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紫砂壶收藏:有文化附加值才有更大空间

茶百科 2023-11-17 09:46:29

紫砂壶收藏:有文化附加值才有更大空间

精明的收藏者意识到,近现代紫砂壶的行情已不低,要寻找还有升值空间的紫砂壶,必然要选择有文化“附加值”的一类。紫砂壶本来只是民间用器,按行内公认的说法是,明代文人陈曼生酷爱紫砂,采取自己画图稿,艺人按图制作壶,自己还在壶身以绘画的方式,使紫砂壶“升格”为艺术品。这种风气沿袭至今。在近日广州市文物总店粤雅堂举行的“岭南书画名家和宜兴紫砂工艺大师联袂作品展”上,就展出了一批岭南书画名家林墉、陈永锵、卢延光等与宜兴紫砂工艺大师徐克强、吴淑英等合作的紫砂壶,每位岭南书画名家都是第一次在紫砂壶上进行创作。藏家王行书对于紫砂壶和书画有独特的见解:“传统的紫砂壶是艺人在纸上画图后翻印到紫砂壶上再雕刻,由于不是一种随性的创作,所以自然会稍嫌僵硬,更强调工而往往忽略了艺。而画家在紫砂壶上画画是一种创作,与紫砂壶的线条相得益彰,成为一件更好的艺术品。”

此前,书画家画陶瓷“风行”,而业内对此褒贬不一。有的认为这是书画家与工艺师的合作,是一种再创作,提高陶瓷的艺术品位;另一种说法认为,书画家不该“踩过界”,因为在瓷器上画画只是把瓷器当作宣纸,无法更好结合陶瓷工艺更好发挥书画艺术。书画名家画紫砂壶是否也存在这样的争议?

在王行书看来,虽然都是在器物上写字作画,但是陶瓷跟紫砂壶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陶瓷讲究通过窑变再现艺术感染力,所以陶瓷要上釉,追求烧制后釉面的变化,追求色彩和立体感。而紫砂壶在工艺上很难达到瓷器的这种色彩,因为其成形需要的温度更高,它更追求线条美。可以说,在紫砂壶上作画相比在瓷器上作画更可以保持书画的原态。”“相对瓷器来说,紫砂壶目前还没有过于商业的做法。”于先生认为,主要是这种名人书画的紫砂壶不可能形成一个市场,只是适合部分收藏者“雅兴”的“小众藏品”:“市场推广需要量,书画家不会愿意批量‘生产’那么多的紫砂壶,往往是以壶会友。其次,这些名人书画紫砂壶的价格也往往难以衡量,因为没有价格参考、价格标杆。”

如何增加紫砂壶的收藏价值

      当您在浩瀚的壶海世界里,左挑右选,千辛万苦寻得一把自己喜欢的紫砂壶,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入何将一把全新或半新的紫砂壶启用及保养,使其脱胎换骨,进而增加收藏的乐趣及附加价值呢?新壶使用前的处理是一定要的,好的处理方式可以增进茶汤的口感,养壶时也更加顺畅,不会有冲裂的危险,也可避免杂味久久不能去除,以免品茶时还带着杂味,进而失去品茶的乐趣,正宗的紫砂壶是无杂味的,但是茶壶的销售业者有时候为了产品的品相良好,通常会在表面上蜡及作旧的手法,使茶壶看起来温润亮光刺激购买欲望,殊不知这样的一层蜡如果不加以去除,是将茶壶的毛细孔堵塞,直接影响茶汤的表现,更阻绝了养壶的功能。新壶的处理方式非常多种,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以下方法是供参考:    一、先将新壶泡冷水数小时。     二、退掉壶表面的蜡或作旧油渍。     三、、利用菜瓜布清洗新壶的内部,因常有碎屑或隔离粉等杂货。     四、用开水冲洗数次,可先当茶海再当壶泡茶效果更佳。     五、若讲究者克将茶壶作SPA处理。     退蜡时可用牙膏或牙粉轻轻在壶的表面刷洗,花货必须顺着贴花的方向刷洗,亦可利用高密度海棉轻轻擦拭。要把茶壶作SPA煮壶处理时要注意几个重点,首先将壶盖及壶身分开,壶盖一定要用纱布或柔软的布包裹好,最好是一次只处理一把,若同时多把作煮壶时沸水翻滚容易使壶碰撞损坏,届时就会悔不当初,心痛不已:其次一定要从冷水开始加热起而且水要盖过壶身熟公分:最后放入少许茶叶一起煮,最重要是水开了以后就必须关为小火,细火慢炖半小时左右即可大功告成。有使用前的完美处理。平时的使用保养亦不可马虎,泡茶与养壶是相铺相成的功能,好壶配好茶更是相得益彰。养壶的乐趣在于人与器物的互动,用心养壶壶就会越来越光泽温润:壶越养越美就越有成就感,真正的养壶是由内而外的浸养而不是只养表面的和尚光,但养壶泡茶是一种静态修身养性的休闲活动,所以如何养壶,只要主人喜欢就可以了,但仍需注意下列事项以求事半功倍之效:一、温壶:尤其在温差大时或很久不会使用的壶、朱泥壶等,最好要事先用温水温壶、否则骤然的高温开水会有冲裂茶壶的危险。     二、清洗:每次泡完茶最好在一天内将茶叶清除干净,并用开水冲烫茶壶内部即可,若忘了清掉茶叶等到发现时,壶内的茶可能已发霉、发臭,这样就会影响下回冲泡茶汤的品质。     三、外表可用壶笔沾茶汤刷养,内外夹攻效果更快。     四、用干、湿的茶巾擦拭或是柔软的绒布亦可:干的布擦拭较光亮,湿的布擦拭较温润。     五、不泡的壶整理干净后壶身与壶盖要分开晾干。     六、一把茶壶冲泡些时日可以换其他茶壶老泡,如此一来此天天泡同一把壶更容易光亮。         以上方法大家可尝试一下。

