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炯,名山县原政协副主席、名山县业协会会长、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茶叶专家。
杨天炯于1962年7月,怀揣着西南农业大学茶叶专科文凭走上蒙顶山,成为名山县蒙山茶场技术员。当时,全县仅有6500多亩茶叶,品种严重老化,产量低、品质差,年产250吨茶叶都是低质产品。所以,复兴蒙山名茶的决心和勇气激荡着杨天炯火热的心。蒙山甘露、蒙山黄芽、蒙山石花和万春银叶、玉叶长春是蒙顶山历史名茶。这5种名茶有历史记载,但没有工艺和技术标准记载。杨天炯给自己定下第一个课题:改良蒙山茶园,办茶叶精加工厂。从此,他不仅参与和指导蒙顶山茶树改良工作,还带领攻关小组,根据史书上描述的5种蒙顶名茶形、色、味,进行艰苦的摸索和实践。杨天炯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劳动,白天和大家泡在茶园、简陋的精茶车间,晚上整理白天的操作笔记和实践体会。辛勤的操劳和笔耕,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蒙山名茶生产工艺技术》整理出版,并受到国内知名专家肯定,收录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中国名茶研究》,蒙山名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蒙山名茶逐步深入人心,手工制作很快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杨天炯和同事们又研究制造了国内第一台精制茶叶加工机械,他们当时研制设定的转速,改变了中国茶叶粗加工机械的固有转速,至今被全国精茶机械所沿用。
在雅安推广密植茶园、填补雅安不生产花茶的空白……40多年时间,杨天炯接受了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和市县下达的研究项目数不胜数,他单独或与同事合作发表相关论文100多万字,出版专着10多本。
1971年,杨天炯获得了中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和四川省科协农村科普先进个人称号,随后由于在茶叶制作、加工工艺研究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他又获得了一系列科技进步奖项。2004年由杨天炯编着的《蒙山茶事通览》出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34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教你四招练成品普洱茶高手
下一篇: 茶叶存放陈化中变质原因:维生素C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