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不仅是风景名山、文化名山,而且是茶叶名山,大红袍是清代贡茶中的极品,乾隆皇帝在品饮了各地贡茶后曾题诗评价说:“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现在我们就请各位嘉宾“当回皇帝过把瘾,品啜茶王大红袍”。
恭迎茶王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在碧水丹山的良好生态环境中,所生产的大红袍“臻山川精英秀气之所钟,品俱岩骨花香之胜”。现在我们请出名满天下的茶王——大红袍。
焚香静气
(茶须静品,香可通灵)我们焚香一敬天地,感谢上苍赐给我们延年益寿的灵芽;二敬祖先,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把灵芽变成了珍饮;三敬茶神,茶那赴汤蹈火,以身济世的精神我们一定会薪火相传。
喜遇知己
清代乾隆皇帝在品饮了大红袍之后曾赋诗说:“武夷应喜添知己,清苦原来是一家。”这位嗜茶皇帝,不愧为大红袍的千古知音,现在就请大家细细的观赏名满天下的大红袍,希望各位嘉宾也能像乾隆皇帝一样,成为大红袍的知己。
大彬沐淋
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代茶人常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在茶人眼里“水是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要冲泡大红袍这样的茶王,只用有大彬壶才能相配。
茶王入宫
即把大红袍请入茶壶。
高山流水
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有知音,这倾泻而下的热水,如瀑布在鸣奏着大自然的乐章。请大家静心聆听,希望这高山流水能激发您心中的共鸣。
春风拂面
即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白色泡沫,以便茶汤更加清澈亮丽。
乌龙入海
我们品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我们把头一泡的茶汤用于汤杯或直接注入茶盘,称之为“乌龙入海”。
一帘幽梦
第二次冲入开水后,茶与水在壶中相依偎,相融合。这时,还要继续在壶的外部浇淋开水,以便让茶在滚烫的壶中,孕育出香,孕育出妙不可言的岩韵。这种神秘的感觉恰似一帘幽梦。
玉液移壶
冲泡大红袍,我们要准备两把壶,一把用于泡茶,称为母壶;一把用于储存茶汤,称为子壶,把泡好的茶倒入子壶称之为“玉液移壶”。
祥龙行雨
将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注入闻香杯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凤凰点头
当改为点斟的手法时称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各位嘉宾行礼致敬。
夫妻和合
把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称为夫妻和合,也称龙凤呈祥,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鲤鱼翻身
把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祝在座的各位嘉宾事业发达,前程辉煌。
敬献香茗
即把冲泡好的大红袍敬献给各位嘉宾。
细闻天香
大红袍的茶香锐则浓长,清则悠远,如梅之清逸,如兰之高雅,如熟果之甜润,如乳香之温馨。来请大家细闻这妙不可言的天香。
三龙护鼎
这是持杯的手势,三个手指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故名“三龙护鼎”,这样持杯即稳当又雅观。
鉴赏双色
大红袍的茶汤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在观赏时要注意欣赏茶水的颜色以及茶水在杯沿,杯中和杯底会呈现出明亮的金色光圈,所以称为鉴赏双色
初品奇茗
即品头道茶,品茶时我们啜入一小口茶汤不要急于咽下,而是用口吸气让茶汤在口腔中流动并冲击舌面,以便精确的品出这一泡茶的火功水平。
再斟流霞
即为大家斟这第二道茶。
感受心香
大红袍的香气沁人心脾,怡情悦志,我们只有带着丰富而浪漫的想象力,才能感受到大红袍的心香。
敬杯谢茶
大红袍茶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的生活像大红袍一样芳香持久,回甘无穷!
大红袍,这位深锁在武夷山中、悄然入于皇家宫廷的“大家闺秀”,长期以来,只为贵者所有。
其实业内人士都知晓,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顶级茶品,在古今中外都享有盛名。所有的大部头茶著中都有她的卓约身姿,流传着脍炙人口的传统故事,载记着内涵丰厚的诗词文赋据云,即位“一日不可无茶”的清乾隆皇帝,在位时曾纳贡到半斤大红袍,倍加珍重,品后诗兴大起,发出了“就中武夷品最佳,香气清和兼骨鲠”的感叹。“骨鲠”之说,当是悟出“岩韵”的第一人。
大红袍成为“国茶”,大红起来,和武夷山人用心善待是分不开的:山人种之选择佳境,管之认真科学,做之工艺独到,泡之讲究功夫,品之入定静心。
种之优越佳境。国家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文本中,认定武夷岩茶产于“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其实古代学者徐火勃等早就说过:武夷山具“灵秀之气”、“土气宜茶”。现代茶叶大家吴觉农、王泽农、林馥泉、张天福等在武夷山办茶场、研究所时则通过实地考察、科学测定出它“宜茶”的根据,包括地形、生态、土质、温度、雨量、湿度、日照等因素。此境乃上苍所赐,非人力可为的。大红袍立于其最佳之境,“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自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管之认真科学。古今武夷人视岩茶如珍宝。古时茶园必用石头垒砌围护,甚至单株之茶也围筑成盆景。每年必定要下挖、平、锄三道工夫,那时没有化肥,只靠填客土、盖绿草以提高地力;有虫时只用山中草药喷洒。
