俗。陪“嫁妆瓶”习俗最早始于清嘉庆年间,一对“嫁妆瓶”放置在大红柜上面的两侧。

近年来,掸瓶的文化、艺术价值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热衷收藏欣赏;掸瓶的装饰性正在回归,成为一些家居的陈列品。因此,原被视为大路货的掸瓶的价格不断攀升。如今古玩市场上,茶叶末釉掸瓶,非常珍贵的达二十万元。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44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