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茶树绿盲蝽在胶南茶区爆发的成因分析

茶百科 2023-11-17 19:58:17

茶树绿盲蝽在胶南茶区爆发的成因分析

胶南市位于山东东部沿海,1966年响应“南北引”的号召,开始引种茶树,目前已发展成为山东重点产茶区域之一。茶树病虫害主要以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煤病等为主,但是,近年来绿盲蝽发生严重,严重危害春茶生产。据调查,绿盲蝽在胶南茶区一年发生三代,以成虫、若虫危害春茶,

完成机构:[1]山东省胶南市茶叶技术指导站 [2]山东省胶南市农业局,胶南266400

茶树常见病虫害

  茶树主要芽叶病害有茶饼病、茶白星病等。前两种病害以高山茶区发生较重;后一种病害在浙江、湖南等省常见。成叶老叶的主要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轮斑病、茶炭疽病和茶煤病等,在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
  主要茎病有红锈藻病、茶枝梢黑点病、茶茎溃疡病。红锈藻病在南方茶区及江南茶区发生较普遍。老茶园中常见茎病有地衣、苔藓、膏药病。茶胴枯病、茶枝木腐病等在局部地区茶园发生。
  茶树根病主要是根腐病类和茶苗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类在南方茶区以茶红根腐病和茶褐腐病为主;在华东和北方茶区以紫纹病和茶苗白绢病为主。茶苗根结线虫病则在全国各茶区都有发生且较严重。
  茶树主要虫害种类有:1.叶蝉类,包括小绿叶蝉和假眼小绿叶蝉,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2.螨类有茶橙瘿螨,在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茶跗线螨在西南茶区以及江南茶区的局部地区发生严重;茶短须螨在江南茶区局部茶园发生。3.黑刺粉虱在江南茶区及华南茶区局部发生较重。4.蚧类有角蜡蚧和茶牡蛎蚧,在西南茶区普遍发生;长白蚧和椰圆蚧,在江南茶区发生。5.蓟马类(茶黄蓟马)是华南、西南茶区主要害虫之一。6.毒蛾类有茶毛虫,在各老茶区都有发生;茶黑毒蛾,在浙江等省发生严重。7.尺蠖类有油桐尺蠖,在华南、西南、江南等茶区均有发生;茶尺蠖在江南茶区发生,云尺蠖在西南茶区危害严重。8.卷叶蛾类,包括茶小卷叶蛾和茶卷宗叶蛾。前者以江南茶区发生较重;后者在南方茶区发生较重。9.象甲类,以茶丽纹象甲为主。10.其它还有刺蛾类、蛾类、蚜虫、蛀干害虫(茶梢蛾等)、地下害虫(蛴螬、大蟋蟀、白蚁等)。

高分喽,快看哦100分哦

以农业措施为主,辅之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适当的辅以化学防治,并利用茶园生产标准中允许使用的农药控制茶园病虫害。

(1)保护茶园生物群落结构,维持茶园生态平衡

茶园一般选择自然条件较好、植被丰富、气候适宜的山区和半山区茶园,在此基础上要注意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要采取植树造林,种植防风林、行道树、遮荫树,增加茶园周围的植被。部分茶园应退茶还林,调整茶园布局,使之成为较复杂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创造不利于病虫和杂草孳生、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增强茶园自然生态调控能力。

(2)优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加强茶园栽培管理

在秋冬季节,适时施用厩肥、沤肥、堆肥、饼肥等有机肥作为基肥,以养护土壤,培育壮树。在采茶季节要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减轻蚜虫、小绿叶蝉、茶跗线螨、茶橙瘿螨、茶丽纹象甲等多种危险性病虫的危害;恶化这些害虫的营养条件,破坏害虫的产卵场所;对有虫芽叶要注意重采、强采,如遇春暖早,要提早开园采摘,夏秋季节尽量少留叶采摘。秋季如果害虫多,适当推迟封园。在农闲季节可适当中耕,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破坏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有利于天敌入土觅食。调节茶园小区候,改善生态环境。

(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提高自然生物防治能力

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茶园周围可种植防护林和行道树,或采用茶林间作、茶果间作,幼林茶园间种绿肥,夏、冬季在茶树行间铺草,均可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在进行茶园耕作、修剪等人为干扰较大的农活时给天敌一个缓冲地带,减轻天敌的损伤。
结合农业措施保护天敌。茶园修剪、台刈下来的茶树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 人为释放天敌,增加天敌数量。利用茶园生态环境较为稳定、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的条件,可将Bt、白僵菌、虫草菌、多角体病毒等各种有益微生物释放到茶园中去,使其建立种群,并造成再次侵染和流行。

(4)有条件地使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适当的用化学农药。
合理利用生物制剂,用Bt制剂和病毒制剂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用白僵防治茶丽纹象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真菌制剂防治黑刺粉虱。 利用昆虫信息素和互利素来诱杀和干扰昆虫的正常行为。 利用灯光、色板、糖醋液等诱杀害虫。 植物源农药如苦楝素、除虫菊和鱼藤酮等均具杀虫活性,对鳞翅目害虫和假眼小绿叶蝉都有一定的防效。但植物源农药对益虫也有杀伤作用,须在害虫发生严重时才能使用。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等可用于防治茶叶螨类、小绿叶蝉和茶树病害,但应严格控制在冬季封园等非采茶季节使用。