如何收藏紫砂壶?

买壶以名为贵,以稀为贵。哪把壶好,哪把壶值钱,东西对,价格又合理,就花钱买下。这类壶一般舍不得用,怕磕怕碰,目的在于观赏和增值。选购收藏一把具有实用品和艺术品双重特性的紫砂壶,需要从这六个字着眼去考虑。
泥:宜兴紫砂
“泥”是紫砂壶价值的根本所在,一把用纯正宜兴紫砂泥做出来的壶才具有现实的使用、投资、收藏价值。紫砂壶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陈茶不馊,暑天越宿不起腻苔;经得起温度冷热巨变。这些特点都源于紫砂泥具有其他泥没有的双透气孔结构,这种结构使紫砂壶比其他材质的茶壶能泡出更香的茶,同时能较长时间地保存茶水而不变质。只有在宜兴的丁山才能开采出这种具有双透气孔结构的紫砂泥。因此在中国,紫砂泥是唯一的,用唯一的泥做出的壶当然也是不可代替的。
有藏家认为,紫砂泥不能过于鲜艳,鲜艳的泥料多是添加了化学原料的。天然的紫砂泥素有“五色土”之称,就是因为紫砂土本身含有大量的金属成分。能用原矿泥料配出诸多花色,如果窑温得当,可以说是千姿百态。
形:古拙韵味
紫砂壶的“形”千变万化,因为具有投资和收藏价值的紫砂壶皆由手工做成。紫砂壶不仅聚集了手工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心血结晶,更体现了手工匠人对紫砂壶的理解与期望。作为中国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紫砂壶所追求的意境,应与茶道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相融洽,所以具有“古拙韵味”造型的紫砂壶才能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接纳。根据“越时髦越容易被淘汰,越传统越容易被流传”的规律,古朴传统造型的紫砂壶比造型奇特的壶更具收藏意义及升值空间。
工:工序精细
“工”是紫砂壶价值的灵魂所在。一把壶的制成要经过几十上百道工序。只有道道工序的精心制作,才能使壶恰如其分地体现紫砂泥的温润,才能使“形”具有考究的基础,才能使不同紫砂壶的“款”和“功”有了相互比较的根本。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外,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也一定要清楚、流畅。整体上,紫砂壶形态端正,无别扭感;细节上紫砂壶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当须则须,当毛则毛。做工精良的紫砂壶或给人高昂情绪的激发,或有气质内敛的含蓄,不仅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更具有区别于其他壶的“神”、“气”、“态”。
款:好的镌刻
“款”是指镌刻在紫砂壶上的诗词书画及印款,这些也包含在紫砂壶的价值之内。好的镌刻甚至是出自名人之手的镌刻,会大大提升紫砂壶的艺术性和收藏性。宜兴一位壶商曾请一位知名人士在一壶上刻下“品茶论道”四个字,此壶的价值就非同类壶所能比拟。
功:功能实用
紫砂壶的另一价值体现在紫砂壶的使用“功”能上。紫砂壶功能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密及出水流畅四个方面。“功”好的紫砂壶在一定程度上比“功”不好的紫砂壶具有较高的价值。一般来说,精细的做“工”可以使紫砂壶具有较好的使用“功”能。但是有些紫砂艺人自身不喝茶也就缺乏对用紫砂壶泡茶的理解,不清楚不同茶叶要求紫砂壶在做工细节上的区别。因此做出来的茶壶就算做“工”较好、“功”能不错,可壶不能很好地体现不同茶叶的特点,使得品茶变得乐趣全无。这样的紫砂壶的价值当然也不会很高。
名:制壶者名气
紫砂壶的“名”是指壶的作者,作者的名气构成了紫砂壶的附加价值。名头响亮的人做出的壶当然比一般匠人做出的壶卖价高,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的一款石瓢就被拍出90万元的天价。所以在投资收藏紫砂壶时,非常有必要考虑制壶之人的名气。但这也需要投资者具有“慧眼识真”的本领,名气越大的人所做之壶,被仿冒的几率也会更大。而仿冒的名家壶一旦被拆穿也就变得一文不值。只有在对紫砂壶和制壶人足够熟悉的情况下,投资名家壶才不失为安全之举。
对于资金不太宽裕的紫砂壶爱好者来讲,也可注意和挖掘用料真实,做工精细,有自己独特制壶风格,但现今名气较小的制壶者。这种人就如同“黑马”,他日名气及口碑长足发展的时候,其壶的附加价值的增长定会给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紫砂壶怎么收藏才有价值?

