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红茶[Congou] 亦称“条红茶”。创制于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的条形红茶。因制工精细得名。由小种红茶演变而来。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已有“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的记载。经萎凋、揉捻、发酵、烘焙制成。主产于安徽、云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浙江、江苏、广东及台湾。主要品类有祁红、滇红、闽红、川红、宜红、宁红、越红、湖红、苏红、台红等。中国传统商品茶,19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世界茶叶市场上占重要地位,远销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工夫红茶也称工夫茶、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品种。红茶和工夫红没有区别,只是不同叫法。
工夫红茶分为大叶、小叶。大叶工夫茶是以乔木或半乔木茶树鲜叶制成;小叶工夫茶是以灌木型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工夫茶。
工夫红茶要求原料细嫩。外形条索紧直,色泽乌润。冲泡之后香气浓郁,滋味醇和而甘浓,叶底红艳明亮,具有形质兼优的品质特征。
扩展资料
功夫红茶的储存方法:
1、铁罐的储藏法:选用市场上供应的马口铁双盖彩色茶向作盛器。储存前,检查罐身与罐盖是否密闭,不能漏气。储存时,将干燥的茶叶装罐,罐要装实装严。这种方法,采用方便,但不宜长期储存。
2、低温储藏法:方法同“食品袋储藏法”,然后将扎紧袋口的茶叶放在冰箱内。内温度能控制在摄氏5摄氏度以下,可储存一年以上。此法需防止茶叶受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夫红茶
当前中国十九个省产茶(包括试种地区新疆、西藏),其中有十二个省先后生产工夫红茶。
中国工夫红茶品类多、产地广。按地区命名的有滇红工夫、祁门工夫、浮梁工夫、宁红工夫、宜红工夫、湘江工夫、闽红工夫(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越红工夫、台湾工夫、江苏工夫及粤红工夫等。
祁门工夫
祁门工夫红茶,主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周边地区也有生产,创制于清末,有着百余年的生产历史。
国外把祁红、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伐红茶列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并把祁红似兰似蜜又蕴兰花香的气味称为“祁门香”,尤其受英国皇室贵族喜欢。
祁红既适合清饮,领略特殊的香味,又适合调饮,加奶后乳色粉红,香味犹存。
宁红工夫
宁红,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产于江西省修水县、武宁县、铜鼓县等地,因修水、武宁古属义宁州,故而所产红茶称之为宁州红茶,简称宁红。
远在唐代时,修水县就已盛产茶叶,红茶则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到十九世纪中叶,宁州工夫红茶已成为当时著名红茶之一。
宁红除了散条形茶外,还有一种捆扎茶——龙须茶,用五彩线捆扎而成,形如红缨枪之枪头,冲泡时宛如一朵鲜艳的菊花,若沉若浮,有“杯底菊花掌上枪”之称。
宜红工夫
宜红工夫,主产于湖北鄂西山区的宜昌、恩施两地区,起源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
条索紧细有毫,色泽乌润,香气甜纯,滋味醇厚,汤色红亮,叶底柔软。
宜红工夫,简称宜红,容易混淆成江苏宜兴红茶。
中国三大工夫红茶:祁门工夫红茶、宜红工夫、滇红工夫茶。
祁门工夫红茶:主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周边地区也有生产,创制于清末,有着百余年的生产历史。祁红既适合清饮,领略特殊的香味,又适合调饮,加奶后乳色粉红,香味犹存。
宜红工夫,主产于湖北鄂西山区的宜昌、恩施两地区,起源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条索紧细有毫,色泽乌润,香气甜纯,滋味醇厚,汤色红亮,叶底柔软。
滇红工夫茶,主产于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始创于1939年。当年生产的第一批红茶销往英国,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价格售出,一举成名。因为选用云南大叶种鲜叶,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艳,香气高醇,滋味浓强,是我国红茶中的一朵奇葩。
拓展: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44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宋代诗人——以茶会友
下一篇: 茶叶的3个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