<1. 叶蝉类 在5-6月、8-9月若虫高峰期前,百叶虫口:夏茶5-6头,秋茶>10头,施药防治。可用10%吡虫啉15-20克(4000-5000倍);35%赛丹50-75毫升(1000倍);40%乐果50-75亳升(1000倍);25%扑虱灵40-75克(1000-2000倍)等进行防治。

<2. 黑刺粉虱 在5月中、下旬-10月上旬施药,可用50%辛硫磷75-100毫升(800-1000倍);10%吡虫啉25-30克(2000-3000倍);25%扑虱灵50-100克(1000-1500倍)防治。

<3. 茶蚜 在5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10月中旬施药,可用10%吡虫啉10-15克(5000-7500倍);50%辛硫磷40-50亳升(1000-1500倍);2.5%溴氰菊酯12.5-15亳升(6000-8000倍);40%乐果50-75亳升(1000倍)进行防治。

<4. 象甲类 在5月-6月下旬成虫发生盛期,树冠和土面施药1-2次。可用98%巴丹75克(1000倍);2.5%天王星75-100亳升(750-1000倍);白僵菌(每亳升含孢子1亿个)进行防治。

<5. 螨类 可用73%克螨特40-50亳升(1500-2000倍);20%四螨嗪50-75亳升(1000倍);15%哒螨酮15-25亳升(3000-4000倍)进行防治。非采摘期可用5%石硫合剂晶体250-375克(200-300倍)。

<6. 茶饼病 可用 10%多抗霉素75-125克(600-1000倍);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25克(3000-3500倍);75%百菌清75-100克(600-800倍);非采摘期用0.6-1%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7. 茶云纹叶枯病 可用 50%苯菌灵50-75克(1000-1500倍);70%甲基托布津50-75克1000-1500倍);50%多菌灵70-100克(800-1000倍);75%百菌清75-100克(800-1000倍);非采摘期用0.6-1%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茶树病害:茶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适当的水分、养料、光照和土壤酸碱度等,如果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或某些生物体的侵染,茶树就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从而引起生理和形态上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茶树病害。
茶树病害发生的原因(即病原)有两类:
一类:是由于不良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乏氮、磷、钾或其它微量元素,气候条件不适宜及土壤或空气中存在某些有毒物质等引起的病害,通称为生理病害。这类病害无传染性,因此又称非侵染性病害;
另一类:是由某些生物体如真菌、细菌、类菌原体、病毒、线虫、藻类、附生植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这类病害的病原是有繁殖力的生物体(又称病原物或病原菌),在适宜条件下,能够不断地进行繁殖和传播,使病害蔓延扩展。因此,这类病害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一)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1.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从病原物接触茶树体开始,到侵入寄主体内,直到植株表现症状为止,称为侵染过程,简称病程。病程可以分为3个时期。
(1)侵入期:病原物与茶树接触后,经过一定的途径,侵入茶树体内,并开始建立寄生关
系,这一过程,就是侵入期。
(2)潜育期:是指病原物从侵入寄主开始,到出现明显症状所需的时间。
(3)发病期:是指病原经过潜育期后,在植株上出现症状,并在病部产生繁殖体(如真菌
的孢子器和孢子等),称为发病期。
2.病害的侵染循环
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侵染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侵染发病的循环过程。
3.侵染性病害的流行
病害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大面积发生,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普遍严重,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品质受到影响。这种病害大发生现象,称做病害的流行。
病害的流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
第一有大量致病力强、存活力高,并能迅速传播到感病植株上去的病原物存在。
第二有大面积感病的寄主植物存在。
第三环境条件(主要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二)病害的症状和诊断
1.病害的症状:茶树发生病害后,在外形上所表现的不正常现象,称为病害的症状。病害的症状是诊断茶树病害的主要依据之一。
茶树病害的症状包括以下两方面特征:
(1)病状:是指茶树发病后,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如斑点、变色、畸形、腐烂、枯
萎、脱落等。
(2)病症:是指引起茶树发病的病原物在病部所形成的特征,如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
索状物、菌脓等。
2.病害的诊断
包括确定病原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只有正确诊断,才能对症下药。一般诊断病害的方法,可分为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两个步骤。
根据病害的症状类型,可以识别和区分各种茶树病害。着先要区别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病害)。侵染性病害开始发生时,一般都是局、分散的,然后形成“发病中心”,并逐渐向外扩展。从整株看,也常表现上下分布不匀。如果仔细观察病部,常可看到明显的病征。非侵染病害一般在田间的发生是普遍而均匀的,且无病征存在。

绿盲蝽有怎样的危害状?

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幼嫩芽叶的汁液进行危害。在局部茶区春茶前期发生严重,受害茶树的嫩叶和成叶上枯点、洞孔累累,影响茶树树势和茶叶产量。

绿盲蝽若虫

绿盲蝽成虫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28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