紫砂器的收藏范围非常广泛,形制种类众多,收藏历史长久,群众基础很好,价格区间大,从几百元到百万元均有出现,收藏紫砂最好的途径是大型拍卖会,其次是声誉确凿的古玩商店,以及圈内朋友之间的转手。 紫砂壶收藏价值 提起紫砂收藏,壶类是毋庸置疑的“领头羊”。宫廷及民间饮茶之风的盛行决定了紫砂器皿中壶类的收藏价值大增,并且长久不衰。紫砂壶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其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愈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称其“世间茶具称为首”,并非夸张。所以收藏者在介入时一定要明白紫砂壶的真正价值其实是泡茶。好的紫砂壶是养出来的,倘若将它束之高阁,再好的紫砂壶也不过石头一块、泥塑一件。买来的新紫砂壶表面看上去有明显的颗粒感,甚至有些暗淡无光。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水滋养,紫砂壶表面才会形成一层温润如玉的光泽,表现出“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状态。 紫砂收藏历史 紫砂器皿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收藏项目。民间有紫砂器(壶)的创始人是明正德嘉靖年人供春之说。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初步断定紫砂被有目的地使用应始于明中晚期,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同时代的紫砂艺人也擅长仿烧宋代钧窑器物,因有“宜钧”之称。在收藏界,紫砂被认为是陶的一个特殊种类,盛产于江苏宜兴丁蜀镇一带。紫砂器皿可收藏的种类众多,除了以壶类为代表的茶具,当然还有摆件、文房以及装盛盆景的紫砂盆。 紫砂壶种类 紫砂壶的收藏分为老壶和新壶,其中老壶是指制作于1949年之前的紫砂壶,当然年份可以上溯至晚明时期。民国以前,为老壶期,民国之后为新壶期;以此划分,多与壶眼孔数的转化有关。1、紫砂壶通向壶嘴的出水孔在民国以前多数是独孔的。2、此后才出现了多眼网孔。3、而向壶内凸起的半球形网孔则是20世纪70年代从日本传来的。收藏专业人士建议:不是紫砂壶方面行家,最好别去把玩紫砂壶老壶,但最佳藏品又是年代久远的老壶。综合来看,老壶中的大路货并不值钱,而新壶若出自名家之手,也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保值作用。 紫砂壶工艺 选购紫砂壶要看各人偏好,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工、款、 形”。选择收藏的紫砂壶时首先看安装工艺。一把壶做好了要安装壶把、壶钮等细节。在外形上,从壶的侧面看,壶口、壶嘴和壶把的上端面应该平齐;从上面看,壶嘴壶把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应有歪斜,且居于壶身。接着是手工艺。接头的地方应该过渡自然光滑,没有人工修补的痕迹。线条应挺拔清楚,不拖泥带水,花货的形象应尽量逼真、有质感,工具修饰的痕迹应越少越好。做好之后便是烧成了。烧成过程中如果火力的不均匀、温度的高低不同,可能造成颜色不均匀,有气泡,过老或过嫩等现象。好的紫砂壶不应该出现颜色不均,有气泡等现象。 总有人在淘紫砂壶时揣测它的品质,殊不知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过水”,即用开水浇灌紫砂壶吸水快、淋水后表面不会留有水迹则证明紫砂壶的泥料比较好。历史上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造型的紫砂壶,例如石桃、井栏、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都是选购的好题材。 紫砂壶款识 在款识方面,紫砂壶通常在盖内和壶底部印上工艺师的印章,有的还会在壶柄下方署名,每个工艺师的印章都不一样,各有各的设计风格,而这也是他们的标志。历史上第一把有年款的紫砂壶就是祖师供春的六瓣圆囊壶,刻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而第二把在1984年以后才出现在时大彬手里。在清代以前,紫砂壶的款识多为刻款,而随着壶款及数量的增多,印款也逐渐出现。至于款识的位置,不同年代刻制的地方也不一样,明代时主要刻在壶把下,壶底,壶腹上,到了清代则刻在盖唇上、盖内和壶嘴下等部位。今天的制壶作家的落款大都出现在三个位置,壶盖里面,一般为名章“把梢上,一般为姓章”壶底,一般为姓名章。 紫砂壶色彩 紫砂壶并不一定就是紫色,高温烧成后呈现各种各样的奇丽的色彩,有朱砂红、枣红、紫铜、海棠红、铁灰铅、葵黄、墨绿、青兰等等。紫砂壶不上釉,但胜似上釉,色泽变化奇诡,丰富多彩。如朱砂紫、榴皮、豆青、海棠红、闪色等等,皆是自然原色,质朴浑厚,古雅可爱。所以收藏紫砂壶选择符合藏家审美兴趣的色彩是一条重要原则。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19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