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谈生态茶园建设

品茶 2023-11-18 11:59:09

谈生态茶园建设

文章分析了影响安溪茶叶质量的因素,结合实际,提出了生态园建设。生态茶园建设通过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以节肥、节药、节水、节能为突破口,推广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

完成机构:剑斗镇农机站

生态茶园建设标准

1、以茶树为主体,多种生物成分组成多层次群落式的复合茶园,各成员间互为条件,取长补短。
2、充分利用阳光和地力,具有高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功能及最高的第一性生产力,即高产茶园。
3、具有连续的完整的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以生物成员的相互制约达到茶树保护的要求,把化学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生产出优质无害的茶叶产品。

生态茶园的概述

生态茶园必须建设一个生态系统工程,依据茶树的生物特性,采用立体复合栽培,茶木共生,保持原生态,引山泉水用于自动化灌溉,茶园管理必须采用人工除草,禁止使用除草剂,施用有机肥料、火烧土粪、沼液等有机肥料。
生态茶园生长环境、空气、土壤和水质必须为自然的原生态,同时茶园管理遵循生态学科,施用农家肥、改梯壁锄草为割草回园、套种绿肥,使茶园达到保水、保肥的生态平衡目的。病虫害防治独采用太阳能捉虫器扑杀虫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绿腾的生态茶园基地就是遵循以上生态循环理念,建成完整的生态产业链,成为国内最美的生态茶园基地。

政和:生态为先做好茶 探索“三茶”融合之路

  ?绿色无公害的品牌打响了,明年的茶叶一定会卖得更好!?日前,在政和铁山镇大红村,一场由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茶业发展中心举办的病虫害生物农药免费发放活动,吸引了众多当地茶农的参与。

  活动共发放近7000份生物农药,惠及400余户农户,根据种植户各自的茶园面积合理分配,包括藜芦根茎提取物、苏云金杆菌、?倍倍加?助剂、茶皂素等,可有效防治茶小绿叶蝉、茶黄螨、茶尺蠖等病虫害侵袭。

  大红村位于铁山镇北部,是南平首个茶园整体不使用化学农药的试点村,拥有茶园面积2300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的人民在党的领导及中国工农红军七军团20师支持下,在福建革命斗争史上写下过灿烂一笔。在新时代,这里又成为探索?三茶?融合之路的先行者。

  今年,政和县在铁山镇大红村等地建设了面积达3300亩的生态茶园示范区,整村推进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通过采用生物农药防治技术措施实现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实现茶叶品质和茶农收入的共同提升。?政和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蔡桂辉介绍。

  在政和骏皓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青看来,茶叶品质好,才能卖得好。近年来,企业产值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得益于政府高度重视茶叶品质和对区域公共品牌的推广。?我们坚持对近500亩生态茶园应用?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模式,从源头上管控茶叶品质。?汪青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年产值已增长至600多万元。

  政和全县茶园面积达11万亩,生态茶园8万亩,年产茶叶1.75万吨,产值20.66亿元。近年来,政和县定期召开茶叶质量安全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茶叶质量安全管控专项行动工作,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严格农药监管、增强渠道宣传、完善奖惩办法等措施,茶叶质量基础防线正越筑越牢。

  ?现阶段先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今后还要通过生态调控、以虫治虫、土壤优化、提质增效等技术实现生态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产量、品质双丰收。? 漳州市 绿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告诉记者,为了让茶农更规范、合理使用生物农药,政和引进该公司对生物农药施药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并制定下发了《大红村做好每片茶叶公约》《生态茶园绿色防控协议》,从技术和制度层面为生态茶园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下一步,我们还将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为契机,开展减肥控药源头治理、生态茶园绿色提升、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政和白茶公共品牌等四项行动,力争2025年建成全域绿色高标准生态茶园,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以上。?政和县茶业发展中心主任许厚康表示。(赖昊拓 曾大龙 李世翔)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41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