做之工艺独到。武夷岩茶,特别是大红袍制作工艺复杂,时间冗长。传统的工艺有晒、晾、摇、抖、撞、炒、揉、初焙、簸、捡、复火、分筛、归堆等十多道工序。关键人物青师傅要会“看青做青”、“看天做青”,“青变则变”,这是电脑也难以为之的。
受人尊敬的武夷青师傅,做青时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把名誉看得很重。茶师们做名茶时是“提起眉毛的”。制出好茶时,会受到表扬、奖赏;失手时会难过一春(茶),甚至几年,教训终身不忘。此外采茶工、焙师傅、捡茶女也十分认真,相互配合。
泡之讲究功夫。大红袍作为典型、传统的武夷乌龙茶之珍品,其冲泡方法采用的是功夫茶艺。既富寓文化内涵,又有观赏艺术价值。对此,《武夷茶艺》已作了挖掘整理。其主要的注意事项是:
环境要通风、明亮、干净、卫生,无喧闹、无杂味、雅静、清幽,具文化氛围。
茶具多用白瓷盏杯,盏便于投茶、闻香、出水、观叶、倒渣;用紫砂壶,更为古雅。
用水,最好选用山泉水。都市中要用纯净水或真正的矿泉水。水要煮沸,但不能煮老(反复开)。
茶量要与盏壶相适应。茶过少则汤淡无味,过多则味浓苦。茶与水比例一般为1:20左右,这是常规,也可根据饮者要求而加减。
泡时,第一泡约为20~40秒钟,以后逐步延长。但也可视茶品、饮者而变。如茶的发酵轻重之别、新陈之分、细粗之异,而灵活掌握。
这是关乎到饮者体味大红袍的要举,切不可随意为之,以防猥渎了佳茗的高贵品位。
品之入定静心。大红袍与其他武夷岩茶一样,“重在吃水”、“以味取香”、“讲究岩韵”。具体表现是:“茶水厚重润滑,香气清正幽远,回甘快捷明显,滋味滞留长久。”这些感观的东西是可以品出来的,茶的优次是要通过比较而得出的。因此,武夷茶人品茶时,特别细心、静心、投入、谦恭。静心品味,悟出真谛、评出公正。
各位嘉宾大家好!闽北是乌龙茶的故乡,自古以来,闽北的人们不但擅于种茶,制茶,更擅于品茶。今天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品鉴我们节节清茗茶的大红袍,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共享茶艺的温馨和愉悦!
第一道;焚香静气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我所点燃的这支香来为大家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氛围,但愿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令大家心旷神怡。
第二道;孔雀开屏
孔雀开屏就是向同伴展示它美丽的羽毛,在这,我借这道程序向大家介绍这典雅,名贵,工艺独特的茶具… …
第三道;叶嘉酬宾
叶嘉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各位观察茶叶的外形,特征。
第四道;大彬沐霖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纱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将名贵的紫纱壶称之为大彬壶,大彬沐霖就是烫洗茶壶。
第五道;乌龙入宫
今天为各位嘉宾冲泡的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所以把即要冲泡的茶叶放入壶中。我们便称它为乌龙入宫。
第六道;高山流水
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悬壶高冲就是借助开水的冲力使茶叶在壶内随水浪翻滚从而达到洗茶的目的。春风拂面就是用壶盖轻轻刮去茶壶表面漂浮的白色泡沫,使茶汤更为清澈,洁净。
第七道;乌龙入海
泡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为精华,所以第一道茶我们不喝,把它倒入茶海,就称之为乌龙入海。
第八道;重洗仙颜
当第一道茶汤倒尽后,我们趁着茶热壶热再向壶内注入开水,为了进一步提高壶温,使壶内外温度一致,我们还用开水浇淋茶壶表面,这便称之为重洗仙颜。
(品鉴茗茶有五大讲究;一.讲究茶必须是好茶。二.讲究水必须是家泉或天水。三.讲究茶具要典雅且配套。四.讲究环境要幽雅,气氛要温馨。五.讲究泡茶的时间要恰到好处,不宜过长也不宜太少)
第九道;玉液回壶
我们把泡壶中的茶直接倒入海壶,就形象的称之为玉液回壶。
第十道;祥龙行雨
我们将泡好的茶汤快速而均匀的注入闻香杯就像祥龙行雨,甘霖普降。我们还采用点斟的手法就像凤凰点头,向各位嘉宾们致意。
第十一道;龙凤呈祥
把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就称之为龙凤呈祥,将杯身翻转过来就称之为鲤鱼翻身,鲤鱼翻身可越过龙门化龙升天而去。在这,我们也借这道程序祝愿在座的嘉宾事业顺利,飞黄腾达!
第十二道;捧杯敬茶
既是把泡好的茶敬献给大家。
第十三道;喜闻高香、
现在请大家轻轻提起闻香杯,闻一闻第一道茶香。(双手捧杯嘴边靠,缕缕荣烟鼻端绕,香似葱兰使人醉,尽在花圃把魂消)。
第十四道;三龙护鼎
我们用拇指和食指夹杯,中指托住杯底,三指喻为三龙,杯如鼎。故称三龙护鼎。
第十五道;初品奇茗
品茶的时候不要急于将茶水吞下,应含在口中并吸气,使茶水在口腔中滚动并发出声音,这样茶水就能与味蕾充分接触,使我们能更精细的品出茶味来。
第十六道;再斟流霞
全唐诗中有一言:《只得流霞患一杯,空中萧鼓几时回》用以比喻茶的汤色。
再斟流霞即是为大家斟的第二道茶。
第十七道;二探兰芷
(斗茶香兮薄兰芷,干茶味兮轻提壶)兰花本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但范仲淹却认为茶香更胜于兰花之香,请大家一起来闻闻第二道茶香,是否比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八道;尽杯谢茶
我们的茶艺表演到此结束!希望通过我的表演大家能喜欢岩茶,也希望大家能成为节清清茗茶永恒的朋友,最后我代表节节清茗茶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39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不同体质的人分别适合喝什么茶
下一篇: 安吉白片作用于生活的三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